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课题导向 问题解决 ——福建省 小语课改 简介

课题导向 问题解决 ——福建省 小语课改 简介.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陈建志 2013-10-9 · 成都. 一、 课题导向. 我省 以课题研究的方式 引领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主要有两方面的课题研究项目 : 1. 抓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与导向,切实解决语文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语文教师专业水平。 2006年以来,坚持“语文实践为基础的教与学的研究”课题项目 研究 ,着力于解决语文教学落实学生语文实践的问题 。.

liva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课题导向 问题解决 ——福建省 小语课改 简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题导向 问题解决——福建省小语课改简介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陈建志 2013-10-9 ·成都

  2. 一、课题导向 我省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引领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主要有两方面的课题研究项目: 1.抓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与导向,切实解决语文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语文教师专业水平。 2006年以来,坚持“语文实践为基础的教与学的研究”课题项目研究,着力于解决语文教学落实学生语文实践的问题。

  3. 2011年我们启动“基于语文实践的有效教学模式探究”的课题项目,积极研发教学案例,总结经验,推广教研成果。提出模式的三个基本要求:2011年我们启动“基于语文实践的有效教学模式探究”的课题项目,积极研发教学案例,总结经验,推广教研成果。提出模式的三个基本要求: (1)落实语文实践 (2)坚持面向全体 (3)强调自主合作

  4. 2.抓学生学业评价的实践研究与导向,目的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2.抓学生学业评价的实践研究与导向,目的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2008年以来,我们开展“小学语文考试评价改革”实践研究;2010年成立福建省小学语文学科学业评价核心组,着力于命题改革实践研究;2013年实施全省性的小学语文学业质量监测。

  5. 二、问题研究 根据我省小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主要有: 1.关于语文课程思维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这就决定了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获得感性的、直接的语文实践经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落实和加强相应的语文实践。 间接的、理性的认知,是不可能实现实践性课程的目标的。 应纠正的误区:以理性认知的理论性课程思维替代实践性课程思维。

  6. 2.关于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其核心是语言,文字必须服务于语言,并随着人类语言的发展,文字的意义和内涵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必须落实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其实质是语文实践,其核心是学习语言、运用运用、发展语言。

  7.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的主要两种形态——基于理解的语文实践和基于表达的语文实践。就阅读教学而言,主要有: (1)基于理解的阅读实践。包括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文本主要内容、语言形式、思想感情以及思维方式等等; (2)基于表达的阅读实践。包括学生表情达意的读、有序有条理的读、突出关键词句的读、积累语言材料的读、培养语感默认思维的读等等。

  8. (语音+语境)+频数 口头语言发展(思维) (文句+文境)+频数 书面语言发展(思维) ※语言学习与发展的规律

  9. ※语言发展规律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基 于 理 解 的 心 理 过 程 (归纳) 语言 语境 语意 (形式) (表象) (情感) 基 于 表 达的 心 理 过 程 (演绎) 多次反复地阅读实践,才能有效地实现语言积累、语感习得、情感体验、文化积淀、思维发展等多元目标。

  10. 识字写字、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领域的学习,也应该强调语文实践直接经验的获得。识字写字、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领域的学习,也应该强调语文实践直接经验的获得。 误区:把语言文字运用简单化、窄化为填空式的练习;或简单化为让学生得知学习方法,让学生机械模仿语言形式说话、写话等等。

  11. 3.关于学习方法 我们认为“学习方法”应该作为动态的词汇来理解,而不应该把它作为名词来解读。“学习方法”的潜台词便是语文实践,其实质是让学生“做中学”,在实践中掌握方法性知识;脱离实践的所谓“学习方法”其实质是“记中学”,而把方法性知识转换为事实性知识。

  12. 我们研究发现:得知方法并不等同于学习方法,因为语文课程学习方法的潜台词是“语文实践”;学习方法也不等同于掌握方法,因为掌握方法必须有语文实践量的积累;掌握方法还区别于使用方法,因为使用方法必须是运用自如形成习惯和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使用实践量。以上关于学习方法的每一步晋级都必须伴有相应的和相当量的语文实践。 误区:得知方法等同于学习方法、掌握方法、使用方法等。

  13. 4.关于语文实践。 我们认为:语文实践是个体关于语言方面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自觉”即强调个体的自我意识;“自我”即强调个体的亲历和经历。语文实践具有目的性、亲历性、反复性的特征。 误区:把语文实践误认为做大量的语文习题作业;或把语文实践窄化开展语文综合学习的实践活动等。

  14. 5.关于教学反馈 我们认为,教学反馈是课堂灵动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落实和加强面向全体的语文实践。 误区:教学反馈是为了间接灌输知识;为了展示所谓的教学效果;为了个别学生的矫正或鼓励等等。

  15. 6.关于“自主”“合作”。 自主是个体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积极状态。自主是个体内在因素决定的,而不是外在形式决定的。合作的实质是个体间相互依存和发展的关系,合作是自主的动力和目标,自主是合作的前提,更是合作的表现形态。 误区:注重自主、合作的外在形式;追求自主合作的结果而忽视过程;把自主与合作相对立。

  16. 6.关于面向全体 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体现在面向全体的语文实践,体现在面向全体的语文实践量,把面向全体的语文实践量作为衡量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误区:认为多提问、“开火车”、轮读、齐读等就是面向全体。

  17. 7.关于思维发展 我们认为,小学是以语言发展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发展语言更多的是让学生反复多次地经历着语言和言语的实践过程,并且在语文实践中默认作者的思维——语言本身就蕴含着作者的思维。 误区:以问答方式揭示作者思维特征,而并非在语言实践(包括阅读)中让学生获得关于思维的感性经验。

  18. 8.关于朗读 关于“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标在小学的三个学段分别用“学习用普通话”、“用普通话”、“能用普通话”三个词组界定,这就意味着朗读应该强调用普通话来表情达意。 误区:“用普通话”的要窄化为读准字音,以致学生的朗读并不像在说普通话,这不利于语言的学习、迁移和发展。

  19. 9.关于整体把握能力 我们认为培养小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反复经历着由“言”到“境”再到“意"(包括思想情感)的心理过程;更要让学生反复经历着由“意”到“境”再到“言”的心理过程。年级越低越要依托文本学习表情达意,做到熟读成诵。 误区:“把握整体的能力”窄化为概括文本主要内容,或是概括段意。

  20. 10.关于学业评价 坚持语文考试命题改革,强调考察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的能力水平。减少和降低以识记、理解为主的事实性知识的比重和权重。 坚持学业评价与教学过程有机整合,有效引导学生改进学习,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切实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1. 三、今后研究方向 1.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2.如何体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段特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究) 3.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实践性课程的基本特征?(落实面向全体的语文实践)

  22.    4. 课堂教学培养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5.如何让全体学生在课堂落实和加强语文实践?(建议课堂上教师要有时段性的不说话,学生要有时段性语文实践,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重要的是落实自己的语文实践,而不是听听他人的问答)

  23.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