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元朝的社会经济 和中西交通

元朝的社会经济 和中西交通. 设置司农司. 蒙古南下初期,夺占 大片良田,改作牧场, 中原农业受到破坏。 后来大臣 耶律楚材 建议让汉人继续从事农业,对稳定统治有利。 元世祖即位后,设置司农司管理农业生产,并编 《 农桑辑要 》 ,指导农业生产。. 兴修水利. 为了解决运输的问题,元朝开凿了 会通河 和 通惠河 ,对 南北物资交流 和沿岸 农业灌溉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忽必略视察大运河工程. 棉纺织业. 松江(今上海县)的黄道婆向黎族人学会 纺棉纱 和 织棉布 的方法后,回到家乡传授,并 改革轧棉 、 织布 的技术和工具。 松江的棉纺织品远近闻名。. 酿酒业.

lois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元朝的社会经济 和中西交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元朝的社会经济和中西交通

  2. 设置司农司 蒙古南下初期,夺占 大片良田,改作牧场, 中原农业受到破坏。 后来大臣耶律楚材建议让汉人继续从事农业,对稳定统治有利。 元世祖即位后,设置司农司管理农业生产,并编《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

  3. 兴修水利 为了解决运输的问题,元朝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对南北物资交流和沿岸农业灌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忽必略视察大运河工程

  4. 棉纺织业 松江(今上海县)的黄道婆向黎族人学会纺棉纱和织棉布的方法后,回到家乡传授,并改革轧棉、织布的技术和工具。 松江的棉纺织品远近闻名。

  5. 酿酒业 元代酿酒业规模很大。 从阿拉伯人和中亚人传入蒸馏酒的技术,制成烧酒,在酿酒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6. 印刷业 活字印刷非常流行,政府设有专管雕印文书的兴文署,民间也很多刻书也。 并使用转轮排字盘,大大提高了排字的效率。

  7. 国内贸易 • 元大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商业中心。世界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络绎不绝。 • 杭州是当时南方最大的商业城市,有“天堂”之誉。而扬州城也是商业活动的中心,和南北各种物资的集散地。 • 元代的商业多为政府和王公、僧侣和富豪垄断。他们不需要纳税,也不需要服差役。

  8. 对外贸易 • 元代商船遍及东、西洋各地,出口商品有瓷器、丝绸、金属器具,进口香料、药材等。 • 当时对外贸易主要的港口有泉州、广州。元政府在此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每年的市舶税成为元政府的一项重要收入。

  9. 陆路交通 • 元代中西交通空前活跃。从东亚到西亚的陆路交通主要有南北两条路,且路途通畅。 • 元政府在全国各地设驿站,便利了商旅往来。 • 驿站以大都为中心,沿交通干线一直通到边疆地区,甚至连接四大汗国。 • 驿站原本是为了“通达边情,宣布号令”,以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却也无形中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10. 元代的驿站

  11. 水路交通 • 元代商旅往返南海、西洋、东洋的情况,比唐宋时期更加频繁。 • 泉州、杭州、广州、温州、宁波、上海都是主要港口。而泉州更是世界第一大商港。 • 当时跟元朝贸易的国家地区多达140多处,中国商船远航印度洋、波斯湾、红海甚至非洲北岸。 • 元代的航海技术很高,不仅广泛使用指南针,还掌握了航海气象等科学技术。发达的水陆交通,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大融合。

  12. 元代的水陆交通

  13. 元朝与各国关系 • 元代大一统的政权,与周边及其他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往来很密切。除了与“宗藩之国”的四大汗国建立的中西亚关系外,主要的还有与朝鲜、日本、越南、柬埔寨、缅甸、泰国、菲律宾、爪哇、马来西亚、印度、孟加拉、马尔代夫等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在经济文化交流方面非常密切。 • 同时与欧洲、非洲通过使节和海运也形成密切关系。 • 元代的皇宫内经常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在大都的外国使节和人士。

  14. 中外交往 • 元代中西交往频繁,在大都、运河沿岸,居住着许多外国人,当然也有不少中国人移居国外。 • 当中,马可波罗、周达观、亦黑迷失、杨庭壁都是当时活跃于东西海路上的著名外交家、旅行家。 • 西方的使节、传教士、商人、旅行家东来,西方的科技、美术、文字、建筑、天文、宗教、医学等相继传到中国。而中国重要的发明如罗盘、印刷术、火药也随着蒙古西征传到欧洲,对欧洲文明有重大影响。

  15. 元代的中外关系

  16. 元代的中外关系

  17. 马可波罗 • 马可·波罗(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是意大利威尼斯商人、旅行家、探险家。在元朝时期随从他的父亲和叔叔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自称识蒙古语,汉语。 • 回到威尼斯之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写出《马可·波罗游记》。但其到底有没有来过中国却引发了争议。

  18. 《东方见闻录》 • 这本书是一部关于亚洲的游记,马可波罗在书中以大量的篇章,热情洋溢的语言,记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极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 • 《东方见闻录》打开了中古时代欧洲人的地理视野,在他们面前展示了一片宽阔而富饶的土地,国家和文明,引起了他们对于东方的向往,也有助于欧洲人冲了中世纪的黑暗,走向近代文明

  19. 《东方见闻录》的质疑 • 多现代历史学家相信马可·波罗确实到了中国,但是有些学者认为他并没有去过那么多地方,只是记下他听说的故事。 • 这些学者指出马可·波罗的记录不完全,很常见的东西,如:四大发明、筷子、裹脚布、长城等都没有提过。而且,元朝的历史记录从没有提到他是忽必烈的特使,甚至他的名字也不曾出現在中國歷史中。 • 这些学者认为就如同吴承恩没有去过印度也可以写作《西游记》一样,马可·波罗也许只是一个编纂故事的人,他可能是根据当时波斯的记载拼凑而成。

  20. 科学技术的成就 • 简仪:用来测量天体的位置 • 圭表:根据日影的长短测定节气和时间 • 《授时历》:中国古代最精良的历法,以365.2425天为一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实际的时间只相差26秒,与目前通用的国际公历完全相同。 • 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

  21. 简仪 圭表

  22. 元代的科学技术

  23. 科学技术的成就 • 《河源志》:记述了黄河河源的位置,排除了黄河有两个源头的说法。 • 《舆地图》:记录了中国十个省份的地理,精确度超过前人。 • 作者:道士朱思本

  24. 科学技术的成就 • 《农书》:第一部对全国农业做全面系统研究的书。书中绘制306幅农具、农业机械图,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 作者:王桢

  25. 理学 • 元代理学广受重视,忽必略也分尊崇理学。 • 朱熹的学说甚至成为开科取士的标准,提高了理学的地位,开始成为官学。

  26. 史学 • 元代史学著作丰富,有: • 辽、金、宋史,是元朝各族史家共同合作的成果 • 《资治通鉴注》:作为《资治通鉴》的校勘、注释和考证。 • 《文献通考》:是《通典》的丰富和扩大。 • 《元朝秘史》:蒙古族最早的史诗,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27. 元曲 • 元朝文化最突出的成就,包括杂剧和散曲两大部分 • 元曲 • 著名元曲家:最著名的有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白朴、郑光祖,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 王实甫《西厢记》 杂剧(诗歌、音乐、舞蹈和戏剧的综合) 散曲(民间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

  28. 感天动地窦娥冤—关汉卿 • 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 • 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 • 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发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29.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王实甫 • 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对她一见倾心,苦于无法接近。此时恰有孙飞虎听说莺莺美貌,率兵围住普救寺,要强娶莺莺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听从莺莺主意,允诺如有人能够退兵,便将莺莺嫁他。 • 张生喜出望外,修书请得故人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解围,但事后崔老夫人绝口不提婚事,只让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失望之极,幸有莺莺的丫环红娘从中帮忙,扶莺莺月夜烧香,听见张生弹琴诉说衷肠。

  30.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王实甫 • 后来莺莺听说张生病倒,让红娘去书房探望。张生相思难解,央求红娘替他从中传递消息。莺莺怜惜张生,终于鼓起勇气,也写诗回赠,后在红娘帮助下,二人瞒过崔老夫人,私下幽会并订了终身。 • 老夫人知情后怒责红娘,但已无可挽回,便催张生进京应考。张生与莺莺依依而别,半年后得中状元。崔老夫人的侄儿郑恒本与莺莺有婚约,便趁张生还未返回之时谎报张生已被卫尚书招赘为婿,老夫人一气之下要将莺莺嫁给郑恒,幸好张生及时归来,有情人终成眷属。

  31. 宗教 • 蒙元时期,实行宗教自由政策。 • 蒙古帝国时期以萨满教为国教。 • 此外在蒙古社会中当时还有中原地区的佛教、道教,中亚各民族信奉的伊斯兰教、欧洲东传的基督教,宗教自由的政策,为蒙元时期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2. 萨满曾被认为有控制天气、预言、解梦、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狱的能力。萨满曾被认为有控制天气、预言、解梦、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狱的能力。 • 萨满教传统始于史前时代并且遍布世界。最崇拜薩滿教的地方是伏爾加河流域、芬蘭人種居住的地區、東西伯利亞與西西伯利亞。 • 满洲人的祖先女真人,也曾信奉萨满教,直到公元11世纪。清朝皇帝把萨满教和满族的传统结合起来,同时萨满教在清朝的宫廷生活中也找到了位置。

  33. 萨满教

  34. 喇嘛 • 喇嘛(藏文:bla-ma)為 bla(上)与 ma(人)之复合词,直译为上人。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这个概念就已经存在,一般被翻译成“灵魂”、“精神”或“生命”。汉语中多以此词语泛指出家的藏传佛教比丘。 • 自元朝開始,藏傳佛教傳入中原,漢人習慣上以喇嘛來泛稱所有的藏傳佛教僧侶。但是在明朝之後,只有達賴與班禪才能被稱為喇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