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80 Views
教育传播环境 第一节. 小组介绍及联系方式. 成员 1 :杨晓丹, 85210302 成员 2 :王告梅, 85210305 成员 3 :黄红英, 85210305 成员 4 :陈明卫, 85210305 成员 5 :王旭兰, 85210305. 成员分工. 杨晓丹 : 校园环境 王告梅 :教室环境 黄红英 :社会信息 陈明卫 :全球化和地球村 王旭兰 :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 6-1 教育传播环境. 一、校园环境.
E N D
小组介绍及联系方式 成员1:杨晓丹,85210302 成员2:王告梅,85210305 成员3:黄红英,85210305 成员4:陈明卫,85210305 成员5:王旭兰,85210305
成员分工 杨晓丹:校园环境 王告梅:教室环境 黄红英:社会信息 陈明卫:全球化和地球村 王旭兰: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
一、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心理环境,对教育传播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它们可以直接影响师生的传播行为,或影响师生的生理或心理,从而影响他们的传播行为。
1、校园物质环境 • 校舍建筑,如教学楼、宿舍、图书馆、体育场、礼堂等 • 校园建筑物的造型、色调、布局等 • 校园各种绿化、美化、净化设施
例子 • 深圳市南山区一所小学校园里的一组狼群雕塑,引起社会各个方面极大的关注。 • 该校校长表示,目前他们倡导的是对孩子进行“狼”的教育。狼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建一座狼群雕塑,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习“狼”的精神。
2、校园社会心理环境 • 学术风气,如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等; • 社会意识,如对各种社会政治问题的关心等; • 集体观念,如热爱集体、团结协作等; • 文明礼貌,如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等; • 求实精神,如实事求是、尽职尽责等。
例子 •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的同学们正在观看普法宣传版报。
二、教室环境 教室环境是对教育传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环境因素,也是教师最能控制的一种环境因素。
教室环境的特征 1.社会心理特征 例如:班级气氛,班级规模,班内老师和同学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等,班级精神,班级文化等。
教室环境的特征 2.物质特征 例如:教室的内部设计、结构、色调、家具陈设、通风、照明等。
教室环境的布置和设计的基本原则 1.目标性原则? 例如:幼儿园的集体目标是活泼快乐,所以幼儿园教室的设计应当围绕这个这个目标进行设计。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画一些儿童喜爱的可爱的卡通人物,或者一些可爱的花花草草等。
整体性原则 如:一个党校学习的教室布置,应当考虑到整体性,党校学习具有严肃性,所以教室的黑板报、墙壁、讲台的装饰,以及教学的内容等等,都要统一起来,形成一种整体性的严肃效果。如果在教室墙壁上贴几张性感女郎的海报,那就显然破坏了整体性了。
时效性原则 如:小学某年级,第一单元是学习爱国主义,那么在教室的墙壁上可以贴上爱国主义者的海报,教室的黑板报写一些爱国主义者的爱国事迹,班级的广播播一些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国家运动健儿英勇善战的场面。
而如果第二单元学的是古代优美的田园诗词,则可以在课室的墙壁上贴上相关的优美诗词,黑板报上画上一些优美的田园风光。而如果第二单元学的是古代优美的田园诗词,则可以在课室的墙壁上贴上相关的优美诗词,黑板报上画上一些优美的田园风光。
自主性原则 例如:教室应当让学生自主布置,教室的黑板报由学生自己设计出版,教室墙壁上的宣传画也由学生张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老师也要做一定的指导。
三、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包括社会思想意识信息、精神生活信息和社会物质生活等,是构成教育传播环境的重要因素
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 1.教师要当好教育传播中的”把关人” • 监控信息 网络上信息良莠不齐,教师要对信息进行力所能及的筛选和加工。 • 监控学生 中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蒙骗,受到不良价值观的 诱惑和误导,教师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能放任不管。 • 2.注重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 当今信息急剧繁衍和膨胀,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变得极为重要。 •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表达和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