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10 Views
第 10 章 微 扰 论. 体系的能量本征值问题,除了少数体系(例如谐振子,氢原子等)外,往往不能严格求解 . 因此,在处理各种实际问题时,除了采用适当的模型以简化问题外,往往还需要采用合适的近似解法 . 例如微扰论,变分法,绝热近似,准经典近似等 . 各种近似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使用范围,其中应用最广泛的近似方法就是微扰论. 10.1 束缚态微扰论. 设体系的 Hamilton 量为. (不显含 t ) , 能量本征方程为. ( 1 ). E 为能量本征值 . 此方程的求解,一般比较困难 . 假设. H 可以分为两部分. ( 2 ). 设.
E N D
第 10 章 微 扰 论
体系的能量本征值问题,除了少数体系(例如谐振子,氢原子等)外,往往不能严格求解.因此,在处理各种实际问题时,除了采用适当的模型以简化问题外,往往还需要采用合适的近似解法.例如微扰论,变分法,绝热近似,准经典近似等.各种近似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使用范围,其中应用最广泛的近似方法就是微扰论.体系的能量本征值问题,除了少数体系(例如谐振子,氢原子等)外,往往不能严格求解.因此,在处理各种实际问题时,除了采用适当的模型以简化问题外,往往还需要采用合适的近似解法.例如微扰论,变分法,绝热近似,准经典近似等.各种近似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使用范围,其中应用最广泛的近似方法就是微扰论. 10.1束缚态微扰论
设体系的Hamilton量为 (不显含t ),能量本征方程为 (1) E为能量本征值.此方程的求解,一般比较困难.假设 H可以分为两部分 (2) 设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比较容易解出,或已有现成 从经典物理来理解,与 相比, 是一个小量, 的解. 称为微扰. 因此,可以在 的本征解的基础上,把 的影响逐级考虑进去,以求出方程(1)的尽可能 精确的近似解. 微扰论的具体形式有多种多样,其基本 精神都相同,即按微扰(视为一级小量)进行逐级展开
设 的本征方程 (3) 和正交归一态 的本征值 已解出. 可能是不 简并的 ,按微扰论的逐 ,也有可能是简并的 级展开的精神,令 (4) 以下约定:波函数的各级高级近似解于零级近似解都 正交,即
(5) 把式(4)代入式(1),比较等式两边的同级项,可得 到各级近似下的能量本征方程. (6a) (6b) (6c) (6d) …………. ,并利用式(5),可以 式 (6b), (6c), (6d)两边左乘 得出
(7a) (7b) (7c) 式 (6c)两边左乘 ,得 ,并利用 (7c),得 式 (6b)两边左乘 利用 的厄米性,以上两式得左边应相等,因而得出 (7d)
10.1.1非简并态微扰论 首先假设,在不考虑微扰时,体系处于非简并能级 ,即 (8) 因而相应的零级能量本征函数是完全确定的,即 (9) 以下分别计算各级微扰近似. 1. 一级近似 设一级近似微扰近似波函数表示为 (10)
可能是不简并的,也可能是简 注意:上式求和中, 的n标记一组完备量子 并的.为表述简洁,上式中 数,简并量子数未明显写出. 将式(8),(9),(10)代入式 (6b)得 本征态的正交归一 两边左乘 (求标积) ,利用 性,得 (11) 式中
时,得 式(11)中, (12) 而 ,得 (13) 因此,按式(5)的规定,在一级近似下,能量本征值 和本征函数分别为 (14a) (14b) 上式中求和带撇号表示对n求和时, 项必须摒弃.
2.二级近似 把式(9),(10),(13)代入式 (7b),得 (15) 此即能量的二级修正.所以在准确到二级近似下,能量 的本征值为 (16) 同理,用式(10),(12),(13)代入式 (7d),得 (17)
此即能量的三级修正.类似,可得到能量的各级修正.此即能量的三级修正.类似,可得到能量的各级修正. 由式(13),(14),(16)可以看出,非简并态的微扰论逐级展开 收敛性要求 (18) 因此,如在 能级邻近存在另外的能级 (即它们 接近于简并),则微扰论展开的收敛性就很差.特别是有 简并的情况,上述微扰论公式就完全不适用(见10.1.2 及例4). 用微扰论处理具体问题时,要恰当的选取 在有些 问题中, 与微扰 的划分是显然的.但在有些问题中
与 往往根据如何使计算简化来决定 的划分,同时 还兼顾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微扰计算中,要充分利用 的对称性以及相应的微扰矩阵元的选择定则,这样可 以省掉许多不必要的计算上的麻烦. 例1 氦原子及类氦离子的基态能量. 氦原子及类氦离子是最简单的多电子原子,在原子核外有两个 电子.两个电子的Hamilton量(取原子单位)为 (19)
和 分别表示两个电子与原子核的距离, 是两 表示原子核对两个电子的Column吸引能. 个电子的相对距离. 表示两个电子之间的Column排 斥能,可视为微扰. 描述的是两个无相互作用的电子 的本征函数可以 在原子核的Column引力场中的运动, 表示为两个类氢原子波函数之积.对于基态,两个电子都 处于1s轨道 ,波函数的空间部分表示为 (20) 它对于两个电子空间坐标的交换是对称的.按照全同Fermi 子体系的波函数的反对称要求,两个电子相应的自旋态 只能是自旋单态 ,对交换自旋是反对称的.
因此,两个电子的整个波函数表示为 (21) 本征函数(21)相应的 的本征值为 (原子单位). 能量的一级修正为(见式( 7a)) (22) 式中 (23)
利用积分公式 (24) 于是得到 .因此,在微扰一级近似下,氦原 子(类氦离子)的基态能量为 (原子单位) (25) 其中 是忽略两个电子的Column排斥力是体系的能量,而 是两个电子之间Column排斥力对能量的一级微扰修正.
例2电介质的极化率. 考虑各向同性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的极化现象.当没 有外电场时,介质中的离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小振动, 可视为简谐运动.设沿x方向加上均匀外电场 , 它只对 离子沿x方向的振动有影响,而对y,z方向振动无影响,故 不予考虑.设离子荷电q,则 (26) 以下计算外加电场对谐振子能级 的影响. 利用矩阵元公式(见9.1节,式(23))
(27) 可求出准确到二级微扰近似下的能量 (28)
,这对于能谱 即所有能级都下移一个常量 形状(均匀分布)并无影响,但波函数将发生改变.在微 扰一级近似下,波函数为 (29) 即在原来的零级波函数 之外,混进了与它紧邻的 ,它们的宇称正好与相反. 两条能级的波函数 所以 不再是具有确定宇称的态.这是外加电场破坏 空间反射不变性的表现.
当未加外电场时,离子的位置平均值 (30) 当加上外电场后,离子平衡位置将发生移动.利用式 (29)与式(27),不难求出 (31) 即正离子将沿电场方向挪动 ,负离子则沿反方 向挪动 .因此,外电场诱导所产生的电偶极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