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校園危機事件 處遇的理念與實施

校園危機事件 處遇的理念與實施. 內壢高中 蕭毓文. 你的個人經驗. 回想最近一次在你生命中所發生的重大變動。它可能是你在學校或工作環境中關係的改變。它可能是失去某個對你而言很重要的人或物,或失去之虞。 現在,讓你的狀態回到你生命中的那段經驗,想想看,發生了什麼事,以及你對該經驗的反應。你是否容許自己向別人求助,或者認為必須堅忍到底,對於這個經驗你有何感想與想法 ( 危機介入與創傷反應理論與實務,黃惠美等譯 ). 你的想法. 你對此情境做了什麼反應? 你所採取的因應方式是成功? 是否容許你運用必要的變通能力,以便有效因應?

lou
Download Presentation

校園危機事件 處遇的理念與實施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校園危機事件處遇的理念與實施 內壢高中 蕭毓文

  2. 你的個人經驗 • 回想最近一次在你生命中所發生的重大變動。它可能是你在學校或工作環境中關係的改變。它可能是失去某個對你而言很重要的人或物,或失去之虞。 • 現在,讓你的狀態回到你生命中的那段經驗,想想看,發生了什麼事,以及你對該經驗的反應。你是否容許自己向別人求助,或者認為必須堅忍到底,對於這個經驗你有何感想與想法 (危機介入與創傷反應理論與實務,黃惠美等譯) 桃園縣安心服務小組

  3. 你的想法 • 你對此情境做了什麼反應? • 你所採取的因應方式是成功? • 是否容許你運用必要的變通能力,以便有效因應? • 你所採用的方式,容許你對外尋求支援的程度如何? • 在你所處的變動時期,是否感受到適當的支持? • 你需要感受到更多什麼樣的支持? • 你必須如何改變你的內在想法,以便更易獲得支持? • 容許自己尋求外援,對你而言將會是如何地困難? (危機介入與創傷反應理論與實務,黃惠美等譯) 桃園縣安心服務小組

  4. 危機的基本概念 桃園縣安心服務小組

  5. 「危機」是什麼 1.危機是突然發生、沒有預期的情況。 2.危機是「一個人面對一個既存且無所遁逃、 無法利用現有的資源解決這個危急事件時, 所經驗的一段短暫心理不平衡(disequilibrium) 的時期」。 3.危機也是轉機-危機在中文的意涵是「危險」 (Danger),也是「機會」(Opportunity)。 桃園縣安心服務小組

  6. 危機的特性(Weiner&Kahn,1971) 1.嚴重威脅機構的主要利益或目標 2.事件與結果是無法掌控的 3.參與者可利用的資訊不足 4.可能成為未來另一危機 5.經常造成行為者的壓力和焦慮 6.參與者之間的關係將有所改變 7.需要參與者高度的心智活動和計劃活動 8.連續展開的事件與行動的轉捩點 桃園縣安心服務小組

  7. 危機事件處理的層面 ← 可以改變的部分 → 危機事件的影響 危機的處理 危機事件 (不可能改變) 桃園縣安心服務小組

  8. 危機事件處理的中心議題 1.如何面對危機事件? 2.如何處理危機? 3.如何使後續的負面影響最小? 桃園縣安心服務小組

  9. 危機事件造成的影響 桃園縣安心服務小組

  10. 重大事件後的壓力症狀 桃園縣安心服務小組

  11. 創傷後壓力反應(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s, PTSR(黃龍杰編譯) 面臨嚴重的死傷威脅,經驗到強烈的害怕或 無助後常有以下四類反應: 1.經驗重現 (觸景傷情) ─餘悸猶存,往事歷歷在目,陰影揮之不去 2.逃避或麻痺 (退避三舍) ─避而不談,選擇遺忘,麻木不仁,失魂落魄 桃園縣安心服務小組

  12. 創傷後壓力反應(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s, PTSR(黃龍杰編譯) 3.焦慮或過度警覺(神經緊繃) ─有如驚弓之鳥,戒慎恐懼,神不守舍,暴躁 易怒。 4.靈異經驗 ─害怕死者回來,或者夢見死者(托夢),直覺亡 靈回來了,彷彿聽到死者的聲音或看到他的樣 子。 桃園縣安心服務小組

  13. 上述情況是:非正常狀況下的正常反應 任何人遇到這種情況,反應都大同小異, 應該會在幾天到幾週內大大改善(4-8週)。 假如超過一個月以上,還相當痛苦,才 需要考慮藥物治療或心理諮商。 桃園縣安心服務小組

  14. 誰會受傷:替代性的心理創傷 第一手的心理創傷 • 生還者、家屬、相關教職員、學生 第二手心理創傷(secondary trauma) • 救難者、助人者   第三手心理創傷 • 目睹耳聞者 • 整個社會 桃園縣安心服務小組

  15. 「危」  「機」 危機化為轉機

  16. 危機干預-定義 1.危機干預:有如急診室般的緊急處理,以先保命並 快速篩檢為其任務。 2.哀傷(悲傷)輔導:送開刀房或長期、仔細的照料,則是諮 商或其他形式介入的任務。 桃園縣安心服務小組

  17. 危機干預--目標 1.渡過目前的混亂 2.減少負面影響 3.減少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4.恢復至狀況前的功能 桃園縣安心服務小組

  18. 校園危機 桃園縣安心服務小組

  19. 校園常見的危機 1.天然災害 2.意外事件 3.學生違規 4.教師犯罪 5.校園衝突 6.行政弊端 7.自我傷害 8.疾病事件 桃園縣安心服務小組

  20. 校園危機事件的影響 教師 社區系統 家 長 個案 學生 桃園縣安心服務小組

  21. 校園危機的特性 1.就發生的原因而言 學校相關人員欠缺警覺性,人為疏忽或設施不當 對危機事件缺乏經驗,未能掌握時機 自然災害:風災.水災.震災…. 2.就影響的對象而言 校內師生影響最大.社區.社會大眾 3.就學校組織而言 不可能因危機事件而結束 桃園縣安心服務小組

  22. 「危機干預」對「創傷後壓力反應」的影響 桃園縣安心服務小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