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k likes | 1.21k Views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 配置研究介绍. 浙 江 省 水 利 厅. 二〇〇八年四月. 目 录. 研究背景 研究过程 研究主要内容 规划实施情况 几点认识. 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资 源总量为 955 亿 m 3. 浙江省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 955 亿立方米,较为丰沛,但时空分布相当不均。 时间分布不均 主要表现为梅雨期、台风期集中了一年大部分雨量 ;. 时间上 分 布 不 均. 空间上 分 布 不 均. 水资源量. GDP. 缺水地区.
E N D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 配置研究介绍 浙 江 省 水 利 厅 二〇〇八年四月
目 录 • 研究背景 • 研究过程 • 研究主要内容 • 规划实施情况 • 几点认识
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资 源总量为955亿m3 浙江省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955亿立方米,较为丰沛,但时空分布相当不均。 时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为梅雨期、台风期集中了一年大部分雨量; 时间上 分 布 不 均
空间上 分 布 不 均 水资源量 GDP 缺水地区 空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为水资源分布与人口和经济发展布局不匹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缺水较严重,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好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益,提高其保障程度就成了近几年水利工作的研究重点。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好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益,提高其保障程度就成了近几年水利工作的研究重点。 • 就浙江省而言,解决水资源配置问题最具代表性和迫切性的当属钱塘江河口地区。
钱塘江流域地理水系 钱塘江境内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7.2% 钱塘江河口现状多年 平均水资源量348亿m3 钱塘江河口现状多年平均水资源量348亿m3,境内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7.2%。
钱塘江河口区分属杭州、绍兴、宁波、嘉兴、舟山等五市。该区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是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浙江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钱塘江河口区分属杭州、绍兴、宁波、嘉兴、舟山等五市。该区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是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浙江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钱塘江两岸需水量逐年增加,这一地区的用水供需矛盾逐渐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钱塘江两岸需水量逐年增加,这一地区的用水供需矛盾逐渐增大。
钱塘江河口地区 嘉兴 选择对该地区重点进行水资源配置工作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杭州 舟山 绍兴 宁波
考虑之一:满足河口两岸地区用水增长的需要,在节约保护水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统一的水资源配置网络,实现水资源在流域和区域间的优化配置。考虑之一:满足河口两岸地区用水增长的需要,在节约保护水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统一的水资源配置网络,实现水资源在流域和区域间的优化配置。 构建配水网络 需求增长
考虑之二:钱塘江自身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未雨绸缪,研究解决好钱塘江水沙平衡、水盐平衡和涌潮保护等问题,实现人水和谐,经济自律式发展。考虑之二:钱塘江自身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未雨绸缪,研究解决好钱塘江水沙平衡、水盐平衡和涌潮保护等问题,实现人水和谐,经济自律式发展。
考虑之三:应对气候等变化导致连续枯水时的水资源保障的需要。通过制定调度办法,实现有序调度,避免出现前两年像珠海、澳门等地因咸潮严重威胁供水安全的情况发生。考虑之三:应对气候等变化导致连续枯水时的水资源保障的需要。通过制定调度办法,实现有序调度,避免出现前两年像珠海、澳门等地因咸潮严重威胁供水安全的情况发生。 • 考虑之四:为环杭州湾经济产业带提供水资源支撑的需要,保障长三角南翼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因此,必须有一个系统、全面、科学的水资源配置规划,通盘考虑河口地区的水资源保护、节约、开发利用和治理工作,合理配置好水资源。因此,必须有一个系统、全面、科学的水资源配置规划,通盘考虑河口地区的水资源保护、节约、开发利用和治理工作,合理配置好水资源。 为此,省政府于2003年部署省水利厅等部门开展了《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编制工作。
目 录 • 研究背景 • 研究过程 • 研究主要内容 • 规划实施情况 • 几点认识
研 究 过 程 钱塘江河口区人口密布,经济发达,水资源配置中涉及跨区域、跨流域调水,影响因素较多。
研 究 过 程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完成初稿后,经过了大量的咨询和论证工作,省水利厅、省发改委、省政府咨询委分别组织了不同层次的规划咨询、衔接和论证会,吸纳了有关市政府和省级部门的意见。 • 省内多次组织专家咨询论证
研 究 过 程 这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也得到了水利部的重视和支持,水利部专门成立了工作协调小组和由权威专家组成的咨询专家组,其中水利部总工刘宁任协调小组组长,徐乾清院士、水利部原总工高安泽为专家组正副组长,并聘请钱正英和潘家铮为专家组特别顾问,对规划工作进行了多次咨询和指导。
研 究 过 程 • 水利部专家咨询、指导
研 究 过 程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水利部原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两次听取汇报,并对规划工作作了指导。
研 究 过 程 • 在专家多次咨询论证的基础上,水利部规划设计总院于2005年1月组织召开了规划审查会。 • 2005年4月,水利部和省政府以水规计[2005]164号文联合对规划进行了批复。 • 这是我国第一个经国家级批复实施的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工作中的成功实践。
最后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 主报告: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 • 五项专题报告: • 钱塘江河口径流分析 • 新安江上游水量分析 •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 钱塘江上游水污染防治研究 • 浙东地区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研究
目 录 • 研究背景 • 研究过程 • 研究主要内容 • 规划实施情况 • 几点认识
研究的主要内容分别从下面六个方面进行介绍:研究的主要内容分别从下面六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研究的范围和目标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研究任务 (三)各专题主要成果介绍 (四)总报告主要研究成果 (五)河口水资源调度原则和要求 (六)环境影响分析
目 录 • 研究主要内容 (一)研究的范围和目标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研究任务 (三)各专题主要成果介绍 (四)总报告主要研究成果 (五)河口水资源调度原则和要求 (六)环境影响分析
研究范围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的规划研究范围确定为钱塘江闻家堰“三江口”以下河口区环杭州湾的两岸平原地区及有关的流域,其中南岸包括萧绍宁平原和曹娥江流域、甬江流域、舟山本岛,又称为浙东地区;北岸为杭嘉湖东部平原,又称为浙北地区。
研究目标 进一步查清水资源的现状,在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的方案,促进和保障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规划水平年:现状水平年为2002年;近期规划水平年为2010年;远期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 • 设计保证率:城乡生活用水和重要工业用水设计保证率为95%以上;一般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设计保证率为90%;河网环境用水设计保证率为80%。
目 录 • 研究主要内容 (一)研究的范围和目标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研究任务 (三)各专题主要成果介绍 (四)总报告主要研究成果 (五)河口水资源调度原则和要求 (六)环境影响分析
指导思想和原则 研究遵循科学发展、人水和谐的指导思想,以新安江水库调蓄为基本条件,坚持一个前提、实现一个目标、处理好四个关系、把握好四个原则。 • 坚持一个前提:以钱塘江河口及两岸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节约利用为前提; • 实现一个目标:以保障钱塘江河口两岸地区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为目标;
处理好四个关系:当前与长远、流域与区域、各行业之间、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处理好四个关系:当前与长远、流域与区域、各行业之间、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 • 把握好四个原则: • 在需求预测上:针对区域水资源禀赋和不同用水结构等特点,遵循缺水区从紧控制、丰水区相对宽松的原则; • 在水资源配置上:遵循先保护节约和开发利用本地水资源,不足时再考虑引水的原则; • 在区域配置上:遵循水资源本区域优先的原则; • 在行业配置上:遵循先生活,后生产、生态的配置原则。
研究任务 评价钱塘江河口区水资源条件和特点,以及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可利用量。通过对钱塘江河口区现状供水、取水工程及供水量情况的调查,查清现状用水结构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对水资源的要求及水资源的实际条件,进行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分析,在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基础上,建立水量分配的宏观指标体系,提出生活、生产和生态之间及流域和区域之间的水量分配方案。
目 录 • 研究主要内容 (一)研究的范围和目标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研究任务 (三)各专题主要成果介绍 (四)总报告主要研究成果 (五)河口水资源调度原则和要求 (六)环境影响分析
专题成果一:钱塘江河口径流分析专题 本专题采用水文比拟法和模拟法两种方法进行径流分析。最后选用模拟法分析成果。 钱塘江闻家堰以上流域浙江省内2002年有人口1100万人,城镇化率37.1%;有耕地面积629万亩;总需水量85.79亿m3。 根据预测,2010年水平年,总需水量84.08亿m3。2020年水平年,总需水量84.7亿m3。
钱塘江河口径流分析专题 在充分考虑我省上游地区及安徽省的用水需求,并在留有余地的基础上,考虑用水回归情况,经长系列供、需、耗、排水量平衡分析,河口现状、2010年和2020年水平年多年平均径流分别为347.6亿 m3,344.6亿m3和340.8亿m3;枯水年(95%保证率)现状、2010年和2020年水平年年径流分别为215亿m3,214亿m3和212亿m3。
专题成果二:钱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题 2002年钱塘江水系主要为Ⅱ、Ⅲ类水河段,三分之二以上河段水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等。 从近十年钱塘江水质监测资料分析,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以上的河段长度总体水平变化不大。
Ⅰ~Ⅲ类水质河段:55.8% Ⅰ~Ⅲ类水 Ⅳ类水 Ⅴ ~劣Ⅴ类水 全省主要河流水质状况图
钱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题 • 规划通过建设和完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兴建36座污水处理厂,到2010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90万吨/日,2020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20万吨/日,进行纳污总量控制; • 加强农业污染控制,进一步加大生态农业建设力度,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业; • 加强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力度,提高河道保洁管理水平等水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措施。
钱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题 要求2010年前水环境治理投入投资130亿元,2010年至2020年水环境治理投入投资137亿元。 水质可得到保护,水污染可得到控制,钱塘江主干流的水质可基本保持现状,为Ⅱ类~Ⅲ类(不包括氨氮)。
专题成果三:钱塘江河口水资源利用承载力专题专题成果三:钱塘江河口水资源利用承载力专题 本专题研究了河口生态环境需水量及河口水资源可利用量。 河口河流水资源利用承载能力的研究,在当前国内、国际上尚无成熟的研究成果,且大多停留在定性描述上。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利用承载力专题 国外有关河口生态环境需水研究,多以维持盐度平衡和某个物种的数量为目标,对径流提出目标要求。国内河口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特别是以海域来沙为主的南方河口,其特点是维持河口泥沙冲淤平衡的需水非常突出,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少。 目前,在水资源开发强度逐渐加大的现状下,对河口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定量分析计算,确定其配置原则,并分析配置后的影响,是实际生产工作中的客观需要和迫切要求。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利用承载力专题 河口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水环境生态系统,系统内的水量、水质和生物三者相互联系、制约,共同构成河口生态系统,是人类和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河口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包括生态功能、环境功能和社会功能。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利用承载力专题 根据钱塘江河口的自身特点,参考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建立了符合钱塘江河口实际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分析方法。生态环境需水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 河口基本生态环境需水 ※ 防止河口泥沙淤积的需水 ※ 防止河口盐水入侵的需水 ※ 维护水功能区水质要求需水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利用承载力专题 河口基本生态环境需水:河口系统中天然和人工动植物、渔业用水,河口两岸地下水的入渗补给水量,以及滩地、潮间带水生生物栖息地所需的水量。由于目前缺乏对生物栖息生长与水资源关系的认知资料,尚无法直接从生态需求出发求解。本研究借鉴当前在河流基本生态需水量计算中广泛被采用的标准流量法,计算钱塘江河口最小生态环境需水。 本研究分析钱塘江河口90%保证率最小月平均流量,同时用美国较为广泛使用的Tennat法(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比数)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确定钱塘江河口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150m3/s。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利用承载力专题 防止河口泥沙淤积的需水:维持河口流域来沙、海域来沙平衡所必须的水量。对于象黄河这一类的河流主要是流域产沙输送入海,而对钱塘江及浙东诸河口则是以海域来沙为主,应维持相当的径流以保证落潮时或丰水期能将涨潮上溯的泥沙冲向下游、外海,保持河口段河床的动态平衡所需的水量。 钱塘江河口的泥沙主要是海域来沙为主,一般年份冲淤1~2亿m3(枯水年多,丰水年少);而流域来沙全年只有0.05亿m3,因此维持冲淤平衡的重点是确保大潮期随涨潮上溯的泥沙能在洪水期冲走,且枯水季节或大潮期的淤积量在可承受范围内。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利用承载力专题 钱塘江河口维持冲淤平衡的需水采用了河相关系法、数学模型模拟和以实测资料为基础的回归分析法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经研究:根据不同的丰、枯水平年,全年维持冲淤平衡的需水量为450m3/s~900m3/s。其中每年11月~次年3月主要是防淤需水,根据不同的前期江道容积,需水量不小于150~280m3/s;4~6月主要是冲刷需水,根据不同的前期江道容积,需水量不小于600~800m3/s。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利用承载力专题 防止河口盐水入侵的需水量是指:维持河口系统及近海水域的水盐量平衡的水量。在河口地区有不少取水口供城市生活、工业及农业用水,如无足够的径流入海,随涨潮上溯的海水将使取水口盐度有一定的超标历时,长期取用河流淡水资源也会使河口及近海的水盐量失去平衡,发生生态问题。 盐水入侵与外海潮汐强弱息息相关。钱塘江盐水入侵的观测、研究、预报工作已连续进行了30余年,杭州市取水口盐度主要与径流、潮差、下边界盐度及前期盐度有关,曾先后采用统计法、数学模型、实体模型进行了研究。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利用承载力专题 钱塘江属强潮河口,其断面主流、边滩、表层、底层含盐度相差均在30%以内,适用一维数学模型进行模拟。该模型经历过多种水文状态的观测、模拟及实际运用,其预测方法和精度是可靠的。 另外从30年来的实测可知,杭州附近取水口发生咸水入侵的时间主要是每年下半年的7月~10月大潮期,因此重点研究这一时期防止咸水入侵的需水量问题。 通过采用一维盐水入侵模型的分析, 以保证杭州市的取水安全为目标,计算得防止河口盐水入侵的需水量为300~500m3/s,主要是每年的7~10月大潮期,按15天的总水量满足要求。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利用承载力专题 维护水功能区水质要求需水量是指:维持河口水体一定的污染物稀释净化能力的水量。因为除上游来水带来一定污染物外,河口地区也有大量城市、乡村的集中排污口及排涝闸排放污水,如要保持水功能区水质要求,需要河口有一定清洁水量保持其稀释扩散能力。 以现状规划水平年的污染负荷为目标,研究通过一、二维耦合模型模拟分析,要求维护水功能区水质要求的需水量应不小于200m3/s。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利用承载力专题 各个生态需水量是可以兼容而非叠加的,且在年内不同季节、不同时期,起主导作用的需水量及其大小不同,某一时段的生态环境需水应取各项用水的大值。对以海域来沙为主的强潮河口,维持河口冲淤泥沙平衡的需水量是最主要的,除要求一定水量维持年内冲淤平衡外,还需要一定水量维持年际间的动态平衡。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利用承载力专题 • 河口水资源可利用量: 钱塘江河口径流分析专题分析了河口水资源总量,本专题分析了河口生态需水量,通过上述公式可分析河口水资源可利用量。 经分析钱塘江河口多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为69亿m3左右,约为闻家堰断面现状径流的20%。 遇枯水年1979年(95%保证率以上)、1963年(95%保证率)、1986年(90%保证率)可利用量分别为48亿m3、55亿m3、58亿m3。 河口水资源可利用量 = 河口水资源总量 -河口生态需水量
专题成果四:浙东地区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研究专题专题成果四:浙东地区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研究专题 在强化节约用水和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情况下,2010水平年生活及工业节水2.16亿m3,1971年型旱年农业节水1.36亿m3,节水总量约3.52亿m3。2020水平年生活及工业节水6.69亿m3,1971年型旱年农业节水1.98亿m3,节水总量约8.67亿m3。 至2020年水平年,在现有水利工程供水和充分考虑节水的前提下,该地区仍缺水17.4亿m3 ,其中优质缺水5.9亿m3,农灌及一般工业区缺水11.5亿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