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

基础物理化学实验.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 Ⅰ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 2) 测定酸催化作用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测定其反应速率常数 3)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4)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Ⅱ 实验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丙酮碘化反应是一复杂反应,其反应式为: 式中 为卤素。实验表明,该反应速率几乎与卤素的种类及其浓度无关,而与丙酮及氢离子的浓度有关。假定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1) 式中,指数 x ,y ,z 分别为丙酮、氢离子和碘的反应级数, k 为反应速率常数。将⑴式取对数:.

lucio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础物理化学实验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

  2. Ⅰ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 2) 测定酸催化作用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测定其反应速率常数 3)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4)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3. Ⅱ 实验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丙酮碘化反应是一复杂反应,其反应式为: 式中 为卤素。实验表明,该反应速率几乎与卤素的种类及其浓度无关,而与丙酮及氢离子的浓度有关。假定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1) 式中,指数x ,y ,z分别为丙酮、氢离子和碘的反应级数,k为反应速率常数。将⑴式取对数:

  4. 在丙酮、酸和碘三种反应物中,先固定其中两种反应物的浓度,配制第三种物质浓度不同的一系列溶液。这样一来,反应速率只是第三种物质浓度的函数。以 对该组分浓度的对数lg Ci作图,应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即为对该物质的反应级数。同法,可得其它两种物质的反应级数。

  5. 因为碘在可见光区由一个吸收带,而在这个吸收区域中酸和丙酮没有明显的吸收,所以可采用分光光度计来测定反应过程中碘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根据比尔(Beer)定律:因为碘在可见光区由一个吸收带,而在这个吸收区域中酸和丙酮没有明显的吸收,所以可采用分光光度计来测定反应过程中碘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根据比尔(Beer)定律: (3) 式中,T为透光率。I和I0分别为某一波长的光线通过待测溶液和空白溶液后的光强,a为吸光系数,b为样品池光径长度。从⑶式可见,透过率的对数lgT是C碘的函数,而C碘又是反应时间t 的函数,即:

  6. (4) 以lgT对t 作图,其斜率为 。若已知a和b,则可计算出反应速率 。若c酸≈c丙 》c 碘,实验表明lgT 对t作图为一直线。即 不随时间而变,这就意味着反应速率与碘的浓度无关。即该反应对碘为零级。 本实验c酸≈c丙 》c 碘,可以认为c酸和c丙保持不变,又因z =0,积分⑴式 式中 实际上就是lgT—t的直线斜率。再由a, b,及C丙,C酸(x,y=1)可求出k值。

  7. Ⅲ 实验步骤 • 碘溶液配置:准确配置浓度为2.00 mol/l的碘溶液。 • 丙酮溶液配置:准确配置浓度为2.00 mol/l的丙酮溶液。 • 反应溶液的配制:移取5 ml 2.00 mol/l盐酸于6个50 ml的容量瓶中,分别加入2.00 ml, 2.50 ml,3.00 ml, 3.50 ml, 4.00 ml ,4.50 ml碘溶液于不同容量瓶中,并标记为1,2,3,4,5,6号溶液,加入少量蒸馏水待用。 • 分光光度计调节:打开分光光度计(见下图), 预热10 min,将波长选定在520 nm处,调节至T%模式,选用3 cm光程比色皿,以蒸馏水作为参比,调节100%(放入第一格)。以档光板调节0%(放入第二格)。

  8. 5.测量:将5.00 m丙酮加入1号溶液中,迅速的加入蒸馏水定容。摇匀后,将3 cm光程比色皿润洗2次,放入分光光度计第四格中,调节100%, 0%。待读数稳定后读数,开始计时,每隔一分钟记录读数,每次读数前均需调节100%和零点。(等待过程中避免将样品池放在光路中)。记录10组数据。重复以上操作,测量2-6号样品。

  9. 6.注意事项: 丙酮溶液要最后加入容量瓶中,并丙酮溶液加入后要尽量快的操作。 溶液配置注意体积不同而要求的质量不同。 每次计取读数前都要进行透光率100%和零点调节。 7. 提问 1 若将丙酮加至含有碘和盐酸的容量瓶中,并不立即开始计时,而是当混合物稀释至50 摇匀,并 加入比色皿测定透光率时,再开始计时,对处理结果有无差别?为什么? 2 影响本实验精确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0. Ⅳ 实验总结 1 数据处理 1 分别将所测各组反应液的lgT对t作图,求其斜率。以该斜率的对数对该组分浓度的对数作图,从该斜率求出物质碘的反应级数Z, 2 根据⑼式计算各组反应速率常数,然后取其平均值。 3 吸光系数a采用0.0200 mol/l的碘溶液自行测定。学生实验统计结果a=180 mol-1l-1cm-1。 2 讨论 由于反应并不停留在一元卤化丙酮上,还会继续反应下去。故采用初始速率法测量开始一段的反应速率。

  11. Ⅴ 实验延伸 (一)研究型: 可配置不同浓度I2溶液得到吸光系数a。 可固定丙酮或盐酸的量,求出X,Y。 (二)英文条目: 丙酮: acetone 盐酸:hydrochloric acid 反应级数 reaction order 分光光度计 spectrophotometer 碘 Iodine 透过率transmittance

  12. Ⅵ 参考文献 复旦大学编.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