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98 年年報.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保育研究課. 業務執行成果. ( 一 ) 保育研究計畫 育研究為東沙環礁國家公園設立之重要宗旨,也是本處之重要工作。本處保育研究目標為落實 生物多樣性保育與生態環境、棲地之維護,而於 98 年度共辦理了 12 項有關保育研究之委託研究 及委託辦理計畫。 海洋環境監測與地形地貌調查 (1)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海洋環境長期調查研究: 為了解東沙環 礁國家公園的水文特性及環境生態,本研究調查分析 98 年 4 月、 6 月及 8 月東沙環礁內、外定點測站溫度、潮、波、

lok
Download Presentation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98 年年報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保育研究課 業務執行成果 (一) 保育研究計畫 育研究為東沙環礁國家公園設立之重要宗旨,也是本處之重要工作。本處保育研究目標為落實 生物多樣性保育與生態環境、棲地之維護,而於98年度共辦理了12項有關保育研究之委託研究 及委託辦理計畫。 海洋環境監測與地形地貌調查 (1)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海洋環境長期調查研究:為了解東沙環 礁國家公園的水文特性及環境生態,本研究調查分析98年 4月、6月及8月東沙環礁內、外定點測站溫度、潮、波、 流與水質等變化情況,以做為東沙環礁生態保育復育及研 擬改善策略之參考。 (2)東沙環礁地形地貌調查及航道錨泊區規劃:本計畫將東沙 保 環礁分為四區調查區包括:(A)東沙島南北兩側之近岸礁 石區、(B)東沙島碼頭東側之錨泊預定區、(C)北水道區及 C區北水道區 採用多音束搭配 單音束測深儀 (D)環礁潟湖深水區,進行海域海底地形多音束水深測量 A區礁石區 B區錨泊區 採用多音束搭配 單音束測深儀 多音束搭配 側 掃 聲 納 (干涉式)及 水下攝影機 以及海床地貌調查,以提供各區船隻導航所需之數位電子 海圖資料。 D區環礁潟湖深水區 採用多音束搭配單 音束測深儀 20

  2. 保育 研究課 生態資源與棲地調查 (1)東沙環礁珊瑚群聚調查分析與復育策略研究:在1998年及 2007年全球暖化的影響,過高的溫度造成東沙大量的珊瑚 白化,珊瑚種數及覆蓋率大量減少,本處於98年6月至8 月,於環礁潟湖東西兩側共10個礁塊,分別進行各礁塊溫 度調查,以了解潟湖區內空間上之溫度變化,以提供未來 珊瑚復育區之樣點設立參考。 (2)東沙海域大型藻類生物量及海草物候、生產力調查:東沙 島內潟湖及淺海沙質底海域為台灣最多樣也是面積最大的 海草床生態系。海草在海洋生態環境中的角色非常重要, 能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而綿延廣闊的海草床亦是魚蝦貝類 幼時的孵育場所。對東沙環礁生態而言,海草床生態系是 串連起陸域、潮間帶及珊瑚礁生態一個重要的環節。 (3)東沙島鳥類生態資源監測與調查: 本計畫於98年3月至11 月執行調查及繫放研究,共記錄47種新紀錄種,將東沙島 的鳥種數提升至231種,其中以過境候鳥為主,並以5月與 10月鳥類的多樣性指數最高且氣候適宜,為適合鳥類觀察 的季節。 21

  3. 98 年年報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潛在型海洋國家公園自然資源調查查 (1)小蘭嶼自然資源調查計畫:本研究紀錄小蘭嶼稀有植物19 種,保育類動物10種;其中以二級保育的椰子蟹最為常 見,其族群數量與個體的體型都不是台灣本島與任何離 島族群能夠比擬,見證小蘭嶼是這些珍貴物種的庇護所。 而黑潮流經小蘭嶼海域,亦使小蘭嶼扮演了生物遷移陸橋 角色,基於生物遷移的陸橋、生物多樣性與珍貴物種的避 難所等理由,建議小蘭嶼應依相關法源,設立為自然保留 (護)區,以供未來經營管理之依據。 ◆蘭嶼角鴞 (2)澎湖南方東嶼坪、西嶼坪、東吉嶼及西吉嶼四島周邊海 域生態資源調查: 進行澎湖南方東嶼坪、西嶼坪、東吉嶼 及西吉嶼四島周邊海域生態資源調查及環境監測研究,調 查主要項目分為:生物相的調查和海水水質檢測與分析等 兩大部分,在生物相調查中包括:珊瑚、珊瑚礁魚類、大 型底棲無脊椎動物、藻類資源等四大類物種,以提供在管 理上設置不同層級的海洋保護區參考。 ◆魔鬼海星 (3)澎湖南方四島及周邊島嶼陸域生態及地形地質景觀資源調 查 : 主 要 針對 澎湖南方海域東嶼坪、 西 嶼 坪 、 東 吉 嶼 及 西吉嶼等四島及周邊島嶼進行地形景觀與陸域動、植物生 態資源之調查,以做為未來規劃成立海洋國家公園的基礎 資料。此外亦可提供做為撰寫島嶼植物、動物生態資源保 育、環境教育及解說員訓練等之素材。 (4)北方三島海洋國家公園設置對社會、經濟等層面影響及因 應計畫: 以社會經濟的角度去瞭解有關海洋保護區的議 題,以及權益關係人對北方三島劃設為海洋型國家公園的 態度,以做為北方三島設立海洋國家公園的衝突管理參 考。另就權益關係人部份,採用問卷調查、深度訪談與座 談會等模式進行溝通,以協助釐清有關北方三島劃設國家 公園的目的與效益,瞭解權益關係人間的衝突點與解決策 略。 22

  4. 保育 研究課 (5)北方三島文史資源調查:為了能夠掌握北方三島地區內歷 史遺留和史前文化遺址的現存狀況,並使相關訊息得以妥 善保存,以做為本處評估納入國家公園可行性之參考資 料。調查具有人文歷史遺留和考古遺址的地理位置與含蓋 範圍;及利用衛星定位儀註記座標位置,並配合地理資訊 系統資料管理功能建立北方三島歷史遺留與史前文化遺址 資料庫;研究分析各歷史遺留與遺址的文化內涵、歷史意 義及可測定的所屬年代;調查並記錄歷史遺留與考古遺址 的現存狀況;研擬做為海洋國家公園可能遭遇的衝擊與因 應策略。 原生植被復育及外來種監測移除 (1)東沙島景觀及原生植被復育計畫:東沙島過去因防風需要 於島上栽植銀合歡,現今銀合歡已廣泛分布於荒廢地及部 分海岸地區,且有天然更新的現象,恐有擴張之虞,影響 其他原生植被,因此需儘速移除外來植物,並復育原生 植被。本計畫目標包括復育植物之物候觀測紀錄及簡易網 室與馴化場之建置,除可減少因輸入種苗帶來的外來種問 題,也可避免東沙島植物基因遭受污染,在輔以相關資訊 的介紹,將有助於島上人員對於島上原生物種之了解。 (2)東沙島囓齒目動物清除及監控規劃:東沙島上家鼠族群數 量非常多且造成的危害至少有:傷害原生種植物的群落、 傳播人類疾病(例如恙蟲病),以及損壞貴重的儀器和設 備等三項。因此,移除東沙島上的囓齒目動物不但將有助 於未來原生植被的復育,也會在環境衛生及危害防治上有 所貢獻。本計畫於最短時間內移除絕大多數的老鼠。同時 配合當地的條件,規劃長期控制島上囓齒目動物數量的可 行方案,供管理單位實施。 23

  5. 98 年年報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本處與中研院等相關機關合辦2009台灣珊瑚礁總體檢(圖中為東北角場次) (二)珊瑚礁總體檢 本處為持續觀察掌握潛在海洋型國家公園珊 瑚生長狀況,於98年度結合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 究中心及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區管理處, 除持續97年度在綠島、杉原、澎湖的水下調查 活動外,並增加東北角、蘭嶼以及小琉球等珊瑚 礁總體檢地點,本處並派莊正賢技正、王俊堯技 士、黃淑菁課員等同仁共同參與。此次活動自98 年6月於東北角海域開始,至9月底於蘭嶼結束之 珊瑚礁總體檢活動,不僅增加調查的地點,並讓 許多海洋志工一起來共襄盛舉。 24

  6. 保育 研究課 (三)研討會 1、「氣候變遷下珊瑚共生體的反應:共生藻 多樣性、珊瑚白化與疾病暨海洋酸化研討 會」 本處與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共 同邀請澳洲昆士蘭大學海洋研究中心主任Ove Hoegh-Guldberg博士與美國賓州大學穆勒實驗 室Todd LaJeunesse博士來台就珊瑚共生體、共 生藻多樣性、珊瑚白化與海洋酸化等議題舉辦研 討會,與國內學者進行學術交流。該研討會於98 年6月22日在中研院舉辦,共約120人參加。 ◆「氣候變遷下珊瑚共生體的反應:共生藻多樣性、珊瑚 白化與疾病暨海洋酸化研討會」與會來賓與工作人員合 影。 2、「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97年度生物多樣性 資源研究與保育成果發表會」 本處委託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進行「東沙海 域珊瑚礁生態資源調查與監測計畫(二)」,以提 供本處進行東沙環礁公園保育管理之依據。該委 託研究計畫已於97年12月結案,為使國人了解東 沙環礁國家公園珊瑚礁生態系保育管理之現況, 本處乃於98年6月30日在高雄都會公園遊客中心 簡報室辦理上述委託研究計畫之「生物多樣性資 源研究與保育成果發表會」,共約60人參加。 3、「北方三島保育學術研討會」 為評估北方三島設立海洋型國家公園之可行 性,本處與台灣海洋保育協會於98年10月16日假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行政大樓第2演講廳合辦「北 方三島保育學術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針對 「北方三島自然資源調查」、「北方三島社會經 濟調查」、「北方三島文史資源調查」及「海洋 保育政策、法令與實務探討」等專題發表論點, 並對設立海洋型國家公園之相關課題進行研討及 座談,共約120人參加。 ◆本處97年度生物多樣性資源研究與保育成果發表會邀請 學者專家發表演講 ◆本處吳全安處長(右一)與行政院農委會李前副主委(右 二)共同主持北方三島保育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及專題 討論 25

  7. 98 年年報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4、「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育國際研討會」 本處為加強國人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認知及 保育觀念,以達海洋生物物種多樣性之目標,與 國立中山大學於98年10月25日在該校理學院共 同舉辦「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育國際研討會」,就 加強海洋生物棲地保護、擴大海洋生物多樣性教 育、持續規劃設立海洋型國家公園與保護區等議 題進行研討及交換意見,本次研討會共約90人參 加。 ◆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育國際研討會綜合討論情形 ◆西太平洋海洋生物瀕危物種(紅皮書)評估研討會開幕 5、「西太平洋海洋生物瀕危物種(紅皮書) 評估研討會」 為使國人了解海洋生物保育及海洋保護區劃 設之重要性,本處與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及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之「全球海洋物種 評估計畫(GMSA)」執行單位於98年11月30日假 中研院合辦「西太平洋海洋生物瀕危物種(紅皮 書)評估研討會」。本次研討會就全球海洋生物 多樣性保育實際工作進展及目前IUCN所推動評估 海洋生物瀕危物種之新方法等議題進行研討,共 約110人參加。 典禮 6、「東沙海洋環境保育研討會」 為了解全球氣候變遷對海洋環境之影響,本 處98年12月19日與國立中山大學海下科技暨應用 海洋物理研究所,在該校海洋科學院舉辦「東沙 海洋環境保育研討會」,就全球暖化、南海海氣 交換、由衛星看南海CO2的分布與南海內波模式 試驗、東沙海洋環境介紹及珊瑚礁復育與保育、 南沙太平島設立國家公園可行性評估及生物多樣 性公約與海洋保護區的法制等議題進行研討及座 談,共約110人參加。 ◆東沙海洋環境保育研討會與會學者專家與工作人員合影 26

  8. 保育 研究課 (四)國際交流 本處一向重視國際交流,除歡迎國外專家學 者至本處參訪之外,也積極參與國際海洋保育組 織的宣導行動,期讓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登上世界 舞台,提高其他國家對我國進行珊瑚礁復育及維 護海洋生物多樣性行動的支持。加強建立保育研 究之夥伴關係與國際宣傳是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未 來保育管理的方向,藉由與國內各大學及研究機 構之學術合作,邀請國際知名海洋專家學者來台 及至本處訪問,不僅使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生態保 育的研究與執行面向更深、更廣,同時亦可提升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國際能見度。 1、98年2月18日,在國立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 究中心胡念祖教授陪同下,加拿大海洋事務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胡念祖教授(右七)陪同加拿 大海洋事務學者專家至本處參訪與本處吳全安處長(右六)及 同仁於解說服務中心合影 學者Ted L. McDorman教授 和Aldo Chircop 教授至本處參訪,並與本處邀請之學者專家 交換海洋保護區的管理經驗。 ◆越南國家科技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長Vo Si Tuan博士(左)至本處發表專題演講 與本處吳全安處長(右)合影 27

  9. 98 年年報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2、98年6月24日,在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陳昭 倫研究員陪同下,澳洲昆士蘭大學海洋研究 中心主任Ove HoeghGuldberg教授及美國賓 州大學生物系Todd LaJeunesse教授及Tye Pettay博士等學者至本處參訪,並由吳全安 處長主持座談會,就氣候變遷下海洋酸化對 東沙環礁之影響等海洋保育議題交換意見。 ◆澳洲及美國學者專家至本處參訪 3、98年11月25日,本處邀請越南國家科技院海 洋研究所副所長Vo Si Tuan博士蒞處參訪及 專題演講,並與本處同仁進行南中國海珊瑚 礁復育所面臨的問題座談。另於11月27日在 本處與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合辦之「第三屆 海峽兩岸珊瑚礁生物學與南海海洋保護區研 討會」上發表『扭轉南中國海及暹邏灣的環 境劣化趨勢』專題演說。 ◆越南國家科技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長Vo Si Tuan博 士(左三)與本處吳全安處長(右二)合影 4、98年12月5日,本處與中研院合辦之「西太平 洋海洋生物瀕危物種(紅皮書)評估研討 會」與會專家學者,在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 究中心邵廣昭教授陪同下至本處參訪,由吳 全安處長與本處同仁向其介紹東沙環礁國家 公園保育管理現況,並就東沙海草床保育問 題交換意見。 ◆西太平洋海洋生物瀕危物種(紅皮書)評估研討會 與會學者專家至本處參訪 28

  10. 保育 研究課 (五)其他 由於東沙環礁位於南海北部中央的位置,受 到多股海流與大氣的交換循環影響,且較少受到 人為開發的衝擊,使得東沙環礁成為海洋學研究 的極佳之研究地點。為了解氣候變遷對東沙環礁 國家公園海洋生態之影響,並探究當地海洋科學 及生態保育上的議題,本處與中研院環境變遷研 究中心於98年1月簽定協議書,展開為期二年的 合作探究工作。 該中心將以現場研究船調查、裝設錨定式 監測系統、實驗室模擬、衛星或飛機遙測及數值 模式等方式,對東沙及南海水域進行長期性的 調查,其研究成果將有助於國人對「全球氣候變 遷」及「大氣過程與海洋生物地球化學的隅合」 機制的瞭解,除可解開海洋與大氣間的交互作用 與全球暖化間的關連性外,並有助於本處對東沙 環礁國家公園海洋生態的瞭解與保育管理計畫的 制訂。 ◆本處與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簽定之協議書 29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