160 likes | 282 Views
猫 郑振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 ,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敢于认错、勇于自责的精神。. 作者简介. 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 郑振铎( 1898 — 1958 ). 积累字词. wū sè. 污涩 : 红绫 : 怂恿 : 怅然 : 蜷伏 : 悲楚 :
E N D
猫 郑振铎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 二、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敢于认错、勇于自责的精神。
作者简介 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 郑振铎(1898—1958)
积累字词 wū sè • 污涩 : • 红绫 : • 怂恿 : • 怅然 : • 蜷伏 : • 悲楚 : • 惩戒 : • 妄下断语 : 指肮脏不光滑的事物。 hóng líng 一种红色丝织品。 sǒng yǒng 鼓动别人去做。 chàng rán 不愉快的样子。 quán fú 屈体伏卧。 bēi chǔ 悲哀痛苦。 chéng jiè 惩罚警戒。 wàng xià duàn yǔ 不经考虑, 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
一、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养猫 时间 • 一、 文章以为线索,按照顺序,写了三个关于猫的故事。 • 二、作者写了三次养猫经历,各有不同,明确记叙三次养猫经历的段落。 • 三、请动笔分别标记出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结局、对“我”的影响的语句。
第一、二次养猫: 项 目 内 容 次别 新鲜快乐、忧郁、 酸辛。 花白的毛,如带 着泥土的白雪球 似的。 宠 物 从隔壁 要来的 很活泼 病死 被一个 过路的 人捉去 了 从舅舅 家要来 的 更快乐、 担心、 怅然、 愤恨 更有趣、 更活泼 浑身黄色的 宠 物
第三次养猫: 项 目 内 容 次 别 大家都不大喜欢它,不大注意它。在家里是若有若无的动物。 不喜欢; 很愤怒, 怒气冲天 愤愤地; 十分难过,更难过得多。 毛色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后来渐渐地肥胖了;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被我 打伤, 受冤 死了 不活泼 忧郁 懒惰 门口拾来的。
① ③ ②
二、细读课文 定焦第三只猫 • 一、朗读下列句子,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 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 三次养猫经历,给“我”造成的影响是一样的么?哪次经历是文章要写的重点部分?
二、朗读“15—34段”,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 1、“我”为什么会“妄下断语”?教训是什么? • 2、为什么“我”明白自己的错误后会感到如此痛心? • 3、结合“我”的教训,说说作品给我们的启示? • 明确: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仁爱,同情弱小。
三、合作探究 讨论: 一、如果是第二只鸟偷吃了芙蓉鸟,“我”会怎么做?
二、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想一想,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同学们听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小彼此之间的误解? 作业: 《一课三练》P100:精段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