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何谓模联?

何谓模联?. 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简称MUN , 是模仿联合国及相关的国际机构,依据其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的会议。青年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作为各国代表,参与到“联合国会议”当中。代表们遵循大会规则,在会议主席团的主持下,通过演讲阐述“自己国家”的观点,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进行辩论、游说,他们 与友好的国家沟通协作,解决冲突;他们讨论决议草案,促进国际合作;他们在“联合国”的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luel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何谓模联?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何谓模联? 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简称MUN,是模仿联合国及相关的国际机构,依据其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的会议。青年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作为各国代表,参与到“联合国会议”当中。代表们遵循大会规则,在会议主席团的主持下,通过演讲阐述“自己国家”的观点,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进行辩论、游说,他们与友好的国家沟通协作,解决冲突;他们讨论决议草案,促进国际合作;他们在“联合国”的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2. 虽然对模拟联合国活动其起源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但普遍公认这项活动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在联合国成立之前,就有一批学生活跃在校园里,他们对国际组织、对国际政治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活跃的哈佛学子在积极活动的同时探索出新的形式。他们开始模拟不同国家的外交官,参照国际联盟的议事程序讨论国际问题。后来联合国成立,这样一种模拟会议的形式被保留下来,并逐步发展成熟,形成了模拟联合国活动。虽然对模拟联合国活动其起源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但普遍公认这项活动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在联合国成立之前,就有一批学生活跃在校园里,他们对国际组织、对国际政治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活跃的哈佛学子在积极活动的同时探索出新的形式。他们开始模拟不同国家的外交官,参照国际联盟的议事程序讨论国际问题。后来联合国成立,这样一种模拟会议的形式被保留下来,并逐步发展成熟,形成了模拟联合国活动。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模拟联合国活动已经风靡世界,形式多样,规模不一,有国际大会、全国大会,还有地区级和校际间的大会,参与者有大学生到高中生,乃至初中生。同时,模拟联合国活动已经不仅仅是对联合国机构的模拟,它还包括对其他全球或地区性多边组织,政府内阁,国际论坛等组织或者会议的模拟。越来越多的创新模拟如历史模拟,未来模拟和国内问题模拟,模拟范围更加广泛。全世界每年有近四百个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在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召开。每年参与大会的师生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总人数超过四百万人。 模联的发展

  3. 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会议(Meeting) 议程(Agenda) 主席团(Dais) 代表团(Delegates) 媒体团(Media) 背景文件(Background) 辩论(Debate) 投票(Voting) 让渡(Yield) 动议(Motion) 问题(Point) 附议(Second) 文件(Documentation)

  4. 会议(Meeting) 会议(Meeting),即联合国中围绕一定的议题展讨论的活动。在模拟联合国中通常由主席团设置议题并提前发布学术背景文件(见:基本知识/基本概念/背景文件)供代表参考。会期(Session)是对会议的细分,由议程(见:基本知识/基本概念/议程)来确定。 议程(Agenda) 议程(Agenda)是会议的磋商顺序,也即议题的讨论日程。议程通常在会期开始时由代表通过简单多数投票(见: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投票)设定,也可以由主席团预先设定。

  5. 主席团(Dais) 主席团(Dais)由会议主席(Chair)、会议指导(Director)、会议助理(Rapporteur)组成。主席团负责把握会议的正确走向,并不直接参与代表讨论,亦不能发表与议题本身相关的立场、观点(安理会轮值主席除外)。会议指导则负责审核文件、协助主席执行会议程序。会议助理负责帮助会议进行记述。在必要的时候,学术总监(Director of Academics)也可以参与到每个会场的主席团事务去。 代表团(Delegates) 代表团(Delegates)由代表(Delegate)组成。代表是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派出参加会议的人,代表这个国家的形象与立场。一个国家在一个委员会有一名或两名代表,也即所谓的单代表制和双代表制。代表的职责在于维护国家利益、展示国家形象、参与国际事务的讨论并在斡旋中争取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最佳代表(Best delegate)是在每个委员会中,由主席团根据代表表现评判出的最优秀代表。这是一个委员会中的最高荣誉,但我们不建议代表为了得到这项荣誉而过度表现。 媒体团(Media) 媒体团(Media)是世界上各个知名的通讯社的出版物公司。媒体团的主要成员是记者(Journalist),负责参与发布会并撰写新闻、社评等文字。理论上,联合国的官方媒体还要负责在每个会期结束后出版《联合国日刊》。

  6. 背景文件(Background) 背景文件(Background)是主席团对所设置的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对该委员会议题由来、发展、当前问题等进行介绍和分析,并且会提示当前国际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分歧与共识。 通常来说,会议过程中需要的所有必要信息都可以在背景文件中找到。但代表仍然应该主动搜集更多资料,以完善自己在议题上的立场,为会议的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 文件(Documentation) 会议中的任何书面文字都称作文件(Documentation)。模拟联合国的常见的文件有:逐词记录(Record)、立场文件(Position paper)、工作文件(Working paper)、决议草案(Draft Resolution)、指令草案(Draft Directive)等。关于文件写作的详情请见:文件写作。

  7. 动议(Motion) 动议(Motion)是代表处于商定会议议程、修改发言时间、进行非正式辩论等目的而提出的需要投票表决的建议。在会议中,除了问题以外的、与会议相关的其他请求都必须通过动议来提出。动议的内容要简洁明白。常见的动议有: 1. 动议更改发言时间(仅用于正式辩论中,不可用于非正式辩论); 2. 动议修改发言名单顺序; 3. 动议进行有主持核心磋商; 4. 动议进行自由磋商; 5. 动议介绍决议草案; 6. 动议介绍指令草案; 7. 动议介绍修正案; 8. 动议关闭发言名单; 9. 动议结束辩论; 10. 动议调整决议草案序号; 11. 动议对决议草案投票; 12. 动议暂停会议(Suspension); 13. 动议召开新闻发布会(Press conference); 14. 动议休会(Adjournment)。 这些动议的作用将会在后面逐渐介绍。 如果同时有多项动议提出,则应根据《规则流程》中的办法进行处理。

  8. 辩论(Debate) 不同于平时的辩论比赛,模拟联合国中的发言、磋商、游说等均被称作“辩论”(Debate)。正式辩论:按照发言名单(Speakers’ list)顺序进行的辩论叫做正式辩论。发言名单贯穿整个会议,直到结束辩论。发言名单有一个顺序,各国代表按照这个顺序上台发言,发言的内容自定。 代表在发言中需要注意,发言的内容需要代表本国的立场,措辞不得掺杂不符合联合国会议语文规范和外交礼仪的语句。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表达人称的概念时,必须使用“我国(China)”、“英国(United Kingdom)”等词语,而不能使用“我”、“他”等词汇。 除了正式发言外,常见的辩论还有非正式辩论: 1. 有主持核心磋商(Moderated caucus):是除了正式发言外的会议主要组成部分。引入一个与议题相关的专题,大会暂时脱离发言名单而重新确定一轮发言国,围绕这个专题发言。讨论主题、总时间、每位代表发言时间由发起动议的代表设置,全体代表投票决定是否进行该磋商。若动议获得通过,发起动议的代表自动成为发言名单第一位,其他国家由主席随机点出。 2. 自由磋商(Un-moderated caucus):代表可在规定的时间内自由离席交流,交流的总时间由发起动议的代表设置,全体代表投票决定是否进行该磋商。自由磋商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其他辩论中交流不密切的缺点,允许代表离席,给予代表更大的空间,用更便捷的方式来提高交流的效率。

  9. 问题(Point) 如果代表有关于会议的问题,可以向主席提出问题。问题不需投票,由主席直接处理,问题和动议同时出现,主席先处理问题。问题是咨询主席的,而不是质询其他代表的。常见的问题有: 1. 程序性问题(Pointoforder):当代表认为主席在主持会议过程中发生错误时,可提出程序性问题,以纠正主席错误; 2. 咨询性问题(Pointofparliamentaryinquiry):当代表对于会议程序有不明白的地方时,可以举牌向主席咨询,问题的内容必须是程序性的; 3. 语法性问题(Point of grammatical mistake):当代表认为文件中有语法错误时,可以提出语法性问题,以纠正文件中的错误; 4. 个人特权问题(Pointofpersonalprivilege):当代表觉得在会场上个人有任何不适时,例如看不清楚屏幕或会场灯光太暗,可以提出个人特权问题,以求主席团的帮助和解决。

  10. 附议(Second) 决议草案需要五分之一以上的国家附议才可提交至主席团。友好修正案需要决议草案起草国附议,非友好修正案需要五分之一以上的起草国附议。同时,一项动议是否需要投票也由该项动议有无附议国决定。

  11. 基本流程 点名(Roll call) 设置议程(Setting agenda) 正式/非正式辩论(Formaldebate) 介绍文件(Introduction) 关闭发言名单(Closure of speakers’list) 结束辩论(Closure of debate) 投票(Voting) 暂停(Suspension) 休会(Adjournment)

  12. 点名(Roll call) 为了确定到场国家总数,由此计算简单多数(1/2取整+1)和绝对多数(2/3取整+1),在会议开始的时候将会点名。这些数据决定了对程序性问题表决的通过门槛。 点名的方式:主席助理按照国家名单上的顺序点名,点到的国家高举国家牌并答“到(Present)”。主席助理重复“某某国代表出席”,并在电脑屏幕上标示出席情况,最终计数。 设置议程(Setting agenda) 当会场有两个以上议题时,需要通过简单多数投票来确定议题的讨论顺序。

  13. 正式/非正式辩论(Formaldebate) 议程确定后,主席将会开启正式发言名单(Speaker’slist),此时要发表正式辩论的国家举国家牌,主席依次点名加入。每位代表的初始发言时间为120秒。发言时间和发言顺序可以通过动议来调整。 此外,在会议过程中,已经发表正式辩论的代表和不在名单之内的代表可以追加发言机会,只需向主席提交意向条(Page),不需投票即可自动添加到发言名单的最后。 发言名单的作用和缺点:供各国代表根据自己既定的发言主题发表讲话,其他国家通过聆听发言获取他国立场和观点。但各讲各的,主题分散,不利于促进共识的形成。

  14. 介绍文件(Introduction) 文件完成后需要进行介绍,以便代表了解文件的立场、主张,常见需要介绍的文件有: 1. 决议草案/指令草案:如果会场上有决议草案提交至主席团并经过签发,可以动议介绍此草案,如果获得通过,该草案的起草国将上台介绍该草案的内容,随后有一个澄清环节,用于回答台下代表关于错别字、词汇错误、语法错误等问题,接下来的会议各国代表就可以在辩论中引述、解释该份决议草案; 2. 修正案:如果会场上有非友好修正案提交至主席团并经过签发,可以动议介绍该修正案,同样,如获得通过,随后也有一个澄清环节。修正案一经介绍,立即附加到对应的决议草案之后,在该决议草案投票之前,先对此修正案表决。友好修正案不需要介绍,通过后直接加到决议草案中。有关友好修正案和非友好修正案的介绍,请见:文件写作/修正案。 3. 介绍工作文件不需要附议。

  15. 关闭发言名单(Closure of speakers’list) 意味着将不会有追加发言机会,发言名单不会再做出任何更改。 结束辩论(Closure of debate) 意味着终止辩论,发言名单上尚未发言的国家将自动失去发言机会。会议将进入对决议草案投票环节,会场将封闭禁止出入,然后再次点名。以此点名的数据重新确定简单多数和三分之二多数。

  16. 投票(Voting) 结束辩论后,此动议通过意味着将进行决议草案的投票,投票默认按照决议草案的编号顺序,除非有动议要求修改草案表决顺序(Reorder)。如果一份决议草案获得通过,之后的决议草案自动废除不再有投票机会。 一份决议草案在投票前,随时可以被起草国撤回而不需要投票。 如果有代表认为未通过的决议草案中有值得借鉴的条款,则可以动议对此决议草案逐条表决,但须以起草国不反对为前提条件。 对修正案的投票应该在修正案提出之后立即执行,如果修正案获得通过,则会在对该份决议草案投票时自动将内容加到决议草案中去。

  17. 暂停(Suspension) 暂停是每个会期结束时的程序性动议,用以遣散代表。通常在会期之间会有社交活动(Social event),用于增进代表之间的友谊。 休会(Adjournment) 如果有决议草案通过或所有决议草案被否决,且在最后一个会期,可以动议休会,届时所有会期结束,进入闭幕式。

  18. 模联常用技巧 了解委员会信息 在直接进入委员会议题研究之前,代表应该大致了解一下其历史、地位、大致职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登陆该委员会的官方网站,网站上会有该委员会的宗旨、主要任务、框架结构、议事规则以所有的文件。

  19. 认真研究背景文件 背景文件是学术部成员为会议的顺利进行,根据对大量资料的搜集整理编写而成的会议信息。因此代表一定要认真阅读背景文件,会议需要用到的绝大部分信息都可以在背景文件中找到,当然,如果会场出现突发状况,例如危机,则需要代表做好更多额外的研究才能正常应对。

  20. 研究代表国家在议题上的立场观点 关于所选的国家在指定主题上的立场,你可以在那些提供所选国家的文化及背景信息的地方找到。当地的大使馆或领事馆是相当可利用的渠道。另外,查明你所选的国家是否有外交部网站。这些网站有时会总结该国在不同问题上的立场。如果所选国家没有外交部网站,你可以看看该国的官方网站。用该国语言查寻其政府部门的名称也会有所帮助。有可能你会找到相关主页的英文翻译。

  21. 确定其他国家的立场观点 在了解了模拟国家的立场及国情之后,还需了解其他国家对于该问题的立场和观点。 了解国家关系不能局限于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而是要包罗万象,如民族、宗教、文化、历史、经济上的联系与纠葛,还有两国领导个人之间的友谊或者芥蒂。这些关系千丝万缕,错综复杂,如果不了解,小则事倍功半,大则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国家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国际格局的变迁、一个国家对自身利益的定位和取舍、国家体制的改变、乃至领导人的更迭,各国之间的关系都可能出现或大或小的变化,有些变化是显性的、剧烈的;有些变化则是细微的隐性的,应细加观察。

  22. 研究代表国家的文化和背景知识 各国外交政策都是其国内政策的延伸,掌握一国的基本国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国在某些国际问题的基本立场,甚至在危机处理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模拟国家的基本国情包括历史、地理、人口、风俗习惯、自然资源、政治经济状况、对外关系等。这类信息能帮助理解所选国家采取某种特定政策和政治立场的原因,因此十分重要。 你可以在从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网站(http://www.un.int/index-en/webs.html)查找该国代表团的网站,获得有关其文化和背景方面的信息。

  23. 确定与会态度和底线 出席一次国际会议,首先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有关国家、组织或机构发起和推动召开该次会议的目的,该次会议可能达成的成果及与本国利益的利害关系,在这个基础上确定出席会议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 通常说来,一国出席某次国际会议的主要目标无外乎以下几种:积极促成、全力封杀、尽力抵制、迟滞和搅局以阻止会议就某种问题达成协议,另外,由于有关问题与本国利益并无多大关系,也可能持超脱态度。 对于某个问题,各方的立场开始时往往会相距甚远。为缩小分歧,使会议取得成功,各方就必须在磋商中寻找立场的最大妥协程度,在不断要求对方让步的同时,自己也作出相应的松动。

  24. 训练文件写作的能力 在会议之前代表一定要认真参阅范例,把握文件写作的格式和语法规范。尤其是新人更应该密切注意对文件写作素养的训练,毕竟,会议的成果最终要以文件的形式呈现。

  25. 着装(Dresscode) 多数模拟联合国会议的开闭幕式、正式会议均要求穿着简单正装(Business casual)或者休闲装(Casual)出席,如有非常特殊的情况可以豁免。 社交活动可以穿着更加随意和个性化,如果不怕热的话也可以穿西装礼服,但是不得穿奇装异服,不得衣冠不整。 如果需要更多关于着装方面的指导,请联系会务工作人员。 男士(Gentlemen) 男士需穿衬衫,由于重庆夏天炎热,短袖长袖衬衫均可,如果觉得热也可以穿POLO衫,总之要有领衣服即可。可以不打领带。不要穿T恤、运动衫。 男士应该穿着西裤、卡其裤或者休闲裤,不可以穿运动裤、短裤、沙滩裤,尽量避免穿牛仔裤。 男士应穿皮鞋或者类似的休闲鞋,如果上装是比较休闲的款式的话,帆布鞋和板鞋也可以接受,但不可以穿着凉鞋、拖鞋。 女士(Ladies) 女士不像男士一样有严格的着装要求,可以更自主地搭配。 女士应穿着裙子或长裤,太短或太长的裙子都不好,不能穿短裤、运动裤。 女士可穿着衬衫,及其他较正式的上装,亦可穿休闲装。 不建议穿着高跟鞋,因为容易扭伤,尤其是没有穿高跟鞋的经历的同学。不能穿运动鞋。 其他注意事项

  26. 举止(Behaviour) 代表在会议期间的举止应当符合外交礼仪,有风度。礼仪指标也将作为主席团考核代表的一项重要标准。 代表不应在其他人发言时打断对方,或者在台下大声议论,在自己发言时要看着台下,但不应过久注视某一位其他代表,以免失礼。 措辞(Words) 代表不应该在言语中有过激烈的措辞,或者针对其他代表、国家的攻击。代表在讲话时必须全部使用第三人称。 平等(Equality) 外交场合应该注意身份的平等,所有代表都是国家的外交官,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主席团应该尤其注意。 此外,为了维持会议秩序,并避免代表在会议过程中有意表现出对其他代表的不平等倾向,在正式辩论和评论、有组织核心磋商等个人发言后,禁止鼓掌、喝彩。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