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460 Views
南京市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 ( 选择题 / 有机题 / 计算题 ) 分析与复习建议. 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 经志俊. 2013-04-02. 一、选择题分析. 1. 单项选择题得分率统计. 2. 不定项选择题得分率统计. 3. 选择题典型错误分析与复习建议. 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Na + 、 K + 、 MnO 4 - 、 AlO 2 — B .滴入酚酞呈无色的溶液中: K + 、 Fe 3+ 、 Cl - 、 CO 3 2 -
E N D
南京市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 (选择题/有机题/计算题)分析与复习建议 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 经志俊 2013-04-02
一、选择题分析 1.单项选择题得分率统计 2.不定项选择题得分率统计
3.选择题典型错误分析与复习建议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Na+、K+、MnO4-、AlO2— B.滴入酚酞呈无色的溶液中:K+、Fe3+、Cl-、CO32- C.c(OH-)/c(H+)=1012的溶液中:SO32-、NH4+、NO3-、K+ D.c(I-)=0.1 mol·L-1的溶液中:Na+、H+、ClO-、SO42- 建议:强调澄清透明与无色透明的不同含义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碱工业中,烧碱在阳极区生成 B.电解熔融氯化铝冶炼金属铝 C.电镀时,用镀层金属作阳极 D.将钢闸门与外电源正极相连,可防止其腐蚀 建议:整合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常温下,铝能被浓硫酸钝化,可用铝罐贮运浓硫酸 C.MgO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 D.氢氟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于蚀刻玻璃 建议:强化对“物质性质与用途”内在联系的理解
6.用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6.用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收集SO2气体 B.用图2所示装置检验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产生的乙烯 C.用图3所示装置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 D.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O2= 建议:从原理的角度理解实验装置与实验操作
11.NM—3是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小分子抗癌药物,结构如11.NM—3是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小分子抗癌药物,结构如 图5,下列关于NM—3的性质的描述 中正确的是 A.NM—3的化学式为:C12H11O6 B.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以和3mol NaOH反应 C.该有机物容易发生加成、取代、消去等反应 D.该有机物中分子中只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建议:从官能团的性质与反应条件认识有机化学反应, 强化对手性碳原子的认识
1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1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建议:结合专题训练,强化对物质检验等重要实验操作细节的 把握,提高学生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4.向100mL0.1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200mL 0.1molHCl,下列有关滴定过程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当V(HCl)=0时, c(OH-)=c(H+)+c(HCO3-)+2c(H2CO3) B.当V(HCl)=50mL时, c(Na+)+c(H+)=2c(CO32-)+c(HCO3-)+c(OH-) C.当V(HCl)=100mL时, c(Cl-)=c(CO32-)+c(HCO3-)+c(H2CO3) D.当V(HCl)=150mL时, c(Na+)=c(Cl-)>c(HCO3-)>c(OH-)>c(H+) 建议:准确提取信息,把握溶液中溶质的存在形式,灵活掌握 三大守恒关系,熟练运用等量代换变形浓度关系。
15.温度为T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1>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0~t1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SO3)=0.088/t1 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0molSO3和0.010 molO2,到达平衡时,n(SO2)=0.0120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SO2)=0.0070mol·L-1,则反应的△H>0 D.相同温度下,起始向容器中充入0.050molSO2和0.030molO2, 达到平衡时SO2转化率小于88% 建议: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学会从K~Qc的关系判断反应方向、 速率大小;学会用等效平衡的思想分析判断问题。
二、有机题分析 1.有机题得分率统计 2.有机题典型错误分析 17.(15分)非索非那定(化合物H)是一种重要的抗过敏药,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C2H5OH ⑴E分子中含氧官能团有 ▲ (写名称),B→C的反应类型为 ▲ 。 ⑴多写一个官能团,写成“酮基”,写成“醚”。
C CH2 17.(15分)非索非那定(化合物H)是一种重要的抗过敏药,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C2H5OH ⑵D的结构简式为 ▲ 。
17.(15分)非索非那定(化合物H)是一种重要的抗过敏药,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17.(15分)非索非那定(化合物H)是一种重要的抗过敏药,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C2H5OH ⑶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⑶①键线式改为结构简式,但又不能正确转换 ②把C2H5OH当反应物,把HCl当条件 ③写成流程;产物出现H2、H2O ④漏写C2H5OH或写成CH3OH
—CHCOOH NH2 由组成分析可知另2个取代基均为甲基 B分子式C10H13O2N; 17.(15分)非索非那定(化合物H)是一种重要的抗过敏药,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C2H5OH ⑷请写出一种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①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②具有α—氨基酸结构;③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⑷①不能准确理解α-氨基酸的含义 ②碳不满足4价 ③不满足“6种不同化学环境氢”这一条件
⑸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请完成以苯乙烯为主要原料 (其他试剂自选)合成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⑸①—CHO → —COOH 选Cu或Ag作催化剂;缺加热条件 ②选择碱性试剂氧化—CHO后 ,未酸化剂即得— COOH 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未酸化即得— COOH
三、计算题分析 1.计算题得分率统计 2.计算题典型错误分析 18.(12分)TiO2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⑴制备TiO2的常见方法:是TiCl4水解产物加热脱水生成粉体TiO2。已知常温下Ti(OH)4的Ksp=7.94×10-54,测得TiCl4水解后溶液的pH=2,则此时溶液中c(Ti4+)= ▲ 。 ⑴小数点遗漏或书写不清楚,缺少单位;运算错误, 数量级偏差比较大;空白较多。
18.(12分)TiO2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8.(12分)TiO2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⑵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以N2作为载体,用钛醇盐Ti(OR)4和水蒸气反应生成Ti(OH)4,再控制温度生成纳米TiO2。温度控制不当会使产物含结晶水,测定产物aTiO2·bH2O组成的方法如下: ①钛醇盐Ti(OR)4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将“ROH”写成了“R2O” 或“HRO”; 缺少加热条件或者水没有用(g)表明其聚集状态。
18.(12分)TiO2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8.(12分)TiO2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⑵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以N2作为载体,用钛醇盐Ti(OR)4和水蒸气反应生成Ti(OH)4,再控制温度生成纳米TiO2。温度控制不当会使产物含结晶水,测定产物aTiO2·bH2O组成的方法如下: 步骤一:取分解产物样品2.010g,在酸性条件下充分溶解,并用适量铝将Ti4+还原为Ti3+,过滤并洗涤,将所得滤液和洗涤液合并注入250mL容量瓶,并用稀硫酸定容,得待测液。 ②步骤一中用稀硫酸而不用水定容的原因是 ▲ 。 不正确的表述有“加水会稀释”、“产物中有结晶水”、“酸性条件下可以充分溶解”、“调节pH”、“防止Ti3+被氧化为Ti4+”、“将TiO2+还原为Ti3+”;没有指明抑制水解的离子的种类,或者写成了抑制Fe3+、Ti4+、Al3+的水解;只讲会与水反应,没有指明H2SO4的抑制作用。
18.(12分)TiO2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8.(12分)TiO2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⑵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以N2作为载体,用钛醇盐Ti(OR)4和水蒸气反应生成Ti(OH)4,再控制温度生成纳米TiO2。温度控制不当会使产物含结晶水,测定产物aTiO2·bH2O组成的方法如下: 步骤一:取分解产物样品2.010g,在酸性条件下充分溶解,并用适量铝将Ti4+还原为Ti3+,过滤并洗涤,将所得滤液和洗涤液合并注入250mL容量瓶,并用稀硫酸定容,得待测液。 步骤二:取待测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几滴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0.1000 mol·L-1的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将Ti3+氧化为TiO2+。重复滴定2次,滴定所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③通过计算求出该样品的实际组成 ▲ (写计算过程)。 250mL取25.00mL,没有进行相应换算;计算过程中,带小数点的乘除、加减运算错误;a/b=24/5,折换成5TiO2·24H2O;过程不规范,表达不清晰;计算过程中的有效数字问题、单位问题、没有比例关系等这次 没有扣分。
3.计算题复习建议 ①明确考查热点与考查方向 基础热点(NA、 Ksp、v、盖斯定律等)专题过关
②熟练掌握常用公式和基本方法 n=N/NA=m/M=V/Vm=c×V(aq) 关系式法;列方程组法;守恒法; ③提高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 实验图像分析;表格数据筛选 ④规范计算过程的表达 未知数的设定;列方程的依据;物理量单位;有效数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