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 likes | 965 Views
基 础服装设计. 边晓芳. 第十章 服装变化规律及流行. 1. 服装变化概述 在服装发展变化中,变化是绝对的、永恒的,稳定是相对的、暂时的。 服装时刻在发生变化,然而却万变不离其宗。 了解服装发展变化的规律,随时调整设计方向。. 2. 服装造型的变化规律. 简繁对换的规律 层次渐进的规律 终极返转的规律 系列分化的规律 性别对立的规律 重视功能的规律. * 60 年 * 30 年 * 12 年 流行周期趋短 日本时装研究专家吉川和志 十二年周期论. (一) 原理.
E N D
基础服装设计 边晓芳
第十章 服装变化规律及流行 1.服装变化概述 • 在服装发展变化中,变化是绝对的、永恒的,稳定是相对的、暂时的。 • 服装时刻在发生变化,然而却万变不离其宗。 • 了解服装发展变化的规律,随时调整设计方向。
2.服装造型的变化规律 • 简繁对换的规律 • 层次渐进的规律 • 终极返转的规律 • 系列分化的规律 • 性别对立的规律 • 重视功能的规律
* 60年 * 30年 * 12年 • 流行周期趋短 • 日本时装研究专家吉川和志 十二年周期论
(一)原理 • 面料、款式、色彩循环变化、同步进行 一个整体 • 每个周期可以分为: 女性化时期/ 杂乱无章时期
女性化时期 • 前七年 • 女性化、浪漫 • 较正统
杂乱无章期 • 后五年 • 混乱、反复无常 • 变化不定,无规律
(1)1949——1960 女 49—55年 / 杂 56—60年 (2)1961——1972 女 61—67年 / 杂 68—72年 (3)1973——1984 女 73—79年 / 杂 80—84年 • 吉川已经研究
根据吉川的理论推断 (4)1985——1996 女 85—91年 / 杂 92—96年 (5)1997——2008 女 1997—2003年 / 杂 2004—2008年
转换的特征是色彩 • 女性化时期 杂乱无章期 紫色 • 杂乱无章期 女性化时期 淡色
例 • 杂乱无章期第一年 • 1956金色;1968紫;1980无特例色彩,紫调 • 女性化时期第一年 • 1961柔和色调;1973无特别,一反暗色,流行淡色
A.女性化时期 1)造型 • 廓型简洁:A型、H型,帝政风格 • 对称、匀称 • 比例正规:黄金分割、1:√2,1:√3, • 有时吸收男装设计及制作
2)风格 • 罗曼蒂克式 强调女性化 • 明亮色调,梦幻气氛 • 褶,花边,抽纱,刺绣
3)变化 • 七年内基本造型变化稳定、持续
B.杂乱无章期 1)造型 • 偶发性,不规则性,不匀称,不统一协调,混乱 • 左右不对称,服装衣缘指向各种方向角度 • 打乱比例,与身体不十分相称,过大(小)
2)风格 • 有混乱,崩溃,颓废感 • 民族式,古典式,乞丐式,工作服,野战服式
3)变化 • 不稳定,非连续性,很难预测
A.女性化时期 (1)淡色,急剧上升(杂期后期缓慢出现),第二三年稍减,以后反复升降。 (2)色调,明亮优雅 (2)彩色,以红、蓝、黄为中心,黄稍降,中后期带红的紫色增加 (3)前期 茶、酒红色有所增加 (4)象牙色、明亮的浅驼色、黑、白,整个时期很重要。
B.杂乱无章期 ⑴紫色急剧增加。第二年,紫稍有停滞,有时诱发紫补色——黄、黄绿。不久后,发展到淡色,呈现绿松石色,晚期,高彩度青绿 ⑵印染配色,紫、黄绿、绿松石、橙组成 浅亮色,虽喜好率不高,但是象征色 ⑶基本色仍流行 ⑷晚期 有时流行茶色和橄榄色,前后出现暗灰、黑色;晚期,微黑、较暗色泽,不清洁感
A.女性化时期 ⑴薄、软、弹、滑,无凹凸不平感 • 中期以后,挺爽 ⑵代表织物:单绉、派力司、双绉。 • 中期:杨柳绉、乔其纱等上等细布,亚麻布,巴厘纱,点子花薄纱 ⑶印花纹样:纤巧、绘画风格 • 佩斯利涡旋花,水珠纹样
B.杂乱无章期 ⑴比较粗糙,稀疏感很强,注重不规则效果。 ⑵织物:山东绸、板司呢、平纹结子呢、仿古缎、拉舍尔经编镶嵌织物、麻纱织物、手编、波纹、拷花长丝绒、各种处理效果的坚固呢 ⑶印花:模糊不规则
流行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 • 黑子小 ,淡色,女性化
3.服装的流行 • 服装中的流行是指在服装领域里占据上风的主流服装的流行现象。 1)服装流行的形式 • 自上而下的形式 • 自下而上的形式 • 平行移动的形式
服装流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现代社会中,影响服装流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科学技术水平、当代艺术思潮,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都会对服装流行的形成、规模和时间长短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社会的经济状况是影响服装流行的重要因素。 • 一种新的样式能否广泛流行,首先要求社会具有大量提供该样式的物质能力。
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急速增长,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成本降低,人们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一方面加速了服装流行的节奏,另一方面使得时尚成为一种人们普遍追求的大众化的生活方式。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急速增长,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成本降低,人们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一方面加速了服装流行的节奏,另一方面使得时尚成为一种人们普遍追求的大众化的生活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经济的持续不景气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时尚领域,设计师们不谋而合地倾向于返璞归真、内衣外穿等风格的设计,人性的回归愈演愈烈。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经济的持续不景气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时尚领域,设计师们不谋而合地倾向于返璞归真、内衣外穿等风格的设计,人性的回归愈演愈烈。
任何一种流行现象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的。它必然地会受到该社会的道德规范及文化观念的影响和制约。任何一种流行现象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的。它必然地会受到该社会的道德规范及文化观念的影响和制约。
在封闭型社会中,人们过着平静而缺乏变化的生活,传统文化占统治地位,是很难产生流行的。在封闭型社会中,人们过着平静而缺乏变化的生活,传统文化占统治地位,是很难产生流行的。 • 右图:初唐时期短襦长裙
由于战争或其它方式而引起社会变化和异文化输入时,流行便会随之而起。由于战争或其它方式而引起社会变化和异文化输入时,流行便会随之而起。 • 唐代盛行一时的胡服。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人在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开始了在精神上的文化寻根,表现在服装上就是世纪华服的流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人在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开始了在精神上的文化寻根,表现在服装上就是世纪华服的流行。
一个国家或社会政治状况和政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服装的流行也有影响。一个国家或社会政治状况和政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服装的流行也有影响。 • 《杜鹃山》中女主角的着装。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中,流行一般只发生在社会上层。流行成为大众化的社会现象,只有在人的个性获得解放,人们享有充分自由选择权利的社会中才有可能。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中,流行一般只发生在社会上层。流行成为大众化的社会现象,只有在人的个性获得解放,人们享有充分自由选择权利的社会中才有可能。
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常常会引起服装的变化。 • 日本服饰评论家大内顺子曾说:“找一找每五年一变的时装潮流的转折点,就会发现在各个转折点上都有相应的社会事件发生。这些事件也将决定后面几年间的世界政治、经济气。”
18世纪90年代法国大革命时期,曾引起长裤的流行,“长裤汉”成为革命者的代称。18世纪90年代法国大革命时期,曾引起长裤的流行,“长裤汉”成为革命者的代称。
中国在解放后风行的列宁装,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间流行的军便服也充分显示了政治对服装流行产生的巨大影响。中国在解放后风行的列宁装,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间流行的军便服也充分显示了政治对服装流行产生的巨大影响。
战争是政治的特殊表现形式,它对服装流行也有明显影响。为了适应战争环境,服装变得简单实用,色彩暗淡而不引人注目。战争是政治的特殊表现形式,它对服装流行也有明显影响。为了适应战争环境,服装变得简单实用,色彩暗淡而不引人注目。
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和世界的服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战事紧张的环境下,拖曳在地的女裙开始缩短到踝部以上几英寸处,长裤开始流行。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和世界的服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战事紧张的环境下,拖曳在地的女裙开始缩短到踝部以上几英寸处,长裤开始流行。
科学技术是一种加速的推动力,它的发展推动了通讯、交通的发达,缩短了时空距离。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了解到世界上正在流行的东西。科学技术是一种加速的推动力,它的发展推动了通讯、交通的发达,缩短了时空距离。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了解到世界上正在流行的东西。
从人类的历史看,纺纱织布的技术发明给人类衣着带来巨大的变化和飞跃。从人类的历史看,纺纱织布的技术发明给人类衣着带来巨大的变化和飞跃。 • 到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 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促使服装从手工缝制走向机器化生产。
骨针 • 2.7万年前 •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 • 长8.2,直径0.33 • 意味着人类开始简单地缝制服装
陶制纺轮和配饰 • 大汶口文化 • 纺轮的出现,说明人类开始利用植物纤维织造衣料,为后世的纺织技术奠定了基础。
机器加工服装的速度比人工缝制提高了上百倍,使大批量生产成衣成为可能。机器加工服装的速度比人工缝制提高了上百倍,使大批量生产成衣成为可能。 • 成衣化生产降低了成本,缩短了服装流行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