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8

中考物理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中考物理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九年级物理组. 中考物理试卷结构(共五大题型).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作图题 四、与实验探究题 五、计算题. 一、选择题:. 物理选择题的特点是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迷惑性。选择题能考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记忆与理解、判断与推理、分析与比较、鉴别与评估等多种能力,所以它是考查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常用方法。 选择题的题型一般有: 概念辨析类、规律理解类、联系实际类、求比值类、图像分析类、电路故障类、对物理方法的理解类、估值类等。. 1 、概念辨析

lon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考物理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考物理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九年级物理组

  2. 中考物理试卷结构(共五大题型)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作图题 四、与实验探究题 五、计算题

  3. 一、选择题: • 物理选择题的特点是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迷惑性。选择题能考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记忆与理解、判断与推理、分析与比较、鉴别与评估等多种能力,所以它是考查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常用方法。 • 选择题的题型一般有: 概念辨析类、规律理解类、联系实际类、求比值类、图像分析类、电路故障类、对物理方法的理解类、估值类等。

  4. 1、概念辨析 • 所谓的概念辨析法是指用物理概念作为标准去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辨别正误,从而判断获取正确结果的解题方法。 • 解答这类题主要对物理概念要准确记忆和正确理解,对相关的不同概念的区分及对某些重要概念的内涵要分析到位。

  5. 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快 B.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多 C.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D.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 • 正确辨别功率与机械效率这两个易混概念 • 例:由欧姆定律公式可导出R=U/I,关于此式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D、导体电阻值的大小,可以用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表示 理解物质或物体本身的性质: R、c、ρ、q

  6. 2、规律理解 • 主要考查对物理过程中物理规律的辨别能力。 • 解答的关键是对题干中描述的物理过程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分析,然后找准其对应的物理规律,再利用物理规律对选项的内容逐一进行分析,最后做出选择。

  7. 例: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突然减小时,物体将( ) A. 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 B. 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减小 C. 向右运动,速度保持不变 D. 向左运动,速度逐渐增大 解本题的关键是理解(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决定于什么条件

  8. 例:有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悬浮在水面下1m和2m深处,由此可以判断 ( ) A、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B、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C、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D、无法判断 • 本题中物体的形状不同,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只是题目中的干扰因素

  9. 例:(运用极限法)如图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例:(运用极限法)如图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 (1)当杠杆两边减去相同质量的钩码,能否平衡?若不平衡,杠杆如何转动? • (2)当两边钩码向支点移动相同距离,能否平衡?若不平衡,杠杆如何转动?

  10. 3、联系实际 • 这类题主要考查物理规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解答的关键是对生产、生活或事例的分析,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剖析事例或现象的过程中,找到与物理原理的联系,进而做出解答。

  11. 例:图1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例:图1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 (分清“影子”的形成、水中的“倒影”、物体“看上去的变化”的原因 )

  12. 例:如图1所示,下面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 理解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物体的原因,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矫正

  13. 4、求比值类(比例法、数据代人法) • (1)比例法:利用数学的比例式来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之为比例法。 • 用比例法解题可以省略反复套用公式而带来计算的烦琐,对物理量的单位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只要相比的同一物理量的单位相同就可以了。运用这种方法既能通过计算定量得出结果,也能经过分析定性比较大小。

  14. 运用比例法的一般步骤是: 1、了解题意,选择相应的物理公式。 2、依据题目描述的物理现象找出保持不变或者相等的物理量。 3、用“不变的(或相等)的量”为纽带,将公式联立成比例式。 • 例: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2:1,比热容之比是3:4,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则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 ) A.2:3 B. 3:2 C. 3:8 D. 8:3

  15. S • (2)数据代入法:根据题目给定的数据,给未知的某个物理量假定一个恰当的值代入题中,然后进行计算。 • 例:如图,R1=2Ω,R2=3Ω,求当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电流表先后示数之比为多少?

  16. 5、图像分析 • 在物理学中,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因此图像实际上反映了物理过程(如熔化图线等)和物理量的关系(如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等)。运用图像知识来解物理试题的方法,叫“图像法”。 • 运用此方法时应做到: • (1)识别或认定图像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其有关的因素和控制条件; • (2) 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或规律,弄清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 • (3)根据图像的变化情况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给以正确描述或做出正确判断。

  17. 例: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冰是一种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 D.从t1到t2,冰的质量保持不变

  18. 例:从图4的四幅图像得到的下列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 • 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 B.图乙表示物体正以5m/s的速度作匀速运动 • C.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值是固定不变 • D.图丁警示我们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

  19. 6、电路故障(排除法) • 排除法就是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利用有关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物理单位、各种仪器的作用和用法等,对各备选的答案进行分析,将和题意相违背的,或和已知条件无关的答案逐一排除,缩小选择范围,最后选择正确的答案。

  20. L1 S L2 • 例:如图所示,将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发现L1亮,L2不亮。对此有下列几种猜想,其中可能的是 ① L2灯丝断了,灯座未短路 ② 灯泡L2的电阻太小 ③ 灯泡L2两端电压较大 ④ 通过灯泡L1、L2电流不等 ⑤ 灯泡L2的灯座被短路 ⑥ 灯泡L1、L2的额定功率不同 A.① B.①③⑥ C.③④ D.②⑤⑥ • 尽管是单项选择题,但此题属于单项配对题,有②、⑤、⑥多个答案符合题意。

  21. 例: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发现电灯L不亮,用测电笔测试c、d两点时,氖管都发光,测试a、b两点时,只有a点氖管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 ) A.火线与零线短路 B.a、d之间某处断路 C.b、c之间某处断路 D.电灯的灯丝断了

  22. 7、对物理研究方法的理解 • 例:在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以下各个研究实例中,与其所用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 A.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B.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 C.研究电流时,将它比作水流 D.把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越来越小,推出真空不能传声

  23. 8、估测类 • (1)解答时应了解一些常用的物理数据: 家庭照明电压值220V、每层楼高3m左右、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成人身高约1.60~1.80m、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人的心跳约1秒70~80次、人体电阻约为几千~几百千欧、人正常步行的速度1.4m/s、自行车一般行驶速度约5m/s、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30g、一张报纸平铺在桌面产生的压强约0.5Pa等。 • (2)记住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数: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水的密度、水的比热容等。

  24. 例:家庭生活中,下列估测符合事实的是: A、家用彩电的电功率约为200W B、写字台台面的面积约200cm2 C、洗浴水的温度约60℃ D、人体的电阻约为几十欧 • 例:下列物体的重力接近20N的是 ( ) A、一个学生 B、一辆汽车 C、一支铅笔 D、一只公鸡 • (把不熟悉的20N的力用熟悉的2kg的质量来替代)

  25. 例: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一间教室内的空气质量为m,某物体的质量为2m ,则一个普通中学生通常将 ( ) A、拿不动这样一个物体 B、至少能拿起一个这样的物体 C、至少能拿起两个这样的物体 D、有可能拿八九个这样的物体 • (根据常识估算教室的体积)

  26. 二、填空题 • 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或计算过程,但需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 一般有这几种类型: • 1、直接记忆型填空(概念、规律、常数、单位等) • 2、分析型填空(根据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物理规律的分析,物理图形、函数图像的分析等) • 3、计算型填空(实际是计算题,需要填的只是计算的答案。注意答案要按题目要求填写)

  27. 解答填空题应注意: • 1、对概念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回答要求用词简练、到位,要用科学、规范的物理术语表述。 • 2、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28. 1、直接记忆型填空(回答要确切、简练)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播的。 • 填写物理量的单位: (2)一块砖平放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 (3)空气的密度为1.29 .

  29. 2、分析型填空(判断准确、规范的物理术语)2、分析型填空(判断准确、规范的物理术语) 回答问题: (1)夏天,突然打开汽水瓶时,随着“嘭”一声响,往往可以看到瓶口处冒“白气”,为什么?(实验现象的分析) 答:这是因为当突然打开瓶盖时,瓶内气体迅速膨胀,对外________,内能________,温度_______,瓶口附近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形成大量的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30. 下面两幅图是从某交通宣传栏和某冷饮厂广告宣传片中选取的。请你任选一幅并指出其中违背科学规律之处:下面两幅图是从某交通宣传栏和某冷饮厂广告宣传片中选取的。请你任选一幅并指出其中违背科学规律之处: a. 汽车启动应向后倾倒 , b.冰棒周围的“白汽”应下降。 (物理规律的理解)

  31. 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选填“能”或“不 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 • (物理规律的理解)

  32. 3、计算型填空 • 例:在100m赛跑时,某同学前30m做加速运动,后70m做匀速运动,通过终点时的速度是7m/s,成绩是15s,那么他跑到全程终点时的速度是,他在前30m的平均速度是。(注意填写单位) 例: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为10N,阻力为40N。已知阻力臂长10cm,则动力臂长为m。(根据单位填数据)

  33. 例:图11所示,用1.2N的拉力沿竖直方向匀速拉起重为2N的物体,物体上升0.1m所用时间为4s。(1)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为 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2)将物重由2N不断逐次增大,假设动滑轮始终能正常工作,此过程中,它的机械效率范围是 。 • (同一滑轮组,η随G增大而增大, • 但η<1)

  34. 三、作图题 • 主要考查学生作图技能和应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察方面:力学、光学、电与磁的方面 • 一般类型有: • 1、力的示意图 2、杠杆的力和力臂 3、滑轮组的装配 4、反射与折射光路图 5、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 6、根据光路填光学元件 7、电路和电路图 8、有关电与磁等

  35. 1)力学作图题一般是作力的示意图或杠杆示意图,以及滑轮组的装配。这种作图题应当注意首先弄清题的具体要求:1)力学作图题一般是作力的示意图或杠杆示意图,以及滑轮组的装配。这种作图题应当注意首先弄清题的具体要求: • 若作力,要明确是物体受到的力(具体哪个力)还是对别的物体施加的力,要画准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 ①力的作用点必须画在受力的物体上。 • ②力臂一定得过支点且要与力的作用线垂直。 • ③杠杆所受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杠杆上。

  36. 如图是正在足球场上滚动的足球,请画出足球受力示意图。(分析球受几个力)如图是正在足球场上滚动的足球,请画出足球受力示意图。(分析球受几个力) • 如图中ABO可看成杠杆,O 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该杠杆的动力臂和所受阻力的示意图。(注意动力的方向、阻力的作用点) • 人用向右的水平拉力F,拉着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图上画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分析物体水平方向受力情况、摩擦力的作用点)

  37. 如图所示,曲杆AOBO自重不计,B为支点,AO=60cm,OB=40cm,BC=30cm,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在A、O、C三点上选出一点为动力作用点,作出最小的动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找准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38. 2)光学作图 • ①要结合成像规律(小孔成像、反射或折射规律)作图 • ②要辨明光的传播方向(光是从哪儿射向哪儿的) • ③实际光线要画实线,注意箭头不能漏画,箭头的方向不能画反。

  39. 图中,一束光线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注意光线的位置及箭头的方向)图中,一束光线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注意光线的位置及箭头的方向) • 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AB和CD是挡板左侧的发光点S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上作出发光点S.(要求留下作图痕迹)(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注意虚实线)

  40. 火线 零线 地线 插座 开关 图10 • 3)连接电路 • 应注意结合安全用电的要求和原则(注意三孔插座、开关的位置,导线交叉相连处的点)。 • 如图10所示的插座和电灯(带开关)是组成家庭电路的常用器件,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它们分别正确的接入电路中。

  41. 投影仪的灯泡功率很大,配有风扇进行散热,使用投影仪时,先闭合开关S1,风扇转动,再闭合开关S2,灯泡发光;若只闭合开关S2,灯泡不发光,请在图丙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风扇用电动机的符号表示,在图中标明开关S1和S2)。(注意照明电路设计的开关的位置)投影仪的灯泡功率很大,配有风扇进行散热,使用投影仪时,先闭合开关S1,风扇转动,再闭合开关S2,灯泡发光;若只闭合开关S2,灯泡不发光,请在图丙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风扇用电动机的符号表示,在图中标明开关S1和S2)。(注意照明电路设计的开关的位置)

  42. 图12 4)电与磁 螺线管的绕制则一定要掌握和运用好安培定则,记住对磁场方向和磁感线分布规律的描述。此外还要留心原图中现成的条件,充分利用它们以正确解答。 • 例:如图中,电路连接正确,通电后小磁针指向如图所示(涂黑端表示N极)。请在图中标出螺线管的磁极、电源的“+”、 “—”极,并画出螺线管的绕法。(留心图中的条件)

  43. 例:将图所示的各个元件用笔画线作导线连接成完整的电路,要求:开关闭合后,小磁针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磁铁L磁性加强。例:将图所示的各个元件用笔画线作导线连接成完整的电路,要求:开关闭合后,小磁针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磁铁L磁性加强。

  44. 总之,作图时要注意: • (1)用铅笔、直尺作图,力求做到规范、准确。 如:同一图中不同大小力的长短应区分;电路图中导线要横平竖直等。 • (2)分清虚线与实线,保留作图痕迹(辅助线)。 如:力臂和磁感线可画虚线,也可画实线;力与光线一定画带箭头的实线;辅助线(包括法线)画虚线;虚像一定画虚线。 • (3)根据要求,既不要多画,更不要少画。

  45. 四、实验与探究题 • 教材中的实验主要有这样四种: (1)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 (2)学生的探究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 (3)教师的演示实验; (4)根据生活和生产中的要求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 对于不同实验要掌握其不同的要点。

  46. 1、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 测量工具使用的共同点是:要求正确“调、放、看、读、记” (测量工具中只有刻度尺的测量中需用估读) • 2、演示实验:弄清实验的设计、实验对象、实验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及实验的注意点。要做到“会看图说话” 比如,教材奥斯特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现象:; 说明:。 组装该装置时,须注意; 实验操作时,要求。

  47. 3、对学生的探究性分组实验要求掌握①实验的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器材④实验步骤⑤实验现象⑥设计实验表格⑦归纳实验结论⑧作出必要的评估等。3、对学生的探究性分组实验要求掌握①实验的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器材④实验步骤⑤实验现象⑥设计实验表格⑦归纳实验结论⑧作出必要的评估等。 • (1)实验步骤与表格: • 如:教材九上P83活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对于类似的实验,我们复习时应要求学生写出实验的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换上不同的灯泡,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 特别提醒学生的是注意多次测量不等于简单的重复测量,要改变一定的条件再进行相同物理量的测量。

  48. (2)归纳实验结论(注意“回归”) 例: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用4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根据实验记录数据, 请你分析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比较烧杯1和3, 结论是:; 比较烧杯1和2, 结论是:; 比较烧杯3和4, 结论是:。 • 应注意:1、表格中包含的物理知识,隐含的物理意义(并 非简单的看图说话) 2、结论的前提(控制变量),语言要首尾呼应。

  49. (3)关注实验过程的研究与器材的选用 • 例: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 •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这是为了。 •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 4)如果想使蜡烛的像清晰些,你是选择透光程度强一些的玻璃板,还是透光程度弱些的呢?

  50. 4、自主性实验设计 • 1)建立正确的“等效替代”思想 充分运用各种仪器,明确直接测量的物理量与间接测量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如:用量筒测“质量”,用弹簧测力计测“质量”,用天平测“体积”,用电流表测“电压”,用“电阻箱测电阻”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