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517 Views
运动学复习. 一、基本概念. 1 . 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 . 参照系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 假定为不动 的那个物体叫 参照系 ,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3 . 质点 :研究物体运动时,用来代替物体的有 质量 的点,它是一个 理想模型 。 物体能简化成质点的条件是: ①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只做平动; ②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才可以把物体简化成质点。. 4 . 时间和时刻 :时刻指某一瞬时,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 o. t (s). 1.
E N D
运动学复习 一、基本概念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参照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叫参照系,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3.质点:研究物体运动时,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模型。3.质点:研究物体运动时,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模型。 物体能简化成质点的条件是: ①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只做平动; ②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才可以把物体简化成质点。 4.时间和时刻:时刻指某一瞬时,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 o t(s) 1 2 3 4
例题解析 如图所示,我国自己研制了“黑豹”轰炸机,它可以在空中执行加油的任务。若“黑豹”轰炸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对于地面而言,“黑豹”轰炸机是静止的 B.选择“黑豹”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相对于加油机来说,受油的轰炸机是运动的 D.选择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在下面对物体运动的研究中,可以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是:在下面对物体运动的研究中,可以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在银河系里的运动轨迹; B.研究原子的结构; C.研究地球的公转; D.研究地球的自转时; E、研究小物体的翻转过程; F、计算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 G、运动员研究乒乓球的旋转。 AC
例题解析 下列数据中记录时刻的是A 航班晚点20minB 午休从12:30开始C 一般人的反应时间约0.8sD 火车离站后的第3min内作匀速运动 (B)
二、知识点及例题解析 • 5、位移和路程 (1)位移的定义: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 从高为5m处以某一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处被接住,则在全段过程中:A 小球的位移为3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B 小球的位移为2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C 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D 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 • (A)
6、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是矢量,其大小叫速率。 一百米比赛中,运动员起跑后,测得 6s末的瞬时速度为 9.3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15.5m/s,那么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2.2m/s B.11.8m/s C.10.0m/s D.10.2m/s C
对作变速运动的物体,下列叙述涉及瞬时速度的有:A 物体在第1s内的速度是4m/sB 物体在第2s末的速度是4m/sC 物体通过第1个1m的速度是4m/sD 物体通过其路程的中间位置时速度是4m/s (BD)
7.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加速度(a)的方向跟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7.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加速度(a)的方向跟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是描述速度变化(ΔV)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m/s2. 加速度的其它表述: 一、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二、速度变化的快慢; 三、速度变化与所需时间的比值。
关于速度、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B.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C.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D.物体加速度值减小,速度可能增大; E、速度变化的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F、速度变化的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G、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一定保持不变; H、速度变化的方向一定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CDFH 一小球沿光滑的水平面以10m/s的速度向右滑动,与竖直墙壁碰撞后弹回,已知碰撞时间为0.1s,碰撞后小球的速度大小为8m/s,求小球与墙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 180m/s2 方向向左
8、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加速度为零 • 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相等B 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就是速率D 速率不变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 (A)
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有两种类型——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 •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大小一定不变B 速度方向可能改变C 加速度大小一定不变D 加速度方向可能改变 (B、C)
v s 0 t t1 0 t •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及其应用:s=vt •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1)位移图象:斜率为速度大小 (2)速度图象:矩形面积为位移大小
s/m s/m s/m s/m t/s t/s t/s t/s A B C D 二、知识点例析 设向东的方向为正。有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从东向西匀速行驶,则汽车位移与时间关系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D)
v/ms-1 15 A 10 5 B 0 t/s 4 • 练习: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A A、B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B 开头4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 t=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最大D 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 (D)
匀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规律:速度公式:vt=v0+ at 位移公式: 推论: 中间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是5m/s,加速度是1m/s2,那么在第4s末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m/s,在前4s内的位移是______m。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是5m/s,加速度是1m/s2,那么在第4s末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m/s,在前4s内的位移是______m。 • (9;28)
匀变速: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研究匀变速运动实验):匀变速: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研究匀变速运动实验): 即△s =s2-s1= s3-s2= aT2 = 恒量 sM-sN=(M-N)aT2(M、N为任意正整数) • 一个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开始时连续两个4s的时间内分别通过的位移为24m和64m,则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m/s2,初速度_____m/s。 • (2.5;1)
10.实验 1、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工作电压为4v~6v (2)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工作电压为220v 2、打点计时器相邻两打点的间隔时间:50Hz,0.02s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纸带的运动规律时,在拉动纸带和合上电源开关两个操作中,应当先进行的操作是:A 先拉动纸带 B 先合上开关C 拉动纸带和合上开关同时进行D 先进行哪个操作都可以 • 在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做测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除了打点计时器、纸带、导线、铅笔,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 刻度尺,低压电源 B
3、计算平均速度 • 图示为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电源的频率为50Hz,由图可知,A、B两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纸带运动在A—〉B的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 0.1;2 B A 20cm
4、挑选理想的纸带,标出计数点 (1)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的地方找一个点作为起始点; (2)每隔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 5、根据计数点间的间距计算纸带的加速度和瞬时速度 (1)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s =s2-s1= s3-s2= aT2 (2)瞬时速度的计算:
S2 S1 S3 •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在纸带上所打的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取5个计时点为1个计数点),则下面个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s2-s1=aT2 B s3-s1=3aT2C s2-s1=s3-s2 D s3-s2=aT2 AC
11、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1)特点: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2)速度公式:Vt=gt;位移公式:h=11、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1)特点: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2)速度公式:Vt=gt;位移公式:h= • 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10m/s2,则 A.物体2s末的速度为20m/s B.物体2s末的速度为10m/s C.物体2s内下落的高度是40m D.物体2s内下落的高度是40m A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 • 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主要步骤: (1)放木板,铺白纸; (2)固定橡皮条: (3)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 (4)记下结点的位置、两条细绳的方向、弹簧秤的示数; (5)作力的图示,求合力; (6)一把弹簧秤拉橡皮条,读示数,记细绳的方向,作力的图示; (7)比较两力; (8)再做两次实验
关于“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验的目的是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共点力的合力B 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伸长某一长度时,必须记录的是结点的位置和两弹簧秤的读数,其余都不用记录C 换用一支弹簧秤拉时,应当使橡皮条伸长的长度和方向与前次相同D 使用弹簧秤前,首先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使用时要使弹簧秤与木板平行 •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