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現代文學與文化

梅家玲 教授. 現代文學與文化. 專題一 觸摸歷史 ‧ 進入五四. 【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 2.5 版 授權釋出 】. 第二講 新青年與新文化運動: 蔡元培、胡適、傅斯年. 「新青年」的時代意義 從「老大帝國」、 「少年中國」 到「青年社會」 來自學院的力量: 校長,教授,學生 蔡元培:北大校長 胡 適:北大教授 傅斯年:北大學生 →臺大校長 新青年 、 新文化運動與臺灣. 「新青年」的時代意義 --從「少年中國」到「青年社會」. 晚清

lucio
Download Presentation

現代文學與文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梅家玲 教授 現代文學與文化 專題一 觸摸歷史‧進入五四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2. 第二講新青年與新文化運動:蔡元培、胡適、傅斯年第二講新青年與新文化運動:蔡元培、胡適、傅斯年 • 「新青年」的時代意義 從「老大帝國」、「少年中國」 到「青年社會」 • 來自學院的力量:校長,教授,學生 蔡元培:北大校長 胡 適:北大教授 傅斯年:北大學生→臺大校長 • 新青年、新文化運動與臺灣

  3. 「新青年」的時代意義--從「少年中國」到「青年社會」「新青年」的時代意義--從「少年中國」到「青年社會」 晚清  以「少年中國」取代「老大帝國」(梁啟超) 民初  以「幼者本位」取代「長者本位」(魯迅、周作人) 五四 新時代與青年社會 (陳獨秀)

  4. 「新青年」的時代意義--從「少年中國」到「青年社會」「新青年」的時代意義--從「少年中國」到「青年社會」 • 晚清:以「少年中國」取代「老大帝國」(梁啟超)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也,製出將來之少 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與此世 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為緣。 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陽;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 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戲文; 老年人如鴉片煙,少年人如潑蘭地酒;老年人如別行星之隕石, 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島;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 少年人如西伯利亞之鐵路;老年人如秋後之柳, 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瀦為澤, 少年人如長江之初發源:此老年與少年性格不同 之大略也。梁啟超曰:人固有之,國亦宜然。

  5. 「新青年」的時代意義--從「少年中國」到「青年社會」「新青年」的時代意義--從「少年中國」到「青年社會」 • 民初:以「幼者本位」取代「長者本位」 • 蒙養之要,不在理論而在方術。欲通其術,要當以兒童為 師而自求之……故今對於徵集成績品之希望,在於保存本真 ,以兒童為本位。我們不可不廢去祖先崇拜,改為自己崇拜 ──子孫崇拜。(周作人) • 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 一味蠻做,便大礙於孩子的發達。……希望覺醒的 人,應該洗淨了東方古傳的謬誤思想,對於子女, 義務思想須加多,而權力思想卻大可切實核減, 以準備改做幼者本位的道德。(魯迅)

  6. 「新青年」的時代意義--從「少年中國」到「青年社會」「新青年」的時代意義--從「少年中國」到「青年社會」 • 五四:新時代與青年社會 •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 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於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人身。 新陳代謝,陳腐朽敗者無時不在天然淘汰之途,與新鮮活潑者以 空間之位置及時間之生命。人身遵新陳代謝之道則健康,陳腐朽 敗之細胞充塞人身則人身死;社會遵新陳代謝之道則隆盛,陳腐 朽敗之分子充塞社會則社會亡。(陳獨秀) • 青年二字,亦為民國以來一新名詞。古人只稱童年、少年、成 年、中年、晚年。……而猶必為新青年,乃指在大學時期身受新 教育具新知識者言。故青年二字乃民國以來之新名詞,而尊重青 年亦成為民國以來之新風氣。 (錢穆)

  7. 新青年與新文化運動 : 蔡元培、胡適、傅斯年 • 來自學院的力量:校長,教授,學生 • 蔡元培:北大校長 • 胡 適:北大教授 • 傅斯年:北大學生→臺大校長

  8. 蔡元培(1868-1940) 開出一代風氣,  釀成一大潮流,  影響到全國,  收果於後世。 (梁漱溟 〈紀念蔡元培先生〉)

  9. 蔡元培(1868-1940) 生平重要事蹟 • 浙江山陰(紹興)縣人, 字孑民 • 舊學出身,留心新學 • 在紹興中西學堂設立 「養新書藏」圖書館, 倡辦新式學校 • 男女平權思想、興辦愛國女學校

  10. 蔡元培(1868-1940) • 曾兩度遊學歐洲,旅居德、法, 從事哲學、美學、心理學、教 育等研究。 • 籌建教育部,提出以軍國教育、 實利教育、公民道德、世界觀、 美育等五育作為新教育方針。 • 任北京大學校長,改革大學教育。 • 第一任中央研究院院長(1928 - 1940)。

  11. 蔡元培(1868-1940) 辦學理念與治校實績 • 任期:1916年12月-1923年7月。 • 教育救國、學術救國、道德救國。 • 北大1918年開學式演說: 「大學乃純粹研究學問之機關, 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尤當以 養成學問家之人格,而不當以 升官發財之階梯,不可視為養 成資格之所,亦不可視為販賣 知識之所。」

  12. 蔡元培(1868-1940) 辦學理念與治校實績:相容并包,自由發展 近代思想自由之公例,既被公認,能完全實現之者, 厥惟大學。大學教員所發表之思想,不但不受任何 宗教或政黨之拘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學者之牽制。 苟其確有所見,而言之成理,則雖在一校中,兩相 反對之學說,不妨同時幷行,而一任學生之比較而 選擇,此大學之所以爲大也。 孑民以大學爲囊括大典包羅衆家之學府, 無論何種學派,苟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者,相容幷包,聽其自由發展。 (蔡元培〈大學教育〉)

  13. 蔡元培(1868-1940) 辦學理念與治校實績 • 延聘各方學者赴北大任教: .胡適、劉半農、魯迅、周作人、梁漱溟、 錢玄同等人。 .陳獨秀為文科學長、李大釗為圖書館長。 • 教授治校、學生自治。 • 開學術、思想自由之風氣。 • 新文化運動的搖籃、五四運動的中心。

  14. 蔡元培(1868-1940) 辦學理念與治校實績 • 五四運動爆發後,與各校 校長同往教育部與警察廳, 要求釋放被捕學生。 • 讀書不忘救國、 救國不忘讀書 • 北大文科正式招收女學生, 開大學男女同校之先河。 攝影:馮成

  15. 胡適 (1891 - 1962) 新文化中  舊道德的楷模, 舊倫理中  新思想的師表。 (蔣中正輓胡適)

  16. 胡適 (1891 - 1962) 生平重要事蹟 • 生於上海,後因父親胡傳 (鐵花)任臺東知州,舉家 遷往臺東;割臺後返回上 海。 • 曾受傳統私塾教育,後接 受新式學堂教育。 • 考取「庚款」第二批留美官費生, 入康乃爾大學讀農科,後轉讀文 科。

  17. 胡適 (1891 - 1962) • 入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研究所,師從杜威,畢生服膺於實證主義(pragmatism)哲學。 •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 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18. 胡適 (1891 - 1962) • 提倡白話文運動,1916年作〈文學改良芻 議〉,刊載於1917年1月1日《新青年》第 2卷第5號。 1.須言之有物 2.不模倣古人 3. 須講求文法 4.不作無病之呻吟 5. 務去爛調套語 6.不用典 7.不講對仗 8.不避俗字俗語

  19. 胡適 (1891 - 1962) • 1917由美返國,任教北京大學;1938年任中華 民國駐美國大使;1946年任北大校長。其間胡適 重要的文化與文學活動有: • 與陳獨秀等六人輪流編輯《新青年》。 • 於《每周評論》上發表〈多研究些 問題,少談 些主義〉,引起「問題 與主義論戰」。 • 以白話文寫作獨幕劇 《終身大事》 ,奠定 現代話劇的形式。

  20. 胡適 (1891 - 1962) • 重要文化與文學活動: • 出版《中國哲學史大綱》、《嘗試集》、 《白話文學史》、《人權論集》(合著)等書。 • 與徐志摩等成立新月書店,創辦《新月》。 • 曾參與創辦的報刊尚有《努力周報》、 《現代評論》周刊、 《獨立評論》等。 攝影:Shirley Lai

  21. 胡適 (1891 - 1962) • 《自由中國》創刊,胡適任《自由中 國》名義上的發行人,作發刊詞〈自 由中國社的宗旨〉。 • 1949-1957旅居紐約,偶爾返臺演講, 其間多次發表英文反共言論。後返臺 任中央研究院院長(1957年12月-1962 年2月)。 • 1962年,於中央研究院主持院士會議 時,突然心臟病發作,當日下午過世。 本作品由胡適紀念館授權本課程:現代文學與文化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您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22. 胡適 (1891 - 1962) 重要貢獻 • 新文化運動之領導人,宣揚 實證、自由主義,提倡民主 、科學 。 • 文學改革者,提倡白話文, 著《白話文學史》。 • 白話詩第一人,《嘗試集》顯示新詩形成之艱難過程。 • 學術研究涵括文學、史學、哲學、 考證學等多方面

  23. 傅斯年(1896-1950) 敦品、力學 愛國、愛人

  24. 傅斯年(1896-1950) • 辦大學為的是學術, 為的是青年,為的是 中國和世界的文化。 • 我們貢獻這個大學 于宇宙的精神。 〈國立臺灣大學第四次校慶演說詞〉

  25. 傅斯年(1896-1950) 生平重要事蹟 • 山東聊城人,字孟真。 • 北京大學本科國文門學生。 • 1918年創立新潮社,出版刊物 《新潮》,作〈 《新潮》發刊 旨趣書〉,以批評的精神、科學 的主義、革新的文詞為原則,響 應《新青年》的革新思想。

  26. 傅斯年(1896-1950) • 五四運動,傅斯年為北大學生領袖之一,被推為學生遊行總指揮。 • 北大畢業後赴英國倫敦大學留學,後轉赴德國柏林大學。 • 籌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任所長, 領導專家至安陽發掘殷墟銅器及甲骨文,是傑出的歷史學家。 • 任北大教授,致力於明清大庫檔案的申購 與整理。 • 1945年任北大代理校長,不久即堅辭, 力薦胡適繼任。

  27. 傅斯年(1896-1950) • 1949年,赴臺灣任臺灣大學校長。 • 傳承五四精神,提倡自由學風。 • 四六事件 本作品由國立台灣大學授權本課程:現代文學與文化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您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攝影:Shirley Lai 攝影:Shirley Lai

  28. 傅斯年(1896-1950) • 1950年12月20日,於省議會中答覆有關教育行政等諮詢,強調大學招生必須公平,杜絕情面,且堅決不降低招生標準,言辭激動,當場昏厥,於是夜去世。 • 次日台灣大學停課一日,下半旗致哀,各界紛往追悼。 攝影:Shirley Lai 攝影:Shirley Lai 攝影:KaurJmeb

  29. 新青年、新文化運動與臺灣 臺大早年以承繼五四精神與自由學風自命 「那時我們都是臺灣大學外文系的學生,雖然 傅斯年校長已經不在了,可是傅校長卻把從前 北京大學的自由風氣帶到了臺大。我們都知道 傅校長是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他辦過當時鼎 鼎有名的《新潮》雜誌。我們也知道文學院裡 我們的幾位老師臺靜農先生、黎烈文先生跟 五四時代的一些名作家關係密切。」

  30. 新青年、新文化運動與臺灣 臺大早年以承繼五四精神與自由學風自命 「當胡適之先生第一次回國返台,公開演講時,人 山人海的盛況,我深深記在腦裡。『五四運動』對 我們來說,仍舊有其莫大的吸引力。『五四』打破 傳統禁忌的懷疑精神,創新求變的銳氣對我們一直 是一種鼓勵,而我們的邏輯教授殷海光先生本人就 是這種『五四』精神的具體表現。 」 (白先勇〈 《現代文學》創立的時代背景及精神風貌〉 ) 臺大中文系學生所創辦的系刊同樣名為《新潮》

  31. 新青年、新文化運動與臺灣 六○年代的《現代文學》 與臺灣文學新時代的開啟 「本刊是我們幾個青年人所創辦的。創 辦的動機一是我們對中國文學前途的關 心。二是我們在這幾年來一直受著對文 學熱愛的煎磨和驅促。這種煎磨和驅促 滴水成川,乃匯合成為創作的、批評的 、倡導的和揭櫫的慾望。寢食不忘,癢 熱難息。於是我們乃決定創辦《現代文 學》。」 …

  32. 新青年、新文化運動與臺灣 六○年代的《現代文學》 與臺灣文學新時代的開啟 「我們不想在『想當年』的癱瘓心理下過日子。我們 得承認落後,在新文學的界道上,我們雖不至一片空 白,但至少是荒涼的。……我們感於舊有的藝術形式 和風格不足以表現我們作為現代人的藝術情感。所以, 我們決定試驗,摸索和創造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我 們鼓勵青年作家誠實地試驗新形式,誠實,就是說形 式需與內容合為一體。……我們希望青年作家對 人生,對時代,具有真正的認識,尤其更需具備 獨創的看法。」  (劉紹銘〈《現代文學》發刊詞〉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