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 likes | 812 Views
脑 器 质 性 精 神 障 碍. Mental disorders due to brain diseases. 第一节 概 述. 基 本 概 念.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脑部病理或病理生理学改变所致的一类精神障碍。 分类:急性 慢性. 诊 断 依 据. 有引起精神障碍的脑部疾病、脑损伤或脑功能不全的证据 脑病变和精神症状发作有时间上的关系 精神障碍可因原发脑部疾病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精神症状不由其他病因引起. 常 见 综 合 征. 一 谵 妄. delirium.
E N D
脑 器 质 性 精 神 障 碍 Mental disorders due to brain diseases
基 本 概 念 •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脑部病理或病理生理学改变所致的一类精神障碍。 • 分类:急性 慢性
诊 断 依 据 • 有引起精神障碍的脑部疾病、脑损伤或脑功能不全的证据 • 脑病变和精神症状发作有时间上的关系 • 精神障碍可因原发脑部疾病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 精神症状不由其他病因引起
一 谵 妄 delirium
概念:又称为急性脑病综合征(acute brain syndrome),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 病因:感染、代谢及内分泌紊乱、电解质紊乱、颅内损伤、手术后状态、药物等 • 发病机制:社会心理应激、神经递质等
临 床 特 点 • 意识障碍 • 昼轻夜重 • 大量恐怖性幻觉、错觉,继发激惹、冲动行为 • 记忆障碍,好转后遗忘 • 睡眠觉醒周期紊乱
诊 断 • 病史 • 临床表现 • 体格检查 • 实验室检查 • 鉴别诊断
治 疗 • 病因治疗 • 支持治疗 • 对症治疗:抗精神病药;要求小剂量、短期、个体化
二 痴 呆 dementia
概 念 • 又称为慢性脑病综合征(chronic brain syndrome),指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和人格的损害,没有意识障碍。临床可表现为创造性思维受损,抽象、理解、判断推理能力下降,记忆力、计算力下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
病 因 • 中枢神经系统变形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亨廷顿病、克-雅氏病 • 血管性疾病:血管性痴呆 • 颅内疾病:占位、感染、创伤 • 代谢障碍和内分泌障碍:甲低、甲亢 • 中毒、缺氧:酒精、重金属、一氧化碳、缺氧
临 床 表 现 • 认知障碍:记忆减退,以近记忆、瞬时记忆为重;虚构;学习能力减退;语言障碍 • 人格改变 • 行为精神症状、情绪障碍 • 社会功能受损
诊 断 • 病史 • 体格检查 • 精神检查 • 智能检查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钙、磷、血糖、肝肾功、甲状腺功能、血维生素B12和叶酸 • 影像学检查
治 疗 • 病因治疗 • 改善认知 • 对症治疗: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睡眠药 • 训练康复治疗
遗忘综合征amnestic syndrome • 概念: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Korsakof’s syndrome),是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限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近记忆障碍为主要特征,无意识障碍,智能相对完好。
病 因 • 酒精滥用:VB1缺乏 • 缺氧 • 一氧化碳中毒 • 脑炎 • 血管性疾病
特 征 • 识记能力障碍,以近记忆障碍为主 • 虚构 • 时间定向障碍 • 顺行或逆行性遗忘
概 念 • A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不可逆。临床表现为痴呆综合征。 • 大体病理改变:脑皮质弥漫性萎缩,以颞、顶、前额叶最明显; • 组织学检查:神经纤维缠结、老年斑、神经元颗粒空泡变性、血管壁淀粉样蛋白变性
额叶区 顶叶区 脑 萎 缩 AD病人的脑中有严重的神经元丢失,伴随部分脑皮质的萎缩,这是被大家公认的脑萎缩的过程。这主要是额叶,颞叶和顶叶中神经元和突触数量的减少。 正常大脑 AD病人的大脑
流 行 病 学 • 患病率:65岁以上4%--7% • 80岁以上可达20% • 发病率:65岁以上1% • 发病危险因素:年龄、家族史、脑外伤、抑郁症史、低教育水平
病 因 • 不明 • 可能机制 • 遗传因素 •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缺乏 • 微量元素中毒;铝、硅 • 脑外伤 • 慢病毒感染
临 床 表 现 • 起病潜隐、缓慢进展 • 记忆障碍:主要累计瞬时记忆、近记忆及学习新知识困难 •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 言语障碍:语意--命名--语法--音素--胡乱发音或缄默不语 • 失认:如不认识镜中的自我 • 智力障碍:对既往获得知识、经验及其运用障碍;为全面性,包括理解、推理、判断、抽象概括、计算等
人格改变:懒散、退缩、自我中心、敏感多疑、不讲卫生、藏匿物品、不知羞耻、不修边幅、性脱抑制等人格改变:懒散、退缩、自我中心、敏感多疑、不讲卫生、藏匿物品、不知羞耻、不修边幅、性脱抑制等 • 精神症状:幻觉、妄想、冲动吵闹、欣快、无自知力 • 进食、睡眠、行为障碍 • 神经系统症状:肌张力增高、震颤、原始反射等
分 期 • 轻度:个人生活基本自理 • 中度:个人生活部分自理 • 重度:个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 预后:不良
诊 断 • 老年期或老年前期发生的进行性认知障碍 • 以记忆尤其近记忆障碍、学习新知识能力下降为首发症状,后出现智力减退、定向障碍、人格改变 • 查体无肿瘤、外伤、脑血管病证据 • 实验室、影象学不能揭示特殊病因 • 无物质依赖或其他精神病史
VD 起病较急,常有高血压史 病程波动或阶梯恶化 部分性痴呆 情感脆弱 神经系统症状、体症 影象学:梗塞 HIS评分大于7 AD 隐渐 进行性缓慢发展 全面性痴呆 淡漠或欣快 多无 萎缩 小于4 鉴 别 诊 断
治 疗 • 对症治疗 • 抗焦虑药 • 抗抑郁药 • 抗精神病药 • 改善认知功能:脑复新、脑复康、都可喜 • 胆碱能药: • 钙离子拮抗剂
自由基清楚剂:VE • 营养因子 • 其他
AD治疗的胆碱能通路 被大家公认的是,在AD病人的脑中,利用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的神经元逐渐受到损害。 在AD病人的脑中,乙酰胆碱的浓度显著减少。 在AD病人中,胆碱能活动的减少与认知功能的减退显著相关。 胆碱能功能的恢复可以显著地减少认知功能丧失所造成的危害。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 盐酸多奈哌齐(安理申):哌啶类药物、可逆性、特异性 • 石杉碱甲: (哈伯因、双益平) • 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艾斯能):假性不可逆性、双向抑制性
降低兴奋毒性的治疗 • 降低兴奋毒性损伤 • NMDA(谷氨酸受体之一,即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D-aspatrate,NMDA受体)受体阻断 • 减少钙的细胞内流,以缓解钙相关的变性 • 体外实验资料表明具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 • 美金刚(Memantine, Namenda)
康复治疗: 认知功能下降包括记忆、注意、定向判断能力及思维活动。痴呆患者常伴有性格、情感、精神及行为异常。因此帮助患者进行记忆,注意,思维及运动训练十分关键,康复训练也能改善患者的痴呆症状。 继发性痴呆的治疗及预防主要是针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血管性痴呆,治疗脑血管病并对其危险因素进有效预防可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通过保持血压、血糖、血脂、心脏情况正常,可降低脑血管病发生。
血 管 性 痴 呆 • 凡与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 • 血管因素主要指脑内血管,即颈动脉与椎基底动脉两大系统。 • 也可是颅外大血管及心脏的病变,间接影响脑内血管
一、流 行 病 学 • 痴呆病因的构成差别很大 • 欧美:AD占50%,VD占20%,混合型占10%-20% • 日本:VD占60%,AD占30%,混合型占10% • 上海地区在一份3779名的人口普查中(60岁以上)发现痴呆占4.21% ,其中AD占74.80%,VD占20.1%。
二、临 床 类 型 • 多梗死性痴呆 • 大面积脑梗死性痴呆 •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 丘脑性痴呆 • 分水岭区梗死性痴呆。
1.多梗死性痴呆 • 最常见 • 由于多发性脑梗死所致 • 患者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 • 反复发作的脑血管病及每次发作后遗留下的神经精神症状,积少成多,最终成为全面的严重的智力衰退。
2.大面积脑梗死性痴呆 • 由于脑动脉主干闭塞,引起大面积脑梗死、严重脑水肿、甚至脑疝。 • 大部分病人可能死于急性期,少数存活的病人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异常,包括痴呆。
3.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 病) • 表现为严重的脑动脉硬化,皮层下白质萎缩, • 由于影像学的进展,可通过头颅CT或MRI得出此病的正确诊断。
4.丘脑性痴呆:指由于双侧丘脑(偶为一侧丘脑)局灶性梗死或病变引起的痴呆,罕见。4.丘脑性痴呆:指由于双侧丘脑(偶为一侧丘脑)局灶性梗死或病变引起的痴呆,罕见。 • 5.分水岭区梗死性痴呆:指由于大脑前、中、后动脉分布区交界处的长期低灌注,导致梗死引起痴呆;较少见。
三、病因 • 脑梗死,绝大多数病因,继发于血栓形成或栓塞。如动脉粥样硬化,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尤心律失常者。 • 各种类型的炎症性脑血管病; • 分水岭区梗死:如心功能不全或长期低血压,分水岭区出现低血流灌注,缺血严重时可出现梗塞。
五、临床表现 • 精神症状 • 情绪改变:早期出现,如抑郁、情绪不稳、情 感失禁等, • 网眼样痴呆:智能损害有时只涉及某些特定的、局限的认知功能,如计算、命名等;而推理、判断可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完好。 • 血管病导致脑损害的神经症状 • 各异,失语,失用,失读,失写,失算、运动、感觉及锥体外系障碍。
病 程 • 多梗死性痴呆常呈阶梯样发展,症状逐次叠加,直致智能全面衰退成为痴呆 • 大面积梗死性痴呆多病情严重,存活者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痴呆的表现亦严重; •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病情可长期相对稳定,可因急性脑血管病而加重;
六、辅助检查 • TCD: • CT: • MRI:分辨率高,能显示CT不易辨别的微小病灶及位于脑干的病灶
七、诊 断 • ICD-10标准 • CCMD-3诊断标准
八、鉴别诊断 • 良性遗忘 • 见于某些正常人,特别是老年人常有记忆力减退 • 有自知力, • 日常生活自理, • 不伴有神经系统器质性体征及其他认知障碍, • 实险室检查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