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306 Views
供应 链金融的博弈分析. 杜灵睿. 基于政府补贴分析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博弈 模型. 朱庆华, 窦一杰 . 管理科学 学报 [J],2011(6) 研究政府和两个竞争性生产商之间的博弈问题。建立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中考虑产品绿色度和政府补贴分析的 三阶段博弈模型 。 创新 点 :引入了绿色供应 链 。 用 matlab 进行 算例分析 来求各因素变化影响分析。 双寡头市场 的生厂商效益 分析 不足 :仅考虑完全信息的条件. 供应链金融解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优势 分析. 夏泰凤, 金雪军 . 商业 研究 [J],2011(6)
E N D
供应链金融的博弈分析 杜灵睿
基于政府补贴分析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博弈模型 • 朱庆华,窦一杰.管理科学学报[J],2011(6) • 研究政府和两个竞争性生产商之间的博弈问题。建立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中考虑产品绿色度和政府补贴分析的三阶段博弈模型。 • 创新点:引入了绿色供应链。用matlab进行算例分析来求各因素变化影响分析。双寡头市场的生厂商效益分析 • 不足:仅考虑完全信息的条件
供应链金融解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优势分析 • 夏泰凤,金雪军.商业研究[J],2011(6) • 运用简单的动态博弈模型指出高昂交易成本和低效的司法制度增加了交易成本,从而使融资更加困难。 • 创新点:从成本分析的角度进行研究。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博弈研究 • 杜航.中国商贸[J],2011(11) • 分别对银行、零售商、制造商三个角度进行获利分析,求出最优担保额,订货量和融资额。 • 从三方的角度计算各方的收益,并且考虑到最佳订货量和融资额。
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博弈模型 • 曹文斌,马翠香.商业研究[J],2013(3) • 创新点:纳什均衡和帕累托改进; 进行银行、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三方博 弈分析。
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 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的决策分析与价值研究 • 鲁其辉.管理科学学报[J],2012(5) • 介绍了应收账款融资交易流程图和决策模型, 多阶段决策分析,仿真。
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 基于融资体系效益最大化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创新 • 阮平南.商业时代[J],2013(13) • 建立了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定价博弈模型,得到影响供应链金融体系效益最大化的因素,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 创新点:中小企业和核心企业的融资量与银行服务费相关;建立价格博弈模型;Stackelberg模型。
双重Stackelberg博弈的存货质押融资银行信贷决策机制双重Stackelberg博弈的存货质押融资银行信贷决策机制 • 易雪辉,周宗放.系统工程[J],2011(12) • 方法:考虑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供应链企业与贷款银行之间的决策分析。建立双重stackelberg博弈模型。 • 创新点:报童模型特征的市场需求,即产品零售价格在销售期间保持不变,市场需求随机不确定;建立双重博弈模型 • 不足:以信息完全对称为假设条件。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博弈分析 • 严广乐.企业经济[J],2011(12) • 分析比较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系统的两种融资模式的结果. • 结论: 在供应链金融系统中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中小企业扩大融资规模、对银行减小信贷风险、对物流企业提升高附加值服务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实现各利益主体的多赢格局。 • 创新点:对预付类和存货类融资模式进行分析。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及收益分配探讨 • 胡国辉,郑萌.农村经济[J],2013(5) • 使用博弈论中shapley值方法(利益分配方法)进行收益分配探讨。 • 创新点:根据联盟参与方对合作联盟贡献的大小决定的合作收益的分配。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银企博弈分析 • 吴育军.财会通讯[J],2012(11) • 多次博弈 • 在重复博弈模型中,引入贴现率的概念;为获得核心企业的支持,坏企业投入一定的伪装成本;提出建议,降低贷款额度,避免过度授信。
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设计与优化 • 白马鹏.天津大学,2008 • ISCE分析。 • 构建NRF-LC,即“物流渠道中基于应收票据的融资模式”,以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之间的服务合同为基础,依据融资物流企业的服务在市场上的被接受程度和盈利情况建立定价博弈模型。 • 创新点:提出了一种评价体系,从多个方面综合来进行分析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从而更全面的进行放贷融资。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 谢平. CF40课题报告,2012(8) •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基础理论:支付方式、信息处理、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监督形态 • 手机银行 • P2P融资模式 • 互联网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 创新点:从一种新的视角来分析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各参与主体的竞争博弈分析 • 伦墨华,李建军.商业时代[J],2014(7) •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形式特征以及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金融行业竞争态势, • 运用合作博弈的K-S解法,论证得出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合作利大于弊,商业银行拓展互联网增值业务是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有效手段。 • 创新点:将互联网金融与合作博弈相结合。
国有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 • 梁璋,沈凡.新金融[J],2013(7) • 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和框架进行介绍以及说明互联网金融给银行带来的挑战,对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优劣势进行分析,说明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的空间和发展方向。 • 创新点:提出了新金融模式下银行如何将资本、客户和政策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为其与新金融实力博弈或融合过程中的筹码,从而共同推动我国金融业和商业的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