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451 Views
第二章 花卉的生长与发育. 重点: 花卉花芽分化的类型 难点: 花芽分化的类型 教学要求: 1. 了解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与规律; 2. 花芽分化的类型。. 第一节 花卉生长发育的特性. 一、花卉的生命周期 1 . 定义: 每种花卉都有它的生长、结果、衰老、死亡的过程,这种过程叫生命周期。 2 .生命周期长短: 不同种类花卉的生命周期的长短不同,差距很大: ( 1 )花木类的生命周期:从数年──百年。如牡丹所生命周期可达 300 - 400 年之久。
E N D
重点: 花卉花芽分化的类型 难点: 花芽分化的类型 教学要求: 1.了解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与规律; 2.花芽分化的类型。
第一节 花卉生长发育的特性 一、花卉的生命周期 1. 定义:每种花卉都有它的生长、结果、衰老、死亡的过程,这种过程叫生命周期。 2.生命周期长短:不同种类花卉的生命周期的长短不同,差距很大: (1)花木类的生命周期:从数年──百年。如牡丹所生命周期可达300-400年之久。 (2)草本花卉的生命周期:只有几日如短命菊,──1年、2年、数年如翠菊、凤仙花。
二、花卉的年生长周期 1.定义:花卉每年都有与外界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的变化,并呈现一定的生长发育规律性,叫花卉的年生长周期。 2.生长期和休眠期:花卉在年周期中表现最明显的有两个阶段,即生长期和休眠期的规律性变化。
(1)一年生花卉:仅有生长期──春天萌芽后,当年开花结实而后死亡,并且年周期就是生命周期。(1)一年生花卉:仅有生长期──春天萌芽后,当年开花结实而后死亡,并且年周期就是生命周期。 (2)二年生花卉:秋播后,以幼苗越冬休眠或半休眠。 (3)多年生花卉:多数宿根花卉和球根花卉则在开花结实后,地上部分枯死,地下贮藏器官形成后进入休眠越冬(如芍药)或越夏(如秋植球根类的水仙、郁金香,在越夏中进行花芽分化)。许多常绿性多年生花卉,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几乎周年色泽保持常绿而无休眠期,如万年青、麦冬等。
三、花前成熟期或幼期 1.定义: 花卉生长到一定大小或株龄时才能开花,把到达开花前的这段时期叫花前成熟。 2.长短: 这段时间的长短:因花卉种类或品种而异。
(1)种间差别大: 短的数日。如矮牵牛在短日照条件下,于子叶期就能诱导开花。 长的数年至几十年。 瓜叶菊播种后需经过8个月才能开花。 牡丹播种后需3-4年或4-5年才能开花。 欧洲落叶松需10-15年才能开花。 一般草本花卉的花前成熟期短,木本花卉的较长。 (2)品种间也有差别: 如唐菖蒲早花品种种植后90天就可开花。晚花品种需120天。
四、花卉发育的生理机制 (一)春化作用 1 定义: 某些植物在个体生育过程中要求必须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继续下一阶段的发育,即引起花芽分化,否则不能开花。这个低温周期叫春化作用,也叫感温性。 2 分类: 不同植物所要求的低温值和通过的低温时间各不相同。依据要求低温值的不同,可将花卉分为三种类型:
①冬性植物: 通过春化阶段时要求低温,约在0-10度下,能在30-70天的时间内完成春化阶段。在近于0度的温带下进行得最快。 二年生花卉,如月见草、毛地黄、毛蕊花等为冬性植物。以幼苗状态度过严寒的冬季。若在春节气温已暖时播种,便不能正常开花。 多年生花卉,在早春开花的种类,也要求低温,如芍药、鸢尾。
②春性植物: 这一类植物在通过春化阶段时,要求的低温值5-12度诱导才能开花,完成春化作用所需要的时间较短,约为5-15天。 一年生花卉为春性植物,秋季开花的多年生草花。 ③半冬性植物: 在通过春化阶段时,对于温度的要求不敏感,这类植物在15度的温度下也能完成春化作用,但最低温度不能低于3度,通过春化的时间是15-20天。
3 通过春化阶段的方式: 种子春化──以萌芽种子通过春化阶段。如香豌豆。 植物体春化──以具一定生育期的植物体通过春化阶段。多数花卉是以植物体方式通过春化阶段的,如紫罗兰。
(二)光周期作用 1定义: 指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 它影响植物的成花分枝习性,块根、球茎、块茎等地下器官的形成,器官的衰老、脱落和休眠。
2分类: ①长日照植物: 这类植物要求较长时间的光照才能成花。一般要求每天有14-16小时的日照。否则在较短的日照下,便不能开花或延迟开花。 二年生花卉──需要长日照,才能开花。在春天长日照下迅速开花。如瓜叶菊、紫罗兰。 早春开花的多年生花卉──如锥花福禄考,在春季长日照下开花。
②短日照植物: 这类植物要求较短的光照就能成花。在每天日照为8-12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能促进开花,而在较长的光照下便不能开花或延迟开花。 一年生花卉──春天播种发芽后,在长日照下生长茎、叶,在秋天短日照下开花。 秋天开花的多年生花卉──多是短日照植物,如菊花、一品红在短日照下才能开花。 ③中性植物: 这类植物在较长或较短的光照下都能开花。约在10-16小时光照下均可开花,如大丽花、石竹、扶桑、非洲紫罗兰、非洲菊。
(三)春化作用和光周期作用的关系 1 关系: 既相互关联又可相互取代。 在自然界中,一般长日和高温(夏季)、短日和低温(冬季)总是相伴的。 2 表现: ①高温“抑制”长日照,如不少长日照植物,在高温下,即使在长光照条件下也不会开花或大大延迟花期。 ②短日照可以代替低温(冬季)。 ③低温也可以代替光周期。
第二节 花芽分化 意义: 花卉的花芽分化在其一生中是关键性的阶段。 花芽的多少和质量影响观赏效果和种子的生产。 了解和掌握花芽分化时期和规律,确保花芽分化的顺利进行,对花卉栽培和生产有最大意义。可以通过花期控制,进行周年生产。
一、花芽分化的理论 1碳-氮比学说: 认为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是植物体内糖类的积累,并与体内含氮化合物和含碳化合物的比例有关,C-N比高的,花芽分化得多。否则植物体内碳素含量低的,不能成花或花芽分化少,如花序中的花朵数少、花朵小。 2开花激素学说: 花芽分化即花原基的形成是由于植物体内各种激素趋于平衡所致。形成花原基以后的生长发育速度也主要受营养和激素所制约。但有关激素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
二、花芽分化的阶段 1.过程:植物进行一定的营养生长,并通过春化阶段及光照阶段后,进入生殖阶段,芽内生长点向花芽方向形成,直至雌、雄蕊的完全形成为止。 2.阶段: (1)生理分化期:是在芽内生长点内进行的生理变化,发生在形态分化之前,外表无变化。 (2)形态分化期:进行的花部各个器官的发育过程,如先是生长点凸起肥大叫花芽分化初期,后依次是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形成期。 (3)性细胞形成期:胚囊和花粉囊的发育成熟。花木类是在第二年春季发芽以后,开花前才完成。
三、花芽分化的类型 (一)夏秋分化类型 1 .定义:花芽分化一年一次,于6-9月高温季节进行,第二年早春或春天开花。其性细胞的形成必须经过低温。 2.包括: (1)木本类的花卉:许多木本花卉:牡丹、丁香、梅花、榆叶梅等。 (2)球根类花卉: 秋植球根花卉,入夏后,地上部分全部枯死,进入休眠状态,但花芽分化就在休眠期进行,温度不能超过20度。 春植球根花卉,在夏季生长期进行花芽分化。
(二)冬季分化类型 许多原产温带中北部以及各地的高山花卉,其花芽分化多要求在20℃以下较凉爽气候条件下进行,如八仙花、卡特兰属和石斛属的某些种类在低温13℃左右和短日照下促进花芽分化; 1.木本花卉:某些原产温暖地区的某些木本花卉及一些园林树种多属此类型。如柑橘类12-3月完成。 2.二年生花卉:一些二年生花卉仅在早春温度较低时进行分化。如金盏菊、雏菊等。 3.宿根花卉:春季开花的宿根花卉仅在春季温度较低时进行花芽分化。
(三)当年一次分化的开花类型 定义:在当年产生的枝条上,仅分化一次花芽。 1.花木类:一些当年夏秋开花的种类,在当年枝的新梢上或花茎顶端形成花芽。如紫薇、木槿、木芙蓉等花木类。 2.宿根花卉:以及夏秋开花的宿根花卉,如萱草、菊花等。
(四)多次分化类型 定义:一年中多次发枝,每次枝顶均能形成花芽并开花。 花木类:茉莉、月季、倒挂金钟、香石竹等四季性开花的花木。 宿根花卉:一些宿根花卉在一年中也可多次分化花芽。 一年生花卉:一年生花卉的花芽分化时期较长,只要在营养生长达到一定大小时,即可分化花芽而开花。如太阳花。
(五)不定期分化类型 每年只分化一次花芽,但无一定时期,只要达到一定的叶面积就能开花,主要视植物体自身养分的积累程度而异。如凤梨科和芭蕉科的某些种类。
四、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内在因素: 遗传物质:花芽分化与植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有关,如RNA含量多时,促进花芽分化。 营养生长:生长发育充分与否。 开花结果:“大小年”问题
环境因素: 花芽分化还必须有一定的外界条件,如适当的温度和光照作诱导。 光照:(光周期现象) 植物生长对光照周期长短的反应。 温度: 春化作用 水分: “蹲苗”、“扣水”有利于花芽分化 营养条件: 多P、K肥,有利于花芽分化
五、控制花芽分化的农业措施 1、促进花芽分化 控制肥水: 减少氮肥施用量;减少土壤供水; 合理修剪: 生长着的枝梢摘心以及扭梢、弯枝、拉技、环剥、环割、倒贴皮、绞缢等;疏除过量的果实;修剪时多轻剪、长留缓放; 喷施生长调节剂: 喷施或土施抑制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的生长调节剂。
2、抑制花芽分化 肥水管理: 促进营养生长的措施(多施氮肥、多灌水); 修剪: 适当重剪、多短截; 喷施促进生长的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
作业与思考题 1、名词解释:春花作用 2 、花芽分化的类型有哪些? 3、影响植物花芽分化的因素有哪些? 4、生产中如何通过栽培管理措施控制花卉的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