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 likes | 870 Views
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李建伟. 主要内容.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内在特征: GDP 增速降中趋稳,工业增加值增速稳中趋升 我国经济增速降中趋稳的影响因素 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内在特征. 总体特征:降中趋稳。经济运行仍处于中长期回调状态,短期看工业增加值增速稳中趋升 中长期波动: GDP 增速中长期波动即将进入扩张期,工业增加值增速中长期波动即将见顶 中期波动: GDP 增速中期波动进入收缩期,工业增加值增速中期波动即将进入衰退状态
E N D
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李建伟
主要内容 •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内在特征:GDP增速降中趋稳,工业增加值增速稳中趋升 • 我国经济增速降中趋稳的影响因素 • 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 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内在特征 • 总体特征:降中趋稳。经济运行仍处于中长期回调状态,短期看工业增加值增速稳中趋升 • 中长期波动:GDP增速中长期波动即将进入扩张期,工业增加值增速中长期波动即将见顶 • 中期波动:GDP增速中期波动进入收缩期,工业增加值增速中期波动即将进入衰退状态 • 短期波动:GDP增速短期波动进入衰退期,工业增加值增速短期波动持续反弹,统计口径调整影响较大
总体特征: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仍处于回调状态总体特征: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仍处于回调状态
二、我国经济增速降中趋稳的影响因素分析 • 投资实际增速相对稳定是主要支撑因素 • 投资:实际增速基本稳定在16.7%,重要原因是信贷保持平稳增长、建设性财政支出恢复较快增长 • 消费:增速降中趋稳,重要原因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降中趋稳、民生性财政支出增速提升 • 出口:增速高位回调,根本原因是国际经济复苏势头弱化、进口增速大幅度下降,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率下降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 进口:高增速源于进口价格大幅度上涨,增速大幅度回调,主要原因是国内经济增速回调 • 物价:涨幅不断提高,主要原因在于农副产品减产导致的食品价格上涨
投资实际增速相对稳定,出口和消费实际增速回调幅度较大投资实际增速相对稳定,出口和消费实际增速回调幅度较大
投资:2010年8月份以来名义增速基本稳定在24.8%左右,实际增速从2010年四季度的18.1%回调到2011年一季度的16.5%投资:2010年8月份以来名义增速基本稳定在24.8%左右,实际增速从2010年四季度的18.1%回调到2011年一季度的16.5%
第二产业投资增速趋于稳定,第三产业投资增速下降第二产业投资增速趋于稳定,第三产业投资增速下降
投资相对平稳增长的原因之一:贷款增速回归适度平稳增长区间投资相对平稳增长的原因之一:贷款增速回归适度平稳增长区间
消费增速下降的原因之一:城镇居民收入持续低速增长消费增速下降的原因之一:城镇居民收入持续低速增长
消费增速下降的原因之二:前期民生性财政支出增速降幅较大消费增速下降的原因之二:前期民生性财政支出增速降幅较大
出口增速高位回调的量价原因:出口数量增速大幅度下降出口增速高位回调的量价原因:出口数量增速大幅度下降
出口增速回调的政策性因素之一:人民币有效汇率小幅度升值对出口数量和出口价格具有反向影响出口增速回调的政策性因素之一:人民币有效汇率小幅度升值对出口数量和出口价格具有反向影响
出口增速回调的政策性因素之二:平均出口退税率下降出口增速回调的政策性因素之二:平均出口退税率下降
CPI涨幅不断提高: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是主要原因,非食品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上涨CPI涨幅不断提高: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是主要原因,非食品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食品价格:各类农副产品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季节性回调因素弱化食品价格:各类农副产品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季节性回调因素弱化
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持续回调上涨,成本推动是主因,中下游消化吸收上游产品涨价能力弱化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持续回调上涨,成本推动是主因,中下游消化吸收上游产品涨价能力弱化
三、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趋势与外部环境 • 我国经济运行的内在趋势: 2011年到2015年基本稳定在9.8%左右 • 我国经济的外部发展环境 • 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
(一)我国经济运行的内在趋势 • 中长期趋势:回调到2014年四季度 • 中长期波动: 2013年一季度达到周期性波动的波峰 • 中期波动: 2013年三季度回调到底 • 短期波动:振幅不断缩小 • 超长波动: 2011年三季度回调到底,此后进入上升期 • 总体趋势: 2011年到2015年基本稳定在9.8%左右
中长期波动:2013年一季度达到周期性波动的波峰中长期波动:2013年一季度达到周期性波动的波峰
超长波动:2011年三季度回调到底,此后进入上升期超长波动:2011年三季度回调到底,此后进入上升期
短期波动:振幅不断缩小,最近的波峰和波谷分别在2011年二季度和2012年一季度短期波动:振幅不断缩小,最近的波峰和波谷分别在2011年二季度和2012年一季度
GDP增速的内在发展趋势:2011年到2015年基本稳定在9.8%左右,比2000~2010年平均10.4%的增速回调0.6个百分点GDP增速的内在发展趋势:2011年到2015年基本稳定在9.8%左右,比2000~2010年平均10.4%的增速回调0.6个百分点
(二)我国经济的外部发展环境 • 美欧日经济的复苏前景:复苏的道路依然漫长 • 美国:回归正常增长轨道尚需时日,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有限,以量化宽松政策转嫁危机能成功? • 欧元区:市场需求低迷,主权债务危机尚未结束 • 日本经济:仍徘徊在失去的年代 • 美欧日进出口贸易的两种走势 • 明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
美欧日经济的复苏前景:美欧日GDP增速趋于稳定美欧日经济的复苏前景:美欧日GDP增速趋于稳定
美国:失业率下降,收入和消费增速回升,但仍低于危机之前美国:失业率下降,收入和消费增速回升,但仍低于危机之前
美国:产能利用率仍大幅度低于危机之前的水平美国:产能利用率仍大幅度低于危机之前的水平
美国应对危机的政策手段:利率已没有下调空间美国应对危机的政策手段:利率已没有下调空间
美国应对危机的政策手段:财政赤字规模已接近GDP的10%美国应对危机的政策手段:财政赤字规模已接近GDP的10%
美国应对危机的政策手段:美元汇率贬值是把双刃剑美国应对危机的政策手段:美元汇率贬值是把双刃剑
美国应对危机的政策手段:量化宽松能转嫁危机吗?美国应对危机的政策手段:量化宽松能转嫁危机吗? • 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发行6000亿美元通过资本市场购买国债,把原来美联储为救赎金融机构购买的金融机构资产(1.75万亿美元)到期收回的2500~3000亿美元,也通过资本市场购买国债。 • 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量化宽松政策是各国央行救市政策的非常规手段,也是央行救市的最高(最后)手段。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时期的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是为了救赎金融机构,防止危机蔓延。 • 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一是向全球征收铸币税。二是美元贬值会导致全球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三是美元贬值意味着美国逃废债务,导致持有美元外汇储备国家大量经济损失。四是美元贬值增加美国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但各国为自保经济增长和出口,也会竞相采取量化宽松政策,最终引发全球性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五是各国为储备资产保值,会大量抛售美国政府债券,抵消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的效应。 • 现在将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延期到二季度,实质上是在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欧元区经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尚未结束 • 早期的希腊、西班牙主权债务危机尚未平息,爱尔兰又发生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