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 likes | 986 Views
中国石油. 天然气采输生产现场 HSE 检查. 胡光利( 13883683520 )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HSE 监督中心. 提 纲. 采输场站检查要点 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检查要点 典型案例分析 罗家寨等对外合作项目好的做法. 中国石油. 安全经验分享. 不按规范安装压力表险酿大祸. 安全经验分享. 这是一起发生在某单位因压力表安装不规范造成的压力表自爆事故,万幸的是压力表自爆时未造成人员伤亡。这次虽然侥幸,但事后想想都后怕 ……. 安全经验分享. 事件经过:
E N D
中国石油 天然气采输生产现场HSE检查 胡光利(13883683520)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HSE监督中心
提 纲 • 采输场站检查要点 • 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检查要点 • 典型案例分析 • 罗家寨等对外合作项目好的做法
中国石油 安全经验分享 不按规范安装压力表险酿大祸
安全经验分享 • 这是一起发生在某单位因压力表安装不规范造成的压力表自爆事故,万幸的是压力表自爆时未造成人员伤亡。这次虽然侥幸,但事后想想都后怕……
安全经验分享 • 事件经过: • 某单位仪表班到井站进行压力表周检,由于备用压力表不足,将增压机机组出口0-16MPa的耐硫抗震压力表换成了0-16MPa的抗震压力表。使用一段时间后,该站增压机房突然传出“砰”的一声巨响,值班人员急忙跑到现场一看,机组出口压力表表盘已不复存在,地下散落着玻璃碎片,当时的工作压力为13MPa。
事故现场图片 表盘已不见 损毁的压力表
安全经验分享 1、事故直接原因:严重违反操作规程操作 按照规定测量含硫化氢天然气压力应使用耐硫压力表,在振动环境下测量含硫化氢天然气压力应使用耐硫抗震压力表。而仪表工在此次周检时没有按规定装上耐硫压力表,而装的是不耐硫的抗震压力表。导致压力表内部管路被硫化氢腐蚀穿孔,天然气进入表盘,致使表盘受压发生爆炸。这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事故间接原因: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没有进行岗位风险识别,未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 现场仪表工对硫化氢危害性认识不足,存在着麻痹大意的思想,没有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这也是造成此次事件的间接原因。
安全经验分享 经验教训: 1、压力表安装时一定要清楚输送介质是否含硫,在含硫介质环境中,必须考虑使用抗硫金属材料。 2、各种压力表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检查有无安全孔,特别是抗震压力表,使用时一定要将防爆眼打开。 3、压力表选型应严格按照使用条件进行:测量值应在满量程的1/3~2/3之间。 4、在进行相关作业时应对作业现场、作业内容进行危害识别,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不盲目操作。
天然气采输 • 天然气采输的检查主要检查一下几个方面:区域布置和总平面布置,采、集、输、配气站主要工艺装置、压缩机和泵、阀门、计量系统、放空和排污系统、化学药剂和油料、防雷防静电、消防设施、安防设备设施、生活燃气设施、集(长)输气管道运行维护管理、 集(长)输气管道设计、施工和验收、阴极保护系统、气田水回注系统、供配电设施、天然气处理、环境保护、地面建设等20方面。
检查依据 天然气采输 SY 6320 陆上油气田集输安全规程 SY 6503 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SY/T 0515分离器规范 SY/T 4102 阀门的检查与安装规范 SY/T 5225 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SY/T 5922 天然气管道运行规范 SY/T 6068 油气管道架空部分及其附属设施维护保养规程 SY/T 6277 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 SY/T 6470 输油气管道通用阀门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SY/T 6658 用旋进旋涡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HG/T 4078 阴极保护技术条件 Q/SY 65.1 油气管道安全生产检查规范第1 部分:安全生产管理检查通则 Q/SY 65.3 天然气管道 Q/SY 153 输气站管理 Q/SY 1124.10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第10部分:天然气集输站 Q/SY XN 0085 采气井口装置使用管理规程 • GB 15599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 GB 5018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 GB 50257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 50350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 GB 50369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T 8196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罩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 GB/T 21448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 • GB/T 21246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参数测量方法 • AQ 2012 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 • TSG R7001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 JJG 640 差压式流量计检定规程 • JJG 882 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 • JJG 1037 涡轮流量计检定规程 • SY 0031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 • SY 0402 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SY 4204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油气田集输管道工程) • SY 6186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
天然气采输 • 一、区域布置和总平面布置 • 检查对象: • 区域布置和总平面布置。 • 检查要点 • 站场区域布置及内部防火间距。 • 检查依据:GB 5018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 检查细则: • 1、采、集、输、配气站场与100人以下的散居房屋保持至少22.5m的防火间离。 • 2、采、集、输、配气站场与相邻厂矿企业保持至少22.5m的防火间离。 • 3、采、集、输、配气站场与国家铁路线保持至少22.5m的防火间离。 • 4、采、集、输、配气站场与高速公路保持至少15m的防火间离。 • 5、采、集、输、配气站场与其他公路保持至少7.5m的防火间离。 • 6、采、集、输、配气站场与爆炸作业场地保持至少300m的防火间离。
天然气采输 • 7、采、集、输、配气站场与架空电力线路和架空通信线路保持至少1.5倍杆高的防火间离。 • 8、气井、注气井与100人以上的居住区、村镇、公共福利设施保持至少45m的防火间距;当气井关井压力或注气井注气压力超过25MPa时,与100人以上的居住区、村镇、公共福利设施保持至少67.5m的防火间距。 • 9、气井、注气井与相邻厂矿企业保持至少40m的防火间距;当气井关井压力或注气井注气压力超过25MPa时,与相邻厂矿企业保持至少60m的防火间距。 • 10、天然气压缩机及压缩机房与油气井保持至少20m的防火间距。 • 11、站内生产设备与人员值班休息室(宿舍、厨房、餐厅)保持至少22.5m的防火间离。 • 12、天然气放空管排放口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非防爆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2m。
天然气采输 • 二、采、集、输、配气站主要工艺装置 • 检查对象:井口装置、加热炉、分离器、脱硫塔、收发球装置。 • 检查要点:工艺装置的完好性、维护保养、定期检验、运行控制。 井口装置: 主要作用:悬挂油管;密封油管和套管之间的环行空间;通过油管或套管环行空间进行采气、压井、洗井、酸化、加注缓蚀剂、起泡剂等作业;控制气井的开关、调节压力、流量。 检查要点: 1、应建立井口日常维护(包括井口装置维护保养、井口泄压管线维护保养、井口巡检)工作制度,确保井口装置灵活、可靠,相关设施完好,不漏气,清洁无腐蚀。 2、井口装置上安装使用的压力表应校检合格。压力表的使用应保持工作压力在表的最大量程的1/3-2/3之间。 3、井口装置未使用的阀门出口端应进行物理隔离,并配齐考克(取压截止阀)和压力表。
天然气采输 • 4、没有井场围墙(或围栏)的井站,应在井口周围修建井口围墙,围墙距井口中心不小于3m、高度不低于2m。 • 5、方井应无积水,方井潜水泵必须满足防爆要求。 • 6、井口方井应设置相应的防坠落措施。 • 7、开关井操作应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并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器材。 • 8、对井口进行巡检时,巡检人员应佩戴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对于高含硫井,还应佩戴空气呼吸器。 水套加热炉: 主要作用: 从气井采出的天然气压力高,不能直接进入集输系统输送,必须进行节流降压。气体通过节流阀时,压力降低,体积膨胀,温度急剧下降,在节流阀处可能生成水合物堵塞管道,影响正常生产。为防止水合物的生成,在节流前必须对天然气进行加热。现场广泛采用蒸气加热法、水套炉加热法、电拌热加热法,以提高天然气节流的温度。
天然气采输 • 检查要点: • 1、水套炉的燃料气应为达标的净化天然气。 • 2、水套炉烟囱拉线应固定牢靠,并设置夜间反光标识。 • 3、水套炉火焰检测仪应正常工作,确保其对火焰燃烧情况进行连续监控。 • 4、水套炉液位应控制在2/3液位以上。 • 5、水套炉在启用前应先全开炉膛配风系统排空,排空时间不少于5min,以排净炉膛内的残余天然气,点火时应先点火,后开气。 • 6、长期停用的水套炉应对进出口阀门进行上锁挂签。 • 7、冬季来临之前应对水套炉炉膛进行清掏,提高热量利用效果。 • 分离器: • 主要作用: • 从气井采出的天然气一般都含有液(固)体杂质。液体杂质有水、油和气井作业后的残酸溶液;固体杂质有泥砂,岩石颗粒等。这些杂质对采气、输气、天然气净化处理和天然气用户带来较大危害。
天然气采输 检查要点: 1、分离器应有清晰的产品铭牌标志。 2、分离器应配备超压泄放装置。 3、分离器长时间不用时,应放空泄压,排尽积液, 进出口阀门应上锁挂签。 4、分离器应进行注册登记。 5、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确定污水排放时间,分离器液位不能高于最大允许液位。 6、过滤分离器进出口压差大于规定要求时,应清洗或更换分离器滤芯。 干法脱硫装置: 主要作用:脱除天然气中的硫化氢,合格后的产品气供用户。 检查要点: 1、干法脱硫塔进气口应设置调压系统。 2、定期检查调压装置,将脱硫装置的进气压力控制在设计工作压力之内。 3、定期对干法脱硫后的产品气H2S进行检测。脱硫后的天然气H2S含量应小于或等于20mg/ m3。 4、装填、拉运、接收脱硫剂的单位应对废脱硫剂处理全过程的安全及环保负责,不得造成环境污染。
天然气采输 • 5、脱硫塔上操作平台及栏杆应符《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要求。 • 6、脱硫塔投用、脱硫剂更换前后应用惰性气体进行置换。更换脱硫剂时,应采取喷淋等措施,确保塔体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 7、在生产运行期间,脱硫塔上下空气置换阀应加盲板。 • 压缩机: • 主要作用:气田开采末期,地层压力下降,当地层压力不能满足管线输送压力时,就必须建设增压站,安装增压机组,提高气田内部的输送压力。 • 检查要点: • 1、压缩机房应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仪。 • 2、压缩机棚或封闭式厂房应设置事故应急照明。 • 3、天然气压缩机棚或封闭式厂房的顶部应采用通风措施。
天然气采输 机泵及阀门: 检查要点: 1、对运动传动部件,如皮带轮、皮带、齿轮、导轨、齿杆、传动轴产生的危害的防护,应采用有效防护装置。 2、设计有备用机泵的,应按定期进行切换,并作好记录。 3、各种阀门编号清楚,且有明显的开关标识。 4、大型阀门安装时,应先安装好支架,不得将阀门重量附加在设备或管线上。 5、阀门安装应按阀门的指示标记及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 放空和排污系统: 检查要点: 1、放空管和放空管拉绳无锈蚀。 2、放空竖管管顶可不装接闪器,但放空竖管底部和放空管拉绳应做接地,接地电阻R≤10欧。 3、进站天然气管道上的截断阀前应设泄压放空阀。 4、污水池离计量仪表间、值班室或配水间、辅助生产厂房及辅助生产设施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
天然气采输 • 5、污水池池体应完好,无渗漏。污水池内污水存储应满足空高要求。 • 6、含硫污水应进行密闭输送。 • 气田水回注: • 1、油气采输产生的气田水应全部回注,非气田水不得回注至气田水回注井。 • 2、油气井井场应实施清污分流,清污分流管道应完善畅通,避免地面雨水进入气田水储存池(罐),并确保气田水全部进入储存池(罐)。 • 3、现场人员应定期对气田水储存量和储存池(罐)渗漏情况进行巡检,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汇报和整改,并作好记录。 • 4、气田水储存量达到要求后应及时将气田水输运至回注井回注,避免气田水从储存池(罐)溢出。 • 5、气田水输送管道的属地管理单位应对管线沿线居民进行管道保护的宣传教育,设置永久性管道标识,对地处滑坡和易被人畜破坏的管段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设置警示标识。
天然气采输 • 6、气田水承运单位在开展运输工作之前,应对运输人员进行相关安全环保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开展运输工作。 • 7、气田水运输车辆、装卸工具必须符合安全环保要求,装卸和运输气田水过程中不得溢出和渗漏,含硫气田水必须实行密闭输送。 • 8、管理单位应根据回注井回注压力和回注量制定各井的监测周期,对回注井在用过程中的井口、井场及周边河流、饮用水源的监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回注,并进行相应整改。 • 9、各油气矿应建立气田水回注设施的使用、维护和药品添加制度,对设备的使用、维护和药品添加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安全防护设备及设施 • 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定义: • 基于作业人员安全防护和健康保护功能的各种系统、产品。 • 目前油气生产场所应用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 1、报警设施:固定式、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施、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施以及火灾报警设施等。 • 2、电气安全设备设施:电气安全设备设施的检查对象包括剩余电流保护器、临时用电保护设备、配电箱等。 • 3、安全附件: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表、爆破片、温度计 • 4、安全防护设施:脚手架、安全网、固定式钢梯及平台、便携式梯子、风向标、逃生通道等。 • 5、个人安全防护用具:安全帽、安全带、防静电服、护目镜、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绝缘手套、绝缘棒等。
安全防护设备及设施 检查依据: GA 124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标准》 JJG(石油)32《耐(抗)震压力表检定规程》 JJG 364《表面温度计检定规程》 JJG 971 《液位计检定规程》 JGJ 13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TSGZF 001《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R 0004《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SY/T 6137《含硫化氢的油气生产和天然气处理装置作业的推荐作法》 SY/T 6277《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 SY 6444《石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规定》 SY 6503 《石油天然气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安全技术规范》 Q/SY 1124.4《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 Q/SY 1129《安全帽生产与使用》 Q/SY1246《脚手架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Q/SY 1370《便携式梯子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GB 567《爆破片及爆破片装置》 GB 2890《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GB/T 3609.1《职业眼面部防护 焊接防护》第1部分:焊接防护具 GB 4053.1《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 GB 4053.2《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 GB 4053.3《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 GB 5725《安全网》 GB 6095《安全带》 GB 12014《防静电服》 GB 139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T 17622《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GB 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83《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5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50《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安全防护设备及设施 • 安全防护设备及设施管理 • 检查要点: • 1、使用单位应明确专人负责安全防护器材的保管和维护。 • 2、禁止员工使用过期或功能失效的安全防护器材。 • 3、单位应对安全防护器材的维护使用、校验和检定情况进行检查 。 • 4、单位应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 • 5、安全防护器材应按规定周期进行校验、检定。 • 6、承担校验、检定的机构和人员应取得相应资质。 • 7、不能使用未经校验、检定的安全防护器材。 • 8、单位应保证校验、检定期间生产作业场所的安全防护器材需求。
安全防护设备及设施 •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 • 检查要点: • 1、易燃易爆生产作业场所及可能泄漏甲类气体或液体的场所内,应配备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 • 2、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设置、安装和使用维护按照SY6503执行。当气体密度大于0.97kg/m3(标准状态)时,检测器安装高度应距地面0.3~0.6m; 当气体密度小于或等于0.97kg/m3(标准状态)时,检测器安装高度宜高出释放源0.5~2.0m。 • 3、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每年校验1次,便携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每半年校验1次。 • 4、新安装的可燃气体检测器应经检定合格,并出具检验合格证书,方予投入使用。 • 硫化氢报警系统: • 检查要点: • 1、大气中硫化氢浓度可能达到或超过15mg/m3(10ppm) 的生产作业场所应配备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
安全防护设备及设施 • 2、在人员进出频繁、相对密闭的作业场所,需24小时连续检测硫化氢浓度时,应安装固定式硫化氢检测仪。 • 3、在可能产生硫化氢及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区域,操作人员应随身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 • 4、固定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每年校验1次,便携硫化氢检测(报警)仪每半年校验1次。 • 5、在含硫化氢环境中的作业人员上岗前都应接受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培训内容按SY/T6137-2005的相关内容执行。 • 6、在各单井进站的高压区、油气取样区、排污放空区、油水罐区等易泄漏硫化氢区域应设置醒目的标志,并设置固定探头。 • 安全阀: • 1、从事使用中的安全阀的运行维护、拆卸、检验工作的人员应当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 2、安全阀定期校验,每年至少一次;经解体、修理或更换部件的安全阀,应当从新进行校验。
安全防护设备及设施 • 3、经校验合格的安全阀,需要及时重新铅封,防止调整后的状态发生改变。 • 4、铅封处必须挂有标牌,标牌上有校验机构名称及代号,校验编号、安装的设备编号,整定压力和下次校验日期等。 • 5、安全阀与容器之间的隔离阀应全开。 • 6、安全阀的定压应小于或等于受压设备和容器的设计压力。 • 压力表: • 1、压力表必须经过仪器调校合格后方可使用。 • 2、压力表的使用应保持工作压力在表的最大量程的1/3-2/3之间。 • 3、对于含油硫气井或其它含有腐蚀性介质的油、气井,必须使用抗硫压力表,配合接头的材质也必须抗硫。 • 4、压力表应装于光线充足、无高温的地方,要求垂直安装。 • 5、井口等高压表截止阀上应有泄压孔。 • 6、压力表安装前应当进行校验,并贴检验标签。在刻度盘上应当划出指示工作压力的红线,压力表校验后应当铅封。 • 7、压力表的检定周期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1年。
安全防护设备及设施 • 脚手架: • 1、脚手架搭设作业单位应具有脚手架作业相关资质,脚手架作业人员应经过培训并具有相应资质。 • 2、脚手架管理实行绿色和红色标识,绿色表示可以使用,红色表示脚手架不合格,正在搭设或待拆除。 • 3、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大雪及雷雨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脚手架搭设作业。 • 4、脚手架作业过程中禁止高空抛物,上下同时拆卸。 • 5、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 6、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 7、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的两端均应固定于支承杆件上。
安全防护设备及设施 •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 • 1、钢直梯梯段高度大于3 m时宜设置安全护笼。单梯段高度大于7 m时,应设置安全护笼。当攀登高度小于7 m,但梯子顶部在地面、地板或屋顶之上高度大于7 m时,也应设置安全护笼。 • 2、固定式钢斜梯与水平面的倾角应在30°~75°。 • 3、制造安装工艺应确保梯子及其所有部件的表面光滑、无锐边、尖角、毛刺或其他可能对梯子使用者造成伤害或妨碍其通过的外部缺陷。 • 4、平台防护栏杆端部应设置立柱立柱或确保与建筑物或其他固定结构牢固连接,立柱间距应不大于1000mm。
安全防护设备及设施 • 风向标: • 1、在油气生产和天然气的加工装置操作场地上,应设置风向袋、彩旗、旗子或其他相应的装置以指示风向。 • 2、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即能迅速准确地跟踪外界的风向变化。 • 3、风向标应置于人员在现场作业或进入现场容易看见的地方。 • 4、风向标旗杆应接地。 • 逃生通道: • 1、一、二、三级油气站场,至少应有两个通向外部道路的出入口。 • 2、建筑物的安全疏散门应向外开启。 • 3、逃生通道出口应能满足安全逃生的需要。 • 4、逃生通道应设置明显的标志标示。
安全防护设备及设施 • 安全帽: • 1、生产及施工作业现场应规范佩戴安全帽。 • 2、安全帽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色差、杂质、气泡、飞边、烧焦痕等缺陷。其它零件无变形、断裂、飞边、毛刺等缺陷。 • 3、安全帽附件应完整。 • 4、产品安全使用期为从产品制造完成之日计算,不超过2.5年。 • 安全带: • 1、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注意避免摆动碰撞。 • 2、所有绳在构造上和使用中不应打结。 • 3、使用频繁的绳,要经常进行外观检查,发现异常时,应立即更换新绳。
安全防护设备及设施 • 护目镜: • 1、焊接和切割作业时应佩戴护目镜保护眼睛,以免引起眼角膜和结膜组织的损伤。 • 2、护目镜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锐角或可能引起面部不适应感的其他缺陷。 • 3、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弹性和刚性。 • 4、选用的护目镜要选用经产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 • 5、镜片磨损粗糙、镜架损坏,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视力,应及时调换。 • 空气呼吸器: • 1、大气中硫化氢浓度可能超过30mg/m3(20ppm) 或二氧化硫浓度可能超过13.5 mg/m3(5ppm)的生产作业场所及其它有毒气体生产作业场所应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重要生产场所还应配备与空气呼吸器配套的呼吸空气压缩机或备用气瓶。 • 2、每次使用前后都应进行检查,每月至少检查1次,并妥善保存检查记录。 • 3、每年进行1次技术检验,主要检验面罩系统、背板系统及压力表组件系统。其检验人员应经厂家培训合格。 • 4、至气瓶出厂之日起,铝合金碳纤维复合缠绕气瓶每3年不得少于一次安全检验,其安全使用年限不得超过15年。
安全防护设备及设施 • 5、员工应能正确检查和使用空气呼吸器。 • 6、充气泵操作人员应取得相应资质。 • 7、气瓶压力不能低于25MPa.
典型案例分析 消防类: • 1、消防栓离消防带、消防扳手距离超过5米。不符合《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中第8.3.5条“给水枪供水时,消火栓旁应设水带箱,箱内应配备2-6盘直径65mm、长度20m的带快速接口的水带和2支口径65mm×19mm水枪及一把消火栓钥匙。水带箱距消火栓不宜大于5m”的规定。
典型案例分析 • 2、灭火器配置不合理,场站配置1211灭火器,而1211灭火器使用后会破坏臭氧层。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第4.2.6条规定:“非必要场所不应配置卤代烷灭火器”,在该规范附表中注明“非必要场所”含住宅和办公区。
典型案例分析 • 灭火器压力均处于红色区域,而且均无铅封。
典型案例分析 • 工艺区手推式灭火器露天贮放,不符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5.1.4条“灭火器设置在室外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的规定。
典型案例分析 • 机械、电器设备类: 输气站站内水井抽水泵电缆未穿管埋地,部分电缆芯线在防爆开关进线口处密封不严,不符合GB 50257-9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规范》第3.1.3规定。
典型案例分析 • 空气压缩机无防护罩。 • 搅拌机的皮带轮无防护罩。搅拌机开关无漏电保护器。
典型案例分析 • 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失效,显示读数不正确。
典型案例分析 • 分离器上放空阀下法兰被盲板封死,无法进行放空。
典型案例分析 • 在用压力表全部超过检定有效期(最近的检定有效期为07年2月2日)。
典型案例分析 • 配电柜安装位置不符合规范,安装在户外的配电柜底部与地面齐平,不能防止雨水进入电缆沟,不符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第3.1.1条“落地式配电箱的底部宜抬高,室内宜高出地面50mm以上,室外应高出地面200mm以上。底座周围应采取封闭措施,并应能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箱内”的规定。
典型案例分析 • 变压器未设警示标志
典型案例分析 • 临时用电开关无防雨措施,不符合《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中第十二条室外的临时用电配电盘、箱及开关、插座要有防雨、防潮措施,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3m,小于1.5m;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0.6m,小于1.5m。
典型案例分析 • 污水池: • 污水池无护栏、警示标识
典型案例分析 • 空高不足(大约20至30厘米)的污水池,没有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警示标志
典型案例分析 • 输气管道 • 管线和阀门支撑方式不合理,部分管线和阀门已嵌入水泥支墩中,不便于管线和阀门的维护保养。
典型案例分析 • 部分管线出入地防腐层高度不够,不符合SY 0401-98《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6.0.4 “管道出、入土的防腐层应高出地面100mm以上……”的要求。
典型案例分析 • 防雷、防静电 站内避雷针引下线距离通道不足3米(约0.5米)。不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第4.3.5条的规定“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人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