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法律关系

第六讲. 法律关系. 内容概述.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法律关系的分类 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客体 法律关系形成、变更与消灭.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案例. 阳光公司欲出售 “ 荷花 ” 牌洗衣机40台给一国有企业(简称 A 单位),合同约定 A 单位支付货款4万元。在交货之前,40台洗衣机暂时寄放在邻近阳光公司的一所福利工厂(简称 B 单位)的废旧仓库,阳光公司委托个体运营者赵某将货物运到 A 单位。 请回答以下问题: 在本案例中形成了几个法律关系? 试说明它们各为什么法律关系?. 三、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 ) 概念与种类

luke-ware
Download Presentation

法律关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讲 法律关系

  2. 内容概述 •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 法律关系的分类 • 法律关系的主体 • 法律关系客体 • 法律关系形成、变更与消灭

  3.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4.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5. 案例 • 阳光公司欲出售“荷花”牌洗衣机40台给一国有企业(简称A单位),合同约定A单位支付货款4万元。在交货之前,40台洗衣机暂时寄放在邻近阳光公司的一所福利工厂(简称B单位)的废旧仓库,阳光公司委托个体运营者赵某将货物运到A单位。 • 请回答以下问题: • 在本案例中形成了几个法律关系? • 试说明它们各为什么法律关系?

  6. 三、法律关系的主体 • (一)概念与种类 • 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包括—— • 自然人 (公民) • 法人(机构和组织) • 非法人团体 • 国家

  7. (二)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 • 权利能力——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 • 行为能力——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8. 案例: • 林某,9岁,小学三年级,放学路上某公司的业务员赵某向其推销“学习效率机”的低配置电脑,开价5800元,林某信其言,用自己的“压岁钱”1000元交了定金,在分期付款合同上签了字。事后林某的父母以“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为由要求赵某撤销合同并退款,下列何种说法正确?(2005年律考,卷一,第91题,不定项) • A.从法律角度看,林某表达的意思都是无效的。 • B.林某不能辨别自己行为的性质,所以不享有人身自由。 • C.林某父母要求撤销合同所持的理由是一种法律事实。 • D.根据行为能力的原理,林某父母所持理由在本案中不成立。

  9. 公民行为能力的分类

  10. 四、法律关系客体 • (一)概念 指构成权利义务内容或对象的行为及行为所指向、影响、作用的东西。

  11. (二)法律关系客体特征 • 客观性——它必须是独立于主体(在认识上可以与主体分离)的“自在之物”。 • 需求性——它必须是对主体的“有用之物”,而且围绕着、针对着它可能发生利益冲突,因此需要对之做出利益界定即权利义务的分界,明确其所属所归。 • 可控性——它必须是人类能够控制或部分控制的“为我之物”。只有人类能够控制的东西才适宜由法律调整,才可以成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作用的对象。 • 法律性——必须是通过法律规定和调整的客体

  12. (三)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13. 关于人身、人格不能作为客体的误解—— • 把法律关系等同于民事法律关系,又把民事法律关系简单化为买卖法律关系。 • 以为人身、人格作为法律关系客体是对人的尊严的亵渎。 • 把法律关系的客体仅仅理解为“权利客体”,其实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权利和义务”的客体。 • 没有在世界观的意义上把握主、客体的关系。(人在法律关系中的创造者和承受者的双重角色正是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生动体现)

  14. 五、法律关系形成、变更与消灭 • (一)条件 • 一是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依据,没有一定的法律规范就不会有相应的法律关系。 • 二是法律事实——法律规范的规定只是主体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一般模式,还不是现实的法律关系本身。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还必须具备直接的前提条件,这就是法律事实。

  15. (二)法律事实 • 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 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外在现象,而不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 • 其次,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 • 在此意义上,与人类生活无直接关系的纯粹的客观现象(如宇宙天体的运行)就不是法律事实。

  16. 法律事实的种类 • 肯定性法律事实和否定性法律事实 • 单一的法律事实和事实构成 • 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 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

  17. 1、下列哪一社会关系属于法律关系?( ) • A·未经国家认可的收养关系 • B·五线谱合唱团内部的团长与团员关系 • C·家长老孔与其未成年子女小孔的监护关系 • D·老金与小孙的忘年交关系

  18. 2、李老太太,进城多年无所事事。某年3月至7月·李老太大在南街刘某的家中,采用喷酒、设神堂、写供奉、给大仙烧香等迷信方法,为刘某看病,获得刘某人民币XX元。法院宣判后,李老大太掩面而泣、低头仟悔。她一再声称“我没有文化,年老糊涂,不懂法,我有罪。”李老大太的行为形成下列哪一法律关系?( ) • A·调整性法律关系 • B·横向法律关系 • C·单向法律关系 • D·民事法律关系

  19. 3、法律关系有纵向法律关系和横向法律关系之分,在以下法律关系中,属于横向法律关系的有哪些?( ) • A.在父亲对儿子提起的民事诉讼中,二人之间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 B·刑事诉讼中公诉人与被告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C·甲市公安局于春节前向乙公司购买了一批葡萄酒,准备作为福利发放,因而在甲市公安局与乙公司之间产生的买卖法律关系 • D·母公司与子公司达成原材料购销协议,因此形成的法律关系

  20. 案例分析 • 德国人施密特今年某日持所购京剧票去北京某剧院观看“空城计”,不料因该剧几位主要演员在外地演出未能返京,该剧院被迫安排了一场交响乐,施密特以该剧院违约为由向北京某法院提起诉讼。请回答: • (1)施密特与该剧院有几种法律关系? • (2)施密特因购京剧票与该剧院形成的法律关系的客体及内容是什么? • (3)该剧院与法院是什么关系? • (4)形成(2)中的法律关系基于何种法律事实?

  21. 思考与练习 • 法律关系的定义、特征及其分类。 • 法律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定义。 • 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 什么是法律事实?它与其他事实有何区别?法律事实的分类如何?

  22. 韩先生某日持所购京剧票去北京某剧院观看“新新京剧团”排演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不料该剧团在外地演出,因路途遥远未能及时返京,致使在京的演出不能如期举行。该剧院被迫安排了一场交响乐,韩先生以剧院违约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认定该剧院违约事实成立,判令剧院赔偿韩先生票款及路费等人民币250元。于是剧院又向法院提起诉讼,告“新新京剧团”违约,要求赔偿损失。根据上述案情,分析以下问题:韩先生某日持所购京剧票去北京某剧院观看“新新京剧团”排演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不料该剧团在外地演出,因路途遥远未能及时返京,致使在京的演出不能如期举行。该剧院被迫安排了一场交响乐,韩先生以剧院违约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认定该剧院违约事实成立,判令剧院赔偿韩先生票款及路费等人民币250元。于是剧院又向法院提起诉讼,告“新新京剧团”违约,要求赔偿损失。根据上述案情,分析以下问题: (1)上述哪些人、单位或机构之间的关系构成法律关系? (2)这些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 (3)在这个案例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的法律事实有哪些? (4)在上述法律关系关系中,哪些是第一性的法律关系(主法律关系)?哪些是第二性的法律关系(从法律关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