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likes | 210 Views
資訊科技專有名詞中英文對照. 連薇 2006 年 11 月 2 日. 目錄. OA OLE P2P PDA. OA. OA,Office Automation 辦公室自動化
E N D
資訊科技專有名詞中英文對照 連薇 2006年11月2日
目錄 • OA • OLE • P2P • PDA
OA • OA,Office Automation辦公室自動化 就是利用電腦與通訊技術來處理辦公室業務。文書處理系統是早期推行自動化的第一步。因為在一企業中,大多數的人都有文書處理的需要;在自動化之後,可以大量節省時間與人力。利用相關設備處理下列六種辦公室常見的活動:*資料處理:包括資料建立、增加、刪除、修改、查詢等,如利用電腦處理員工薪資、會計科目問題。 *文件處理:包括文件製作、保管、檢索等,如利用電腦製作文件、表格、公司簡報與電子郵件。 *音訊處理:包括利用相關設備儲存聲音內容,使在需要時予以輸出,如為求不使電話聲干擾辦公室,可利用 語音郵遞系統管理辦公室電話。*影像處理:包括對有關影像資料之處理,如光學閱讀、縮影傳真、電傳會議、電傳視訊。*通訊處理:包括對外界公司溝通等活動,如利用加值網路(VAN)傳遞訊息、利用電腦處理交易(電子資料交換)。*人性因素:利用有關設備使辦公室人員、顧客獲得更舒適的環境。 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70307111
OLE • 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物件連結與內嵌 • 應用程式中資訊移轉與分享之技術,說明物件與其他複合文件之關聯。當複合文件連結(link)一物件時,文件本身僅有該物件之參考資訊,因此針對原物件進行編修時,複合文件亦隨之更新﹔反之,若複合文件改以內嵌(embed)方式納入物件時,文件本身將直接擁有該物件之副本,是以任何對原物件之編修動作,將不會自動更新至複合文件,必須針對內嵌物件進行更新動作,方可得到編修之結果。 • 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5080916530
P2P • Peer to peer 點對點網路架構 • 在一些應用軟體,例如NAPSTER及Intoned Messenger受到觀迎後,P2P的技術開始受到人們的注意。早期的網際網路實際上是一個P2P的環境,只是後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伺服器為依據的系統才逐漸發展來應付愈來愈多的使用量。但是目前,電腦已經具有愈快的處理速度和較大的儲存量,這使得P2P的使用者可透過電腦的直接連結來分享電腦資源和交換資料。P2P技術簡單來說,就是藉由系統間的直接交換來進行電腦資訊和服務的分享,最廣為人知的應用模式就是訴訟纏身的Napster,以及即時傳訊(Instant Messenger)服務,隨著這些服務受到歡迎,P2P技術也受到多數人的注意。早期的網際網路所面對的是一個集中式系統架構的P2P環境,隨著網路蓬勃發展,以伺服器為主的系統必須要能夠承載絡繹不絕的流量。高速的處理速度與強大的儲存能力是近來電腦所急待解決的發展障礙,單一部電腦必須同時兼具伺服器與使用端的角色,現在使用者利用P2P技術,便可透過系統直接連結,彼此互相交換資訊、共享資源。P2P技術可以減輕伺服器的負擔,讓系統執行更加順暢,對整個系統而言有相當大的好處。多數的專家也同意,混和式的P2P/Server系統對於希望將peer-based軟體整合至原有系統與網路的企業,特別有益。雖然,P2P具有很大的潛力帶來運算、合作及商業上的新模式,但也如同其他的新興技術一樣,擁有虛擬於實際上的問題,為了成為電子商務有效且有力的工具,P2P必須戰勝這些既存的問題。 • 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11313613
PDA •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個人數位助理 • 其功能日新月異,因此又可以稱為掌上型電腦,基本上只要是具備方便攜帶、能夠隨身記錄訊息或查詢所需資料等個人數位助理功能的機器,我們都可稱為PDA。目前PDA市場上是以Pilot系列為龍頭,即使擁有極高的市場佔有率,它也不可能因此自滿,3 COM公司將PDA部門獨立成為Palm Computing公司,應該就是希望有一間公司能專心掌握此一訊息萬變的市場,一代一代的Pilot機種讓此系列的PDA有更多的容量、字型,以及更酷炫的外型,加入了紅外線埠口後,對於未來無線上網的趨勢也考慮到了。在快速變化的高科技競爭時代裡,一個是最大軟體廠商,一個是目前市場佔有率的PDA龍頭,加上越來越多虎視眈眈急於竄起頭的廠商,目前誰也沒辦法斷定究竟誰會在這波PDA系統競爭裡出線,也許,將來誰最符合未來趨勢,誰就越有機會吧!無線傳輸也將是未來的取向,也就是無論使用著身在何處,只需結合無線通訊與無線上網的技術,PDA就可以毫無顧慮的運作。另外,PDA將發展成將儲存容量與系統的處理過程通通交給遠端伺服器,這也說明了未來PDA體積將會變得更小,因為少了一些硬體設備,同時,遠端伺服器的存取運作方式,即使PDA遺失了,也不會造成自己資料的損失。後來PDA結合了電信業者及金融業者,把PDA發展成電子金融用途,其功能有股市行情、金融理財、個人傳呼、助理秘書、新聞中心、生活資訊、遊樂場、會員天地等。現今市面上傳訊王與神乎奇機就是這一類型的PDA,它們方便的設計得到了股票族的認同,為PDA再度打開了市場。PDA透過GSM插卡,除了可以把PDA變成行動電話外,還有區域網路卡、無線網路卡,甚至是藍芽網路卡等產品,這些連網裝置,將會使PDA的擴充功能更加強悍,當然,PDA的應用也將更廣泛。 • 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6060506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