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新 闻采访与 法律 ( 一 )

新 闻采访与 法律 ( 一 ). 2009 秋. 新 闻采访与 法律 : 大 纲. 采访 的主要元素 采访的时 、地、人、事 采访 方法和手段 相 关 權利 采访权 知情 权 相 关 法律 : 隐私 其他 相 关议题 新 闻来源 隐性采访. 新 闻工作与 法律. 新闻报道 ( 或 评论 ). 較多引致官司. 公 众投诉 / 主 动 提供 资料. 职业报 料人. 留意哪些法律和 道德 问题 ?. 记者采访. 新闻工作与法律. 报道 ( 或 评论 ). 采访. 诽谤 / 侮辱. 其他 ( 如 肖像权 ). 其他. 隐私.

maddy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新 闻采访与 法律 ( 一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闻采访与法律 (一) 2009秋

  2. 新闻采访与法律:大纲 • 采访的主要元素 • 采访的时、地、人、事 • 采访方法和手段 • 相关權利 • 采访权 • 知情权 • 相关法律: • 隐私 • 其他 • 相关议题 • 新闻来源 • 隐性采访

  3. 新闻工作与法律 新闻报道(或评论) 較多引致官司 公众投诉/ 主动提供资料 职业报料人 留意哪些法律和 道德问题? 记者采访

  4. 新闻工作与法律 报道(或评论) 采访 诽谤/侮辱 其他(如肖像权) 其他 隐私

  5. 采访与法律 新闻采访 采访方法和手段 时、地、人、事

  6. 采访与法律 平时/一般情況 时 敏感时期/紧急状态/战争 • 多国都对民眾活动和自由施加 • 更多制限,例如实施宵禁或戒严, • 一般不可外出,记者采访亦要得到批准 • 2)国际法对战地记者有明文保护

  7. 采访地点与法律

  8. 采访与法律 如军事基地 特別地点 如机场、医院、疫区 地 法院 本地/外地/外国 公众地方/私人地方

  9. 特別地点采访: 国內外 机密或 敏感地点 如军事基地、核子设施 、边境、出入境关卡、 机场禁区范围 采访拍摄通常要取得 批准、并有专人陪同 未必容许自由采访 要谨慎 医院 疫区 一般都有法律限制 不要乱闯

  10. 特别地点: 采访中国内地法院审案 采访法院 進入法庭,采访审案 访问? 案件公开审理? 其他人? 拍摄录音? 记者旁听? 证人? 被告? 家属? 法官/ 陪审员?

  11. 公开审判制度 • 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判 • 公开开庭,公开举证、质证,公开宣判 • 离婚案件和涉及商业秘密的民事诉讼案件 • 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 • 經法院同意,可以不公开审理

  12. 公开审判制度 • 其他的案件 • 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外, • 审理一律公开进行 • 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 • 预先公告 •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 • 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13. 旁听规定 • 依法公开审理案件 • 公民可以旁听 • 但精神病人、醉酒的人和未经人民法院批准的未成年人除外 • 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 • 旁听人需要持旁听证进入法庭的 • 旁听证由人民法院制发

  14. 旁听规定 • 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 • 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 • 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 • 不得发言、提问; • 不得鼓掌、喧哗、哄闹 • 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15. 采访规定 • 新闻记者旁听 • …未经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许可 • 不得在庭审过程中录音、录像和摄影 • 对于违反法庭规则的人 • 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可以口头警告、训诫 • 也可以没收录音、录像和摄影器材 • 责令退出法庭或者 • 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 • 外国人或者外国记者旁听?

  16. 其他安排 • 通过电视、互联网直播、转播公开审理案件 • 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后进行 • 逐步加大生效裁判文书公开的力度 • 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2007)

  17. 采访国内法院审案 • 相关法规 • 宪法第125条 • 人民法院组织法第7条 • 民事诉讼法第120条;第134条 • 刑事诉讼法第11条;第152条;第163条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法发〔1999〕3号)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 (法发〔2007〕20号) • 人民法院法庭规则(1994)

  18. 记者采访与法院怪象 审判长边接电话边听案 http://news.qq.com/a/20080104/000895.htm 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本应是非常严肃的事 却看到了不少“怪象” 一位本该穿着法官服的女审判员,竟然穿着一款红色带毛领的羽绒服 并在庭审中打手机,通话时间长达近2分钟 书记员也身着便装 一边抽烟一边听案

  19. 记者采访与法院怪象 •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审判庭上响起了悠扬的手机铃声 • 审判长…通话时间近1分钟 • 被告几次抬头 • 看到审判长根本没有听自己的陈述 • “知趣”地停下来 • 庭审因而出现了短暂的中断 • 据了解,在当 地一些县级法院,这种庭审怪象并不罕见

  20. 审判长边接电话边听案 http://news.qq.com/a/20080104/000895.htm

  21. 记者采访与法院怪象 “法庭规则”暗藏“防记者”玄机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8-01/06/content_7372305.htm …审判长已被法院停职检查 不着法袍、打电话和抽烟的另两人也被罚款处理(1月5日《楚天都市报》) 在法庭上拍摄照片的记者 没有得到同意就把摄影器材带入法庭 是违反规定的

  22. 采访国内法院审案 法院是否有权随意驱逐记者?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3-02/27/content_748196.htm 审判三鹿集团及公司主要负责人亲历记 http://zhchhly.blog.163.com/blog/static/1433067520081131103925612/?from163homebigblog 北京朝阳法院宣判“网络暴力第一案”并举行新闻通报会(有宣判和媒体采访的图片) http://www.chinacourt.org/zhibo/zhibo.php?zhibo_id=924

  23. 近期议论较多的案件 周老虎案“择优旁听”没道理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8-09/26/content_10113297.htm …周正龙案实行公开审理,由于法院座位有限,想旁听就必须事先申请 傅达林:人们为什么如此关注“周正龙案” http://fudalin.fyfz.cn/blog/fudalin/index.aspx?blogid=408521 采访法院审案 周老虎案

  24. 在上海公开审理的一起案件中,旁听的大部分都是公职人员,记者及法律界人士寥寥。从资格上来看,全部旁听者当然都符合条件,只不过是公开审理的公开性打了点折扣罢了在上海公开审理的一起案件中,旁听的大部分都是公职人员,记者及法律界人士寥寥。从资格上来看,全部旁听者当然都符合条件,只不过是公开审理的公开性打了点折扣罢了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8-09/26/content_10113297.htm 杨佳案二审为周正龙案作出示范 http://fudalin.fyfz.cn/blog/fudalin/index.aspx?blogid=394303 采访法院审案 • 杨佳案

  25. 審訊央視記者李敏 (2009) • 2009年8月4日,案件在太原開庭審理 • 上午8點半左右,記者來到該院辦公室,要求辦理旁聽證 • 但被告知旁聽證已經全部發放完畢 • 《法制日報》一名女記者質問: • “我昨天在你們這裡一天,你們都說沒開始辦證。 • 今天一早就來了,怎麼就辦完了呢?” • 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對此質問 • 沒有給予任何回答,轉身離開 • 隨後到達法院的十多家媒體記者 • 都被告知旁聽證已經發放完畢

  26. 審訊央視記者李敏(2009) • 就在多記者與法院工作人員交涉時 • 二三十名中年婦女魚貫進入法院大廳 • 每人手中都拿著一張蓋有法院公章的旁聽證 • 記者聽見這些進入大廳的人中 • 有人在相互打招呼 • 還有人抱怨說:“在家睡個懶覺多好,明明不願意來,單位還非讓來……”

  27. 審訊央視記者李敏(2009) • “旁听席上明显有很多空位子,怎么说没有旁听证了呢?” • 几名记者很快揭穿这名工作人员的搪塞 • “领导有交待,不能进!”这名工作人员干脆说 • 9点钟,庭审开始,除山西当地一家报纸允许进入外,其他所有媒体均被拒之门外

  28. 云南法院签发「新闻监督护照」 • 2009年初,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聘请14名记者为特约新闻观察员 • 颁发由院长签发的「新闻监督护照」 • 争议和担忧? • 见: 「新闻监督护照」的豢养与驯化特质http://media.people.com.cn/BIG5/22114/42328/157758/9456450.html • “新闻监督护照”的实质是“画地为牢” •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036/9128099.html

  29. 采访法院审案:小结 進入法庭,采访审案 案件公开审理? 记者旁听? 拍摄录音? 法律有明文规定,但要看具体落实情況

  30. 采访法院审案:小结 采访法院审案 • 切记: • 查核有否 • 法律禁止? • 2) 就算沒有, • 会否影响审案, • 尤其是法院 • 的独立和公正性? 访问? 其他人? 证人? 被告? 家属? 法官/ 陪审员?

  31. 采访法院审案:小结 • 为什么法院审案要尽量公开? • 为什么要提防采访(和报道)不影响法院审讯? • (这部份稍后在「新闻报道与法律」的课才详细讲述)

  32. 采访与法律 本地/外地/外国 地 本地和外来记者 受到不同的对待或限制 不同地方对采访活动 有不同的限制 例子? 例子?

  33. 采访与法律 公众地方? 地 街道? 办公大楼? 私人地方 购物商场?

  34. 公众地方采访: 英美及香港 其他公众地方? 如公园? 公众地方? 公众街道 一般可自由采访, 不用出示记者证, 不用事先得到许可 但有很多例外情況…

  35. 公众街道上采访: 英美及香港 • 警方设立 • 封锁线 街道上, 发生突发事故 (如交通意外、罪案等) 采访活动受限制 街道上有巡遊、游行 、示威等活动 • 警方设立 • 示威区、 • 采访区 - 应否配合? - 如何爭取更多 采访自由?

  36. 公众街道上采访: 英美及香港 采访活动受限制 要克制 有礼貌 但尽量爭取 与警方交涉时,要小心 阻差办公 拒捕 袭警 公众地方行为不检 可能被拘捕及检控

  37. 公交与采访- 英美和香港 • 在公车上、地铁车厢內采访拍摄? • 走到火车路轨上、地铁管道內拍摄? • 发生意外时,不肯离开或进入封锁范围采访拍摄? • 干预列车操作? • 一般而言, 有法例规范这些行为 • 记者不遵从,可能会被检控

  38. 公众地方采访: 中国內地情況 记者身份 (记者证) 采访和拍摄街道上一般情況 通常可自由进行 但… 特別地点、特別日子、 特別事件? 当地和当时情況 (政府和民众)? 民众强调肖像权? 保安阻拦?

  39. 采访与刑法 •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 第一百一十六条 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 • 第一百一十七条 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

  40. 私人地方采访:英美和香港 长久以來,重视私有产权 (保护隐私权,相对较新) 执法人员一般要得向法院申请, 得到搜查令才可进入 未得业主或住戶同意, 任何人不得擅闯私人地方 (no trespass) 例外:如情況危急,执法人员 要入內救人等 否则,可打官司阻止 或追究 记者沒有特权,不可以采访为由,任意进入私人地方 执法人员依法进入私人地方,记者亦不能跟随

  41. 私人地方采访:英美和香港 记者进入私人地方采访 要先得到业主或住戶同意 记者获准入內后, 业主或住戶 可限制拍摄/活动范围 可随时逐客,叫记者离开 记者不遵从,亦属擅闯私人地方

  42. 私人地方采访:中国內地情況 近年较重视 私有产权和隐私权 因擅闯私人地方采访 引发的官司 (很少見) 滥用私刑 不尊重法治,不尊重人权 因采访被打,引致伤亡, 时有所闻(例子?) 在內地采访,人身安全 往往比守法更重要?

  43. 私有产权与法律 • 宪法(2004年修正) • 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物权法(2007年) • 第四条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 第三十七条 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 第三十八条…违反行政管理规定的,依法承担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以上条款,多用于实质的侵占,可否用于追究采访时擅闯他人地方?

  44. 私有产权与法律 • 民法通则 • 第一百一十七条 侵占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不能返还财产的,应当折价赔偿。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 • 未提到侵入/或擅闯 • 刑法 • 第二百四十五条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5. 2007年初: 兰成长之死 http://news.eastday.com/s/20070118/u1a2573895.html

  46. 兰成长之死 • 兰成长之死牵出黑矿潜规则 记者采访不愿靠政府 • http://www.china.com.cn/city/txt/2007-02/01/content_7749404.htm • 记者被矿主打死续 家属望媒体别给死者泼脏水 • 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06news/society/s/20070117/u1a2571878.html • 记者煤矿采访被打死续:死者持有单位介绍信 • http://news.eastday.com/s/20070118/u1a2573895.html

  47. http://news.jxnews.com.cn/system/2008/06/20/002777541.shtml

  48. 采访与法律 日常新闻 新闻事件 特別事件(如奥运) 特大事故 (中国內地) 撞机、示威等 (外地)

  49. 特別新闻事件:英美和香港 • 奥运场馆内规定很多 • 大型示威活动,如反对WTO和八国峰会,采访限制可能很多 • 严重突发事故,如撞机等 • 沒有特別法律规定 • 按公众地方/私人地方的惯常采访 • 但当警方和救援人员到场后,会设封锁线,可能限制记者采访,引起不满和冲突

  50. 特別新闻:內地以往做法 重大事件 特大突发事件 如发射火箭或 政府高层突变等 如唐山大地震 属高度秘密 统一指派少数 记者采访拍摄 其他记者/媒体? 统一发布消息,多是延迟 ,有些內容只供內参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