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38 Views
生物专题 变异与育种. 第 2 课时. 抚顺十中 黄益. 一 · 复习提问.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1. 可遗传变异包括 , , 。 2. 基因突变的概念: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 和 而引起的 ___________ 的改变。 3. 基因突变主要发生的时期是: 和 。 4. 基因突变的特点: 性, 性, 性, 性, 性。 5. 诱发基因突变的常用方法: 或 。. 替换. 增添. 缺失. 基因结构. 有丝分裂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普遍. 随机. 低频. 不定向. 害多利少. 物理因素.
E N D
生物专题 变异与育种 第2课时 抚顺十中 黄益
一·复习提问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 1.可遗传变异包括,,。 • 2.基因突变的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和而引起的___________的改变。 • 3.基因突变主要发生的时期是:和 。 • 4.基因突变的特点:性,性,性,性, 性。 • 5. 诱发基因突变的常用方法:或。 替换 增添 缺失 基因结构 有丝分裂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普遍 随机 低频 不定向 害多利少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交叉互换型 自由组合型 • 6.自然状况下基因重组的类型:和, 发生的时期依次为:和 。 • 7.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包括: 和。 • 8.二倍体的概念:由_______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 受精卵 两
9.多倍体 • (1)概念: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染色体组的个体。 • (2)诱导方法:或处理________________。 • (3)多倍体形成的原理: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或低温条件能够抑制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复制且着丝点分裂后不能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使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 (4)优点:茎秆______,叶片果实和种子都_______,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____________。 三个或三个以上 秋水仙素 低温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纺锤体 粗壮 比较大 增加
10.单倍体 • (1)概念:由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 (2)形成原因: • ①自然条件:可由____________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 ②人工条件:可利用方法获得新个体 • (3)单倍体植株的特点:。 配子 配子 配子 花药离体培养 通常植株弱小,高度不育
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实验材料 • 甲品种小麦:高秆高产(DDTT) • 乙品种小麦:矮秆低产(ddtt) •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目的:获得纯合矮秆高产(ddTT)小麦
二.常见育种方法的比较 育种方法 育种过程 原理 优点 缺点 杂交育种 集中亲本优良基因,操作简单 获得纯合子品种年限长 基因重组 单倍体育种·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技术复杂 染色体变异 多倍体育种 操作简单,能较快获得新类型 染色体变异 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 提高变异的频率,大幅度改良某些生物性状 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现有①和②两个品种的小麦,①为纯合高秆高产(DDTT),②为纯合矮秆低产(ddtt),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为获得纯合矮秆高产小麦(ddTT)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现有①和②两个品种的小麦,①为纯合高秆高产(DDTT),②为纯合矮秆低产(ddtt),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为获得纯合矮秆高产小麦(ddTT)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例题 • (1)用①和②通过Ⅰ和Ⅱ过程培育出⑤的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 (2)用Ⅲ和Ⅴ培育出⑤的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由⑤培育出的⑥是______倍体。 • (4)由①和②通过Ⅰ和Ⅲ过程培育出⑤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③培育出④的过程叫______________, Ⅴ过程需要用___________处理______________。 基因重组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四 单倍体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单倍体幼苗
小结 • 复习可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复习了变异原理在育种中的应用,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法可以更好的达到育种目的 • 重点复习了四种育种方法的过程、原理、优点和缺点。
1.(2008天津市理综高考试题)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1.(2008天津市理综高考试题)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 课堂反馈 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D
2.(2011.浙江金华十校联考)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等,下面对四种育种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 B.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 C.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 • D.都不可能通过产生新基因而产生新性状 A
3.(2011.上海重点中学联考)尽管现在的育种方法有多种,但传统育种方法—杂交育种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杂交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育种过程中不可能出现自交现象 • B.能得到具有杂种优势的杂合子 • C.不能得到纯合子 • D.用时短,操作简便 B
4.(2010.聊城二模)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γ射线照射作物种子,获得所需性状的频率很低 • B.可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获得新的基因 • C.三倍体植株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能表现出优良性状 A
5.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 ) • A.种植→F1→选不分离者→纯合体 •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A
6.(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6.(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 (2)Ⅰ、Ⅱ、Ⅲ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___类。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___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矮秆抗病Ⅱ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的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 自交 2/3 Ⅱ C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害多利少性 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