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528 Views
国民革命运动. (1924~1927). 问题式 文本式 图片式. 张聪 文学院 0604 班. 冯玉祥与北京政变 孙中山和国民会议运动 五卅运动 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 ★. 兴起. 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大革命. 国共合作. 北伐军胜利进军 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汉口九江英租界收回. ★. 发展. →. →. 帝国主义的干涉 中山舰事件 整理党务案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 失败.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E N D
国民革命运动 (1924~1927) 问题式 文本式 图片式 张聪 文学院 0604班
冯玉祥与北京政变 孙中山和国民会议运动 五卅运动 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 ★ 兴起 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大革命 国共合作 北伐军胜利进军 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汉口九江英租界收回 ★ 发展 → → 帝国主义的干涉 中山舰事件 整理党务案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 失败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思考1:国共合作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必要性: 可能性 “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 孙中山总结了第二次护法运动的教训。 A、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B、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建立了根据地 C、孙中山欢迎中共与国民党合作 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巩固: 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 ①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的同盟军 ②中国国民党是当时各政党中“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 ③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 ④孙中山真诚欢迎中共同他合作 A①②B ①②③C①②④D ①②③④ D
思考2、国共合作的方式、方针是什么? 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共合作 改组国民党 国民党: 共产党: 方针:个人身份加入国 民党,保持独立性,改 组国民党为四阶级联盟 中共“三大” 1923年广州
思考3、中共“三大”决定以什么方式同国民党合思考3、中共“三大”决定以什么方式同国民党合 作?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式?能否进行两党合 并? 党内合作。 便于开展革命工作;能为国民党接受,有利于国民党改组;也利于共产党保持三个独立性。 两党性质不同,所以不能够合并。党外合作 的条件不成熟,中共势力弱小,不对等,结果 只能孤立自己。 思考4:中共“三大”的缺陷是什么?马林和陈独 秀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的危害是什么? 没有提出党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低估了中共 的作用,使党处于从属地位,丧失领导权。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 ——国民党“一大”(1924年初,广州) 中心议题: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提出新三民主义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确定“三大政策”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 加入国民党 内容
请思考: 5、新三民主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原则区别?为何有这些区别? 相同点:基本原则一致,即在反帝反封建 上的目标一致。这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区别: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八小时工作制、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社会主义阶段,和最高革命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彻底性、先进性、远大性) 原因:这是由两党的性质决定的。
巩固: 1、国民党“一大”主要讨论了 A国共合作问题 B国民党改组问题 C北阀的对象问题 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问题 2、1924——1926年的中国国民党是一个 A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B官僚资产阶级政党 C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政党 D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思考6: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外部: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加紧掠夺。 内部:军阀混战,镇压革命; 人民要求:打倒列强,除军阀; 思考7:五卅运动的特点是什么?在这场运动中各阶层的表现如何?并分析为什么? 特点:反帝爱国。组成统一战线 各阶层表现:
五卅运动中,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五卅运动中,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阶级 工人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大资产阶级 始终参加 中坚力量 表现 被迫退出 拒绝参加 破坏革命 原因 压迫最深 革命性最 彻底 革命性 软弱性 和帝国主义利益一致
思考9:简述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的措施有哪些?它的巩固有什么意义?思考9:简述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的措施有哪些?它的巩固有什么意义? 措施: 军事上:两次东征;整编国民革命军 政治上:成立广东国民政府 意义: 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奠定了巩固的后方。
思考10: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取得的成果和取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思考10: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取得的成果和取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 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 成果: (1)基本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 • (2)革命形势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 (3)推动了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 (4)推动了人民反帝斗争的高涨 • 取胜原因:国共合作,工农群众支持,将士英勇作 战
思考11: 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的关系是什么?你认为与以往农民运动相比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国民革命的失败 • 帝国主义的干涉。 • 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 • 1.西山会议派 • 2.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 • 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民党右派背叛 客观 原因 中共: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 主观 陈独秀 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思考12: 大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大革命“失败”了,这里的失败指什么?我党从大革命失败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
讨论:概括分析1924年至1949年国共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如何认识国共关系? 合作 破裂 对峙 再合作 再破裂内战 分则两伤,合则两利
比较: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的群众基础不同,从领导阶级、群众觉悟程度和斗争方式等方面说明原因。比较: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的群众基础不同,从领导阶级、群众觉悟程度和斗争方式等方面说明原因。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试列举:孙中山的革命举措,并说出它的积极意义
百团大战主要战线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