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 细胞凋亡. APOPTOSIS. 第一节 凋亡的概念. 细胞死亡的方式. 细胞坏死 细胞凋亡 细胞程序性死亡. 一、细胞坏死 ( necrosis ). 是细胞受到急性强力伤害时立即出现的反应 早期表现为细胞膜破坏,线粒体肿胀 溶酶体破裂 , 细胞内容物流出 , 引起炎症. 二、细胞凋亡 ( apoptosis ). 由 Kerr ( 1972 年)最先提出 细胞凋亡的概念: 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 的细胞死亡过程 细胞凋亡的特点: ①细胞通过出芽的方式形成许多凋亡小体;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七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七章 细胞凋亡 APOPTOSIS

  2. 第一节 凋亡的概念

  3. 细胞死亡的方式 • 细胞坏死 • 细胞凋亡 • 细胞程序性死亡

  4. 一、细胞坏死(necrosis) • 是细胞受到急性强力伤害时立即出现的反应 • 早期表现为细胞膜破坏,线粒体肿胀 • 溶酶体破裂,细胞内容物流出, 引起炎症

  5. 二、细胞凋亡(apoptosis) • 由Kerr(1972年)最先提出 • 细胞凋亡的概念: • 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 • 的细胞死亡过程 • 细胞凋亡的特点: • ①细胞通过出芽的方式形成许多凋亡小体; • ②凋亡小体内有结构完整的细胞器; • ③溶酶体活性不增加 • ④内切酶活化,DNA片断化,凝胶电泳图谱呈梯状

  6. 三、细胞程序性死亡 •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一种基因指导的细胞自我消亡方式。 •PCD和细胞凋亡的区别在以下方面: – PCD是功能性概念,凋亡是形态学概念。 – PCD的最终结果是细胞凋亡,但细胞凋亡并非都是程序化的。 – PCD存在于胚胎发育过程中。

  7.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比较(一)

  8.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比较(二)

  9. 第二节 细胞凋亡的过程与调控

  10. 一、细胞凋亡的过程 cAMP Ca2+ 神经酰胺 凋 亡 细 胞 清 除 凋 亡 信 号 转 导 凋 亡 基 因 激 活 细 胞 凋 亡 死 亡 信 号 凋 亡 诱 因 受体 DNase活化 Caspases活化 ↓ ∶ DNA片断 ↓ 凋亡小体形成 巨噬细胞 吞噬、分解

  11. 二、凋亡时细胞的主要变化 ㈠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 微绒毛消失 脱水 空泡化(blebbing) 固缩(condensation) 出芽(budding) 染色质边集(margination) 凋亡小体(apoptosis body)

  12. 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

  13. Ca 2+ /Mg 2+ Zn 2+ 核酸内切酶激活 ㈡ 细胞凋亡的生化改变 ① DNA片断化 ② caspase激活 ③ 灭活凋亡抑制物 水解结构蛋白 水解活性蛋白

  14. 激素和生长 因子失衡 理化因素 免疫性因素 微生物学因素 三、细胞凋亡的调控 ㈠细胞凋亡相关因素 大量糖皮质激素 ↓ 淋巴细胞凋亡 射线/高温/强酸/强碱 /乙醇/抗癌药物 CTL分泌粒酶 HIV→CD4+细胞凋亡 诱导性因素

  15. 细胞凋亡相关因素 细胞因子 (IL-2/NGF) 激素 (ACTH/睾丸酮/雌激素) 抑制性因素 金属阳离子 (Zn2+ ) 药物 (苯巴比妥/ 半胱氨酸酶抑制剂) 病毒 EB病毒/牛痘病毒

  16. ㈡细胞凋亡信号的转导 • 信号转导特点: • 多样性 • 耦联性 • 同一性 • 多途性

  17. 胞内Ca2+信号系统 • cAMP/PKA信号系统 • Fas蛋白/ Fas配体信号系统 • 神经酰胺信号系统 • 二酰甘油/PKC信号系统 • 酪氨酸蛋白激酶(PTK)信号系统 凋亡信号转导系统

  18. APOPTOSIS Fas CK Fas L CK-R ③ ① caspase↑ ↓ H1组蛋白 腺苷酸环化酶←钙调素← Ca2+ ↓ ↓ cAMP↑ 谷氨酰胺转移酶 ↓ ↓ PKA↑ 转录因子 ② ④ 神经酰胺 ↓ SPP↑ ↓ AP-1↑ ↓ S期(抗凋) MAPK ↑ MAPKK ↑ Raf-1 ↑ Ras ↑ PTK ↑ × PKC ↑ 二酰甘油 ⑥ ↓ 分化 ⑤ 糖皮质激素 Tc-R

  19. ㈢凋亡相关基因 • Bcl-2(B cell lymphoma/leukemia-2) • 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内膜、细胞膜内表面 、核膜及部分内质网中。 • 广泛存在于造血细胞、上皮细胞、淋巴细胞、神经细胞及多种瘤细胞

  20. Bcl-2抑制细胞凋亡 • 抗氧化 • ↓促凋亡蛋白释放(细胞色素C、AIF) • ↓促凋亡蛋白Bax/Bak的细胞毒作用 • ↓凋亡蛋白酶(caspases)激活 • 维持细胞钙稳态 凋亡相关基因

  21. P53 • 野生型P53(wtP53)诱导凋亡,突变后抑制凋亡 • wtP53在G1期发挥卡点功能→有缺陷DNA→CIP表达→启动修复→失败→启动凋亡 • CIP-----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teracting protein-1 • P53 = molecular policeman? 凋亡相关基因

  22. c-myc, bcl-x 促进增殖 • c-myc(转录调节因子) 诱导凋亡 Bcl-XL →抑制凋亡 • Bcl-x Bcl-Xs →促进凋亡 GF 凋亡相关基因

  23. 第三节 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

  24. 一、氧化损伤 • 氧自由基 ①DNA损伤→P53基因 ② DNA损伤→活化聚ADP核糖转移酶,引起 NAD耗竭,ATP↓↓ ③膜损伤:过氧羟基24碳四烯酸诱导

  25. 氧化应激 ④ 激活Ca2+/Mg2+依赖的核酸内切酶,膜发泡 ⑤ 膜透性↑,Ca2+内流↑ ⑥ 活化NF-ΚB和AP-1,加速凋亡相关基因表达

  26. 二、钙稳态失衡 • TNFα/抗CD3抗体-钙依赖性→ 细胞凋亡 ①激活Ca2+/Mg2+依赖的核酸内切酶,降解DNA链 ②激活谷氨酰胺转移酶,酰基转移,共价键,骨 架蛋白分子间交联,凋亡小体形成 ③激活与凋亡有关的核转录因子 ④促使核小体间酶切位点暴露

  27. 三、线粒体损伤 • 超微结构基本正常,功能明显↓: ①线粒体内膜通透性↑ ②跨膜电位(ΔΨm)↓ ③能量合成明显↓

  28. apoptosis Bcl-2 线粒体Δ Ψm↓ PTP开放 Apaf+Cyt.C Caspase 抑制剂 Caspase 9活化 AIF Ca2+ Caspase-3活化 蛋白质水解 核酸内切酶激活 DNA断裂

  29. ΔΨm↓ PTP开放 AIF,Apaf 细胞凋亡 线粒体损伤 氧化损伤 钙稳态失衡 恶性网络假说(deleterious network hypothesis)

  30. 第四节 细胞凋亡与疾病

  31. 一、细胞凋亡不足 • 肿瘤 ※抑制凋亡基因过度表达 Bcl-2基因表达↑(前列腺癌、结肠癌) ※促凋亡基因突变或缺失 wtP53基因突变(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 肺癌)

  32. 自身免疫病—胸腺负选择机制失调 • 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的正负选择 • 正选择:与非已抗原-MHC抗原结合的TCR的单阳性细胞保留存活,进入外周T细胞库 • 负选择:与自身抗原-MHC抗原结合的TCR的双阳性细胞通过细胞凋亡被清除 • 负选择失调→多发性硬化症、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慢性甲状腺炎

  33. 二、细胞凋亡过度 机制 ①氧化应激:SOD可减轻 ②受体Fas上调:FasL反应 ③P53激活:卡点作用 (一)心血管疾病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①缺血早期-凋亡为主 ②梗死灶周边-凋亡为主 ③轻度缺血-凋亡为主 ④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较单纯缺血凋亡严重 • 心力衰竭 氧化应激/压力、容量负荷↑/神经-内分泌失调 /TNF/缺血/缺氧→心肌细胞凋亡

  34. (二)神经元退行性疾病 • 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 AD) β-淀粉样蛋白/钙超载/氧化应激/NGF↓→神经元凋亡 •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 • 多发性硬化症 细胞凋亡过度

  35. (三)病毒感染 • AIDS 细胞凋亡过度

  36. Gp120糖蛋白-CD4结合→ CD4+细胞凋亡 • Fas基因表达↑ • HIV -感染→ CD4+细胞→合胞体形成 • T细胞激活→AICD • 巨噬细胞→TNF分泌↑ • HIV -感染→tat蛋白表达→ CD4+细胞 • 产生氧自由基

  37. 氧化型LDL↑ 血小板激活 内皮细胞凋亡↑ AgⅡ 高血压 平滑肌细胞增殖 平滑肌细胞凋亡 三、细胞凋亡不足与过度并存 • 动脉粥样硬化

  38. 第五节 细胞凋亡与疾病防治

  39. 一、合理利用凋亡因素 • 低剂量照射→急性T细胞性白血病 • TNF-α→白血病细胞株U937 • 高温(43℃)→肿瘤 • NGF→老年性痴呆 • 撤除雄激素→前列腺癌

  40. 二、干预凋亡信号转导 • 阿霉素→Fas/FasL表达↑→肿瘤细胞凋亡 • SPP用于凋亡过度疾病(AIDS、老年性痴呆)

  41. 三、调节凋亡相关基因 • 基因转移 wtP53→P53基因突变肿瘤细胞 • 基因封闭 反义寡核苷酸→bcl-2表达 ×

  42. 四、控制凋亡相关酶的活性 • 核酸内切酶和caspases • Ca 2+载体/阻断剂→核酸内切酶活性↑/↓ • Zn 2+↑→caspases活性↓

  43. 五、防止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 • 环胞霉素 A • N-methyl-Val-Cyclospori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