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68 Views
什么是社会主义?. 在 生产力高度发达 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 实行 公有制 、 计划经济 和 按劳分配 , 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2011 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经验与教训. 戈尔巴乔夫. 勃列日涅夫. 赫鲁晓夫. 列宁. 斯大林. 1917. 1921. 1925. 1953. 1964. 1985. 重在农业. 重在工业. 社会主义改革. 基本线索.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体制. 突破体制,但背离社 ` 方向.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E N D
什么是社会主义?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 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 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2011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经验与教训
戈尔巴乔夫 勃列日涅夫 赫鲁晓夫 列宁 斯大林 1917 1921 1925 1953 1964 1985 重在农业 重在工业 社会主义改革 基本线索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体制 突破体制,但背离社`方向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经济政治 对斯大林体制的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形成
第一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巩固政权 十月 革命 新经济政策 向社会主义过渡
基础考点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背景: 1)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进攻 2)国内物资奇缺 2.内容: 3.特点: 农业—— 工业—— 商业—— 分配—— 余粮收集制 大中小企业一律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物配给制,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1)战时 2)共产主义 4.评价 4.评价
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功劳是什么? 集中力量,战胜敌人 材料二:1919年,俄国一普特粮食的价格为 国家征购价:6卢布, 国家零售价:30卢布 黑市价格:200卢布 请思考:这种现象谁是最大的受害者?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材料三: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材料三: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的设想最大的 不同是什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在哪里? 不同:实施的条件 错误:超越苏俄国情,违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材料四:国内战争结束后,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 1921年2月爆发了喀琅施塔得兵变。 材料四:国内战争结束后,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1921年2月爆发了喀琅施塔得兵变。 请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我们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发展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 ——列宁
基础考点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实行 4)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和政治危机 (农民暴动、 工人罢工、 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 2)4年世界大战、3年内战 3)1920—1921年自然灾害 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 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例1】20世纪20年代,列宁指出:“向纯社会主义形式【例1】20世纪20年代,列宁指出:“向纯社会主义形式 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 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 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列宁所说的“实行退却” 主要体现为 ( )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在内容上各有何不同?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在内容上各有何不同? 政策 内容 (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 (单一的公有制, 高度集中管理) (实行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否定商品货币关系)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平均主义) (按劳取酬)
4、特点 高度集中,行政管理。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实质: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 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 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进而巩固工农联盟,并逐 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材料一 材料二“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 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 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
启示? 三、比较两大经济政策的得与失 出现许多弊病和错误, 引发经济危机 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 工农联盟得到巩固, 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正确途径 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正确途径 直接过渡 间接过渡
【2010 江苏高考】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 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 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试从理论和实践的 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
启示? 四、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
20世纪三位改革家 你认为一位成功的改革家需要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 勇于探索 敢于创新 实事求是的精神……
【例2】“在苏联政权下,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例2】“在苏联政权下,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 入口,是社会主义取得可靠的胜利的条件。”对列宁这段 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新经济政策的具体表现 B.苏联的无产阶级政权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先决条件 C.有利于采用国家资本主义恢复国民经济 D.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照搬资本主义的某些方面 解题的关键:对“国家资本主义”这个概念的理解
基础考点 二、新经济政策 5、评价积极方面为主 使国民经济走出困境, 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是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社会 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 实践证明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经济上: 2)政治上: 3)理论上: 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 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