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40 Views
机械搓捻捻接技术的分析与 工艺测试.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吴敏. 主要内容. 工艺特点和作用原理 工艺参数介绍 工艺测试和分析 应用和体会. 工艺特点和作用原理. 主要特点 : 通过两个自我补偿的交叉式盘片的机械动作完成纱线的捻接,并在捻接全过程中对纱线进行导向及控制,适应范围广,捻接成功率高,稳定性好,接头强力高,捻接外形美观。. 工艺特点和作用原理. 作用原理 退捻 —— 牵伸 —— 加捻. 工艺特点和作用原理. 作用过程 1 、两股纱线被送入两个圆盘之间 2 、纱线退捻,并被牵伸
E N D
机械搓捻捻接技术的分析与工艺测试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吴敏
主要内容 • 工艺特点和作用原理 • 工艺参数介绍 • 工艺测试和分析 • 应用和体会
工艺特点和作用原理 • 主要特点: 通过两个自我补偿的交叉式盘片的机械动作完成纱线的捻接,并在捻接全过程中对纱线进行导向及控制,适应范围广,捻接成功率高,稳定性好,接头强力高,捻接外形美观。
工艺特点和作用原理 • 作用原理 退捻——牵伸——加捻
工艺特点和作用原理 • 作用过程 1、两股纱线被送入两个圆盘之间 2、纱线退捻,并被牵伸 3、纱线被带入中心位置,末端过量纱线被弯曲拉断 4、捻接纱线结合在一起 5、纱线加捻 6、圆盘打开,捻接纱抽出来
工艺特点和作用原理 • 捻接过程各部件的作用 吸嘴: 筒纱吸嘴和管纱吸嘴都将纱线末端引入到捻接器,在引入纱线之前,筒纱吸嘴由连杆打开罩盖,捻接后罩盖闭合。 外部夹纱板: 两块外部夹纱板,一块在下边,一块在上边,用于为捻接的两纱头牵伸。连杆通过夹纱板动作,当纱线退捻时,连杆抓住纱线。
工艺特点和作用原理 纱线拉断握持器: 拔出在摩擦板边缘待退捻的纱线,并拉断该纱线,在它们动程终止位置握持器打开,释放纱头。 捻接抑制器: 安装在单独的圆盘上,用于将松开的纱线从整根纱线中分离出来,防止整根纱线加捻。 捻接圆盘: 通过连杆传动,完成捻接动作。
工艺特点和作用原理 纱线的退捻、加捻动作都在两个自我补偿的摩擦盘之间进行,这两个摩擦盘适用于各种细度的纱线,即使是上蜡纱线也不会影响捻接器的性能。每个捻接单元都配有防尘保护罩,只在捻接期间保护罩才会打开。
工艺参数介绍 • 退捻:调整捻接前两纱头的退捻量,影响接头纱端状态以及受牵伸的程度,分七档调节 • 牵伸:调整捻接前纱头所受的拉细程度,与接头粗细和加捻质量直接相关,分五档调节 • 加捻:调整捻接时的加捻量,直接影响捻接质量,如捻接强力、捻接头粗细外观等,分七档调节
工艺参数介绍 • 加捻刻度对捻接质量的影响
工艺参数介绍 • 牵伸刻度对捻接质量的影响
工艺参数介绍 • 退捻刻度对捻接质量的影响
工艺参数介绍 • 捻接工艺参数的调整规则: (1)如果捻接强度低,退捻和加捻刻度可向大调整 (2)如果捻接纱在接头中间断,可能是由于张力过大引起,可将加捻刻度向小调整 (3)如果纱线末端捻接强力不高,可将退捻刻度增大,加大退捻和加捻刻度的差值 (4)如果接头直径过大,应逐渐加大牵伸刻度
工艺测试和分析 • 工艺优选试验 试验条件: C/S 91/9 J 15.9(44.4dtex)棉氨纶包芯纱
工艺测试和分析 试验方法: 三因子三水平正交试验 试验方案:
工艺测试和分析 试验数据
工艺测试和分析 数据分析
工艺测试和分析 • 机械搓捻和空气捻接对比试验 试验条件: C/S 91/9 J 15.9(44.4dtex)棉氨纶包芯纱
工艺测试和分析 • 试验结果
应用和体会 • 在特定的品种上能体现出一定优势 • 一次性成结率、捻接时间、捻接效率等方面与空气捻接器无明显差异 • 投资成本及维修保养要求高
结束语 • 利用机械动作完成捻接全过程,更接近纱线的加捻方式 • 三项工艺参数直接影响捻接效果,对不同的品种应优选不同的参数,以获得理想的捻接效果 • 捻接质量在棉/氨纶包芯纱、细号纱、紧密纺纱等品种上有优势 • 建立包括日常清洁、维修保养等在内的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