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86 Views
常用肾功能检查. 张学思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科教研室. 肾脏的生理功能. 排泄 (水、体内代谢产物、废物) 调节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产生生理活性物质 肾素(调节血压) EPO (调节红细胞生成) 前列腺素(调节内分泌) 活性 Vit D( 调节钙、磷代谢). 肾内脏分泌网络图. 肾小管吸收和分泌示意图. 肾小管的分段功能.
E N D
常用肾功能检查 张学思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科教研室
肾脏的生理功能 • 排泄(水、体内代谢产物、废物)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产生生理活性物质 肾素(调节血压)EPO(调节红细胞生成) 前列腺素(调节内分泌) 活性Vit D(调节钙、磷代谢)
肾小管的分段功能 分段 特点 功能近曲小管 尿容量大,等渗尿, 重吸收:HCO3-的大部分原尿在此重 85%,Na+,K+ 和 吸收,本段有多种 水的60-75%,全部 特异运输系统 糖,大部分氨基酸和 二价离子等 髓袢 尿容量减少, 形成 重吸收Na+,K+ 的 渗透梯度 20 -25%,在升支水 不能透过,形成渗透 梯度, Na+, Cl-主动 转到肾小管细胞 远曲小管 尿容量更少,受 H+及K+的分泌与ADH和醛固酮影 Na+交换重吸收 响,调节水,电解质 和酸碱平衡
肾功能检查的目的 由于肾脏有多方面的功能,具有强大的储备能力及受个体差异的影响,故既使最敏感的试验也难检测出轻微和早期的肾实质损害。肾功能检查的目的是:①了解肾广泛性损害,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②动态观察肾功能变化以帮助了解病情和预后。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测定 ●血清肌酐测定●血清尿素氮测定●血清尿酸测定●血ß2-微球蛋白测定
(一)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 ——最常用,较敏感。 原理:体内肌酐水平相对恒定,绝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几乎不被肾小管排泌,故能较好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
1、方法 试验前三天低蛋白饮食,禁肉(无肌肝饮食)避免剧烈运动。留取试验当天24h尿,测定尿中cr浓度。同时测量血cr。计算。 尿cr(mol/L)×24h尿量(L) 24hCcr= ———————————— 血cr(mol/L) 2、参考值 成人:80~120ml/min
3、临床意义: (1)是较早反映肾小球率过功能的敏感指标。Ccr<80 ml/min即为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 (2)初步估计肾功能的损害程度。 Ccr: 70~51 ml/min 肾功能轻度损害。 50~31 ml/min 肾功能中度损害。 <30 ml/min 肾功能重度损害。 20~11 ml/min 为早期肾功能衰竭。 10~6 ml/min 为晚期肾功能衰竭。 < 5ml/min 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3)指导治疗 30-40时应限制蛋白摄入, <30利尿治疗无效,<10应行肾替代治疗。
(二)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测定 1、原理: 血中cr、BUN主要经肾小球率过随尿排出,当肾实质损害时,GFR降低,血中cr、BUN浓度增加。 2、参考值:BUN 3.2∽7.1mmol/L. cr 男:53∽106μmol/L 女:44∽97μmol/L
3、临床意义(1)BUN 增高 ①肾脏疾病: BUN高于正常时,有效肾单位的60%~70%已受损害。 如: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肿瘤晚期。 (对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诊断有特殊价值)
肾前、肾后因素引起尿量显著减少/尿闭。如:脱水、休克、水肿、尿路结石等。 体内蛋白质分解过多 如:高蛋白饮食、上消化道出血、甲亢、大手术后、急性传染病等。 (1)BUN 增高
(2)血cr 增高 ①肾源性:常>200μmol/L,见于各种肾脏疾病所致肾功能受损。(较BUN敏感,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人的1/3时,血cr才明显上升。)。(受饮食因素影响较少、基本能反映病人肾功能情况,明显增多,提示预后差。) 非肾源性:如心衰、休克所致的肾血流量减少。一般<200μmol/L 与BUN同测更有意义 同时增高:肾功能严重受损。 仅BUN增高:可能为肾外因素引起。
肾小管功能试验 ●远端肾单位功能试验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试验 尿渗量测定 急性少尿的鉴别诊断指标●近端肾小管功能试验 尿酸化功能测定
尿浓缩与稀释试验 肾的浓缩与稀释功能: 正常人缺水、禁水16h后,出汗多或脱水时, 血容量不足,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明显增多,使尿液浓缩,比重上升至1.020以上。相反在大量饮水或应用利尿药后,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使尿液稀释,比重降至1.010以下.夜尿增多。 ——主要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进行。
尿浓缩与稀释试验 在日常或特定的饮食条件下,观察病人的尿量和尿比重的变化,借以判断肾浓缩与稀释功能的方法.称为浓缩稀释试验。
方法 除正常进餐外不饮任何液体,上午8时排尿弃去,10、12、14、16、18、20时及次日8时各留尿一次,测尿量及比重。
参考值 24小时尿量为1000-2000 ml; 昼夜尿量为3-4:1;12小时夜尿不超过750ml;最大比重为1.020以上,比重差不应少于0.009。
临床意义 少尿及高比重(血容量不足所致);多尿及低比重,夜尿增多或比重固定在1.010(肾小管浓缩功能差,慢性肾炎,肾衰,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痛风肾损害及急性肾衰多尿期)。
急性少尿的实验诊断指标 肾前性 肾 性尿渗量(mOsm/kgH2O )>500 <350尿比重 >1.016 <1.014尿Na(mmol/L) <20 >40BUN/Cr >10:1 <10:1
肾功能应用的注意事项 ◆ 非早期诊断指标◆ 注意肾外因素的影响(心力衰竭、休克、水 肿、输尿管梗阻及药物等) ◆不要以个别指标代替全面的肾功能检查
肾前性尿毒症: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管内容量减低 蛋白质分解增加:感染、胃肠道大出血、创伤 内在性肾疾病:肾小球功能障碍 肾后性尿毒症:泌尿道阻塞(如输尿管狭窄、膀胱 癌、前列腺肥大) 血浆尿素浓度升高的原因
◆肾前性:肾脏血供不足; ◆肾后性:由于阻塞致肾脏排尿障碍; ◆肾性:各种肾脏疾患致肾组织内在损害。 ◆长期的肾前及肾后因素也可致肾损害。 ◆急性肾衰(ARF)肾功能衰竭可持续数小时或数日,是可逆的。慢性肾衰(CRF)持续数月或数年后最终导致终末期肾衰,是不可逆的。 急性肾衰的病因学分类
☆血清尿素及肌酐浓度升高,尿素升高的比例高于肌酐。☆血清尿素及肌酐浓度升高,尿素升高的比例高于肌酐。 ☆代谢性酸中毒。(肾排泄氢离子障碍) ☆高钾血症。(GFR降低及酸中毒) ☆高尿渗量。 肾前性肾衰的生化检查结果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