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下第四单元 《有趣的变化》教材分析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下第四单元 《有趣的变化》教材分析. 单元概述 : 《有趣的变化》单元就是在学生认识了天气变化、物态变化和生物变化之后,引导学生从“让瘪乒乓球鼓起来”、“盐到哪里去了”、“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燃烧的秘密”、“变色游戏”、“生锈”六课内容中学习物质变化的。通过对身边的变化现象提出疑问,帮助学生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了解一些物体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发现物质的变化过程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奠定基础。. 单元目标 :

lou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下第四单元 《有趣的变化》教材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下第四单元《有趣的变化》教材分析冀教版《小学科学》四下第四单元《有趣的变化》教材分析

  2. 单元概述: 《有趣的变化》单元就是在学生认识了天气变化、物态变化和生物变化之后,引导学生从“让瘪乒乓球鼓起来”、“盐到哪里去了”、“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燃烧的秘密”、“变色游戏”、“生锈”六课内容中学习物质变化的。通过对身边的变化现象提出疑问,帮助学生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了解一些物体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发现物质的变化过程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奠定基础。

  3. 单元目标: 本单元在引领学生开展科学探究过程中,主要让学生亲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研究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激励他们用所学所知的科学知识和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 教学建议: 1、细心准备,保障安全 2、经典内容,上出新意 3、重要技能,反复训练 4、增设内容,激发兴趣

  5. 课时安排: 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2课时 18.盐到哪里去了 2课时 19.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课时 20.燃烧的秘密 1课时 21.变色游戏 2课时 22.生锈 2课时

  6. 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教材结构: 本课的主线是通过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现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并应用结论解释生活现象等科学探究能力。 液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让瘪乒乓球 固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鼓起来 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7. 教学建议: 1、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引入教学,鼓励学生展开头脑风暴,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按照探究的环节来设计教学过程。 3、活动二和活动三的教学可仿照活动一进行。

  8.  18 盐到哪里去了 教材结构: 本课以物质的可逆变化过程为线索,设计了3个活动。 混合 (探究过程) 盐到哪里去了 分离 (设计实验) 汽水(混合与分离的变化)

  9. 混合实验提示 : 1、为了保证实验合理,每只烧杯中的水量、固体的量、搅拌的次数均应相同。 2、实验时要仔细观察把每种物体放入水中后物体的变化和水最后的变化,并把它们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3、实验材料尽量丰富,边实验边记录。

  10. 19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材结构: 本课围绕围绕物体混合后发生一些不可逆的、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对人们的生活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设计了两个基本活动和两个拓展活动。 混合后的变化 它们发生了 除水垢 什么变化 洗涤剂 做个环保小卫士

  11. 教学建议: 1、各组可有选择地进行实验 。 2、水泥可选用快干粉或石膏效果更佳 。 3、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洗涤剂及其产品说明书的时间应在两周之内为宜。 4、对于学生搜集的有关内容,鼓励制作成资料卡片使用并保存,确定宣传画的目的,把握好方向后才能更有内容 5、在整堂课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每个小组汇报、交流的过程,从中捕获疑点、闪光点。

  12. 20 燃烧的秘密 教材结构: 本课从观察多种物体燃烧现象入手,启发学生发现和提出有关燃烧的问题;进而通过对具体的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这一问题的猜想、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整理资料等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到物体燃烧后生成了新的物质,燃烧的过程是不可逆的,从而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化学变化奠定基础。

  13. 教学建议: 根据本课教学活动,对教学内容可做适当的调整。如:先探究一个具体的燃烧现象,再比较一些其它物体燃烧的变化,然后归纳出“物体燃烧会产生新的物质,不同材料燃烧产生的新物质也不同”这个科学知识,最后,根据这一个知识点,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4. 21、变色游戏 教材结构: 本课围绕颜色变化,从切开的苹果这一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入,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会发生变色现象,多数变色也是一种不可逆变化的过程。 切开的苹果(对比实验 ) 变色游戏 变色游戏(进一步认识不可逆变化)

  15. 四、应注意的问题: 1、碘酒应适当稀释,否则淀粉液会呈现为蓝黑色。 2、在做漂白游戏时,要控制好漂白粉的使用情况,注意安全,并且不要撒落或滴溅到同学衣物上。另外,游戏时,选用的各种材料最好是一端浸入到放有漂白粉的水中,另一端放置在外面或浸入清水中,形成对照。

  16. 3、密写游戏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开放性、多样性,在做这个游戏时,可以让学生选用各种蔬菜汁、水果汁或者米粥汤等作隐形墨水,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在烘烤时,可以使用蜡烛,也可以用灯泡,但必须注意安全。另外,将柠檬汁与等量的洋葱汁、白醋混合制成的隐形墨水,效果可能更好。3、密写游戏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开放性、多样性,在做这个游戏时,可以让学生选用各种蔬菜汁、水果汁或者米粥汤等作隐形墨水,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在烘烤时,可以使用蜡烛,也可以用灯泡,但必须注意安全。另外,将柠檬汁与等量的洋葱汁、白醋混合制成的隐形墨水,效果可能更好。 4、这几个游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进行。

  17. 22、生锈 教材结构: 教材围绕着学生常见的生锈现象,设计了5个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另一种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观察生锈的物品(提出研究问题) 生锈 钢丝绒生锈(探究活动) 防止生锈(实际应用)

  18. 教学建议: 1.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 .重点提示学生,对比实验要进行相同和不同条件的控制,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 3 .在课前向学生布置了有关课外调查的任务, 4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有关生锈的问题,通过头脑风暴,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19. 提醒老师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四点: (1)把握知识的深浅度 。 (2)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 (3)加强实验后的研讨和交流,由于本单元的实验多且好玩有趣,教师不要只追求表面热热闹闹,而忽略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在学生实验后.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时间组织学生交流和研讨,保证学生思维相互碰撞的机会,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4)注意将教学与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要重视形成性评价。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