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likes | 218 Views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課程宗旨 本課程的宗旨,是讓學生能夠: 理解重要歷史事件的由來、發展及相互關係,從而掌握事物的變革軌跡及發展趨勢,幫助他們能以古鑑今,策劃未來;. 課程宗旨. (2) 整理、綜合及分析相關的歷史資料,運用歷史探究的方法,提升個人思辨及評價史事的能力; (3) 培養解難、內省、批判及創意思維等技能,提升他們處理日常生活事務及參與社會決策的能力;. 課程宗旨. (4) 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培育個人對社會、國家及民族的責任感; (5) 體會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欣賞中國文化的特質與價值所在,建立民族認同感,尊重不同的文化與承傳。. 考核內容.
E N D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課程宗旨 本課程的宗旨,是讓學生能夠: 理解重要歷史事件的由來、發展及相互關係,從而掌握事物的變革軌跡及發展趨勢,幫助他們能以古鑑今,策劃未來;
課程宗旨 • (2) 整理、綜合及分析相關的歷史資料,運用歷史探究的方法,提升個人思辨及評價史事的能力; • (3) 培養解難、內省、批判及創意思維等技能,提升他們處理日常生活事務及參與社會決策的能力;
課程宗旨 • (4) 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培育個人對社會、國家及民族的責任感; • (5) 體會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欣賞中國文化的特質與價值所在,建立民族認同感,尊重不同的文化與承傳。
考核內容 甲. 公開試部分: • 必修部分(「歷代發展」)2小時 佔本科48% 設必答題,涵蓋甲、乙部,佔全卷50%( 提供多項資料, 考核學生不同能力,預期作答時間為一小時);其餘甲部及乙部各設三題,考生須分別選答其中一題,佔全卷50%。 甲部: 上古至十九世紀中葉 乙部: 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末
2. 選修部分「歷史專題」任選兩單元1小時30分鐘佔本科32%每單元各設三題, 學生從所選的兩個單元中各選答一題,共答兩題完卷。 • 本校選教單元﹝ 五﹞ 宗教傳播與文化交流 • 及單元﹝ 六﹞ 女性社會地位: 傳統與變遷
乙. 校本評核20%教師設計一個「學習及評核計畫」,包括最少三個學習階段,各設評核項目,內含顯示學習進程及考查學習成果的習作呈交學生在學習及評核計畫內每一項目的成績合共最少三個分數,總分為20 分。惟個別項目的佔分比重毋須相同。
「學習及評核計畫」 • 「學習及評核計畫」,內含最少三個「評核項目」( assessment tasks)。整個學習計畫應建基於日常的學習活動,其內涵應該知識、 技能與態度並重, 並能令學生藉此建立正確的歷史概念。 在評核方面,須包含至少三個「評核項目」,建議「學習及評核計畫」至少為期12個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