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第十章 重金属的毒性

第十章 重金属的毒性. 第一节 概述. 一、金属与人体的关系. 二、环境中金属污染的来源 ★天然污染 ★人为污染. 三、环境中金属的迁移与转化 迁移: 水、食物链 转化 : 甲基化:如 Hg 、 Pb 、 As 、 Se 、碲、钛、锡等 氧化还原 形成螯合物:与腐殖酸,可增强在水中的溶解度. 四、金属的代谢 (一)吸收 主要经消化道吸收,其次呼吸道,再次皮肤 1 、经消化道吸收 主要吸收部位:小肠 可溶性金属盐类:被动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经肠微绒毛质膜进入;由微绒毛底端经微胞饮作用进入

lond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章 重金属的毒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重金属的毒性 第一节 概述

  2. 一、金属与人体的关系

  3. 二、环境中金属污染的来源 ★天然污染 ★人为污染 三、环境中金属的迁移与转化 迁移: 水、食物链 转化: 甲基化:如Hg、Pb、As、Se、碲、钛、锡等 氧化还原 形成螯合物:与腐殖酸,可增强在水中的溶解度

  4. 四、金属的代谢 (一)吸收 主要经消化道吸收,其次呼吸道,再次皮肤 1、经消化道吸收 主要吸收部位:小肠 可溶性金属盐类:被动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经肠微绒毛质膜进入;由微绒毛底端经微胞饮作用进入 不溶性金属盐类:吞噬作用;直接吸收

  5. 影响因素: (1)元素的化学形式 化学形式决定脂溶性和溶解度,脂溶性强和水溶性强的元素的无机盐类易被吸收 (2)元素的种类 不同金属盐类吸收率相差很大 不同金属元素吸收部位不同 (3)胃肠道的pH 胃:金属(经胃酸)→ 氯化物 → 与配体形成复合物 小肠:碱性。已形成复合物的可被吸收,未形成的可形成不溶性复合物被排出。

  6. (4)其他因素 肠道微生物与肠道粘膜竞争金属元素、膳食成分、金属间的竞争抑制作用等 2、经呼吸道吸收 大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和气体中的金属元素可经呼吸道吸收。 金属蒸汽不易溶于水,可直达肺泡,透过气血屏障。 3、经皮肤吸收 一些脂溶性金属及其化合物主要通过表皮吸收。一些水溶性金属化学物可通过毛囊、皮脂腺、汗腺进入血液。

  7. (二)转运 主要介质是血液: 游离状态 与血浆成分结合 吸附在红细胞膜上或进入 金属与血浆成分的结合: 1、与血浆中低分子成分结合 2、与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结合 3、与特殊蛋白或转运蛋白结合

  8. (三)分布 初始:取决于器官的血流量 再分布:取决于与器官亲合力大小 分布特点与金属的侵入途径、溶解性、化学形式、代谢特点、毒性性质及器官特点有关。 (四)排泄 主要通过消化道和胆汁随粪、经肾由尿、经肺随呼吸等途径排出体外。 重金属在指甲、毛发中的含量较高,可用来监测环境中重金属的污染和人体负荷。

  9. (五)体内蓄积 人体内有固有的金属贮存库——骨骼和蓄积机制——MT。 效应:预防急性中毒的发生,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释放入血引起毒效应。 五、金属的联合作用 拮抗作用机制: 1、影响吸收和转运:相互作用形成不溶性盐或复合物或水溶性化合物;竞争载体蛋白 2、相互置换和竞争大分子活性位点 3、诱导合成MT

  10. 六、金属对健康的危害 1、慢性中毒:如水俣病、痛痛病。 2、致癌作用: 可致癌的金属有As、Cr、Ni、Cd、Be 3、致畸作用:甲基汞已经确定为人类致畸物,金属汞尚不知 4、变态反应 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一般发生在其他毒性之前,是一个重要的早期毒性作用指标。

  11. 第二节 汞

  12. 一、汞污染的来源 (一)来源 (二) 环境中汞甲基化和生物富集 1、  汞的甲基化 2、  汞生物富集 二、汞的理化特性 三、汞的代谢 (一)吸收 金属汞——蒸汽形式,经呼吸道,速度很快 无机汞——消化道吸收15% 有机汞——消化道(甲基汞达90%)、呼吸道(80%)、皮肤吸收

  13. (二)分布 汞→肝细胞、红细胞→Hg2+→ +血浆蛋白→结合型汞 +含-SH小分子化合物GSH→扩散型汞 汞的分布:肾>肝>血液>脑>末梢神经 甲基汞:肝>脑>肾>血液 肾:皮质中较高 脑:金属汞、甲基汞都能通过血脑屏障

  14. (三)排泄与蓄积 排泄: 肾——由尿排泄 肝——胆汁——粪便 肠粘膜脱落 各种腺体、毛发、指甲 蓄积: Hg总半衰期70d 甲基汞:血—50d 脑—240d 无机汞:40d 金属汞:58d

  15. 四、汞的毒理作用 (一)金属汞 主要造成脑损伤。 机理:主要是Hg2+与蛋白质、酶中-SH结合形成硫汞键-SHg-。 三大特异症状: 1、汞毒性“易兴奋” 2、“震颤” 3、“口腔炎”:汞线

  16. (二)无机汞化合物 包括Hg的硫化物、氯化物、氧化物及汞盐,离子态可被吸收。Hg2+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对脑危害性较小,无机汞不易被吸收,不易造成肝肾损害。 (三)有机汞化合物 苯基汞、烷氧汞——降解成Hg2+,类似无机汞 烷基汞——甲基汞、乙基汞、丙基汞 甲基汞是高神经毒物质,能引起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

  17. 毒性作用: 1、神经系统损害: 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脑细胞与甲基汞、乙基汞亲和力很强,在大脑感觉区和运动区蓄积量较高,可引起感觉异常、运动失调、语言障碍、向心性视野缩小、听力障碍。 机制: (1)影响乙酰胆碱合成,抑制兴奋传导 (2)溶解细胞膜 (3)与脑组织中的缩醛磷脂结合

  18. 2、致畸作用 (四)毒作用机理 1、与含-SH的蛋白质和多肽结合 2、与酶蛋白中的-SH结合 3、与细胞膜中一些组分的-SH结合 4、甲基汞可通过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19. 第三节 铅

  20. 一、铅污染的来源 二、铅的理化性质 三、铅的代谢 (一)吸收 主要从消化道,其次是呼吸道和皮肤。 消化道:吸收率5-10%,主要在十二指肠。经门静脉到肝脏,分别进入血液和胆汁——肠道 呼吸道:吸收率25-30%,其余随气体呼出。

  21. (二)分布 血铅+红细胞 → 非扩散铅(90%) +血浆蛋白 → 结合性铅(可扩散铅) 初期分布于肝、肾、脾、肺、脑,再分布到骨骼、毛发、牙齿,以磷酸铅Pb3(PO4)2形式沉积下来。 铅90%以上在骨骼内,2%在血液中。一般认为软组织铅能直接引起毒害,硬组织具有潜在毒作用。 (三)排泄和蓄积 主要经肾脏由尿排出,食入的铅基本由粪便排出。 蓄积:半衰期——血铅18d,软组织20d,骨骼21y。

  22. 四、铅的毒理作用 (一)急性中毒 症状:贫血、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肾损害等 (二)慢性中毒 主要症状: 1、血液: (1)贫血,面色黄或灰白色(“铅容”),心悸气短,疲劳。 (2)点彩红细胞增多。

  23. 2、神经系统: 早期:神经衰弱综合症,小儿可见多动症。 严重:中毒心脑病,顽固性头痛等,周围神经系统症。 3、消化系统:典型病状腹绞痛 4、其他:损害肾小管功能、蛋白尿;降低免疫功能;铅线

  24. (三)生殖毒性与致畸作用 据动物实验,Pb可引起小鼠生殖腺异常,流产等 致畸:铅中毒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单体畸变率增加。作业女工中发生死胎、流产畸形较多 (四)致癌作用 可引起肺癌肝癌等。 (五)环境铅污染引起铅中毒症状

  25. (六)毒作用机理 1、影响卟啉代谢——贫血。卟啉代谢紊乱是铅中毒主要的和较早的变化 贫血的机制: (1)铅抑制血红素合成——低色素贫血 (2)溶血:铅抑制红细胞膜上的ATP,引起红细胞Na+、K+、H2O流失。

  26. 2、损害神经系统 伸肌麻痹:铅抑制肌磷酸激酶,磷酸肌酸含量下降或神经和脊髓前角细胞变性,使伸肌神经冲动传递受阻。 脑部损伤: (1)损伤血脑屏障,引起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导致脑水肿和脑出血。 (2)对神经递质的影响: 铅可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摄取,还可影响受体结合,从而影响神经功能。 铅可抑制单胺氧化酶、合成酶、胆碱酯酶等活性。

  27. 3、引起血管痉挛: 4、对消化系统的损害 腹绞痛:可能是肠壁碱性磷酸酶和ATP酶活性受抑制,引起K+、谷氨酸代谢紊乱。 肝损害:肝肿大、黄疸甚至肝硬化或肝坏死。 原因: (1)铅可直接损害肝功能; (2)肝内小动脉痉挛引起局部缺血。

  28. 5、钙对无机铅中毒的缓解 钙与铅体内代谢相似。钙与铅在骨盐中可相互取代,高钙饮食可促进铅在骨骼中贮存。 五、铅在环境中的卫生标准 对人群还没有血铅标准。WHO建议儿童血铅标准25μg/L,美国为10μg/100ml。

  29. 第四节 镉

  30. 一、镉污染的来源 二、镉的理化性质 三、镉的代谢 (一)吸收 消化道:吸收率1~6%; 呼吸道——10~40%; 皮肤——镉溶液。 消化道对镉的吸收率的影响因素:高钙饮食可抑制镉的吸收,Zn、维生素D可影响镉的吸收。

  31. (二)含量和分布 镉在体内的含量随年龄而增加。 吸收入血后,主要与低分子量血浆蛋白结合,随血流分布于肾(1/3)、肝(1/6), 其次脾、胰腺、甲状腺、肾上腺和睾丸,而脑、心、肠、骨、肉中含量很少。毛发中浓度较高。 血液中的镉含量很低,小于10μg/L,大部分在红细胞中。

  32. (三)排泄和蓄积 排泄: 未吸收 →粪便 吸收 →经肾由尿排出,少量随唾液、乳汁排出 蓄积:镉蓄积性很强,靶器官是肾。肾皮质首先受损,主要是肾小管功能障碍,出现蛋白尿。 全身镉生物半衰期10-30年。镉长期蓄积的主要原因是镉与MT结合力强,大多数镉以Cd-MT的形式长期存在。

  33. 四、镉的毒理作用 (一)毒性 1、急性毒性 口服: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休克、肾功能障碍 吸入:呼吸系统症状-肺炎、肺水肿;呼吸困难、头晕头痛;消化系统症状及肾损害。

  34. 2、慢性毒性: (1)肾损害:特点是特殊的肾小管壁蛋白质,出现蛋白尿、血尿,肾小球功能不受影响。 (2)呼吸系统:肺水肿、肺气肿,呼吸困难,持续性无季节变化 (3)痛痛病:表现为全身疼痛、多发性骨折而引起身躯缩短骨骼变形,最后发生肌萎缩及其他并发症死亡。原因可能是由于: ①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和成骨作用; ②妨碍骨胶原的固化成熟,导致骨骼软化。

  35. 3、其他损害 (1)高血压:原因——对血管的局部作用;抗利尿作用,导致水、Na+滞留;提高肾上腺素活性。 (2)睾丸损害:精子数量下降、活性下降、畸形率上升。 (3)致癌作用:尤其是前列腺癌、肾癌。镉可攻击核酸分子,促进自由基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抑制DNA损伤后修复,干扰细胞有丝分裂,干扰信号传递和机体免疫监视功能。 (4)致畸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镉可抑制胚胎细胞分裂和DNA蛋白质合成,抑制胸腺嘧啶核苷激酶活性。 (5)贫血 (6)骨质疏松

  36. (二)毒作用机理 1、酶活性受到抑制 2、肾脏毒性 对肾小管的损害,干扰肾脏对蛋白的排出和重吸收作用,出现糖尿、氨基酸尿、蛋白尿。 3、贫血 (1)镉在肠道内阻碍铁的吸收 (2)镉的大量摄入使尿铁增加 (3)抑制血红蛋白的合成

  37. 4、干扰钙的代谢,引起钙紊乱 (1)通过影响维生素D3的生成妨碍肠对钙的吸收和镉在骨质中的沉着 (2)竞争钙离子通道 (3)抑制钙泵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 (4)与钙调蛋白相结合激活某些与钙相关酶类,干扰细胞内与钙有关的信息传递系统。

  38. 第五节 铬

  39. 一、污染来源 二、理化性质 三、代谢 (一)吸收: 消化道:Cr3+小于3%,Cr6+较易吸收,结合型Cr 10-25% 呼吸道:Cr6+——40%,Cr3+沉积于肺不被利用 皮肤:Cr6+经汗腺吸收,真皮内还原为Cr3+

  40. (二)分布 在血液中与血浆内输铁球蛋白、白蛋白、β球蛋白结合 红细胞:Cr6+可通过红细胞膜与血红蛋白结合,Cr3+不能进入红细胞 Cr以输铁球蛋白结合的形式分布于肺、脾、肝、心、肾、胰腺、脑、睾丸中。经消化道吸收的分布于肝、肾、脾;经呼吸道吸收的分布于肺、脾。 (三)排泄与蓄积 排泄:80%由肾经尿排出,3-60μg/d。小部分由粪便、乳汁、毛发排出。 蓄积:生物半衰期为27天,在肾、肝及骨内有明显蓄积。除肺外其余内脏含铬量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41. 四、铬的毒理作用 (一)毒性 Cr0、Cr2+——无毒或毒性很小 Cr3+——难吸收,毒性不大 Cr6+——毒性比大Cr3+100倍 1、急性毒性 主要表现为皮肤和粘膜的损害 (1)消化道吸收: a、消化系统症状——消化道腐蚀、呕吐、腹泻、腹痛 b、肾损害,脑水肿 (2)呼吸道:鼻出血,鼻粘膜萎缩 (3)皮肤:皮肤腐蚀,急性皮肤糜烂,变态反应性皮肤炎

  42. 2、亚急性、慢性毒性 (1)呼吸道:职业接触,鼻炎、咽炎、支气管炎、鼻中隔糜烂甚至穿孔 (2)皮肤:接触性皮炎,湿疹,皮肤溃疡——铬疮 (3)眼结膜 (4)全身性影响

  43. 3、三致作用 (1)致癌:Cr3+、Cr6+均可致癌——铬癌。肺道、上呼吸道癌 (2)致畸:Cr3+可通过胎盘屏障 (3)致突变:Cr6+有较强致突变作用,Cr3+很弱,Cr3+、Cr6+可诱发染色体畸变

  44. (二)毒作用机理 1、氧化生物大分子和其他生物分子 2、可与核酸、蛋白质结合,改变遗传密码 3、与蛋白质—COOH结合,抑制酶的活性 4、致敏作用:Cr6+在真皮还原为Cr3+,Cr3+与蛋白质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45. 第六节 砷

  46. 一、污染来源 二、理化性质 三、代谢 (一)吸收 消化道:不溶性砷化合物不易被吸收。无机砷的吸收程度取决于溶解度和物理状态;砷酸盐在肠道中的吸收方式与磷酸盐类似;有机砷的吸收主要通过肠壁黏膜以简单扩散方式进行。 呼吸道:可被完全吸收,但量很少 皮肤:可被吸收

  47. (二)分布 无机砷分布于红细胞中(95~99%),大部分与血红蛋白上的珠蛋白结合,少量与血浆蛋白结合,而后分布于肝、肾、肺、肠、脾、皮肤。 (三)排泄和蓄积 排泄:主要由肾经尿排出,其次经胆汁随粪便排出,也可由汗、乳汁、毛发、指甲排出。 有机砷以原形排出,无机砷甲基化为有机砷后排出。 蓄积:皮肤、骨骼、毛发中的半衰期很长

  48. 四、砷的毒理作用 (一)毒性作用 1、急性中毒:主要影响呼吸、消化、心血管、神经和造血系统 吸入:刺激上呼吸道粘膜——流鼻涕、咳嗽,继而发生呕吐、腹痛、腹泻 经口:胃部、腹部剧烈疼痛、呕吐、腹泻、中毒性肝损害、皮肤出血等。严重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49. 2、慢性中毒 地方性中毒:饮水型、燃煤型 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砷性皮肤损伤。 (1)初期:无力,消化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 (2)皮肤色素沉着 (3)皮肤过度角化 (4)指甲失去光泽,出现白色横纹,头发脆,易脱落 (5)末梢神经炎,神经系统症状 (6)心血管系统:外周血管系统受损,血管狭窄、阻塞 台湾乌脚病

  50. 3、砷的细胞遗传学效应 (1)砷诱发染色体畸变 诱发体外培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能力:As2O3>AsCl3,NaAsO2>Na2HAsO4>H3AsO4、As2O5,三价砷>五价砷 (2)砷诱发SCE和MN频率增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