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第 17 课 两宋新格局

第 17 课 两宋新格局.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名言出自谁的笔下?.   你是否感到奇怪,宋朝抗击西夏入侵时,担当镇守边关重任的就是宋朝一代文豪 ―― 文臣范仲淹;杨家将与契丹鏖战的时候,身后跟着个文官当监军。你知道宋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重文轻武”的政治新格局吗?学习了本课,你就会知道答案了。. 杯酒释兵权. 五代十国:. 中原地区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 “ 五代 ” ,与此同时,山西和南方先后出现前蜀、吴、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北汉 10 个割据政权,史称 “ 十国 ” 。. 唐朝灭亡后,中国陷入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17 课 两宋新格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7课 两宋新格局

  2.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名言出自谁的笔下?

  3.   你是否感到奇怪,宋朝抗击西夏入侵时,担当镇守边关重任的就是宋朝一代文豪――文臣范仲淹;杨家将与契丹鏖战的时候,身后跟着个文官当监军。你知道宋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重文轻武”的政治新格局吗?学习了本课,你就会知道答案了。  你是否感到奇怪,宋朝抗击西夏入侵时,担当镇守边关重任的就是宋朝一代文豪――文臣范仲淹;杨家将与契丹鏖战的时候,身后跟着个文官当监军。你知道宋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重文轻武”的政治新格局吗?学习了本课,你就会知道答案了。

  4. 杯酒释兵权

  5. 五代十国: 中原地区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与此同时,山西和南方先后出现前蜀、吴、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北汉10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 唐朝灭亡后,中国陷入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

  6.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篡夺了政权,建立了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即宋太祖。

  7. 各抒己见 清朝有人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遂罢兵”,表明了对这一事件的怀疑。 你认为陈桥兵变是有预谋的吗?有哪些疑点可以证明?

  8. 杯酒释兵权 武将权力过重是五代政权频繁更替的重要原因,高级将领的向背,往往是改朝换代的决定性因素。为了消除这一隐患,宋太祖采用“强干弱枝”的方法,逐步从将领手中收回军政大权,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9. 宋朝优待文人,政府高级官员几乎都由文人担任,连中央主管军事的枢密使也多是文人,武将出征时还常常以文官做“监军”。其目的是彻底铲除军人乱政的根源,形成“无腹心之患”的政治环境。宋朝优待文人,政府高级官员几乎都由文人担任,连中央主管军事的枢密使也多是文人,武将出征时还常常以文官做“监军”。其目的是彻底铲除军人乱政的根源,形成“无腹心之患”的政治环境。

  10. 为了使文人有更多的机会进入仕途,朝廷还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不断增加录取名额,以吸引有真才实学的士人参加科举。为了使文人有更多的机会进入仕途,朝廷还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不断增加录取名额,以吸引有真才实学的士人参加科举。

  11. 宋朝“重文轻武”的史实 1、文人任政府高官。 2、文人主管中央军事。 3、文人做武将监军。 4、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重文轻武”的国策使宋朝士大夫拥有前所未有的优越地位,弃武学文成为一时的社会风气,宋朝的文化十分繁荣。但武人地位的下降,造成了军力不振的严重情况,这对宋朝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 小论坛: 你认为下列各点中,哪些是“重文轻武”政策的利,哪些又是它的弊? 利 1、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增强,“以天下为己任”者增多。 2、武将得不到信任,出兵打仗受牵制。 3、政变可能性小,皇位更加稳固。 4、太多的士大夫进入政府机构,不堪重负。 5、人们不愿当兵,使军队素质更差。 6、文官当最高统帅,没有实战经验和能力。 7、社会文化修养水平普遍提高。 弊 利 弊 弊 弊 利

  13. 试一试:   你们固然没有异心,但你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到你们身上,你想不干,能行吗? 宋 1、图中左一人物是_朝的开国皇帝____。 赵匡胤 2、些图反映是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 杯酒释兵权 3、赵匡胤要求将领交出兵权的目的是什么? 防止武将权力过重,加强中央集权,稳固帝位。

  14. 苏湖熟,天下足

  15. 经济重心南移 唐中期以来,中原地区战争频繁,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却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格局逐渐发生变化。至南宋,江南经济已赶上和超过北方,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16. 各抒己见 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两宋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1、重视水利建设 2、增加垦田面积 3、引进占城稻

  17. 水稻在当时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产粮区,以至民间浒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当时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产粮区,以至民间浒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18. 宋代手工业的发展 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尤为繁荣。北宋时,南方的纺织品不仅产量大增,而且花型图案和艺术风格也有许多创新。

  19. 南宋后期,随着棉花种植的不断推广,海南岛及东南沿海地区还兴起了棉纺织业,从而揭开了我国纺织业崭新的一页。南宋后期,随着棉花种植的不断推广,海南岛及东南沿海地区还兴起了棉纺织业,从而揭开了我国纺织业崭新的一页。

  20. 宋钧窑玫瑰紫花盆 宋官窑贯耳瓶 宋代的陶瓷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21. 宋代造船业的发展 宋代造船业的水平和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凡水路便利和盛产木材的地方,都有官方设置的造船工场,每年可造内河运粮船近3000艘。海船的制造中心则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大城市。民间造船业也很发达。

  22. 各抒己见 宋代的船舶采用了以下先进技术: 1、桅杆可起可倒,可调整帆的角度。 2、舵叶上有许多孔。 3、船舱用隔板分为若干个互不相通的空间。 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作用? 1、可迎合风向,更好地利用风力。 2、减少水的阻力。 3、一旦船舱漏水,只是影响到局部,不会令全船沉没。

  23. 航运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当时与宋朝建立贸易往来的国家多达56个,从海外进口的货物种类达数百种。出口商品中丝绸、瓷器、茶叶、铁器、纸张等,都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航运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当时与宋朝建立贸易往来的国家多达56个,从海外进口的货物种类达数百种。出口商品中丝绸、瓷器、茶叶、铁器、纸张等,都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