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539 Views
第八章 汽车微机基础. 本章主要介绍的内容有: ● 单片机的组成和分类 ● 汽车电脑原理 ● 课题实验 . 第一节 单片机的组成和分类. 本节主要介绍的内容有: ● 什么是单片机 ● 单片机的组成 ● 单片机的分类. 一、什么是单片机. 单片机是将中央处理器 CPU (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存储器( Memory )、定时器 / 计数器、输入 / 输出( I/O )接口电 路等主要计算机部件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基本结构如图 8-1-1 ( a )所示。虽然单片机只是一块芯片,但
E N D
第八章 汽车微机基础 本章主要介绍的内容有: ● 单片机的组成和分类 ● 汽车电脑原理 ● 课题实验
第一节 单片机的组成和分类 本节主要介绍的内容有: ● 什么是单片机 ● 单片机的组成 ● 单片机的分类
一、什么是单片机 单片机是将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存储器(Memory)、定时器/计数器、输入/输出(I/O)接口电 路等主要计算机部件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基本结构如图8-1-1(a)所示。虽然单片机只是一块芯片,但 其已经具有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与功能,故称之为单片微型计算机, 简称单片机或微机。目前,汽车电控系统采用的单片机均为数字 式单片机。
中央处理器(CPU)是具有译码指令和数据处理能力的电子部件,是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核心,基本结构如图8-1-1(b)所示,由运算器(Calculator)、寄存器(Register)和控制器(Controller)组成。中央处理器(CPU)是具有译码指令和数据处理能力的电子部件,是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核心,基本结构如图8-1-1(b)所示,由运算器(Calculator)、寄存器(Register)和控制器(Controller)组成。 运算器是计算机的运算部件,用于实现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汽车上各种电控系统(燃油喷射系统EFI、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安全气囊系统SRS、自动变速器ECT控制系统)ECU内部的数据运算与逻辑判断都在这里进行。 寄存器用于暂时存储数据或程序指令。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控制部件,其功用是按照监控程序和应用程序使计算机各部分动协助调工作。 二、单片机的组成 1.中央处理器(CPU)
在单片机或微型计算机中,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的部件。存储器是由许多具有记忆功能的存储电路构成的,每个记忆存储电路存储1个二进位信息(0或1),称为存储器的存储位(Bit)。每8个记忆存储电路构成存储器的一个基本单元,存储8位二进制信息,称为存储字节(Byte)。 在单片机或微型计算机中,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的部件。存储器是由许多具有记忆功能的存储电路构成的,每个记忆存储电路存储1个二进位信息(0或1),称为存储器的存储位(Bit)。每8个记忆存储电路构成存储器的一个基本单元,存储8位二进制信息,称为存储字节(Byte)。 存储器按读写操作原理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和随机存取储存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按功能可分为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按构成材料可分为半导体存储器和磁质存储器。 (1)只读存储器(ROM) ① 掩膜ROM ② 可编程ROM(即PROM) ③ 可改写ROM(即EROM) (2)随机存储器(RAM) 2.存储器(Memory)
I/O(Input/Output)接口是CPU与传感器或执行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下达控制指令的通道。由于传感器和执行器种类繁多,它们的信号速度、频率、电平、功率和工作时序等都不可能与CPU完全匹配,因此必须根据CPU的指令,通过I/O接口进行协调和控制。I/O(Input/Output)接口是CPU与传感器或执行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下达控制指令的通道。由于传感器和执行器种类繁多,它们的信号速度、频率、电平、功率和工作时序等都不可能与CPU完全匹配,因此必须根据CPU的指令,通过I/O接口进行协调和控制。 总线是微机内部传递信息的电路连线。在单片机内部,CPU、ROM、RAM与I/O接口之间的信息交换都是通过总线来实现。按传递信息不同,总线可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种。 数据总线主要用于传送数据与指令。 地址总线用来传递地址数码。 微机中的器件都与控制总线连接,CPU可通过控制总线随时掌握各个器件的状态,并根据需要随时向某个器件发出控制指令。 3.输入输出(I/O)接口 4.总线(BUS)
输出回路是单片机与执行器之间的中继站,其功用是根据微机发出的指令,控制执行器动作。微机对采样信号进行分析、比较、运算后,由预定的程序形成控制指令并通过输出端子输出。下图8-1-2所示为MCS-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输出回路是单片机与执行器之间的中继站,其功用是根据微机发出的指令,控制执行器动作。微机对采样信号进行分析、比较、运算后,由预定的程序形成控制指令并通过输出端子输出。下图8-1-2所示为MCS-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5.输出回路
单片机分为通用型单片机和专用型单片机,我们通常所说的单片机就是指通用型单片机。从基本操作处理的数据来看,单片机又可分为4位单片机、8位单片机、16位单片机和32位单片机。目前汽车上用的主要是8位单片机和16位单片机,也有一些轿车上开始使用32位单片机。 单片机分为通用型单片机和专用型单片机,我们通常所说的单片机就是指通用型单片机。从基本操作处理的数据来看,单片机又可分为4位单片机、8位单片机、16位单片机和32位单片机。目前汽车上用的主要是8位单片机和16位单片机,也有一些轿车上开始使用32位单片机。 1.4位单片机 2.8位单片机 3.16位单片机 4.32位单片机 三、单片机的分类
第二节 汽车电脑原理 本节主要介绍的内容有: ● 汽车电脑控制系统概述 ● 发动机电控系统
汽车电脑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在硬件结构上一般可分为三部分:外部传感器、汽车电脑和执行机构,如图8-2-1所示。汽车电脑一般被称为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主要由输入接口、微处理器和输出接口组成。 一 、汽车电脑控制系统概述 1.汽车电脑控制系统的组成
(1)具有高的工作可靠性。 (2)具有良好的抗振性。 (3)能在温度大范围变化的情况下正常工作。 (4)具有抗强电磁干扰的能力。 (5)能在电压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正常工作。 (6)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抗污染的能力。 2.汽车电脑控制系统的特点
发动机电脑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电控汽油点火系统、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汽油机进气控制系统、气缸变排量控制系统、可变压缩比系统,柴油机电控系统等。 发动机电脑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电控汽油点火系统、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汽油机进气控制系统、气缸变排量控制系统、可变压缩比系统,柴油机电控系统等。 ①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② 电控汽油点火系统 ③ 怠速控制 ④ 排放控制 ⑤ 进气控制 3.汽车电脑控制系统的应用 (1)汽车发动机电脑控制系统
底盘电控系统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防滑系统(ASR)、悬挂系统控制、电子控制动力转向、四轮转向控制、巡航控制系统等。 底盘电控系统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防滑系统(ASR)、悬挂系统控制、电子控制动力转向、四轮转向控制、巡航控制系统等。 ① 防抱死制动系统和电子防滑系统 ② 电控自动变速器 ③ 电控悬挂系统 ④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 ⑤ 电控巡航系统 (2)汽车底盘电控系统
汽车车身电控系统包括车用空调控制、车辆信息显示、风窗玻璃的刮水器控制、灯光控 制、汽车门锁控制、汽车车窗控制、电动座椅控制、安全气囊与安全带控制、防撞与防盗安 全系统等。 ① 汽车空调控制系统 ② 信息显示系统 ③ 汽车电子灯光控制系统 ④ 安全气囊控制系统 (3)汽车车身电控系统
汽车信息传递系统通常包括多路信息传递、汽车导航和蜂窝式移动电话三部分。 汽车信息传递系统通常包括多路信息传递、汽车导航和蜂窝式移动电话三部分。 ① 多路信息传递系统 ② 汽车导航系统 ③ 移动通讯系统 (4)汽车信息传递
其系统构成如图8-2-2所示。 二、发动机电控系统 1.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构成
发动机微机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视发动机的生产年份、制造商、发动机类型等有很大的差异。一般而言,生产年份较早的发动机,控制功能相对较少,而近年生产的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功能已有很大的扩展。主要控制功能如下: 发动机微机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视发动机的生产年份、制造商、发动机类型等有很大的差异。一般而言,生产年份较早的发动机,控制功能相对较少,而近年生产的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功能已有很大的扩展。主要控制功能如下: (1)燃油喷射控制 (2)点火控制 (3)怠速控制 (4)排气净化控制 (5)进气控制 (6)故障自诊断和带故障运行控制 2.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控制功能
叶片式空气流量计基于力学原理对发动机进气量进行测量,其工作原理如图8-2-3所示,电路原理图见图8-2-4。发动机工作时,ECU给电位计电阻提供一个标准电源电压VB,使其电流保持恒定,此位置产生的电压信号Us(或UB-Us)输送给ECU,以确定发动机进气量的大小。 叶片式空气流量计基于力学原理对发动机进气量进行测量,其工作原理如图8-2-3所示,电路原理图见图8-2-4。发动机工作时,ECU给电位计电阻提供一个标准电源电压VB,使其电流保持恒定,此位置产生的电压信号Us(或UB-Us)输送给ECU,以确定发动机进气量的大小。 3.燃油喷射系统中的传感器 (1)空气流量计(MAF) ① 叶片式空气流量计
电路原理图见图8-2-4。发动机工作时,ECU给电位计电阻提供一个电路原理图见图8-2-4。发动机工作时,ECU给电位计电阻提供一个 标准电源电压VB,使其电流保持恒定,此位置产生的电压信号Us(或UB -Us)输送给ECU,以确定发动机进气量的大小。
热式空气流量计的主要元件是热线电阻,可分为热线式和热膜式两种类型,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热式空气流量计的主要元件是热线电阻,可分为热线式和热膜式两种类型,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② 热式空气流量计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如图8-2-6所示。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如图8-2-6所示。
光学式卡门旋涡空气流量计的结构如图8-2-7所示。 光学式卡门旋涡空气流量计的结构如图8-2-7所示。 ③ 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
传感器的结构如图8-2-8所示,主要由绝对真空室、硅片和IC放大电路组成。 传感器的结构如图8-2-8所示,主要由绝对真空室、硅片和IC放大电路组成。 (2)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IMAPS) ① 压敏电阻式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
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如图8-2-9所示,位于传感器壳体内腔的弹性膜片用金属制成,弹性膜片上、下两个凹玻璃的表面也均有金属涂层,这样在弹性膜片与两个金属涂层之间形成两个串联的电容。 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如图8-2-9所示,位于传感器壳体内腔的弹性膜片用金属制成,弹性膜片上、下两个凹玻璃的表面也均有金属涂层,这样在弹性膜片与两个金属涂层之间形成两个串联的电容。 ②电容式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
此类型的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是一个由节气门轴驱动的电位计,如图8-2-10所示。 此类型的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是一个由节气门轴驱动的电位计,如图8-2-10所示。 (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 ①电位计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此传感器主要由一个滑动触点和两个固定触点组成,如图8-2-11所示。 此传感器主要由一个滑动触点和两个固定触点组成,如图8-2-11所示。 ②触点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进气温度传感器如图8-2-12所示,传感器壳体内装有一个热敏电阻,进气温度变化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 进气温度传感器如图8-2-12所示,传感器壳体内装有一个热敏电阻,进气温度变化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结构和电路如图8-2-13和图8-2-14所示,其工作原理与进气温度传感器相同。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结构和电路如图8-2-13和图8-2-14所示,其工作原理与进气温度传感器相同。 (4)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ECTS)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CMPS)给ECU提供曲轴转角基准位置(第一缸压缩上止点)信号,作为燃油喷射控制和点火控制的主控制信号。曲轴位置位置传感器(CKPS)有时称为转速传感器,用来检测曲轴转角位移,给ECU提供发动机转速信号和曲轴转角信号,作为燃油喷射控制和点火控制的主控制制信号。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CMPS)给ECU提供曲轴转角基准位置(第一缸压缩上止点)信号,作为燃油喷射控制和点火控制的主控制信号。曲轴位置位置传感器(CKPS)有时称为转速传感器,用来检测曲轴转角位移,给ECU提供发动机转速信号和曲轴转角信号,作为燃油喷射控制和点火控制的主控制制信号。 (5)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CPS)
按喷油口的结构不同,喷油器可分为轴针式和孔式两种,如图8-2-15所示。喷油器主要由滤网、线束连接器、电磁线圈、回位弹簧、衔铁和针阀等组成,针阀与衔铁制成一体。轴针式喷油器的针阀下部有轴针伸入喷口。 按喷油口的结构不同,喷油器可分为轴针式和孔式两种,如图8-2-15所示。喷油器主要由滤网、线束连接器、电磁线圈、回位弹簧、衔铁和针阀等组成,针阀与衔铁制成一体。轴针式喷油器的针阀下部有轴针伸入喷口。 喷油器不喷油时,回位弹簧通过衔铁使针阀紧压在阀座上,防止滴油。当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电磁吸力,将衔铁吸起并带动针阀离开阀座,同时回位弹簧被压缩,燃油经过针阀并由轴针与喷口的环隙或喷孔中喷出。当电磁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回位弹簧迅速使针阀关闭,喷油器停止喷油。在喷油器的结构和喷油压力一定时,喷油器的喷油量取决于针阀的开启时间,即电磁线圈的通电时间。回位弹簧弹力对针阀密封性和喷油器断油的干脆程度会产生影响。 4.燃油喷射系统中的执行器 (1)喷油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2)喷油器的驱动方式 喷抽器的驱动方式可分为电流驱动和电压驱动两种方式,如图8-2-16所示。电流驱动方式只适用于低阻值喷油器,电压驱动方式对高阻值和低阻值喷油器均可使用。
在采用电流驱动方式的喷油器控制电路中,不需附加电阻,低阻喷油器直接与蓄电池连接,通过ECU中的晶体三极管对流过喷油器线圈的电流进行控制,电路图见图8-2-17。 在采用电流驱动方式的喷油器控制电路中,不需附加电阻,低阻喷油器直接与蓄电池连接,通过ECU中的晶体三极管对流过喷油器线圈的电流进行控制,电路图见图8-2-17。 低阻喷油器采用电压驱动方式时,必须加入附加电阻。因为低阻喷油器线圈的匝数较少,加入附加电阻,可减小工作时流过线圈的电流,以防止线圈发热而损坏。附加电阻与喷油器的连接方式有三种。 电压驱动方式中的喷油器驱动电路较简单,但因其回路中的阻抗大,喷油器的喷油滞后时间长。其中,电压驱动高阻喷油器的喷油滞后时间最长,电压驱动低阻喷油器次之,电流驱动的喷油器最短。 ① 电流驱动方式 ② 电压驱动方式
第三节 课题实验本田电喷发动机控制功能检测第三节 课题实验本田电喷发动机控制功能检测 一、实习目的 1.了解电喷发动机各系统的功能及在不同工况下,ECU控制的异同点; 2.掌握相关经验数码、参数。 二、实验器材 本田雅阁发动机实验台、数字示波器、万用表、电阻。。 三、注意事项 1.保证数字示波器规范性的操作; 2.避免蓄电池正极与实验台架短路。
●实验步骤: 1.打开点火开关,起动发动机,待怠速稳定后,将示波器的两通道表笔连接到面板上,通道1的表笔连接1缸喷油信号测试端子,通道2的表笔连接CYP传感器的信号测试端子(B11),接地夹搭铁。得到1缸喷油时刻和CYP转子齿轮的位置关系波形图。 2.将通道1的表笔依接2、3、4缸喷油信号的测试端子A3、A5、A2,分别有2、3、4缸喷油时刻和CYP转子齿轮位置关系的波形图。 ●实验分析:每一缸的喷油时刻对比CYP的转子齿轮的位置都不一样。相反,ECU根据此信号等来控制各缸的喷油时刻。 四、燃油喷射正时与喷油量的控制 实验A 燃油喷射正时
●实验步骤: 1.打开点火开关、起动发动机,待怠速稳定后,将示波器的通道1的测试探头连接到面板的“A1”处,接地夹搭铁。冷车起动时和起动后水温上升时的喷油波形,ECU控制的脉冲占空比是不一样的。 2.点火开关OFF,拔掉进行温度传感器接头,在接头的两端子间接一个3000Ω的电阻,让ECU误以为进气温度比较低,待怠速稳定后,观察示波器显示的喷油信号脉宽。 ●实验分析:发动机在刚起动后,由于发动机本身的温度较低,一部分的燃油沾附在进气歧管和气缸壁上,这时ECU将根据温度传感器的信号,适当地控制喷油时间的占空比,增加喷油量。当温度传感器的阻值下降,发动机温度上升时,将适当的减小喷油量,以控制空燃比趋于理论值14.7:1附近。 实验B 喷油量的控制
1.思考题 (1)如何理解喷油时刻? (2)发动机根据哪些信号来调喷油时刻? 2.记录所测相关数据 记录实验B步骤2所得的实测波形,并标注有效脉宽在图8-3-1中。 3.实验体会 五、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