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345 Views
聖文德書院. 中四中國語文科 古詩兩首 ( 將進酒、兵車行 ). 將進酒 ( 李白 ). 作者簡介 --- 李白 (701-762) 盛唐詩人,自幼習劍習詩,讀諸子百家書,有宏大的抱負 他初到長安,秘書監賀知章讀其詩,驚為天上謫仙人,故李白有「詩仙」之稱。 唐玄宗天寶元年,李白為唐玄宗賞識,召至長安,供奉翰林。 因為不肯攀附權貴,終於在天寶三年離開京師。 安史之亂發生,永王李璘以抗敵為名,起兵東南,李白加入了李璘的幕府,唐肅宗以為李璘要與他爭位被誅,李白也因此受牽連流放夜郎,幸得郭子儀等營救才免受死刑。 他遇赦後不久便去世,死時年六十二歲。
E N D
聖文德書院 中四中國語文科 古詩兩首(將進酒、兵車行)
將進酒(李白) •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 • 盛唐詩人,自幼習劍習詩,讀諸子百家書,有宏大的抱負 • 他初到長安,秘書監賀知章讀其詩,驚為天上謫仙人,故李白有「詩仙」之稱。 • 唐玄宗天寶元年,李白為唐玄宗賞識,召至長安,供奉翰林。 • 因為不肯攀附權貴,終於在天寶三年離開京師。 • 安史之亂發生,永王李璘以抗敵為名,起兵東南,李白加入了李璘的幕府,唐肅宗以為李璘要與他爭位被誅,李白也因此受牽連流放夜郎,幸得郭子儀等營救才免受死刑。 • 他遇赦後不久便去世,死時年六十二歲。 • 關於李白的其他資料,同學可參考以下網站:http://www.greatchinese.com/famous/schooler/libai.htm • http://members.tripod.com/~chinproj98/newpage1.htm • http://www.kmvs.tpc.edu.tw/~s618056/page3.htm
題解: 將進酒,原為漢代樂府詩舊題,按詩意是一篇勸酒歌。 此詩約作於天寶十一年(公元七五二年) , 當時李白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作客, 潁陽山居在嵩山西南麓,距洛陽只有幾十里,離黃河不遠, 黃河自西而來,如同從天而降,然後一瀉千里,直奔東海 作者當時年過半百,仍一事無成,於是借黃河起興,抒發心中青春易逝,功業未成的愁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 不復回:不再回來 • 高堂:高大華麗的廳堂 • 明鏡:明亮的鏡子 • 悲白髮:為自己頭上的白髮而悲傷 • 青絲:青色的絲,形容頭髮 • 這四句的意思是:你是否看見黃河的河水好像是從天上而降的,一直奔流到東面的大海便永遠不再回來; • 你又是否看見有人在高大的廳堂從明鏡的反照中為自己頭上的白髮而悲傷,早上如青色的絲,到晚上已變成白雪!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 君不見:是樂府民歌常用的詞語, • 稱為「呼告」 • 目的在引起讀者的注意 • 第一組句子,以黃河水一去不回, • 比喻時間的匆匆消逝, • 第二組句子,以頭髮的顏色由早上的鳥黑變成黃昏的雪白, • 以喻人生的短暫。 • 這正是李白勸酒的其中原因。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得意:適意高興的時候 • 金樽:樽,同尊,酒器,名貴的酒杯 • 空:白白地 • 這四句的意思是: • 人生在開心得意的時候要盡情歡樂, • 不要讓名貴的酒杯白白地對著月光 • (在明月當空的夜晚應該舉杯對飲) • 上天賦予我的材華一定有施展發揮的時候 • 千兩黃金用盡了也可以賺回來
在這四句,李白表達了對人生及財富的看法 • 對人生,李白主張及時行樂,所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 對財富,李白視如糞土,並不吝嗇錢財 • 他這種想法,是由於他覺得人生苦短,而他相信憑自己的材能定將散盡的千金賺回來 • 可見他天性樂觀、自信、豪邁不重錢財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 且為樂:如且作樂 • 會須:應該 • 岑夫子:岑勛(李白的好友) • 丹丘生:元丹丘(李白的好友) • 與君:為你 • 傾耳聽:全神貫注來聽
李白盡歡: • 烹半宰牛 • 盡情豪飲三百杯 • 杯莫停 • 放懷高歌 • 飲至長醉不醒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用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用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 鐘鼓饌玉:指富貴生活,錦衣玉食(富貴人家吃飯時鳴鐘,食物像玉一般精美 • 貴:珍貴 • 寂寞:身後寂寂無聞 • 陳王:曹植(陳思王) • 平樂:平樂觀(漢代宮觀名),語出曹植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 • 斗酒十千:一斗(十升)酒值十千錢,形容美酒價貴 • 恣(縱情地)歡謔 :盡情地尋歡作樂
李白的一曲的內容: • 對富貴的生活並不羨慕渴求,只希望能痛飲不醒 • 慨歎聖賢死後寂寂無聞,只有飲者才能留名千古 • 盛讚曹植在平樂觀設宴,花費千金以謀一醉的豪情 • 這一曲流露了李白不滿現實、憤世嫉俗、為自己不受重用而憤慨的思想
李白在詩中引用曹植設宴平樂的典故 • 原因是陳王以豪飲著名,李白用他來作為飲者留名的例子 • 陳王文才出眾,但卻遭受迫害,有志難伸,與李白的遭遇相似 • 作者以曹植自比,表現有志難伸的憤慨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 主人:元丹丘 • 何為:為何 • 徑須:直須/只管/應該毫不猶豫地 • 沽:買 • 五花馬:毛色呈五色花紋的名馬 • 千金裘:價值連城的皮裘 • 將出:拿出 • 爾:你們 • 萬古(萬世)愁:永遠存在、無窮無盡的愁悶
在這幾句中,李白點出勸酒的目的在於 • 銷解無窮無盡的愁悶 • 作者所愁的是 • (1)人的生命與黃河相比是何等渺少,光陰易逝又如黃河河水流逝般一去不返,由此引發作者內心的愁悶 • (2)作者坎坷的際遇---他抱用世之才,但未能一伸抱負,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必有用,正顯示他還未受重用而又期待能有一伸大志的機會 • 與爾同銷萬古愁 一句,總結全詩的內容---哀生命短暫,悲懷才不遇 • 又起點明題旨(勸酒為銷愁)及呼應前文(與文首的悲白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