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羽毛球 基本知识理论

羽毛球 基本知识理论. 学习分析 : 一、 羽毛球运动的概况 二、 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三、 羽毛球运动的特点与价值. 教学重难点 : 1 、 .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知识,羽毛球运动锻 炼方法 2 、 羽毛球运动专项理论 教学目标 : 1 、 使学生了解羽毛球基本的运动知识。 2. 培养学生在树立自信心的同时,培养团队精神 。. 一、开始部分. 1 .整队集合 2 .师生问好 3 .清点人数,安排见习生 4 .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成体操队形. 准备部分 全班成四列体操队形散开. 1 、   跑两圈热身(绕羽毛球乒乓球场地)

liv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羽毛球 基本知识理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羽毛球基本知识理论

  2. 学习分析:一、羽毛球运动的概况二、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三、羽毛球运动的特点与价值

  3. 教学重难点:1、.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知识,羽毛球运动锻 炼方法 2、 羽毛球运动专项理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羽毛球基本的运动知识。 2.培养学生在树立自信心的同时,培养团队精神。

  4. 一、开始部分 1.整队集合 2.师生问好 3.清点人数,安排见习生 4.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成体操队形

  5. 准备部分全班成四列体操队形散开 • 1、   跑两圈热身(绕羽毛球乒乓球场地) • 2、   准备活动(4×8拍) • ①头颈运动 • ②扩胸运动 • ③振臂运动 • ④绕环运动 • ⑤体转运动 • ⑥腹背运动 • ⑦弓步压腿 • ⑧侧压腿 • ⑨活动膝关节 • ⑩活动踝腕关节

  6. 二、基本部分 • 羽毛球运动的概况 • 1、羽毛球运动:羽毛球运动是运动员手握球拍在长13.40米,宽:单打是5.18米;双打是6.10米;中间设有球网高1.55米,宽6.10米的长方形场地上,以还击球的方式进行的运动。就单打场地来说,一个运动员实际控制的区域为30多平方米。也就是说,一个运动员必须在这块30多平方米的场地上,靠双脚不停地移动和奔跑,抢到最好位置,然后,以不同的力量、不同的角度迎击对手。 • 2、羽毛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 (1)19世纪中叶,有一种类似羽毛球的游戏,在英国驻印度军队里开展的十分活跃。它是用圆形硬纸板或以绒线编织成球形插上羽毛,练习者手持木拍,将球在空中轮流击出。据考证,类似这种游戏在中国古代也早就有了。 • (2)现代羽毛球运动1873年起源于英国。那年在英国伯明顿镇,有一位鲍费特公爵,在他的庄园里组织了一次游艺活动,由于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他们的户外活动只能改在室内进行。在应邀的来宾中有好几位是英国驻印度军队的退役军人,他们建议进行游戏,当时室内场地呈葫芦状,他们在场地的中间拉了一根绳子代替网,每局比赛只能有两个参加,有一定的分数限制,大家打得非常热闹。于是,羽毛球作为一种高雅的娱乐性活动迅速传遍了英国。羽毛球运动首先在欧洲传播,然后发展到美洲、亚洲和大洋州。

  7. 3、羽毛球运动规则的演变     羽毛球游戏刚兴起时,没有人数、分数和场地的限制,练习者只需要互相对击。现代羽毛球从伯明顿庄园开始有了一定的分数、场地和人数的限制。1875年,第一本记录羽毛球规则的书在英国问世。当时的规则很简单:规定了场地呈长方形;中间挂网的高度、双方对击的要求;没有单打、双打的区别。随着人们观赏水平的提高及羽毛球技术、战术的发展,规则也随之变化,出现了单、双打场地区别及发球区的规定,发球得分及发球得分后的换区等规则。为了使比赛激烈、精彩,又规定了双方,男子单打打成13平、14平,女子单打打成9平、10平时要进行加分比赛。 三、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现代羽毛球运动大约于1920年左右传入我国,最初在上海、广州、天津、北京等城市的教会组织的青年会、大学和中学里开展过羽毛球运动。解放前,由于参加此项运动的人数较少,也没有进行过重大比赛,因而,我国羽毛球运动水平很低,更谈不上普及。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我国羽毛球运动得到蓬勃发展,这个发展过程可分以下四个阶段:

  8. 1、学习起步阶段 50年代初期,羽毛球运动首先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展起来,在周恩来总理和贺龙副总理亲自关怀下,1953年在天津举行了全国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4个球类运动会,羽毛球为表演项目,虽然当时运动技术水平很低,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4年,以王文教、陈寿福为代表的第一批印尼华侨回国,带回来了羽毛球运动的先进技术,全面推动了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1956年,中国羽毛球协会成立,标志着我国羽毛球运动新纪元的到来。在羽毛球协会的组织下,我国每年都举行全国羽毛球比赛,使羽毛球比赛逐渐制度化、规范化。 1959年,在第一届全运会上,羽毛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共有21个省市派选手参加了比赛,这对羽毛球运动的普及和羽毛球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2、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阶段 60年代初期,第二批印尼青年华侨相继回国,如汤仙虎、侯加昌、陈玉娘等。在中国羽协的重视、培养和教练们的精心指导下,这些羽毛球优秀选手成了我国的中坚力量。他们以快速、灵活、准确的技术特点而闻名于世界羽坛。虽然我国羽毛球队没有参加过正式比赛,但通过与世界冠军队的互访比赛,表明了我国羽毛球运动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中国羽毛球队与连获第四届和第五届汤姆斯杯冠军的印尼队的访问比赛中,1963年取得了6胜4负的战绩;1964年取得了4胜1负的战绩;1965年和1966年我国羽毛球队在与世界亚军、欧洲冠军丹麦队进行的互访比赛中均获全胜;

  9. 3、调整、恢复阶段 受十年动乱影响,正处于上升时期的中国羽毛球运动受到了严重挫伤,水平直线下降。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初,重新恢复了训练,也取得了一些比赛的胜利,但一批老队员体力不支、力不从心,而青年选手水平较低,青黄不接的现象非常突出,导致我国羽毛球队刚刚获得的优势完全伤失。 为了重振我国羽毛球雄威,迅速调整、恢复我国羽毛球训练水平,国家体委于1978年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总结了经验教训,重申了我国羽毛球的技术风格和指导思想,制订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新规划和具体措施。 4、全面夺取世界冠军阶段 根据全国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提出的奋斗目标,我国羽毛球界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掀起了刻苦训练的热潮,一大批青年选手脱颖而出。 1979年,在香港举行的印尼和中国男、女羽毛球对抗赛上,我国以韩健、栾劲、孙志安、姚喜明、刘霞、韩爱萍、张爱玲为代表的新秀,向世界老牌冠军林水镜、纪明发、张鑫源等人发起挑战,中国男女队分别以6比3和5比0获胜。 1981年,在美国举办的第一届世界运动会上中国队获得了男女单打、双打四项金牌。 1982年,在全英锦标赛上,我国羽毛球队夺得女单、女双两枚金牌,一块男单银牌。最令人兴奋的是我国男队第一次参加的第十二届汤姆斯杯,在与印尼队的决赛中以5比4击败印尼队夺得汤姆斯杯,登上了世界冠军的宝座。我国男子羽毛球队1986年、1988年、1990年连续三次捧回汤姆斯杯。

  10. 1984年,在吉隆坡举行的尤伯杯赛中,我国女子羽毛球队以优异的成绩夺冠。此后,我国女子羽毛球队以强大的优势蝉联5届尤伯杯冠军。 1987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和1988年在曼谷举行的世界杯赛上,中国男女羽毛球队囊括全部冠军。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羽毛球运动最辉煌的时期,是世界羽毛球运动的“中国时代”。在系列大奖赛决赛中,我国女选手7次夺金,男选手6次夺冠。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选手分别参加了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世界杯羽毛球赛和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等系列大奖赛,共70多次获得单项冠军。 四、羽毛球运动的特点与价值 1、羽毛球运动的特点 (1)羽毛球是一种全身运动项目 无论是进行有规则的比赛还是作为一般性的健身活动,羽毛球运动都是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地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将球在场地上往返对击,这样可以增大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锻炼者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据统计,大强度羽毛球运动者的心率可以达到每分钟160-180次。长期进行羽毛球锻炼,可使心跳强而有力,肺活量加大,耐力提高。此外,羽毛球运动要求练习者在短时间对瞬息万变的球路做出准确的判断,果断地进行反击。因此,它能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2)运动量可合理调节

  11. 羽毛球运动适合于男女老幼,运动量可根据个人年龄、体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青少年可作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的有效手段进行锻炼,运动量宜为中强度,活动时间以40-60分钟为宜。适量的羽毛球运动能促进青少年增长身高、能培养青少年自信、勇敢、果断等优良的心理品质。老年人和体弱者可作为保健康复的方法进行锻炼,运动量较小,活动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达到活动筋骨、舒展关节的目的,从而增强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预防和治疗老年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儿童可坐为活动性游戏方法来进行锻炼,让他们在阳光下奔跑跳跃,并要求他们能击到球,培养他们不畏困难、不怕吃苦,不甘落后的品质。 (3)简便性 ①不受场地的限制 羽毛球活动对设备的基本要求比较简单,只需两个球拍、一个球和一条绳索即可,正规比赛场地面积仅65-80平方米,长13.40米、宽6米(双打)或5.18米(单打),平时进行羽毛球活动,只要有平整的空地就可满足要求。在风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在户外进行活动,只要把球网架起来,在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空地上画上几条线,就可以双方对练。因此,它不仅可以在正规的室内运动场进行,还可以在公园、生活小区等处广泛地开展。作为户外运动时,还可使锻炼者吸入新鲜空气,受阳光照射,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在运动中怡心健体。 ②集体、个人皆宜

  12. 羽毛球运动既可单兵作战(两人对练),又可集体会战(双打练习或三人对三人练习)。单人对练时,练习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打出任何弧线、任何远度、任何力量、任何速度和任何落点的球来。集体会战可以使练习者养成协调配合的习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③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 羽毛球运动游戏性较强,运动量可大可小。身强力壮的年龄人可以将球打得又刁又重,并尽全力扑救任何来球,尽情散发自己的青春气息;年老体弱的练习者可以把球轻轻地击来打去,根据自己的要求来变换击球节奏,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延年益寿的功效,既活动身体,又娱乐了心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都能在羽毛球运动中找到乐趣。 2、羽毛球运动的价值 (1)娱乐性 ①自娱性羽毛球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参与者在球的对击过程中,通过不停地奔跑和身体的变化,努力的把球击到对方的场地,每当击球者在击出一个好球或赢得一个球时,都能使自己兴奋并达到一种成功的喜悦。球的飞翔有快慢、轻重、高低、远近、很巧、飘转等变化,因而使这种运动充满了丰富的乐趣。 ②观赏性 羽毛球技术的千变万化,使羽毛球有很强的观赏性。如猛虎下山的上网技术,蛟龙出水一样的跳起击球,身如满弓的扣杀,犀牛望月似的抢扑救球,进攻时似高屋建瓴、势如破竹,防守时有如钢铁长城,固若金汤。一切都在展示着羽毛球运动的力与美,使观赏者像吟读一首动人的诗,如浏览一幅悦目的画。 (2)锻炼性 ①增强体质

  13. 羽毛球运动可以全面增加人的体质。前场、后场快速移动击球,中后场的大力扣杀球,被动时的扑救球,双打的换位击球等都需要练习者有较好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以及快速的反应能力。扣杀需要力量;在双方的对打回合中,为了取得主动,需要有较好的速度、耐力和速度耐力;在扑救球时(多半是被动情况),又需要有很好的灵敏和柔韧;双打中需要有协调的配合;在防守时又需要有极快的反应与判断能力。因此,经常从事该项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人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可以提高人们上下肢及躯干的活动能力,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能力,调节神经系统并提高其抗乳酸的能力,而且能起到增进健康、调节精神的作用 ②培养意志 羽毛球运动因其竟争性、对抗性、大强度等诸多因素的要求,使意志品质在该项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羽毛球比赛经常遇到这类情况,即运动员出现了“极点”:喘不上气、身体无力、眼前发黑。这种现象不是一方出现,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往往是双方都会先后出现,甚至几乎同时出现(如一个球打了很多回合),这时就要考验人的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定的信念,谁能坚持更久谁就能获胜。即使不是在比赛中,这项活动也需要较强的意志,否则你将不能很好地完成该项练习,使练习中应该产生的愉悦、趣味及锻炼价值荡然无存。

  14. 三、结束部分 &集合队伍、组织学生进行放松运动; &基本队形                                    &对本次课进行简单总结;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