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73 Views
实验三 中断实验. 本实验要点 :. 进一步理解中断的概念及原理 掌握中断程序设计的方法 完成 2 个简单实验 完成 2 个思考题. 为什么引入中断?. 单片机系统中引入中断后,有如下优点: ( 1 ) CPU 与外设同步工作,大大提高了单片机的效率。 ( 2 )实时处理。 ( 3 )故障处理。. MCS-51 中断系统的总体逻辑结构. 中断控制程序(初始化). 选择中断触发方式 ( 对外部中断而言 ) TCON 、 SCON 开中断(必须) IE 设置中断优先级等(有默认选项)。 IP. 中断相关的寄存器( TCON ).
E N D
实验三 中断实验 第5章 中断系统
本实验要点: • 进一步理解中断的概念及原理 • 掌握中断程序设计的方法 • 完成2个简单实验 • 完成2个思考题 第5章 中断系统
为什么引入中断? 单片机系统中引入中断后,有如下优点: (1)CPU与外设同步工作,大大提高了单片机的效率。 (2)实时处理。 (3)故障处理。 第5章 中断系统
MCS-51中断系统的总体逻辑结构 第5章 中断系统
中断控制程序(初始化) • 选择中断触发方式(对外部中断而言) • TCON、SCON • 开中断(必须) • IE • 设置中断优先级等(有默认选项)。 • IP 第5章 中断系统
中断相关的寄存器(TCON) 定时/计数器控制寄存器TCON(地址88H) • IT0/IT1 外部中断0/1触发方式控制位。 • IE0/IE1 外部中断0/1中断请求标志。 • TF0/TF1:定时/计数器0/1(T0/T1)的溢出中断标志。 第5章 中断系统
中断相关的寄存器(SCON)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 (地址98H) • TI:串行口发送中断标志 • RI:串行口接收中断标志。 注意:串行口的两个中断标志的复位是由软件来控制的,其他中断源的复位都是由硬件自动完成的。(外部中断电平触发方式除外)。 第5章 中断系统
中断相关的寄存器(IE) 中断允许寄存器IE(地址A8H) • EA:CPU中断允许标志。 • ES:串行口中断允许位。 • ET2/ET1/ET0:定时/计数器2/1/0的溢出中断允许位。 • EX1/EX0:外部中断1/0中断允许位。 第5章 中断系统
中断相关的寄存器(IP) • 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地址B8H) • PS:串行口中断优先级控制位。 • PT1/ PT0:T1/T0中断优先级控制位。 • PX1/PX0:外部中断1/0中断优先级控制位。 注意:IP中的各位由编程来置位或复位。单片机复位后IP中各位均为0,各个中断源均为低优先级中断源。 第5章 中断系统
中断服务程序 中断函数通过使用 interrupt 关键字和中断号(0 到31)来声明。中断号告诉编译器中断程序的入口地址。 对应的中断情况如下: 0——外部中断0; 1——定时器/计数器T0; 2——外部中断1; 3——定时器/计数器T1; 4——串行口中断; 5——定时器/计数器T2; 其他值预留。 第5章 中断系统
实验任务 采用外部中断的方式实现按键控制1个LED的亮灭。 采用外部中断的方式实现4个LED的轮流亮灭。 采用外部中断的方式实现一个二进制减1计数器,按一次键,减1,并用4个LED显示计数结果,减至0时,重新从15开始计数。 采用外部中断的方式实现用1个按键控制LED的显示,要求显示3种以上的不同模式。 第5章 中断系统
实验设备 PC机一台 单片机开发板一套 第5章 中断系统
实验注意事项 外部中断只有设定为边沿触发时,才是硬件清零中断标志; 外部中断是通过按键来实现的,需要考虑按键的消抖; 注意LED灯是高电平点亮还是低电平点亮; 思考如何将一个控制字输出到对应的I/O上点亮相应的灯。 第5章 中断系统
实验内容1思路 要求:采用外部中断的方式实现按键控制1个LED的亮灭。 硬件连接图 软件流程图图 第5章 中断系统
实验内容2思路 要求:采用外部中断的方式实现4个LED的轮流亮灭。 第5章 中断系统
思考题1思路 要求:采用外部中断的方式实现一个二进制减1计数器,按一次键,减1,并用4个LED显示计数结果,减至0时,重新从15开始计数。 第5章 中断系统
思考题2思路 要求:采用外部中断的方式实现用1个按键控制LED的显示,要求显示3种以上的不同模式。 第5章 中断系统
实验小结 注重实验过程的步步深入,由浅入深。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并修改实验程序。 第5章 中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