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 likes | 891 Views
國內太陽光電能與 生質能源利用之推動. 陳文卿 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 中 華 民 國 99 年 1 月 28 日. 台灣再生能源發展進程. 新能源兆元產業產值推估 (新能源產業旗艦計畫). 約 300MW 每 MW 7,000 萬元計. 約 2250MW 每 KW 20 萬元計. 國內風力與太陽光電能之推動目標與效益. (2008 年能源局資料 ). 太陽光電能 (photo-voltaic energy). 太陽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直接轉換為直流電能,無轉動組件,無噪音,穩定性佳 無需燃料,無中間廢棄物,安全無污染 壽命可長達近 20 年
E N D
國內太陽光電能與生質能源利用之推動 陳文卿 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 中 華 民 國 99 年 1 月28 日
新能源兆元產業產值推估(新能源產業旗艦計畫)新能源兆元產業產值推估(新能源產業旗艦計畫) 約300MW 每MW 7,000萬元計 約2250MW 每KW 20萬元計
國內風力與太陽光電能之推動目標與效益 (2008年能源局資料)
太陽光電能(photo-voltaic energy) • 太陽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直接轉換為直流電能,無轉動組件,無噪音,穩定性佳 • 無需燃料,無中間廢棄物,安全無污染 • 壽命可長達近20年 • 輔助尖峰用電 • 使用方便,外型此寸可彈性變化(小至電計算機大至發電廠): solar cell → module→electric system (10W~KW) (KW~MW)
太陽光電能(續) • 受環境與地理限制小,所以應用廣泛 • 太陽電池所發之電為直流電,一般電器皆使用交流電,需接電力轉換器(inverter)將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使用,此為太陽電池發主要技術之一。 • 可作為建築構材(窗、外牆、屋頂)
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原理 太陽電池(solar cell)是以半導體製程的製作方式做成的,其發電原理是將太陽光照射在太陽電池上,使太陽電池吸收太陽光能透過圖中的p型半導體及n型半導體使其產生電子(負極)及電洞(正極),同時分離電子與電洞而形成電壓降,再經由導線傳輸至負載。 由於太陽電池產生的電是直流電,因此若需提供電力給家電用品或各式電器則需加裝直/交流轉換器,將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才能供電至家庭用電或工業用電。
A→A + + e- e- e- e- h+ M +e- → M -
太陽電池之矽材料製作過程 矽砂原材料 多晶矽長晶爐 矽晶碇切割機 矽晶片線切割機 單晶矽拉晶製程 矽塊原材料、晶碇、 晶片 .
太陽電池的關聯產品 攜帶式電源 太陽電池模板 (PV Module) 單元太陽電池 (Unit Solar Cell) 太陽電池組列 (PV Array) 太陽光發電系統 蓄電池(Battery) 電力轉換器 (電力調節器) (Inverter、 Conditioner)
太陽電池種類 半導體材料 Cell轉換 效率 模組轉換效率 矽 結晶矽 非晶矽 3元素 CuInSe2(薄膜型) 10~12% 有機半導體 不同種類太陽電池效率發展狀況 單結晶(晶圓型) 15~20% 14~18% 結晶矽 矽 多結晶(晶圓型、薄膜型) 12~16% 10~14% 非晶矽 a-Si、a-SiC、a-SiGe 8~13% 6~9% III-V族 GaAs(晶圓,薄膜型) 18~30% 化合物 半導體 II-VI族 CdS、CdTe薄膜型 10~14% 多元 化合物 CuInSe2薄膜型 10~15% 有機物 TiO2/Dye 7 ~10 %
太陽能電池種類說明 非晶矽太陽電池外觀(可撓式) 多晶矽太陽電池外觀 單晶矽太陽電池外觀
矽太陽電池外觀與結構 單晶矽 (Single Crystalline Si) 多晶矽 (Poly Crystalline Si) 太陽電池典型結構例(單晶矽) 單晶矽,理論轉換效率23% 多晶矽,理論轉換效率20% 非晶矽 (Amorphous Si)
各式太陽電池模板 單晶矽模板 多晶矽模板 半透光型模板 非晶矽模板
單晶矽太陽電池 • Si crystal from molten silicone , and growing up through define direction. • 佔有率最高 • 所發電力與提供電壓範圍廣,1W至100W,0.5V至24V • 效率高,商業化產品元件效率13~15%;模板效率11~13% • 價格在某些應用範疇是可被接受的價位,一般保證可達15年
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兩大重點 • 低廉價格的高純度矽原料 • 以半導體級超高純度矽(7N以上)生產廠家之不合格品(Off-Spec)作為原料貨源不穩定 • 單價 : 半導體級(U$35~40/kg)、太陽能電池級(U$20~25/kg) • 生產成本低廉(技術較為成熟、切片損失大) • 非傳統之直接晶圓片(Si Ribbon)提拉法 • 技術較不成熟、製程量率較低的晶圓(Wafer) • 鑄造(Ingot Casting)切塊(Cutting)晶圓切片(Slicing)晶圓
非晶矽太陽電池 • 應用非常廣泛 • 成本非常低廉,製程易量產化 • 可吸收任何可見光:在螢光照射下也可產生電力,適用於消費性產品 • 可成長在不同的基板上,如玻璃、高分子膜、不銹鋼、陶瓷…等,應用範圍廣 • 可製作成大面積;同一基板可串聯較多電池,並且形狀可任意設計,應用產品製作容易
太陽電池的關聯產品 攜帶式電源 太陽電池模板 (PV Module) 單元太陽電池 (Unit Solar Cell) 太陽電池組列 (PV Array) 太陽光發電系統 蓄電池(Battery) 電力轉換器 (電力調節器) (Inverter、 Conditioner)
我國太陽光電產業技術發展SWOT分析 資料來源:工研院太陽光電科技中心,2007年11月
我國與先進國家太陽電池技術水準比較 資料來源:工研院太陽光電科技中心,2007年11月
我國太陽光電技術發展Roadmap(續) 資料來源:工研院太陽光電科技中心,2007年11月
生質能(biomass energy) 自生物性物質所獲取之能源稱為「生質能」 • 沼氣利用(經厭氧消化作用) • 養豬場廢污 • 垃圾掩埋場沼氣 • 水肥與下水道污泥 • 產業廢水、污泥厭氧消化 • 都市垃圾焚化發電 • 廢棄物氣化發電
厭氧消化之優點 • 有機廢棄物減量(60%以上 COD分解) • 適合台灣的天候條件 • 省動力,沼氣能源回收 • 資源/能源回收 • 技術成熟,操作簡單
有機物厭氧醱酵分解之程序 H2+ CO2 醣類、澱粉等… → C6H6O12→ → 6CH3CO2H CH4 + CO2 (約65%) 沼氣: CH4 + CO2 1M3沼氣約可發電1.5度
能源-資源永續循環 電能 廢熱回收 家庭或 工廠利用 工廠 發電機 沼氣 有機廢棄物 (乾燥熱能) 貯存槽 厭氧消化槽 農地灌溉 肥料利用 脫水
高濃度有機廢棄物生質能源回收 堆肥再利用 (約450 ton/d) 家戶收集 (約1800 ton/d) 廚餘 養豬再利用 (約1500 ton/d) 餐廳收集 (約1200 ton/d) 厭氧消化能源資源回收 高濃度有機廢棄物 (處理容量約16萬噸/年) 水肥處理廠 化糞池清除 水肥 下水道污水廠 水肥投入站 (產生量約5.0 Mton/y) 清運量約1.8 Mton/y 堆肥 糞渣 (55家禽畜糞堆肥場) 養豬場廢污 廢棄污泥 (土壤灌溉) 污泥消化廠 下水道污水廠 生活廢水污泥 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
甲烷回收系統 廢液處理或回送系統 黏土層 垃圾 地下水 觀測井 掩埋場 底部襯墊 廢液收集系統 地下水 垃圾掩埋產生沼氣設施
水肥 下水道污泥 廚 餘 註1 養豬污泥 豬隻攝食 既設 水肥場 污水廠已消化 污水廠未消化 適養豬廚餘 不適養豬 廚餘 既設 堆肥場 集中式厭氧消化設施 燃料化、材料化、肥料化 註2 • 既有設施 新建設施 • 技術面配套(增設前處理設備) • 行政面配合(與主管機關協調) • 分期開發 • 處理規模 • 優先設置示範廠 有機廢棄物集中處理生質能源利用 • 「利用既有設施擴充其性能」及「新建處理廠」兩種方式
有機廢棄物(污泥)產生現況分析 • 廚餘 • 2012年廚餘回收目標為2,200 ton/d,2020年將成長至2,700 ton/d。 • 扣除70%養豬再利用外, 2020年將有約800噸須作堆肥及其他再利用。(現有堆肥場處理量僅約300 ton/d) • 水肥 • 既有處理設施嚴重不足(約440 ton/d),部分縣市水肥無適當去處 • 養豬場廢污 • 缺乏適當處理,污泥在廢水場內部循環,嚴重影響處理性能 • 生活污水污泥 • 以下水道污泥為主,現行消化系統尚有餘裕空間可供利用
各類有機廢棄物之綜合比較 養豬廢水污泥 • 有機固體濃度:約1~2%(濃縮後) • 沼氣產生率:約0.3 L/g TVS • [問題]:水量大濃度低,清運費用偏高。 養豬場糞渣 • 有機固體濃度:約10%以上 • 沼氣轉換率:約0.5 L/g TVS • [問題]:纖維質高,顆粒大,須預經篩濾。目前以堆肥處理為主,可收集量不高。 廚餘 • 有機固體濃度:10%以上 • 沼氣轉換率:約0.7 L/g TVS • [問題]:含氮量低,纖維質、油脂高。顆粒大且不均勻,須預經篩分及破碎。 水肥、下水道污泥 • 有機固體濃度:約0.5% • 沼氣轉換率:約0.2 L/g TVS • [問題]:濃度低,砂質多,沼氣產生率偏低。
全國各種有機廢棄物 沼氣生質能源潛力預估(1/2) Ref.:Wen-Ching Chen(陳文卿),Wen-Chin Chen and Doong-Shur Geng(2008), The Strategy and Bioenergy Potential for Kitchen Waste Recycling in Taiwan. J. Environ. Eng. Manage., 18(4), 281-287
全國各種有機廢棄物 沼氣生質能源潛力預估(2/2) 一、全國養豬廢水處理場每年所產生的沼 氣量約可達2億立方米,可發電每年約 達3億度,相當於減少約20萬公噸CO2。二、沼氣若未收集利用而任意排放,卻等於 為1立方米將增加了10公斤的CO2當量。 亦就是增加200萬公噸CO2,約相當於全 國CO2排放量之0.9%!
Utiliz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 the EU Biomass 佔一半以上!!
台灣推動廚餘厭氧消化之關鍵課題 • 廚餘特性之掌握 • 生物可分解性高 • 沼氣潛能大 • 雜質高,易造成系統堵塞 • 宜先分離去雜質 • 粒徑不均勻 • 應先破碎及磨碎 • 油脂高 • 易產生浮渣,混合困難 • 沼氣產量高 • 水份高(相對於國外) • 宜採濕式醱酵 • 進料固體濃度設計建議:3%~6% • 反應槽攪拌很重要
台灣推動廚餘厭氧消化之關鍵課題(續) • 厭氧槽設計建造技術 • 高濃度(污泥)厭氧消化槽(反應槽型式之選擇) • 攪拌、循環 • 操作控制技術 • 有機負荷控制(濃度、停留時間) • 抑制因子 • 溫度控制 • 關鍵設備研發 • 油污分離 • 破碎設備 • 沼氣利用設備 • 其他相關課題 • 沼氣利用 • 污泥(殘渣)之再利用 • 醱酵放流液之再利用
廚餘厭氧醱酵模廠現場配置 3.7 0 0
Munster(德國) Arhus(丹麥) Passau Compogas(德國) Atlantic(加拿大)
62 (日本COMPOGAS)
CAMPO系統說明 • 一般垃圾 30T/D → 5T/D • 食品廢棄物 30~50T/D • 生垃圾一噸產生Biogas100~200m3 (TS 50%)=150~300kWH • 全廠每天產生沼氣約10,000m3, 可發電量約15,000度電 • 建廠費用:16.4億日圓=>每噸約1000萬NTD H2O 125T/D (TS 20%) 50T/D (TS 50%) Digester 發電利用 Biogas (310kw ×2 ) 1400m3×2 HRT:20~30day (55℃ )
八里污水處理廠 • 污水處理量: 每天7百萬立方米污水進流 • 污泥消化槽:6個蛋形槽,54,000 m3 of total capacity. • 設計污泥消化水力停留時間:HRT :18天(3,000 m3 of sludge per day,in 3% of VSS). • 沼氣產生量: 27,000m3 /天 (污泥VSS濃度 3%)
廚餘與污水處理廠污泥混合處理--以八里污水處理廠為對象推估廚餘與污水處理廠污泥混合處理--以八里污水處理廠為對象推估 • 100 m3廚餘與下水道污泥混合(總污泥量之3%) • 總沼氣產生量:35,000 m3 (約增加30%) • 可發電:54,000KWh per day • 400 m3廚餘與下水道污泥混合(總污泥量之13%) • 總沼氣產生量: 54,0000 m3 Biogas約為目前之2倍! • 可發電: 83,000KWh per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