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 likes | 972 Views
科技统计在管理中的 作用及应用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评估与统计处 刘树梅.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二、国内外科技统计发展概况 三、我国科技统计的基本内容 四、科技指标研究及对政策的影响 五、如何做好科技统计.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1. 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 2. 建立国家科技政策体系的需要 3. 制定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需要.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1. 国家发展的需要 ● 统计工作是国家管理工作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 ● 党和国家领导对统计工作的关 心和重视.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统计的功能
E N D
科技统计在管理中的 作用及应用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评估与统计处 刘树梅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二、国内外科技统计发展概况 三、我国科技统计的基本内容 四、科技指标研究及对政策的影响 五、如何做好科技统计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1. 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 2. 建立国家科技政策体系的需要 3. 制定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需要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1. 国家发展的需要 ●统计工作是国家管理工作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 ● 党和国家领导对统计工作的关 心和重视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统计的功能 对过去的总结 对现状的评价 对未来的预测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例1:对过去的总结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例2:对现状的评价 2003年我国GDP达11.7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9.1%,占世界份额5%。 煤炭消耗占世界30% 电力消耗占世界13% 钢材消耗占世界25%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统计的基本任务 统计调查 统计分析 提供统计资料 进行统计监督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统计的三大职能 “信息、咨询、监督”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李鹏总理 1990年强调:决策科学化必须建立在 准确的统计资料和定性、定量分析的 基础上。 1992年题词:统计是科学决策和管理的 基础。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朱鎔基总理 1998年对统计工作提出要求: 一是统计工作要把“快”放在第一位; 二是统计数据要“精”,不要求全; 三是把统计数据搞“准”。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朱鎔基总理 2002年指出:统计工作非常重要,是 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 础性工作。统计信息是认识国情、决 定国策的重要依据。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温家宝副总理 2000年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 革的深入,统计工作的地位越来越 重要,统计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统计工作的任务越来越繁重。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温家宝副总理 2001年批示: 第一,要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式和重大经济问题的研究; 第二,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统计 制度、体系和方法,包括统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第三,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和虚报浮夸,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温家宝总理 • 2003年在全国经济普查动员会上 说,我的书包里经常放两个本子, 一个是笔记本,还一个本就是统 计摘要。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江泽民总书记 • 1990年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说:会上大家 都提到科技经费问题,建议由宋健同志 牵头,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 等参加,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一下同口 径的比较,既要能和外国比较,又要有 一个统一的计算方法。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国家科委主任宋健 • 1991年全国科技统计工作会议上 强调,发展科学技术必须重视 发展科技统计。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国家科委主任宋健 • 1996年在第二次全国科技统计工作 会议上指出,科技统计是国家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 支撑性工作,希望科技统计成为一 门重要的支柱性科学技术。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2. 建立国家科技政策体系的需要 科技人才政策 公共科技资源配置政策 科研条件平台政策 高技术发展政策 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政策 知识产权政策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3. 制定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需要 1)强调 “全局性、战略性、 前瞻性”, 注重“集思广益、科学决策”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指导思想上特别强调: 明确国家目标,突出战略重点 强调科技前瞻,强化制度创新 体现区域特色,注重开放环境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2)把战略研究放在十分重要 位置(安排20个专题,若干 个重大专项)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问题研究(2) 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 体系研究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科技发展的重大任务研究(13) 制造业发展,农业,能源、资源与海洋,交通,现代服务业,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国防,战略高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基础科学,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科技发展的投入与政策环境研究(5)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科技投入及其管理模式研究,科技发展法制和政策研究,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研究,区域科技发展研究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3)着力解决科技发展的几大战略问题 大发展 大规划 大项目 大平台 大联合
一、对科技统计的认识 例:加强我国基础研究 R&D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试验发展 企业 政府 中央 地方
二、国内外科技统计发展概况 1. 国外科技统计的发展 2. 我国科技统计的发展 3. 我国科技统计体系构成
二、国内外科技统计发展概况 1. 国外科技统计的发展(以OECD为例) ● OECD科技统计概况 ● 组织机构 ● 科技统计标准与规范 ● 科技统计收集与数据库 ● 统计出版物
OECD的组织结构图 理事会 成员国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及小组 国家科技指标专家组NESTI 贸易委员会 科技政策委员会CSTP 创新与技术政策工作组 工业委员会 生物技术工作组 大科学论坛 全球科学论坛 秘书处 经济分析和统计处EAS 贸易总司 科技及工业总司DSTI 政策分析处
二、国内外科技统计发展概况 EAS的主要工作: 调查和收集各成员国和部分非成员国的R&D数据; 处理数据,建立数据库,编辑出版科技统计资料 编写科技指标,科技政策委员会提供信息和分析 资料; 组织专家研究科技统计方法和指标,组织编写各 类统计手册和规范。
二、国内外科技统计发展概况 ●科技统计标准与规范 弗拉斯卡蒂手册 TBP手册 奥斯陆手册 专利手册 科技人力资源手册
二、国内外科技统计发展概况 ●科技统计收集与数据库 统计数据收集 科技统计数据库
二、国内外科技统计发展概况 ●统计出版物 基本科技统计数据(BSTS) 主要 科技指标(MSTI) 工业研究与发展
二、国内外科技统计发展概况 2. 我国科技统计的发展 ● 科技统计制度的建立 ● 统计范围的扩大 ● 统计标准和规范的制定 ● 主要统计出版物 ● 国际交流与合作
2. 我国科技统计的发展 2.1 科技统计制度的建立 ● 1978年全国科技人员普查 ● 1985年全国科技普查 ●1991年科技综合年报制度
2. 我国科技统计的发展 2.2 统计范围的扩大 R&D统计从三大块全社会 ● 1990年全社会科技投入调查 ●1995年起五年一个周期滚动 ●2000年全社会R&D资源清查 从R&D统计技术创新调查
2. 我国科技统计的发展 R&D清查的作用: 一是覆盖了全社会 二是较好的国际可比性 三是数据结构比较丰富 四是信息量大
创新系统的角度及其联系 宏观经济及调控范围 教育与培训系统 通信基础设施 全球创新网络 知识的产生、扩散和应用 企业实力及其网络 工业集群 地区创新系统 其它研究实体 科学系统 支撑机构 国家创新系统 产品市场条件 要素市场条件 国家创新能力 国家的效能增长、就业、竞争力
2. 我国科技统计的发展 2.3 统计标准和规范的制定 ●学科分类 ●高技术产品分类 ● 高技术产业分类
2. 我国科技统计的发展 ● 社会经济目标分类 ● 技术领域分类 ●R&D活动分类案例 ● 科技投入核算规程
2. 我国科技统计的发展 2.4 主要的统计出版物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中国科技投入公报》 ●《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2. 我国科技统计的发展 ●《中国科技统计数据》 ●《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 ●《中国科学技术指标》 ● 《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
2. 我国科技统计的发展 2.5 国际交流与合作 ● 我国成为OECD观察员国,参加 会议和专家组活动 ● 开展交流与研讨,交换资料 ●组织境外培训
3. 我部科技统计工作体系构成 科技统计 分析中心 科技统计 专项统计 信息中心 队伍 评估与统计处 省市、部门专家分析 队伍 指标研究会
三、我国科技统计的基本内容 1. 科技统计的基本原则 2. 基本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 3. 科技统计与R&D统计 4. 国家科技计划统计 5. 专项科技统计 6. 高技术统计及生物技术统计
三、我国科技统计的主要内容 1. 科技统计的基本原则 ● 科学性原则 ● 可比性原则 ● 可操作性原则
三、我国科技统计的主要内容 2. 基本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 ● 统计标准体系建立 3. 科技统计与R&D统计 ●主要区别
4. 国家科技计划统计(3+2计划体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 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 研究开发条件建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