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44 Views
———— 新课程背景下对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 ◇ 专家的认识: ◎ “ 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 重心下移 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 具体问题 为对象,以 教师 为研究的 主体 ,理论和专业人员 共同参与 , 是保证 新课程实验 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 ◇ 我们的解读. ◎ 校本教研不是孤立的工作 , 而是新课改推进过程中的一项重要 制度建设 , 旨在推进新课改工作。 ◎校本教研不是对以往教研的否定,而是一种鲜活的 继承与改进 ,其更加关注教师的 学习方式 、 工作方式 与 研究方式 的转变。
E N D
————新课程背景下对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对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
◇专家的认识:◎ “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
◇我们的解读 ◎校本教研不是孤立的工作,而是新课改推进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旨在推进新课改工作。 ◎校本教研不是对以往教研的否定,而是一种鲜活的继承与改进,其更加关注教师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与研究方式的转变。 ◎校本教研不是教师孤立的研究,而是一个专业人员与教师合作共建、互相依存、互惠共享的过程。
◇我们的准备 ◎新型校园氛围的形成 ◎新型教师队伍的构建 ◎新型支持力量的盘活
◇新型校园氛围的形成 ◎民主、和谐、积极、自主 ◎重学术味,轻行政味 ◎学习型组织 • “立足新课改,谋求新发展”大讨论 • 创建学习型组织 • 网站BBS在线论坛 • 管理的每一个细节
◇新型支持力量的盘活 ◎有专家的引领 ◎有当地教研力量的全程跟进 ◎有身边专业发展水平较高教师的随时探讨 邀请市、县教研员对话新课程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浙江大学APEID中心负责执行“建立行动研究机制,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第二轮项目建立合作关系 校内教师资源的盘活
◇新型教师队伍的构建 ◎有发展需求 ◎有问题意识 ◎有协作精神 ◎有对话勇气 • 教师社团组织的创建 青蓝工作室、学术研磨室、E网工作坊、绿苑编辑部……
准备——蓄水 实践——凿渠 水到而渠自成
目标分析 课堂观察 课后调查 整理反馈 撰写案例 ◆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操作流程的形成
目标分析 : 组织参与教研人员讨论教材、教法,分析备课资料、教学设计,测试学生课前的学习水平,明确教研目标。
课堂观察 : 组织人员实录教学过程,或制作课堂教学视频案例 。通过运用课堂定量观察的技术对课例进行全息记录。
课后调查 : 参与教研的人员通过和上课老师及学生的探讨性对话、学生作业情况调查、学生学习水平后测等手段,对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信息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收集。
整理反馈 : 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质的分析。以此来概括、透视本节课的教学特点,探讨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评说课堂教学的得失。
撰写案例 : 通过撰写草稿—批判性评议—修改编辑—尝试使用—再修改等环节,进一步明晰教学实质,提出教与学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
◆实施校本教研的策略联盟 “策略联盟”来自于企业界的用语,原来的目的是结合不同企业的专长,互补不足,一起开发新产品,减少开发的成本,创造产品的最大利润。 ◇人际联盟 ◇组际联盟 ◇校际联盟
◆有效构建校本教研的网络平台 ◎学校网站 ◎绿苑论坛 ◎绿苑博客 ◎FTP资源 FTP://FTP.CNSYYX.COM
改变就从这里开始 ◎学校——创造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而是他底下细小的泥沙. ◎教师——幸福的花枝在命运之神的手里,寻觅着要付与完全的人。 ◎课堂——每朵花都在阳光下发亮,因为各自独有的香而熠熠发光。
2004年10月,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被浙江省基础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教育厅联合授予“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称号。2004年10月,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被浙江省基础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教育厅联合授予“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称号。
◆关键词: 教师 主体 ◎教师与行政 学校的管理引导和教师的自主参与如何协调?校本教研工作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方面的矛盾怎样调和?需要更多的制度建设与实践探索 ◎教师与专家 如何建立一种让教学专家主动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来的教研机制?还有待于教育行政部分探索建立。 ◎教师与教师 教师个体之间差异必然存在,校本教研仍让部分教师驻足门外,望“研”兴叹!如何解决?
校本教研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思考要革命性,但行动要渐进性。问题也是我们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