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likes | 653 Views
中文工具书知识简介. 一 . 工具书定义. 就是我们在工作学习中能借以为工具书来提供文献资料线索,以供解难释疑时查考之用的图书。它是依照一定的需要按特定的编排检索方法编辑而成。. 二 . 工具书类型. 检索性工具书 ;书目、索引、文摘 参考书工具书:字典、词典、类书、政书、百科全书、年签、手册、资料汇编、表谱、图谱. 三 . 工具书特点. 供人们有目的的参考;较完整地汇集某一方面的资料,概括和吸引前人与当代科学技术、学术研究的成就;采用字序(又分音序、形序)、分类、主题、年代、地区等方法汇集资料。. 四 . 工具书功用. 解释词语问题 了解图书内容
E N D
一.工具书定义 • 就是我们在工作学习中能借以为工具书来提供文献资料线索,以供解难释疑时查考之用的图书。它是依照一定的需要按特定的编排检索方法编辑而成。
二.工具书类型 • 检索性工具书 ;书目、索引、文摘 • 参考书工具书:字典、词典、类书、政书、百科全书、年签、手册、资料汇编、表谱、图谱
三.工具书特点 • 供人们有目的的参考;较完整地汇集某一方面的资料,概括和吸引前人与当代科学技术、学术研究的成就;采用字序(又分音序、形序)、分类、主题、年代、地区等方法汇集资料。
四.工具书功用 • 解释词语问题 • 了解图书内容 • 掌握学术信息 • 提供文献线索 • 获取各科信息知识 • 检索参考资料 总之,有助于解决查找字句、文句、成语、典故、人名、地名、诗句、论文、图书、事物、法规、条约、纪年、典章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1.书目 1.1书目定义 也叫目录,它著录一批有关的书刊文献,按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是报道、宣传、登记书刊文献的检索工具。 1.2书目的著录内容 主要著录书或报刊的书名、刊名、报名、作者、出版单位、收藏单位和收藏地点。
1.3书目分类 古籍目录、现代目录、专类目录、报刊目录、图书目录、期刊目录、机读目录等。
1.4书目的发展演变 两千年的历史演变不同的称谓有“录”、“略”、“艺文志”、“簿”、“经籍志”、“书目”、“读书志”、“记”、“书目”、“综录”、“目录”。
西汉刘向编的《别录》和刘向、刘歆父子合编的《七略》是目前最早的书目西汉刘向编的《别录》和刘向、刘歆父子合编的《七略》是目前最早的书目 •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现存最早的书目。 • 清代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录》是封建社会最大的官修目录,它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收集了乾隆以前中国古代重要著作3461种,有目书6793种。 • 近现代的《全国总书目》和《全国新书目》两种影响很大的国家书目,由国家出版局图书馆编写,中华书局出版。 • 当代的机读目录出现,是划时代的变化,可节省人力、物力,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具广泛性、准确性、及时性特点。
2.索引 2.1索引定义 又名引得和通检。如《杜诗引得》、《尚书通检》,是将书中的书名、篇目、字句、主题、人名、地名按一定的编排方式列为条目并注明出处,以便指引查检文献资料的检索性工具书。
2.2索引内容 将文献所包含的各种信息,如题名、责任者、主题、人名、地名、字词、编号、引文分子式分别编排出来,注明出处。它的检索标识可以根据各种需要就一定的文献进行任意选择和标引,能够满足多途径的检索要求。
2.3索引类型 书籍索引内容包括篇名索引、主题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等;报刊索引包括专题索引、综合索引、报纸索引、期刊索引等。
2.4索引发展 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是明崇祯15年傅山编的《西汉书姓名韵》;清代汪辉祖的《史姓韵编》、章学诚的《历代纪元韵编》、黎永椿的《说文通检》等;三十年代有哈佛燕京学社编的《毛诗引得》即《诗经引得》、《庄子引得》、《杜诗引得》;中法汉学研究会所编的《论衡通检》、《吕氏春秋》、顾颉(jie)刚的《尚书通检》、叶绍钧的《十三经索引》等;建国后有各学科的专科索引和综合索引,如上海图书馆编的《全国报刊索引》、中共中央编的《列宁全集索引》等。
2.5索引举例 查文集篇目的有《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查报刊资料篇名的有《全国报刊索引》,查人名索引的有《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查古籍词句索引的有《十三经索引》。
3.文摘 3.1文摘定义 是对文献内容简略贴切、突出中心的摘述,是对论文或书籍的内容摘要。文摘著录的内容一般是篇名、作者、登载文献名、期数、页数、以及对全文较简略而突出主题的内容提要。它要求尊重原文,不解释、不评议、不修改补充,让人看到的是一份原文的缩写,如《新华文摘》、《化学文摘》等。近年来,各种“文摘报”的大量出现,如《每周文摘》、《报刊文摘》等,可以说是文摘的一种新形式,它减轻了人们查阅报刊的负担,缩短了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时间,因此,各种“文摘报”越来越广泛受到欢迎。
参考性工具书 是指依照一定需要汇集有关资料,并且根据特定方法编排起来供人们学习工作的参考使用工具书。 • 检索性工具书与参考性工具书的区别 检索性工具书可帮助人们查找原始资料,检索功能明显。参考性工具书根据需要对某方面资料收集,知识普及性、解答疑难突出。检索性工具书一般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仅提供对原始资料查找的线索,参考性工具书可根据各学科的需要进行编写,可阐述自己的认识、分析、观点。
辞书 • 是汇集和解释词语的工具书,以词语为对象,包括字典、词典。
1.字典、词典 • 都是将字或词汇集成册,从形、音、义等方面进行解释并依照一定的体例编排的工具书。
字典是对字的形、音、义及使用方法进行解释;词典则是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进行解释。我国古代字典、字书有三种类型:以解释字的形体为主的字书以东汉许慎编的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为代表;以解释字的字韵为主的字书《韵书》,最早完整的为宋真宗年间陈彭年的《广韵》;以解释字的含义为主的古代称之为训古,有汉代的《尔雅》。字典是对字的形、音、义及使用方法进行解释;词典则是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进行解释。我国古代字典、字书有三种类型:以解释字的形体为主的字书以东汉许慎编的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为代表;以解释字的字韵为主的字书《韵书》,最早完整的为宋真宗年间陈彭年的《广韵》;以解释字的含义为主的古代称之为训古,有汉代的《尔雅》。
查考古代汉语字词的:古代有《辞源》,由陆尔奎等几十人编,其编纂工作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191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主要用来解决阅读古籍时产生的关于词语典故和有关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识性疑难问题的大型辞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古汉语中经常使用的字词。《康熙字典》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编纂,所编工作从康熙四十九年至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0年-公元1716年),全书共十二集,解释字的形、音、义为主。查考古代汉语字词的:古代有《辞源》,由陆尔奎等几十人编,其编纂工作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191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主要用来解决阅读古籍时产生的关于词语典故和有关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识性疑难问题的大型辞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古汉语中经常使用的字词。《康熙字典》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编纂,所编工作从康熙四十九年至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0年-公元1716年),全书共十二集,解释字的形、音、义为主。 • 近代以来,字典词典有所发展,各类字书应运而生,民国初年徐元诰(gao),欧阳溥存等编纂的《中华大字典》,是收字较多的一部字典。
2.类书、政书 • 都是古代文献资料汇编,有人称之为古代百科全书。是将字典、词典的知识信息放大,为人们查寻各种知识性资料而编制的参考工具书。
类书和政书的不同之处 • 收集内容不同,类书兼收各类,属综合性工具书;政书专收典章制度,具有专门性特点。 • 收集方法不同:类书收摘古代文献的原始资料,“撰而不述”;而政书则将古文献资料组织编撰,可阐述见解。
类书和政书的特点 • 它们都有收集广泛的特点,是一定历史时期某种范围知识的总集,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经济、政治的重要参考书。
2.1类书:是我国古文献的资料总汇,它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一定范围内的各类知识,它收集古代文献中某一种材料或各种材料,按类或按韵编排而成的工具书。
类书内容:现有两百多种:收集史实典故的类书,如《册府元龟》成书于宋代(公元1013年)全书共1000卷,专门辑录从上古至五代的君臣事迹;收集诗赋文章、词藻典故的类书,如《佩文韵府》、《骈字类编》等;对事物掌故的诗文骈赋兼收的类书,如《艺文类聚》、《古今图书集成》,后者是清康熙、雍正年间,陈梦雷原编,蒋廷锡等重加编校,正文一万卷,目录四十卷。类书内容:现有两百多种:收集史实典故的类书,如《册府元龟》成书于宋代(公元1013年)全书共1000卷,专门辑录从上古至五代的君臣事迹;收集诗赋文章、词藻典故的类书,如《佩文韵府》、《骈字类编》等;对事物掌故的诗文骈赋兼收的类书,如《艺文类聚》、《古今图书集成》,后者是清康熙、雍正年间,陈梦雷原编,蒋廷锡等重加编校,正文一万卷,目录四十卷。 • 类书特点;知识面广泛,各行各业,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古文献中的“经、史、子、集”各类知识都收集。一般按类编排,部序清晰,排列有序,查检方便。尊重原始文献,不加述评。 • 类书作用:查寻考证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资料;查找诗词掌故,文句出处,事物源流。辑佚和校勘古籍。
2.2政书:以收集某个朝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史料,是典章制度专史。它记载典章制度的沿革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
政书分类:通论历史典章制度的,以“十通”为代表(即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专门记载某一朝代典章制度的“会典”、“会要”,如《唐会要》、《清会典》;记录某一方面、某一范围内典章制度的政书如《历代兵制》、《历代官制》等。政书分类:通论历史典章制度的,以“十通”为代表(即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专门记载某一朝代典章制度的“会典”、“会要”,如《唐会要》、《清会典》;记录某一方面、某一范围内典章制度的政书如《历代兵制》、《历代官制》等。 • 政书的特点:收录的材料以原始材料为基础,分类编排,容易查检;对原始文献常常以按语的形式加以评论,许多评论也是宝贵的古代文献资料;记录各种典章制度,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情况,具有史书意义。 • 政书的作用:主要帮助查找古代的典章制度,并了解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还可查找古代的职官、机构、官员的编制职责、田赋税收等有关情况。
3.百科全书 3.1百科全书定义;是将某种专业知识或各种知识总汇为一部,依照一定的体例编排而成的,具有交完备的检索方法,便于检索的大型工具书,有综合性和专业性两类之分。
3.2百科全书的发展:明代的《永乐大典》,由解缙等编,被称为“迄今为止最大的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我国第一部具有权威性的现代系列百科全书,1980年以来分卷出版。
3.3百科全书的特点:收集的知识广泛全面,注重学科的分类,学科性强;由于书目附有各种索引,分类目录,参考目录,因此查找方便;内容新颖、精确、完备、连续,具有时代先进性。
3.4百科全书的作用:可以查寻解答各种疑难问题的答案、资料;可以学习某一种学科的系统知识,了解学科的进展情况,最新动态,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汇集各方面的知识为一部,方便、系统、节约时间;是校勘各种知识谬误的权威性工具书。
4.年鉴 4.1年鉴定义;是汇集和反映一年中综合性的或某一方面的重大事件、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重要事实,以及主要统计资料的参考性工具书。年鉴一般按年编辑、连续出版,收录的内容包括综述、概览、专注、统计资料、大事记、资料索引等。资料来源于当年的报刊及有关资料数据,政府和部门的公报、文件。
4.2年鉴分类 综合性年鉴;专门性年鉴;统计性年鉴; 4.3年鉴特点 内容涉及面广;内容翔实可靠;学术性强;连续性强;
4.4年鉴作用:查找世界各国重大事件,各类工作、方针、政策的重要工具书,具有明显的参考资料作用;对各种工具书,百科全书起补充作用;具有对各种资料来源的索引作用;连续收藏性强,具有收集保存作用;是撰写名人传记的重要工具书;提供统计数据,准确性、权威性高;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是了解科学发展、学术动态、科学技术状况的重要工具书。
5.手册 5.1手册定义: 是对某一方面综合的或者专业性的文献资料的有关数据公式、规章条例,按一定编排程序汇集成册,供读者检索的工具书,如指南、大全、便览、必备、宝览、必读等,有综合性和专业性手册之分。
5.2手册特点:介绍科学文化知识,具科普读物的特点;综合介绍国际时事,具年鉴的特点;家庭日常生活,疑难问题解答,专业性强,实用性强。
5.3手册作用:是检索国际时事,学习各类知识,了解世界各国概况的重要工具书;是介绍我国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概况的重要工具书;具有辅助文化学习,解答各类文化知识问题,介绍文化基础知识的作用;是学习各类技术,各种家庭日常事务的良师益友。
6.资料汇编 6.1资料汇编定义 是将某一特定专题同一性质的有关文献资料,依照一定的分类原则的编排方法编辑而成的工具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等。
6.2资料汇编特点 有年签和手册的许多特点,对资料的系统性整理,介绍内容的完整性、连续性、针对性等特点。 6.3资料汇编内容 法规资料汇编、条约资料汇编、统计资料汇编、教学科研资料汇编等。
7.表谱 7.1表谱定义:是对某一方面或某一专题的文献资料用数字、表谱、图像、谱系的形式编写而成,并采用一定的排列方法汇集成册的工具书。
7.2年表 纪年表,专门用来检索历史、年代,查检历史纪年、朝代、帝王年号、干支等有关资料,如《中国历史纪年表》、《公元干支推算表》;大事年表,称大事记,按时间顺序记载的历史事实,专供检索年代和历史大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中国历史大事》等。
7.3谱系表 指族谱。字谱、家谱、世袭表,专门查找人物、家庭关系及历史事实。如《白居易家谱》、《蒙古世系》等。
7.4职官表 用于查找官制及官职变化,人事变更的历史事实表谱,如《历代职官表》、《清代职官年表》等。
7.5地区沿革表 用于查考各个历史时期地名沿革情况的表谱。如《历史地理沿革表》、《清代地理沿革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等。
8.图谱 8.1图谱定义 是用图像形式反映某种事物,依照一定方法编排而成的工具书。
8.2图谱内容 地图,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录》;历史图谱,如《中国历史参考图谱》;文物图谱,如《新中国出土文物》;人物图像,如《历代古人像赞》;其他图谱,如《古代科学技术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