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 甄 汉 深 注:甄 --- 音 “ 真 ” zhen.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药物分析 供药学类专业用 第五版 刘文英 主编 人民卫生出社 2003 年 7 月.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药制剂分析 供中药类专业用 中国中医药出社 2003 年1月. 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第一节 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一、概述

lynn
Download Presentation

药物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药物分析 甄 汉 深 注:甄---音“真”zhen

  2.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药物分析 供药学类专业用 第五版 刘文英 主编 人民卫生出社 2003年7月

  3.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制剂分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制剂分析 供中药类专业用 中国中医药出社 2003年1月

  4. 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第一节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一、概述 含金属或卤素的药物,如葡萄糖酸锑钠,硬脂酸镁、碘苯酯、磺溴酞钠等,在分析前需要经过不同方法处理之后,方可进行测定。处理方法因金属或卤素在分子中结合的牢固程度而异,如:有机卤素药物,所含卤素原子均直接与碳原子相连,但不同药物中卤素所处的位置不同,则与碳原子结合的牢固程度就有差 异。如果卤素和芳环相连接,则结合牢固,与脂肪链的碳原子相连接,则结合不牢固;

  5. 而含金属的有机药物,有两种情况: 一是金属原子不直接与碳原子相连,通常为有机酸及酚的金属盐或配位化合物,称为含金属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的金属原子结合不够牢固,在水溶液中既可离解出金属离子,如有机结构部分不干扰分析时,可在溶液中直接进行其金属的鉴别或含量定; 二是金属原子直接与碳原子以共价键相连接,结合状态比 较牢,称为有机金属药物,在溶液中其金属一般不能解离成离子状态,应该根据共价键的牢固程度,经适当处理,将其金属转变为适于分析的状态,应该根据共价键的牢固程度,经适当处理,将其金属转变为适于分析的状态(多转变为无机的金属盐或离子),方可进行其金属的鉴别或含量测定。  

  6. 二、不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 (一)直接测定法 凡金属原子不直接与碳原子相连的含金属药物或某些C-M (金属原子直接与碳原子相连)键结合不牢固的有机金属药物, 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因而不需有机破坏,可直接选用适当的方 法进行测定 。 (二)经水解后测定法 1.直接回流后测定法 2.用硫酸水解后测定法 (三)经氧化还原后测定法 1.碱性还原后测定

  7. 2.酸性还原后测定 3.利用药物中可游离的金属离子的氧化性测定含量 三、 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 (一) 湿法破坏 1.硝酸-高氯酸法 2.硝酸-硫酸法 3.硫酸-硫酸盐法 4.其它湿法 (二) 干法破坏

  8. (三) 氧瓶燃烧法 氧瓶燃烧法(oxygen flask combustion method)系将有机药物放入充满氧气的密闭的燃烧瓶中进行燃烧,并将燃烧所产生的欲测物质吸收于适当的吸收液中,然后根据欲测物质的性质,采用适宜的分析方法进行鉴别、 检查或测定含卤素有机药物或含硫、氮、硒等其它元素 的有机药物。

  9. 本法是快速分解有机物的简单方法,它不需 要复杂设备,就能使有机化合物中的待测元素定 量分解成离子型。该方法被各国药典所收载。 1.仪器装置 燃烧瓶为500ml、1000ml、或 2000ml磨口、硬质玻璃锥形瓶,瓶塞应严密、空 心、底部熔封铂丝一根(直径为1mm),铂丝下 端做成网状或螺旋状,长度约为瓶身长度的2∕3 , 如图

  10. 2.称样 3.燃烧分解操作法 4.吸收液的选择

  11. V×T´ V×T×F 含量%= ×100% = ×100% W W 第二节定量分析方法特点 一、容量分析法 (一)容量分析法的特点 (二)容量分析法的计算问题 1.滴定度 2.滴定度(T)的计算 3.百分含量计算 (1)直接滴定法 (2)回滴定法(剩余滴定法)

  12. (VA×FA—VB×FB)×T 含量%= ×100% W 二、光谱分析法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特点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 200nm~760nm 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光 谱分析方法。主要特点如下: (1)灵敏度高,可达10-4g/ml~10-7g/ml 。 (2)准确度高,相对误差为2% ~5%。 (3)仪器价格较低廉,操作简单,易于普及。

  13. 2.郎伯-比耳定律 3.仪器校正和检定 4.对溶剂的要求 5.测定法 (二)荧光分析法 1.特点 2.荧光分析仪 3.含量测定

  14. 三、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又称层析法)根据其分离原理可分为:吸附色 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与排阻色谱等。又可根据分离方 法分为:纸色谱、薄层色谱法、柱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 液相色谱法等。 (一) 高效液相色谱法 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   2.系统适用性实验   (1)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   (2)分离度

  15. AS/CS 校正因子(f)= AR/CR Ax 含量(C×)=f․ A´S/C´S 3.测定法 (1)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主成分含量: (2)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主成分含量: 外标法可分为标准曲线法和外标一点法。 1)标准曲线法: 2)外标一点法:

  16. (二)气相色谱法 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 2.系统适应性实验 3.测定法

  17. 测定平均值-空白值 回收率%= × 100% 加入量 第三节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验证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 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一、准确度 (一)含量测定的准确度 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 度,一般以回收率(%)表示。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建立。 回收率的计算可按下式: (二)数据要求

  18. Σ(Xi-X)2 S= n-1 二 、 精密度  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定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过多 次取样测定所得的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一)精密度表示方法 1.偏差(deviation,d ) 2.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 ,SD )

  19. 标准偏差 S RSD= ×100% = × 100% 平均值 X 3. 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 ),也称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ation,CV ) (二)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及重现性 1. 重复性 在相同的条件下,由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 精密度称为重复性。 2.中间精密度 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 同设备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称为中间精密度。 3.重现性 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现性。

  20. (三)数据要求 三、专属性 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 能存在下,采用的方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 (一)鉴别反应 (二)含量测定和杂质测定 四、检测限 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是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 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LOD是一种限度检验效能指标,即反映 方法与仪器的灵敏度和噪音的大小,也表明样品经处理后空白 (本底)值的高低。它无需定量测定,只要指出高于或低于该 规定的浓度或量即可。根据所采用的方法来确定检测限。

  21. (一)常用的方法 1.非仪器分析目视法 2.仪器分析时的测定法 (二)数据要求 五、定量限 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 ,LOQ)是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杂质和降解产物用定量测定方法研究时,应确定定量限。 六、线性 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 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22. 七、范围 范围是指能到达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 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八、耐用性 耐用性 系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 的承受程度,为常规检验提供依据。 1.用于鉴别试验 2.用于原料药中杂质测定或制剂中的降解产物测定的方法 3.用于原料药中主成分或制剂中有效组分含量测定及溶出 度测定

  23. 第四节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一、常用样品的种类、采集和储贮藏 生物样品包括各种体液和组织,但实际上最常用的是比 较容易得到的血液(血浆、血清、全血)尿液、唾液。 (一)血样 血浆(plasma)和血清(serum)是最常用的生物样品。 (二)唾液 (三)尿液 二、生物样品分析前处理技术 (一)去除蛋白质

  24. 1.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 2.加入中性盐 3.加入强酸 4.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 5.酶解法 (二)缀合物的水解 (三)分离、纯化与浓集 1.液-液提取法(liquid-liquid extraction ,LLE) 2.液-固提取法(liquid –solid extraction,LSE) 3.被测组分的浓集

  25. (四)化学衍生化 1.GC中化学衍生化法 2.HPLC中化学衍生化法 三、 定量分析方法验证 (一)    特异性 必须证明所测定的物质是原形药物或特定的活性代谢物, 内原性物质和相应的代谢物及同时服用的其他药物不得干扰 样品的测定。对于色谱法至少要提供空白样品色谱图、空白 生物样品加标准物质色谱图及用药后的样品色谱图。

  26. (二)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所测定物质的浓度与响应的相关性,用回归分析方法 所得的回归方程来评价。一般控制相关系数r≥0.9900。标准曲线高低浓度范围为线性范围,在线性范围内浓度测定结果应达到试验要求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三)精密度与准确度 要求选择三个浓度的质控样品同时进行方法的精密度 和准确度考察,低浓度选择在最低定量限(LOQ)附近, 高浓度在标准曲线的上限附近,中间选一个浓度,每一个 浓测定五个样品。

  27. 精密度用质控样品的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 (RSD)表示,一般RSD 应小于15%,在LOQ附近RSD应小于20%。 准确度是指用特定方法测得的生物样品浓度与真实浓度的接近程度,可用相对回收率表示,即采用“回收率”或“加样回收率”得到的药物自样品中回收率。其值一般应在85%~115%范围内,在LOQ附近应在80%~ 120%范围内。

  28. (四)最底定量限 最低定量限指标准曲线的最低浓度点,也称灵敏度,表示 测定样品中符合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的最低药物浓度,要求 LOQ至少能满足测定3~5个半衰期时样品中的药物浓度或Cmax 的1/10~1/20时的药物浓度。 (五)样品稳定性 (六)提取回收率 (七)质控样品 (八) 质量控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