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54 Views
如何作數學科展. 和美國中數學科教師 施瀚皓. 事前準備. 欣賞歷屆作品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 歷屆全國科展作品 http://www.ntsec.gov.tw/User/Article.aspx?a=119 昌爸工作坊 ( 「數學競賽」選項 ) http://www.mathland.idv.tw/. 閱讀科展報告. 讀完之後: (1) 約略敘述作品重點(研究主題、方法與結論) (2) 哪些地方看得懂?哪些地方不懂?和同學討論過了嗎? (3) 最欣賞的部份為何? (4)( 如果是得獎作品 ) 你覺得得獎的理由為何?. 學生如何尋找題目.
E N D
如何作數學科展 和美國中數學科教師 施瀚皓
事前準備 欣賞歷屆作品 •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歷屆全國科展作品 http://www.ntsec.gov.tw/User/Article.aspx?a=119 • 昌爸工作坊 (「數學競賽」選項) http://www.mathland.idv.tw/
閱讀科展報告 讀完之後: (1)約略敘述作品重點(研究主題、方法與結論) (2)哪些地方看得懂?哪些地方不懂?和同學討論過了嗎? (3)最欣賞的部份為何? (4)(如果是得獎作品)你覺得得獎的理由為何?
學生如何尋找題目 • 教學內容(教材或考題) 例:一年級段考題 哪些數可以表示成單位分數的和?如何求完整解? (第48屆《單位分數分解II》) 例:質因數判斷的其他方法 (第48屆最佳團隊合作獎《利用循環節位數作質數判斷與因數分解》)
學生如何尋找題目 • 益智遊戲 例:第48屆第二名《過河高手》,以三對主人與狗 過河的問題開始,修改人與狗的配對數之後,過河方法會出現什麼規律。 例:第50屆第二名《魔豆連連看》,以抽芽遊戲--兩人在紙上的點輪流連線,最後一個連線的人就勝利—為作品主題,先研究原來抽芽遊戲的步數、可將平面分成幾塊;然後改變玩法並研究步數、塊數,再發展到立體空間的玩法。
學生如何尋找題目 • 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例:第51屆最佳創意獎《方城規則E 化》,利用試算表程式EXCEL,將圍棋競賽的賽程編排準則電腦化
學生如何尋找題目 • 課外讀物 《數學思考》(極推薦!) 《神秘有趣的數學》 (九章出版) 《數學的發現趣談》、《數學拾貝》 (作者蔡聰明,三民出版) 數學書刊以九章、凡異、天下文化出版較多
學生如何尋找題目 • 期刊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月刊 中央研究院《數學傳播》季刊 • 網路資源 GOOGLE、昌爸工作坊、各項競試題目、各國中、高中、大學數學系的參考資料;網路共享的研究成果。
學生如何尋找題目 • 已發表的科展作品 報告的最後都會有一些研究延伸的方向,可針對已發表的科展作品作更進一步的探索;甚或有些科展作品本身有繆誤或方法並非最佳。針對前人的作品提出更佳的方法或修正前人的結論,也可以當作科展的主題。
作科展的過程與目的 • 數學科展並非像作測驗題一樣:一個題目會有一個標準答案;而是針對問題提出合理的解釋,或是描述其中的規律性。 • 過程中必定會遭遇超出同學現有的能力的問題,此時和同學師長討論,分配工作、查閱資料、研讀討論,思考方法、觀察或是實際操作、分析整理資料都是必經過程。 • 作科展可培養對科學的興趣,以及了解實際學術研究工作的可能流程及甘苦。
注意事項 • 請勿抄襲他人的研究成果!! • 若入選全縣科展,需準備看板及口頭報告 • 工作手稿是評審評分的依據之一,因此手稿平日就需稍作整理(寫在筆記本上或是利用分頁資料夾整理),不需寫完即丟。 • 實際投入時間研究前務必在網路上先搜尋一下是否有前人已作過相同研究。若前人已有結論而你又很想作,就只能提出比前人更好的方法。 • 題目有創意、能解決週遭或日常生活遇到的問題尤佳。
一些小叮嚀 • 作品說明書有一定規格,且必須以電腦打字呈現,因此平日必須先將部份內容輸入電腦,且作品的進度必需適時推進,研究結果能夠回答研究問題才能交出報告(組員必須分工合作)。 • 分數與根號的輸入: word中的「方程式編輯器」:「檢視」→「工具列」→「自訂」→「指令」→類別選擇「插入」→在表格右方的「指令」中找「方程式編輯器」→ 按住滑鼠左鍵可拖曳到上方的工具列任一處,點擊後即可使用。 • Word的「數理工具列」:網路下載後解壓縮,執行install.exe,即完成安裝。(僅適用2003之前版本)
報告的書寫(作品說明書) • 作品名稱 • 摘要:300字以內說明研究主題、方法及結論 • 研究動機:闡述為何要作這個研究、或是在什麼狀況下想解決這個問題,或是這個問題有實際應用的價值。 • 研究目的:本研究想解決的具體問題。
報告的書寫(作品說明書) • 文獻探討:找尋之前相關的研究,說明前人在這個問題上作出哪些貢獻。除非是這個題目非常新穎或是遍尋所有資料都沒有相關記載,否則都要論述前人的貢獻。如此才能適當衡量出你的研究價值 • 研究設備與器材:大部份是紙和筆,視情況可用電腦軟體(試算表EXCEL、動態幾何軟體Geogebra或GSP等)
報告的書寫(作品說明書) • 研究過程與方法:說明自己的研究過程(由研究手稿中擷取重點作整理),及自己的計算或推理方法 • 研究結果:要呼應之前的研究目的 • 討論:與前人的研究作比較;或是在研究中所發現一些有趣且值得說明的要點。 • 結論:你的心得及之後可能的後續研究 • 參考文獻:文章中出現過的資料,不論是書面上的或網路上的都要列出。
報告完畢! 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