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进展 ——《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 解读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进展 ——《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 解读. 张 福 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斑块破裂 + 血栓形成 =ACS. 白色血栓. 红色血栓. AMI 溶解血栓治疗的理论基础. STEMI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部分心肌无血流供应 导致患者致死及致残重要因素 尽快开通梗塞相关血管( IRA )挽救濒死的心肌 需要紧急再灌注治疗!!!. Time is Muscle. 溶 栓 时 段 ? ? ?. 溶栓治疗的时机. >12 小时 临床益处不大 (新的专家共识提示,若无介入或转运条件,溶栓仍可获益).

Download Presentation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进展 ——《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 解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进展——《瑞替普酶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进展——《瑞替普酶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张 福 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ACS 白色血栓 红色血栓

  3. AMI 溶解血栓治疗的理论基础 STEMI •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 部分心肌无血流供应 • 导致患者致死及致残重要因素 • 尽快开通梗塞相关血管(IRA)挽救濒死的心肌 需要紧急再灌注治疗!!!

  4. Time is Muscle • 溶 • 栓 • 时 • 段 • ? • ? • ?

  5. 溶栓治疗的时机 >12小时 临床益处不大(新的专家共识提示,若无介入或转运条件,溶栓仍可获益) <3小时 最有意义,IRA的再通率高,死亡率明显降低,其临床疗效与直接PCI相当 3-12小时 只有较少意义,其疗效不如直接PCI,但临床仍能获益,对于有条件行转运PCI者,可行转运PCI治疗

  6. 溶栓治疗效果 每1000个心梗患者中,溶栓治疗可挽救19个患者的生命(GISSI-1) 11.5 9.6 N=29286 N=29316 • Lancet 1994,343:311

  7. 尽早溶栓治疗可以显著降低STEMI病死率 4.0 时间对再灌注治疗非常重要! 3.5% ¯ 3.0 Absolute % difference in mortality at 35 days 2.5% ¯ 2.0 1.8%¯ 1.6% ¯ 1.0 0.5% ¯ 0.0 0 – 1 2 – 3 4 – 6 7 – 12 12 – 24 Time from onset of symptoms to treatment (hours) The Fibrinolytics Therapy Trialists’ collaborative group. Lancet. 1994; 343:311.

  8. 溶栓剂的颅内出血和病死率

  9. STEMI血栓学说 • 1910年 苏联Obraztsov和Strazhesko首次描述5例AMI,3例尸解发现冠状动脉有血栓形成 • 直至70年代,血栓的作用意见不一 • 1980年 Dewood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章 具有划时代意义 发生时间血栓检出率 4h 87% 12-24h 65% • 不稳定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血栓形成 STEMI

  10. ACS治疗的发展历程回顾

  11. 时间就是心肌 预防 心衰与 心源性休克 缩小 梗死面积 保护 左室功能 改善预后 STEMI现代治疗目标:时间就是心肌,血流就是生命 恢复心肌再灌注 尽早、充分、持久 Yusuf S, et al. Circulation. 1990;82(suppl II):II-117-II-134. Schröder R,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1995;26:1657-1664.

  12. STEMI再灌注方法 STEMI 溶栓 急诊血管重建 (急诊PCI、CABG)

  13. 1959年 80年代 90年代 2000年 后 溶栓治疗概况 • 溶栓治疗概况 急诊PCI的出现使溶栓临床应用有所下降 溶栓广泛应用于STEMI 国外仍有近40%患者接受溶栓;国内CREATE研究显示 11.5%患者接受PCI 52.5%溶栓 37.6%未行再灌注 证实梗死动脉血栓栓塞是STEMI主要原因,溶栓开始用于STEM I 链激酶首次 用于治疗血栓 栓塞性疾病 13

  14. 溶栓治疗--广泛应用的STEMI再灌注策略 • EHS=EuroHeart Survey 1. Goldberg RJ et al. Am J Cardiol 2004; 93: 288–293. 2. Hasdai D et al. Eur Heart J 2002; 23: 1190–1201. 3. Wiviott SD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4; 44: 783–789.

  15. 欧洲住院STEMI再灌注治疗状况 Widimsky P et al. Eur Heart J 2010;31:943-957

  16. 优点: 快速、有效、经济、简便易行、 无需特殊设备及技术,易于广泛推广 溶栓治疗

  17. 溶栓药物的选择

  18. 溶栓药发展历程 第三代 第二代 第一代 • 瑞替普酶(rPA),特异性溶栓药 • 渗透性溶栓,溶栓速度更快 • 半衰期较长,可静推给药 • 阿替普酶(rt-PA),特异性溶栓药 • 半衰期短 • 给药不方便 • 链激酶和尿激酶,无溶栓特异性 • 开通率较低 • 出血发生率较高

  19. 不同溶栓药物的比较 注:a.体重<60kg,剂量为30mg;每增加10kg,剂量增加5mg;直至体重>90kg,最大剂量为50mg.

  20. 瑞通立的作用机理 纤维蛋白 溶栓机理 纤溶酶原 r-PA 瑞替普酶(rPA)主要通过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G)形成纤溶酶(Pm),继而溶解纤维蛋白,成为可溶性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达到溶栓的目的。

  21. 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的分子结构对比 切除后降低了肝细受 体亲和力,从而延了 半衰期 去除糖基化结构,进一步延长半衰期 (阿替普酶) (瑞替普酶) 溶栓更快速 给药更方便 切除后可渗透到血栓内部,渗透性溶栓

  22. 瑞替普酶:推注的速度更快,专一性更强 • 瑞替普酶(reteplase, r - PA)是t-PA的缺失突变体, • r - PA包含天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 PA) 527个氨基酸中的355个氨基酸, • 突变导致半衰期延长至18min, • 缺少了与肝脏结合的受体,肝脏代谢的特异性减低,其血浆清除时间延长至18 min, • 主要特点是半衰期长,适合静脉推注,用药方便,减少用药错误,可用于院前溶栓。 • r - PA 10 MU间隔30 min两次静注可更迅速、更完全、更持久的开通梗死相关血管,且给药方便,可静脉推注给药。 • 90min冠脉造影通畅率(85.2%)高于rt-PA(77.2%)。

  23. 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药理学特性比较 Smalling RW, Hanna GP. In: Califf RM, ed. Thrombolytic Therapy: New Standards of Care. Part 1. 1996:9-15.Weaver WD. Eur Heart J. 1996:17 (suppl F):9-15.

  24. 临床研究 RAPID-1 RAPID-2 临床研究 国内Ⅱ期临床研究

  25. RAPID-1 (血管造影期Ⅱ期国际瑞替普酶剂量探索研究) -瑞替普酶三种不同给药方式和阿替普酶标准用法 治疗STEMI疗效的评价 试验目的 • 多中心、随机、平行的临床研究(606例) • 18-75岁,急性心梗自症状首发时间<6小时 研究方法 • 瑞替普酶15 MU(单次静推) • 瑞替普酶10 MU+5 MU • 瑞替普酶10 MU+10 MU • 阿替普酶100 mg(第一小时60 mg,其中6-10 mg静推 • 其余1小时内静滴完,而后以20 mg/h静滴2个小时) 给药方式 Smalling RW et al. Circulation. 1995;91:2725-2732, with permission.

  26. RAPID-1有效性结论 瑞替普酶三种给药剂量血管开通率(TIMI 2与3级)对比 r-PA给药 剂量组: 开通率% 时间 • rPA(瑞替普酶) 10 MU+ 10 MU静脉推注,是最佳的给药剂量 Smalling RW et al. Circulation. 1995;91:2725-2732, with permission.

  27. RAPID-1有效性结论 瑞替普酶最优给药剂量与阿替普酶血管开通率(TIMI 2与3级)对比 开通率% 时间 • rPA溶栓作用强于rt-PA Smalling RW et al. Circulation. 1995;91:2725-2732, with permission.

  28. RAPID-1: 60分钟和90分钟开通率 rPA最优给药剂量与rt-PATIMI 2与3级和TIMI 3级对比 85.2 90min 78 60min 77 66.3 * † 开通率% rPA:10MU+10MU;rt-PA:3-h静脉滴注;†P<0.05 vs rt-PA,*P<0.01 vs rt-PA • rPA(10 MU+10 MU)溶栓作用强于rt-PA Smalling RW et al. Circulation. 1995;91:2725-2732, with permission.

  29. RAPID-2 (心肌梗死时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治疗冠脉再通率比对研究) • 瑞替普酶静脉推注与加速型阿替普酶静脉滴注 • 对STEMI梗塞动脉再通的疗效比较 试验目的 • 多中心、随机、平行的临床研究(324例) • 18-75岁,急性心梗自症状首发时间<6小时 研究方法 • 瑞替普酶组:10 MU+10 MU,隔30min静推一次 • 阿替普酶组:100 mg,静滴90min 给药方式 Bode C et al. Circulation. 1996;94:891-898

  30. RAPID-2有效性结论 83.4† 81.8* 73.3 60min 90min 66.1 † † 开通率% r-PA:10MU+10MU;rt-PA:加速给药法100mg/90min*P<0.01 vs alteplase † P<0.05 vs alteplase • rPA(瑞替普酶) 60min静推的开通率明显优于90加速型阿替普酶静滴的疗效 • rPA(瑞替普酶)TIMI 3级血流明显高于阿替普酶的TIMI 3级。 Bode C et al. Circulation. 1996;94:891-898

  31. INJECT试验(n=6010) 6 个月 35 天 14 12 12.05% 11.02% 10 9.43% 8 8.90% 死亡率 (%) 6 4 2 0 rPA10 U + 10 U(n=2965) 链激酶1.5 MU/60 min(n=2971) rPA 10 U + 10 U(n=2965) 链激酶 1.5 MU/60 min(n=2971) Adapted from INJECT. Lancet. 1995;346:329-336. International Joint Efficacy Comparison of Thrombolytics (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rPA与链激酶死亡率的比较 受试者为发病12h内AMI患者。 试验组予r-PA:10MU+10MU; 对照组予链激酶:150万U静点/60min

  32. GUSTO-III (全球应用链激酶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开放阻塞性冠状动脉研究-Ⅲ) 试验目的 • 比较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治疗AMI患者的疗效差异 • 随机、开放,随访30天合1年; • 15059例AMI患者,自症状首发时间>30min 研究方法 • 瑞替普酶组:10 MU+10 MU,隔30min静推一次 • 阿替普酶组:100 mg,静滴90min 给药方式 Topol EJ,Ohman EM,et al.Circulation. 2000;102:1761-1765

  33. GUSTO-III 试验结果 30天死亡率: rt-PA组: 7.2% r-PA组: 7.5% (P=0.54) 卒中发生率: rt-PA组: 1.64% r-PA组: 1.79% 结果: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Topol EJ,Ohman EM,et al.Circulation. 2000;102:1761-1765

  34. 中国瑞替普酶Ⅱ期临床研究 • 多中心(12)、随机、单盲、对照、平行的临床研究 试验方法 入选病例 • 240例(有效统计224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 随机入组瑞通立组与rt-PA组 • 瑞替普酶:静脉推注18mg+18mg • rt-PA(阿替普酶):静脉滴注100mg(加速给药法) • 以临床判断指征和90分钟冠脉造影判断溶栓效果 试验方法

  35. 国内Ⅱ期临床研究—有效性 • 开通更早:rPA的60分钟内临床判断再通率比rt-PA高11.6%

  36. 国内Ⅱ期临床研究—安全性 两组间出血发生率及严重程度,P=0.913,无统计学差异 发生率% • 瑞替普酶安全性与rt-PA相当

  37. 国内Ⅱ期临床研究—安全性 两组间溶栓后7天、35天内死亡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 瑞替普酶安全性与rt-PA相当

  38. 瑞替普酶特点 更快速:治疗时间35分钟,更快给药;渗透性溶栓,更快开通犯罪血管 更有效:80%以上开通率明显高于尿激酶、链激酶! 更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尿激酶、链激酶! 更方便:两次静推,使用方便 更经济:价格便宜

  39. STEMI患者溶栓适应证 • 患者就诊早(发病≤3h) • 而不能及时进行介入,或虽具急诊PCI,但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与就诊至溶栓开始时间相差>60min且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90min,应优先考虑溶栓。 • 发病12h以内 • 到不具备急诊PCI医院就诊、 不能迅速转运、无溶栓禁忌证的患者应进行溶栓。 • 发病12~24h • 仍有进行性缺血性疼痛和至少2个胸前导联或肢体导联ST段抬高>0.1mV的患者,若无急诊PCI条件,在经过选择的患者也可溶栓。 • 对再梗患者 • 如不能立即(症状发生后60min内)进行冠脉造影和PCI,可给予溶栓。

  40. 溶栓治疗的适应证 • 胸痛/不适<12小时并且持续ST段抬高或推测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 • ECG符合真后壁心肌梗死 • 症状开始>12小时,但临床和或ECG提示进行的缺血 • 两前提: 无禁忌症 不能完成PCI

  41. 溶栓治疗中的特殊问题 • 心电图变化:T波高尖,ST段回落,Q波形成 • 胸痛:胸痛缓解 • 院前溶栓?

  42. 院前溶栓治疗:CAPTIM---30天死亡率 症状 < 2 hrs n = 460 症状 > 2 hrs n = 374 所有病人 7 p= 0.61 p= 0.058 p= 0.47 6 5.9% 5 5.2% 4.8% 4 3.8% 3.7% 死亡% 3 2 2.2% 1 0 院前溶栓 直接PCI Steg et al, Circulation 2003

  43. ThrombolysisTime Dependence of Infarct Size 30 1-2 hr很早期的溶栓可以使心肌梗死流产并戏剧性降低 病死率(ASSENT-3, CAPTIM) 25 25 20 17 14 Rate of Aborted MI (%) 15 11 11 10 10 5 0 < 1hr 1 to 2 hr 2 to 3 hr 3 to 4 hr 4 to 5 hr > 5 hr <70% ST resolution 11.3% 12 9.3%* >70% ST resolution 10 7.7% 8 5.9%* *p=0.002 6 3.3% 4 2.5% 3.7% 1% 2 0 In Hospital 30 d 30 d MACE 1 year reMI mortality mortality Taher T. JACC 2004

  44. 溶栓绝对禁忌证 (1)既往任何时间脑出血病史 (2)脑血管结构异常(如动静脉畸形) (3)颅内恶性肿瘤(原发或转移) (4)6个月内缺血性卒中或TIA史(不包括3h的缺血性卒中) (5)可疑或确诊主动脉夹层 (6)活动性出血或者出血素质(不包括月经来潮) (7)3个月内的严重头部闭合性创伤或面部创伤

  45. 溶栓相对禁忌证 (1)慢性、严重、没有得到良好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者 舒张压≥110mmHg) (2)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持续时间>10min或有创性心肺复苏操作 (3)痴呆或已知其他颅内病变 (4)3周内创伤或进行过大手术或4周内发生过内脏出血 (5)2周内不能压迫止血部位的大血管穿刺 (6)感染性心内膜炎 (7)妊娠 (8)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9)目前正在使用抗凝药物 (10)终末期肿瘤或严重肝肾疾病

  46. STEMI没有再灌注治疗的主要原因

  47. ≥75岁 STEMI的溶栓治疗 〉75岁,<6小时 溶栓与直接介入 266病人 EurHeartJ201132,51

  48. 瑞替普酶在STEMI中应用流程图 *备注:普通肝素60U/kg(最大量4000U)溶栓时静推,随后500-1000U/h维持APTT于50-70秒,最多48h;或依诺肝素溶栓时30mg静推,15分钟后1mg/kg皮下注射,随后每12h一次,1mg/kg皮下注射,可用至8d;或磺达肝癸钠溶栓时2.5mg静推,2.5mg皮下注射,每天一次,可用至8d。

  49. 瑞替普酶溶栓法使用方法 • 18mg(10MU)+18mg(10MU)两次静脉注射 • 每次推注2分钟以上,间隔30分钟。 • 注射时应使用单独的静脉通路,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给药 • 两次静推给药期间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维持管路通畅

  50. 瑞替普酶溶栓辅助用药 • 抗血小板治疗 • 溶栓前立即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或嚼服肠溶阿司匹林300mg,继以75-100mg/d长期维持 • 氯吡格雷负荷量300mg,随后氯吡格雷75mg/d,建议用至1年 • 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及有效抗凝治疗的情况下,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不推荐溶栓时常规应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