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及战略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与 21 世纪议程.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1 、几个标志性文件 典型著作: 《 寂静的春天 》 ( SLIENCE SPRING ) 《 增长的极限 》 ( LIMIT OF INCREASE )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 人类环境宣言 》 DECLARATION OF HUMAN ENVIRONMENT 《 我们的共同未来 》 ( OUR COMMON FURTURE )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及战略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与21世纪议程

  2.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1、几个标志性文件 • 典型著作: 《寂静的春天》(SLIENCE SPRING) 《增长的极限》(LIMIT OF INCREASE) •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人类环境宣言》DECLARATION OF HUMAN ENVIRONMENT 《我们的共同未来》(OUR COMMON FURTURE) •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21世纪议程》(21 CENTURY AGENDA)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地球宪章)》(EARTH CHARTER)

  3. 2、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 1980年3月5日,世界保护同盟(IUCN)发表了“世界保护策略:可持续发展的生命资源保护”,认为: • 在处理环境问题上需要有新的哲学思想的指导:整体论 • 在自然保护上需要新的方向:保护主义行为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 在发展问题上需要新的方向:经济上和生态上是可持续的 • 同一天,联合国大会也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的明确提出。 • 在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最初几年,未能在全球引起足够的反响,人们对联合国的呼吁并不很理解。

  4. 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 • 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之后,世界各国掀起了可持续发展的浪潮,如三家著名的国际机构“世界资源研究所”、“国际环境发展研究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声称“可持续发展为我们的指导原则”。 •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和签署了5个文件,为面向21世纪人类的具体行动制定了准则。 • “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 • “21世纪议程” • “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生物多样性公约”

  5. 二、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1.可持续发展 •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 “在不危害后代人的需要的前提之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6. 三.可持续发展内涵(两个基本点) 1) 需求--人的基本权力 基本需求: 衣、食、住、行、就业、教育 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达到较高水准的生活 2)限制--“人人平等” 不剥夺后代人的权力

  7. 四.思想的实质 尽快发展经济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基本需要,但经济发展不应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保证经济、社会能够持续发展。 环境 经济 社会

  8. 五.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原则 “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此概念内涵五个基本原则: • 发展原则 • 公平原则 • 可持续性原则 • 主权原则 • 共同性原则

  9. 1、发展原则 与“零增长”和“继续追求传统式的增长”截然不同。诺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指出:“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总体评估是国际经济必须在重视环境约束条件的同时,加快世界性的增长”。因此,“我们共同的未来”不是限制增长,而是提供可持续性发展。 “人民有能力建设一个更加繁荣、更加正义和更加安全的未来……我们看到了出现一个经济发展的新时代的可能性,这一新时代必须立足于使环境资源库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我们认为,这种发展对于摆脱发展中世界许多国家正在日益加深的巨大贫困是完全不可缺少的。”

  10. 这一原则发展的关键内容包括: • 复兴增长; • 改变增长的质量,转变增长方式; • 减少贫困; • 满足就业、粮食保障、能源、水和卫生等基本需求; • 保障人口的可持续水平; • 保护和增强资源基础; • 通过改善工业技术和风险管理降低环境风险; • 将环境与经济结合在可持续发展决策之中 • ……

  11. 2、公平性原则 • 本代人的公平 • 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 • 代际间的公平 • 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一代人不要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 • 公平利用有限资源。 • 目前的现实是,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所消耗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都占全球的80%左右。 • 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在一份“美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概要”中也承认,“富国在利用地球资源上有优势,这一由来已久的优势取代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地球资源的合理部分来达到他们自己经济增长的机会”,这是不公平的。

  12. 3、持续性原则 即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没有限制就不能持续: “可持续发展不应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气、水、土壤、生物……”。, 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指的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也就衰退了。

  13. 4、主权原则 • 1989年5月,在联合国环境署(UNEP)理事会期间,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该声明阐明了可持续发展的主权原则:“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 • “里约宣言”称:“各国拥有按照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 • 可持续发展是没有国界的,但以什么方式去实现可持续发展则是一个国家的主权。

  14. 5、共同性原则 由于各国在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也不可能是惟一的。但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原则、发展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主权原则则是共同的。 实现这一总目标需要采取一些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共同性原则并不等于对于产生和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各国所负的责任都是一样的。 一些发达国家强调世界各国对出现的全球环境问题和资源破坏负有“共同的责任” 发展中国家则坚持是“共同但又有区别的责任”。 总结起来,可持续发展包括“发展”、“限制”与“协调”三个方面内涵。

  15.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及战略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 • 环境退化的原因:经济过程 • 鼓励和强调经济增长: • 数量增长:产品、产值等的增长 • 质量提高 :指经济效益和经济活动质量的提高。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

  16.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 • 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 • 持续性原则要求:经济和社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 必须作到:以人口的严格控制、人口素质的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为条件,保证经济建设以可持续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的方式进行,人类发展控制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

  17. 它主要是指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是人口趋于稳定、经济稳定、政治安定、社会秩序井然的一种社会发展,其基本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它主要是指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是人口趋于稳定、经济稳定、政治安定、社会秩序井然的一种社会发展,其基本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这既包括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享受,人们对质量等的生态需求;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生存与生活质量,从而使社会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与经济共同繁荣。 第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位”的发展。它强调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不断提高人口质量,合理调整人口结构,真正把现代发展转移到提高人的素质轨道上来,实现人口与社会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 第三,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消除贫困与公平分配财富。一个可持续的社会不会把现存的不公平的分配方式永远继续下去,它当然也不会允许贫穷永远存在。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

  18. 四、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摆脱贫困 2) 适度的人口 3) 维护地球资源 4) 维护地球生命支持系统 5) 维护生物多样性 6) 有远见的决策 7) 人们的参与 8) 观念上的更新

  19.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与 21世纪议程 凡属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政策均属可持续发展政策。没有独立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与环境系统政策之外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一)全球“21世纪议程” 全球“21世纪议程”是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形成的一个重要文件,它反映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它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提出了一系列全球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和行动方案。

  20. 《21世纪议程》其基本思想: 人类正处于历史的关键时刻,面对着国家之间和各国内长期存在的贫困、饥饿、疾病和文盲问题以及人类福利所依赖的生态系统的持续恶化。 把环境和发展问题综合处理并提高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将会使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生态系统得到较好的保护的管理,并带来一个更安全、更繁荣的未来。

  21. 1、全球“21世纪议程”的结构框架 全球“21世纪议程”共40章,40余万字,包括社会与经济、资源与环境、公众参与和实施手段等四部分。为分析方便,我们把它概括为如下所示的全球“21世纪议程”框架。 • 1)、社会与经济 • 国际合作与国内政策 • 消除贫困 • 改变消费模式 • 人口与可持续能力 • 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 • 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 • 将环境与发展纳入决策过程

  22. 2)、资源与环境保护 • 大气层保护 • 陆地资源规划与管理 • 森林被毁的防治 • 脆弱生态系统管理(防沙治旱/山区可持续发展) • 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生物技术的环境无害化管理 • 淡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 海洋利用与保护 • 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无害化管理 • 有毒化学品的环境无害化管理 • 危险废弃物的的环境无害化管理 • 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无害化管理 • 放射性废弃物的环境无害化管理

  23. 3)、公众参与 • 妇女参与可持续发展 • 儿童和青年参与可持续发展 • 土著居民和社团的作用 • 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 地方当局的参与 • 工人与工会的作用 • 商业和工业的作用 • 科学和技术界的作用 • 农民的作用

  24. 4)、实施手段 • 财政资源的机制 • 环境无害化技术的转让、合作与能力建设 • 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 • 教育、公众意识和培训 • 国家机制与国际合作 • 法律 • 决策等

  25. 2、全球“21世纪议程”框架特点 1)全球“21世纪议程”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而制定的环境与发展战略文件和行动方案。议程自始至终体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尽管全球“21世纪议程”把重点篇幅放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但其开篇谈的却是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政策。 3)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阐述了十个方面的内容(从大气层保护到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无害化管理)。 4)全球“21世纪议程”把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决策过程这个问题提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的先决条件之一”的高度,提出了如下公众参与的政策:从妇女参与政策到农民的作用。 5)全球“21世纪议程”重视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能力建设行动方案和重要政策,包括从财政资源和机制到法律及信息的能力建设等。

  26. 3、“中国21世纪议程”政策体系 •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第一个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由于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牵头,组织国务院52个部、委、办公室、公众团体等共300余名政府工作人员和专家,历经两年时间,完成其制定工作,于1994年3月25日在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上通过。 • 这是我国走向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是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我国政府认真履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的原则立场和实际行动的体现。这是国际社会出台的第一部国家级21世纪议程,也是我国第一个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http://www.yunnaneconetwork.net.cn/text/chn21ct.htm

  27. 主要内容目录 • 第 1 章 序言   • 第 2 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 第 3 章 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与实施 • 第 4 章 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 • 第 5 章 费用与资金机制 • 第 6 章 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 第 7 章 人口、居民消费和社会服务 • 第 8 章 消除贫困 • 第 9 章 卫生与健康 • 第 10 章 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 • 第 11 章 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 第 12 章 工业与交通、通讯业的可持续发展 • 第 13 章 可持续的能源生产和消费 • 第 14 章 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 第 15 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 • 第 16 章 荒漠化防治 • 第 17 章 防灾减灾 • 第 18 章 保护大气层 • 第 19 章 固体废物的无害化管理 • 第 20 章 团体及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 •  附录

  28. 1)、“中国21世纪议程”框架 • “中国21世纪议程”包括四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保护。 • 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战略与对策/立法与实施/费用与资金机制/教育与能力建设/公众参与 • 社会可持续发展:人口、消费和社会服务/消除贫困/卫生和健康/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防灾减灾 • 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工业、交通和通讯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能源生产与消费 • 资源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保护大气层/固体废弃物无害化管理。

  29. 2)、“中国21世纪议程”战略与政策框架特点 “中国21世纪议程”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复合系统,据此提出走向可持续的战略、政策和行动措施。 所有章节都贯彻了这样一个总体设计思想。如第二章中所述: • “中国21世纪议程”构筑了一个综合性的、长期的、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和相应的对策,是中国走向21世纪和争取美好未来的新起点。” •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30. 课程到此结束 谢谢!

  31. 考查要求 1、考查为正式考试的一种,学生必须有关规定独立完所有考查内容,同学间不得有抄袭行为,如果发现,被抄袭与抄袭者成绩均以0分计; 2、要求以自身实际或自己专业紧密相关的信息进行的答题,如所答内容不符合试题要求,该题以0分计; 3、不得使用打印材料;本试卷也一并交回。 4、试卷必须于本周星期四(6月15日)上午9:40~9:50(上午第1节下课时间)交到文鼎楼304教室任课教师处,过期一律不收,成绩按缺考计算。 5、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查占50%计算学期总成绩,6月19日上午期末总成绩将公布在上课教室,请及时了解,以便同学安排下学期课程修读计划。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