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第四单元. 一、(略). 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视频:法律不是儿戏. 【 创境激趣 】. [情境创设] 因盗窃罪判刑 3 年的小华在上小学时,就曾多次有过小偷小摸的行为,逐渐养成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尽办法据为己有的不良品性。初中二年级的一天,他从居民家的窗户爬进室内,将钱和首饰偷出,结果被判刑。 [问题思考] ●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说明未成年人小华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一、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 议一议:

livvy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2. 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第四单元 一、(略) 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3. 视频:法律不是儿戏

  4. 【创境激趣】 [情境创设] • 因盗窃罪判刑3年的小华在上小学时,就曾多次有过小偷小摸的行为,逐渐养成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尽办法据为己有的不良品性。初中二年级的一天,他从居民家的窗户爬进室内,将钱和首饰偷出,结果被判刑。 • [问题思考] • ●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说明未成年人小华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5. 一、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 议一议: • 小华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呢? • (总结归纳) 小华犯罪的主观原因是,法律意识淡漠,认知能力差,自控力差,价值观念扭曲,自私贪婪。

  6. <设置问题> • <1>谈谈案例中涉及的人物各造成怎样的影响和危害? • <2>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 <3>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7. 议一议: • <3>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1)逃学上网,沉迷游戏;(2)结交恶友;(3)缺钱上网,密谋抢劫;(4)案发落网,等待审判

  8. 归纳总结: • 主要是青少年法律意识淡漠,自控力差,认知能力低,价值观念扭曲,缺乏正确的交友观等。

  9.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大致情形(略) • 中职学生如何自觉预防犯罪?

  10. 梅县第一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总目标: • 学习自强 • 道德自尊 • 纪律自管 • 生活自理

  11. 二、廉洁自律,做守法的劳动者 • <1>程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 • 由学生据教材相关内容总结回答。(略) • 看课本118--119页相关链接的内容,归纳总Z结刑法中规定的职务犯罪都有哪些。学生讲述(略) • <2>我们在职业生涯中怎样防范犯罪? • 歌曲欣赏:《铁窗泪》

  12. 三、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 • (小组讨论)看课本119页案例材料和图片,讨论回答书上的两个问题: • ①结合案例说明面对违法犯罪现象,做到见义勇为的必要性。 • ②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依法同各种犯罪行为作斗争?

  13. 分析比较: 见义勇为,就是公民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面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所实施的救助行为。 • (1)见义勇为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 分析归纳见义勇为的构成要件: 一是以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为目的;二是具有不顾个人安危的情节;三是实施了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这三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才构成见义勇为行为。

  14. 分析比较: •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 看书120页相关链接内容,学生回答。(略) 面对不法侵害,要依靠自己的智慧作出判断,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以避免造成更大悲剧和更多不必要的伤害。

  15. 分析比较: • ①结合上述案例,说明如何做到见义智为? • ②假如在公交车上遇到小偷行窃,应如何智为? • 师生共同讨论 (2)见义智为,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见义智为: 面对不法侵害,要依靠自己的智慧作出判断,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以避免造成更大悲剧和更多不必要的伤害。

  16. 见义勇为和见义智为—— • (8月21日《现代金报》)20多岁的男子不慎滑入长江被水冲走,13岁少年陈清旭跳江相救,不料两人一起被江水卷走。 • 河北石家庄某小学5位六年级学生在公园划船时,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两人在挣扎,几人很快将船划到落水者旁边,他们想到平时老师经常教育的,遇到有人需要帮助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但同时也应该注意保护自己。于是5人迅速商定,由两位同学伸手救人,其他3人在后面拽着前面2人,5人齐心协力将一名落水者救上了船。闻讯赶来的大人们救起了另一位落水者,由于救助方法得当,求助者和获救者均安然无恙。

  17. 【课堂小结】: • 本课我们学习了解预防犯罪的重要意义,理解掌握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廉洁自律,做守法的劳动者,同时要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18. 课堂作业 吸毒人员黄某,以贩养吸,先后贩卖海洛因5000余克,给社会、家庭和他人造成极大损害,人民法院以贩卖毒品罪依法判处黄某死刑。黄某的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 ) A、行为的违法性 B、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触犯了刑法 2、“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监狱)悔方迟”的诗句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犯了错误就会有牢狱之灾 B、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一定是犯罪 C、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19. 【课后作业】: • 1.收集见义智为的案例3例,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 2.观看一期刑事审判的现场录象,学出个人体会。(不少于300字) 勤学苦练 天道酬勤

  20. 板书设计: 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 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廉洁自律,做守法的劳动者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