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戲劇與表達 溝通 ~ 台灣傳統戲曲

任課教師 :黃迎春 老師. 戲劇與表達 溝通 ~ 台灣傳統戲曲. 台灣傳統戲曲. 臺灣傳統戲曲大多源自大陸閩粵地區,自明代末年隨漳、泉、客籍移民之播遷,閩粵一帶民間戲曲亦流傳至臺灣,因此臺灣早期民間戲曲乃建立於閩粵曲藝的基礎之上。. 台灣傳統戲曲. 於一九四五年國民政府統治台灣之前,台灣民間戲曲已非常蓬勃,其中較重要之劇種有南北管戲、布袋戲、歌仔戲。 http://ltl.gac.ntnu.edu.tw/node/4903. 布袋戲大師 - 李天祿. 布袋戲大師 - 黃海岱. 歌仔戲小生 - 葉青. 南管.

lucus
Download Presentation

戲劇與表達 溝通 ~ 台灣傳統戲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任課教師 :黃迎春 老師 戲劇與表達溝通~台灣傳統戲曲

  2. 台灣傳統戲曲 • 臺灣傳統戲曲大多源自大陸閩粵地區,自明代末年隨漳、泉、客籍移民之播遷,閩粵一帶民間戲曲亦流傳至臺灣,因此臺灣早期民間戲曲乃建立於閩粵曲藝的基礎之上。

  3. 台灣傳統戲曲 • 於一九四五年國民政府統治台灣之前,台灣民間戲曲已非常蓬勃,其中較重要之劇種有南北管戲、布袋戲、歌仔戲。 • http://ltl.gac.ntnu.edu.tw/node/4903 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布袋戲大師-黃海岱 歌仔戲小生-葉青

  4. 南管 • 南管又稱作「絃管」,歷史相當久遠,一般認為其保有許多唐宋音樂特色。絃管音樂一直保留在福建閩南地區,尤以泉州為重心,並傳播至東南亞及台灣等地,在台灣稱為「南管」,而東南亞則有稱南樂、南曲、南音或郎君唱者。

  5. 北管 • 北管與南管對稱,泛指自明清之際至清末由北方傳入台灣的戲曲音樂,其來源相當複雜,包括有崑腔、梆子腔、皮黃腔等不同的戲曲,多數採用北方語系的聲腔演唱。 北管戲曲在台灣早期農業社會裡,有職業劇團的「亂彈戲 」、「四平戲」及業餘票房的「子弟戲」等與民間生活息息相關,民間喜慶祭典經常演出北管戲曲。

  6. 布袋戲 • 布袋戲是由兩百多 年前中國大陸福建泉州、漳州移民引進使用南管、潮調音樂曲調的古典布袋戲開始,在臺灣歷經幾個世代的傳衍,不同世代的演師陸續加入北管音樂、平劇音樂、日 本流行音樂、西洋音樂、歌仔調音樂,並突破木製彩樓、舞臺的限制,引進商業劇場的編劇,加入電子化聲、光效果,而遞變為商業劇場的金光布袋戲與電視布袋 戲。經此長期演變發展,布袋戲乃成為特具臺灣文化風格的臺灣布袋戲。 

  7. 歌仔戲 • 看「歌仔冊」唸「歌仔」,是早期臺灣農村社會最重要的休閒;無論是農家忙餘所唱,市井小民平時歌詠的「歌仔」、「臺灣雜念」、街頭賣藝的盲人「唸歌」或乞丐走唱的「乞食調」等,唱的都是「錦歌」。「錦歌」繼承明代以來南方的小曲小調,主要以閩南的民歌為基礎,吸收一些民間小戲的部分曲調而形成。剛開始只是一般老百姓業餘的單純歌唱,由於廣受喜愛,慢慢發展成職業江湖藝人的通俗故事說唱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