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img
1 / 22

寫實主義時期 米勒 ﹝Jean Francois Millet﹞﹝1814 ~ 1875﹞

作者 : 陳為安. 寫實主義時期 米勒 ﹝Jean Francois Millet﹞﹝1814 ~ 1875﹞. 米勒是法國一位偉大的寫實主義田園畫家。批評家朱里亞.卡萊德在他撰寫的巨著 《 米勒藝術史 》 中,指出米勒的作品刻劃出他當時那個時代一般平民的人心和思想,表現了近代思想,是位高貴而不朽的人性畫家。他出身農民,一生描繪農夫的田園生活,筆觸親切而感人。

Download Presentation

寫實主義時期 米勒 ﹝Jean Francois Millet﹞﹝1814 ~ 1875﹞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作者:陳為安 寫實主義時期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1814 ~ 1875﹞

  2. 米勒是法國一位偉大的寫實主義田園畫家。批評家朱里亞.卡萊德在他撰寫的巨著《米勒藝術史》中,指出米勒的作品刻劃出他當時那個時代一般平民的人心和思想,表現了近代思想,是位高貴而不朽的人性畫家。他出身農民,一生描繪農夫的田園生活,筆觸親切而感人。米勒是法國一位偉大的寫實主義田園畫家。批評家朱里亞.卡萊德在他撰寫的巨著《米勒藝術史》中,指出米勒的作品刻劃出他當時那個時代一般平民的人心和思想,表現了近代思想,是位高貴而不朽的人性畫家。他出身農民,一生描繪農夫的田園生活,筆觸親切而感人。 •   羅曼羅蘭曾撰寫一本《米勒傳》﹝The Popular Library of Art 叢書之一,1902 年在倫敦出版。﹞當時羅曼羅蘭正在撰寫「偉人傳」,1903 年出版《貝多芬傳》,1907 年出版《米蓋朗基羅的生涯》。他把米勒也列為英雄之一,因為他認為米勒具有忍耐、愛、勇氣與信念,從事藝術,深具不屈不撓的英雄精神。 •   米勒一生留下作品不多,他從 1840 年至逝世的三十多年間,所作的油畫約僅八十幅,而且多數是小幅。這並非他對創作缺少熱情和精力,而是他重於思考。每作一畫經常重複思考,這可從他留下的許多素描草稿看出。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並不在於作品之多寡,只要能有幾幅作品在美術史上留名,也就足以永垂不朽。米勒就是如此。

  3. 播種者 ﹝The Sower﹞ 1850 ~ 1851 年 油彩‧畫布,102 x 82 公分 波士頓美術館,美國 這幅畫的播種者以隆起的大地為背景,特別誇張上流階級對貧民階級的專橫,藉以加重由危機思想宣傳所造成的憤激。

  4. 晚禱 ﹝The Angelus﹞ 1857 ~ 1859 年 油彩‧畫布,55.5 x 66 公分 奧塞美術館,巴黎,法國 本圖描寫兩位年輕夫婦聽到向晚的鐘聲,虔誠的向神禱告的情景。在遠遠地可以看到教會尖塔的黃昏田地上,兩人如剪影般凸顯出來的姿勢令人感動俄國大文豪托爾斯太極力稱讚這幅畫,米勒也因此畫而聞名世界。   米勒在這幅小品中畫上廣漠的空間,並且加入浩瀚無際的感懷。據他說,他想起了幼年時和祖母在田裡祈禱,而畫此畫他的祖母和母親早已去世,對遠離的時間、空間的回憶,都凝聚在畫中。

  5. 編織的婦人 / 坐著編織的牧羊女 1856油彩、木板39 x 29.5 cm 畫家似乎是從遠處觀察這個坐在樹下的小牧羊女,地點位於從巴比松到楓丹白露森林的入口附近,背景依稀可見一望無際的夏伊平原。牧羊女完全不受外界干擾,專心地打著毛線,羊群在附近吃草。周遭一片寂靜,披著粗羊毛斗篷的牧羊女似乎只是一個陷入沉思的剪影。寒色調賦予全畫清新的朝氣,與稚氣未脫的小牧羊女和諧一致。米勒曾畫過好幾幅類似的作品,主題都是小牧羊女坐在岩石上或土墩上,利用休息的時間打毛線。

  6. 紡紗女,奧弗涅的牧羊女 1868-69油彩、帆布92.5 x 73.5 cm 這幅油畫是在巴比松完成的,但其草稿來自米勒在1866年旅居奧弗涅及亞利耶(Allier)地區時所畫的多幅速寫。當時米勒陪妻子到以水療著稱的維琪療養,當地的鄉土人情使他大開眼界。奧弗涅的原始景觀及敦厚鄉民打動了米勒的心,因此這幅畫透露著一種特殊的情感。紡紗女的面孔似乎籠罩在光環之中,眼窩凹陷,雙唇微啟,背光的身影後方是浮著朵朵白雲的明亮天空,襯托出人物超越時空的永恆感,猶如孤寂、隱遁的象徵,若隱若現的羊群,更加深了虛無飄渺的感覺。這幅畫的構圖經過精心的研究:「明亮的天空與灰暗的土坡,霧般的雲朵與牧羊女結實的身軀,牧羊女應是不知愁的年紀卻帶著一臉憂愁,這一切都形成極為強烈的對比。」 女郎的表情的確耐人尋味。正是由於以上種種原因,《紡紗女》才被視為米勒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7. 牧羊女與羊群 / 大牧羊女圖 約1863油彩、帆布81 x 100 cm 1879 米勒從1862年開始構思這幅牧羊圖的創作。根據宋思爾的說法,雖然米勒未曾向任何人提及此事,但是「這件作品全盤佔據了他的思維」。法國名作家兼權威藝評家高帝耶也稱讚它是「一幅完美的畫」。全畫洋溢著寧靜安祥的和諧之美。年輕的牧羊女站在羊群的前方,戴著紅帽,披著羊毛短斗篷,低著頭正在打毛線。她獨自一人領著羊群,站在蕭瑟、陰暗、單調、平坦的曠野中,一望無際的草原一直延伸到遠處天地相會的地平線。。牧羊女身後的羊群聚攏在一起,將夕陽餘暉反射成波濤起伏的光點。簡單的場景更能反映出畫家爐火純青的功力:完美的構圖、巨細靡遺的細節),我們再一次看到藍、紅、金黃色組成和諧完美的畫面。。

  8. 春天 1868-1873油彩、帆布86 x 111 cm 《春天》是一幅純粹的風景畫,是在巴比松的工作室裡完成的。工作室外面有一個花園,依偎在楓丹白露森林的旁邊。森林看來好似一堵綠色的牆,嫩綠的春芽及修長平行的樹幹帶來輕盈的感覺。對大自然觀察入微的米勒描繪出春季雷雨的烏雲、雨後的彩虹、飽含濕氣的泥土、零星散布的春季花卉、開花的果樹等。繽紛的色彩才是創作的主軸,五顏六色相互呼應,相得益彰。這幅畫以粉紫、嫩綠、淺棕等明亮色調為主,雷雨進入尾聲的深紫色天光為輔,詩情畫意,美不勝收。此畫承襲了北方風景畫派的傳統,在烏雲密布的天空下,不可駕馭的大自然反映出人類的渺小無助。

  9. 母親的細心 1855 ~ 1857 年 油彩‧畫布,29 x 20.5 公分 羅浮宮,巴黎,法國 這幅畫描寫米勒的妻子卡托莉妮和他們的小孩,呈現親情洋溢令人會心一笑的情景。米勒出生於 1814 年,再巴黎生活了十年後,因嚮往田園生活而到巴爾俾遜定居,當時為 34 歲,和妻子已經育有三個小孩,翌年又添一個。米勒所畫的農民多半是嚴肅,甚至可以說是崇高的,有時也有像這幅小品,充滿家庭親情的幽默之作。

  10. 拾穗 ﹝The Gleaners﹞ 1857 年 油彩‧畫布,54 x 66 公分 奧塞美術館,巴黎,法國 在 1859 年的《晚鐘》及1857 年的《拾穗》之中,至今仍存在著與製做當時同樣感人的質素。米勒生長於諾曼第的農場,本圖是他在 35 歲左右以前尚找不到藝術方向的苦鬥時代之代表作。他討厭巴黎瘋狂似的氣氛及噪音,1849 年在巴比仲的小樹裝莊找到他的憩息之地他在此地碰到了狄奧多爾‧盧梭,並結為知交。這個時期對米勒而言誠為幸福的時期。他在《拾穗》之中初次使用寫實主義的手法,這特別可以見諸收割之後一望無垠的稻田中站立的三個人。其簡潔紮實的素描功力,及風景處理上對於不必要部份的省略之點特別引人注目。馬車、馬、房子、樹木、雜草等的背景及其間所見的小人影乃是此一廣大的勞動場面所不可或缺的成份。在米勒的作品中常以人物為中心,這一點異乎經常聽懂﹝森林語言﹞的其他巴比仲派畫家。其後梵谷還臨摹過米勒的作品。

  11.  「拾穗」是米勒10年觀察與研究的成果,更是他悲憫農民的人道精神,最淋漓盡至的發揮。畫中呈現三個農村婦女,在收割之後的麥田裡撿拾遺落的麥穗。較年輕的兩位彎著腰朝向麥稈七零八落的灰土地,雙眼緊盯地面,忙著撿拾落穗並隨手扔進兜在腰際的圍裙裡。最年長的婦女微微俯身,手中拿著一把細枝。後方背景裡,畫面右側有騎馬的管理員正在監督收成的進度,成綑成堆的麥綑、大板車和成群的農場工人構成明亮的熱鬧景象,與三個拾穗女的淒涼形成強烈的對比。 許多人都在這三個拾穗女的身上看到了雅典巴特農神殿雕像的影子。亞布(Edmond About)形容她們「足履木鞋,追隨著米開朗基羅和勒敘厄(Le Sueur)的腳步。」三個婦女分別裹著藍、紅、黃三種美麗原色的頭巾,相貌特徵幾乎全被遮蓋了。她們是沒有面孔的無名氏,她們只是拾穗者。

  12. 米勒從1862年開始構思這幅牧羊圖的創作。全畫洋溢寧靜安祥的和諧之美。年輕的牧羊女戴著紅帽,披著短斗篷,低頭打毛線。她領著羊群,站在蕭瑟、陰暗、單調的曠野中,一望無際的草原延伸到遠處天地相會的地平線。 這幅風景畫的準確及其淡淡愁緒令人擊節嘆賞。牧羊女身後的羊群聚攏在一起,將夕陽餘暉反射成波濤起伏的光點。簡單的場景更能反映出畫家爐火純青的功力:完美的構圖、巨細靡遺的細節(如牧羊女腳邊散布的小花),我們再一次看到藍、紅、金黃色組成和諧完美的畫面。

  13. 年輕的農家女坐在草地旁的斜坡上,一邊看顧吃草的山羊一邊用紡錘抽羊毛紗。她穿著米灰色粗布袍,肩上披著一條羊毛圍巾,腳上穿著木鞋,頭上戴著奧弗涅(Auvergne)地區傳統的「鐘形」無邊草帽。榛木紡紗桿上插著以布條固定的羊毛束,牧羊女以左手所持的紡錘來絡紗。 這幅畫的草稿來自米勒1866年旅居奧弗涅及亞利耶(Allier)地區時所畫的多幅速寫。當時他陪妻子到以水療著稱的維琪(Vichy)療養,當地的鄉土人情使他大開眼界。 這幅畫的構圖經過精心的研究:「明亮的天空與灰暗的土坡,霧般的雲朵與牧羊女結實的身軀,牧羊女應是不知愁的年紀卻帶著一臉憂愁,形成極為強烈的對比。」女郎的表情的確耐人尋味。也因此,「紡紗女」被視為米勒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14. 「春天」是一幅純粹的風景畫,是米勒在巴比松的工作室裡完成的。工作室外面有一個花園,依偎在楓丹白露森林的旁邊。森林看來好似一堵綠色的牆,嫩綠的春芽及修長平行的樹幹帶來輕盈的感覺。米勒對大自然觀察入微的米勒,描繪出春季雷雨的烏雲、雨後的彩虹、飽含濕氣的泥土、零星散布的春季花卉、開花的果樹等。 「春天」更承襲了北方風景畫派的傳統,講究無微不至的觀察,還有微小人物,在烏雲密布的天空下,不可駕馭的大自然反映出人類的渺小無助。但這幅畫也受到了新繪畫的影響,追求迅速直接的感覺及印象,對於明亮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