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k likes | 2.71k Views
人体解剖生理学. 郑佐桓. 教材介绍:全书分为十三章,第一章为概述部分, 第二 ~ 十二章为基础理论知识部分,第 十三章为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全过程。 课程性质:必修考试课 成绩评定:平时 40% (考勤 + 课堂纪律 + 完成作业) 考试 60% 教学学时: 64 学时( 1~14 周). 绪 论. 一、概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功能的一门学科。. 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历史
E N D
人体解剖生理学 郑佐桓
教材介绍:全书分为十三章,第一章为概述部分,教材介绍:全书分为十三章,第一章为概述部分, 第二 ~十二章为基础理论知识部分,第 十三章为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全过程。 课程性质:必修考试课 成绩评定:平时40% (考勤+课堂纪律+完成作业) 考试60% 教学学时:64学时(1~14周)
绪 论 一、概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功能的一门学科。
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历史 • 《内径》 • 《齐民要术》 • 王维一 • 《医林改错》 • 古今中外的科学家
(一)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本概念 • 1 解剖学 是研究机体结构的学科 • 解剖学分类 大体解剖学 显微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
大体解剖学 是借助解剖手术器械切割尸体的方法,用肉眼观察各部的形态和构造的科学。 • 组织学 是借助显微镜研究各器官、组织以及细胞 的微细结构的科学,目前已发展到用电子显微镜来研究细胞内的超微结构。 • 胚胎学 则研究由受精卵发展到成体过程中形态结构发生的科学。 • 研究向整合化、精细化发展。
2 生理学 • 是研究活的有机体各种功能的学科。将机体的结构作为动态的,而不是静止或不变的成分。 • 研究目的 了解和预测机体对刺激的反应和规律。 理解机体在内外环境不断变化的条件下,机体是如何调节自身的各种生理活动。
3 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联系 前者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后者是研究人体生命现象或生理功能的科学。人体生理学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通过解剖认识机体各种不同结构(如组成、形态、大小、分布位置、质量等),然后研究与这些结构相联系的功能,同时促进解剖学的发展。因此,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既有分工又密切联系,可以分为二门学科来学习,也可以合并为一门课程 。
(二)机体的组构水平 • 1 化学水平(分子水平) • 2 细胞水平 • 3 组织水平和器官水平 • 4 系统水平 • 5 整体水平
(三)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 1 急性实验法 • (1)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 • (2)活体解剖实验法 • 2 慢性实验法
1急性实验法 • (1)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 • (2)活体解剖实验法 • 急性实验法的优、缺点
2慢性实验法 • 慢性实验法的优、缺点
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1 合成反应 2 分解反应 3 交换反映
(二)生殖和生长发育 1 生殖 遗传 变异 2 生长和发育 生长 发育
三、人体生理机能的稳态调节 机体内各器官、系统各自进行着各种生理机能活动,而机体内外环境常处于变动之中,因此机体内必须具有一套精确的调节机构,不断调节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其密切配合,使机体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也要不断地调节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以适应内外环境变化。
(一)稳态调节的方式 • 1 神经调节 • 2 体液调节 • 3 自身调节 • 4 三种调节的特点
(二)稳态的负反馈调节机能 • 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的,是各种物质在不断变化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即为稳态。 • 反馈:生理变化过程中的终产物或结果,反过来影响这一过程的发展速度。 • 负反馈 • 正反馈
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人体结构按其功能可以分哪几个系统 • 每个系统由若干器官组成 • 每种器官又由几种组织组成 • 各种组织的组成 • 在神经与体液的调节下,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完成人体的各种功能。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细胞是人体结构形态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细胞形态大小依其所处的环境、生理功能不同有很大的差别。
一、细胞的化学组成 • 细胞内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 • (一)蛋白质 • (二)糖 • (三)脂类 • (四)核酸 • (五)维生素
二、细胞的结构 • 细胞由细胞膜 、细胞质、细胞核3部分组成 • (一)细胞膜 • (二)细胞质 • (三)细胞核
第二节 基本组织 • 组织:为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 胞间质,集合而成。 • 间质:是指存在于细胞之间不具有细胞形态的物质。血浆、组织液、细胞之间的纤维等都是间质。细胞之间的联系物质,是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环境。 • 根据组织起源、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人体组织分为四类。
一、上皮组织 由许多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分2种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一)被覆上皮 其排列成一层或多层,覆盖身体表面或作为 管道和囊腔的内壁,起保护、分泌、吸收等作用。被覆上皮可进一步分为单层(扁平、立方、柱状)上皮,复层上皮等。
1单层上皮 由一层细胞组成。 • 单层扁平上皮 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被覆于血管腔面,覆盖于体腔内壁的腹膜、肠系膜、胸膜、心包膜等。 图示
单层立方上皮 有一层立方状细胞组成,分布于甲状腺、肾小管的上皮。这种上皮具有分泌和吸收的功能。
单层柱状上皮 由一层柱状细胞组成,被覆于胃肠道、子宫等腔面的上皮。具有分泌与吸收功能。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这类上皮细胞高低不一,排列在同一基底面上,核的位置也高低不同,在切片中形似多层细胞层,实际只有一层。这种上皮顶端常附有纤毛。分布在呼吸道表面,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