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likes | 896 Views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 1. 形状 :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椭球体。 2. 大小 :平均半径 ________ 千米,赤道周长约 ________ 千米。 二、地球仪 1 . 经线和纬线.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6371. 4 万. 2 . 经度与纬度. 3. 经纬网 (1) 定义:在 ________ 或地图上由 ________ 和 ________ 相互交织构成的网。 (2) 意义:对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进行 ________ ,确定其经、纬度坐标。.
E N D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 1.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的椭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________千米,赤道周长约________千米。 二、地球仪 1.经线和纬线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6371 4万
3.经纬网 (1)定义:在________或地图上由________和________相互交织构成的网。 (2)意义:对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进行________,确定其经、纬度坐标。 答案:二、1.赤道 两极 赤道 经线 经线圈 4 相等 相等 相互平行 两极点 相等 赤道 东西 南北 2.赤道 本初子午线 北纬 增大 南纬 增大 东经 增大 西经 增大 愈大 愈大 愈大 愈大 赤道 20°W~0°~160°E 3.(1)地球仪 经线 纬线 (2)精确定位
三、地图的三要素 1.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定向法:______________。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是____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______,纬线指示______。 2.地图上的比例尺
3.图例和注记 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数字。 如:“泰山▲、1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532.7”为______。 答案:三、1.(1)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北 (3)南北 东西 2.直线式 文字式 数字式 小 简略 3.注记
四、等高线地形图 1.地形高度的表示 海拔与相对高度 图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________。 (2)根据等高线的走向形状,可判断地形的类型。 3.地形剖面图 (1)概念: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方向下切而显露出来的_____。 (2)作用:反映________起伏和________陡缓状况。 答案:四、1.海拔 相对高度 海拔 2.(1)坡度的陡缓 3.(1)垂直剖面图 (2)地势 坡度
考点一 经纬网的综合应用 1.利用经纬网定“距离” (1)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右图所示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右图中AC。
2.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1)同一经度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下图中)。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上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而不是)。(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上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而不是)。 (3)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处在晨昏线上的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即最短劣弧线)。 3.利用经纬网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如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4.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上经线和纬线呈直线 ①确定南北方向: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确定东西方向:同是东经度,则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大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西方,反之在东方。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①如下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正东方。 ②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判断C位于B的正南方(由以上两点判断C在A的东南方)。
针对训练 1.(2009年宁夏卷)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据此完成(1)~(2)题。 (1)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A.5时25分 B.6时25分 C.12时25分 D.13时25分 (2)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
解析:第(1)题,南极中山站位于东五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区时比东五区快3小时,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第(2)题,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经度相差很小,纬度相差约11度。同一经线上,每个纬度差的水平距离约111 km。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 答案:(1)C(2)C
考点二 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针对训练 2.某航空大队搞模拟飞行,计划从B地飞往A地,此时的昼夜状况如右图所示,图中为晨昏线,飞机从B地起飞时,太阳正位于当地东方地平线上。据此回答(1)~(2)题。 (1)从B地到A地飞最近的路线,应该沿() A.线 B.线 C.线 D.线 (2)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应为() A.正午12时 B.18时 C.子夜0时 D.22时
解析:纬度向南增大可推知为南纬, 位于南半球。由题意推知 位于晨线上, 位于昏线上,故70°S以南地区出现极夜,60°W的地方时为12∶00,由此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从B地飞往A地,沿经过两地大圆的劣弧段飞行最近,晨昏圈为经过地心的大圆, 恰为晨昏圈中的劣弧,故路线最近。 答案:(1)D(2)C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及应用 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2.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 (1)地形类型判读
(2)河流的判读 ①河流位置的确定 a.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由此可确定河流的流域范围。 b.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由此可画出河流的位置。 c.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 由此可确定河流流向。 ②水文特征 a.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b.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迎风坡、背风坡有关。b.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c.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3)判断气候特征 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地形(盆地地形闭塞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等因素进行判断。
3.等高线地形图实际应用 (1)选点
针对训练 3.读图,回答下列题。
(1)B位于山顶甲的________,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1)B位于山顶甲的________,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 (2)C、D两地高程相等,若分别从C、D两地登上甲山顶,各有什么有利和不利条件? (3)要在海边建油港码头,应建在A处还是B处?其理由是什么? (4)现欲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如图中 “”符号所示,试说明选择该线路的理由。 (5)港口计划在E处或F处利用水力发电,各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等高线地形图上,在进行交通线、引水线、输油管线等的选择时:①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地段。②在选择引水路线时,不要被距离的稍远或稍近所迷惑,而应当根据水由高处向低处流这一关键要求,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③选择输油线时,要使线路尽可能缩短,还要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等高线地形图上,在进行交通线、引水线、输油管线等的选择时:①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地段。②在选择引水路线时,不要被距离的稍远或稍近所迷惑,而应当根据水由高处向低处流这一关键要求,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③选择输油线时,要使线路尽可能缩短,还要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答案:(1)东方 0~50米之间 (2)C处有利条件是直线路程短,不利条件是坡度陡;D处相反。 (3)B处。B处等深线密集,水深;小港湾,易于避风;离油矿近,运输方便。 (4)离油港近;基本与等高线走向一致,坡度小,工程施工难度小,且油可从高处向低处自流。 (5)E处有利条件:上游有两个支流,水量较大;离油港近,架设线路短。不利条件:E到油港坡度大,架线困难;落差小,水能小。F处有利条件:落差大,水能大;从F到油港坡度平缓,架线容易。不利条件:离油港较远,架线线路长,水量比E处小。
考点四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沿等高线地形图上某一方向的直线(一般称剖面线),所画出来的垂直断面图称为地形剖面图。它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在工程上多用来计算土石方量。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剖面线有的与图廓上下边平行(一般称水平剖面线),也有与图廓上下边不平行的(一般称倾斜剖面线),依据它们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略有不同。 沿水平剖面线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1)确定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图比例尺(除非特别要求放大或缩小);垂直比例尺要视等高线图中的高度大小来确定。一般垂直比例尺要大于水平比例尺。(2)确定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线长度一致,并与剖面线平行。(3)标出垂直比例尺的高程。高度间隔一
般与图中等高距相同,最高高度数要比图中最大高程略高一些;最低高度数也要比图中的最低高程再低一些。(4)从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向下引垂线,交于剖面图中高程相同的辅助线上。待各交点都画出后,再将这些点连成平滑的曲线。即形象地表示出沿这一剖面线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般与图中等高距相同,最高高度数要比图中最大高程略高一些;最低高度数也要比图中的最低高程再低一些。(4)从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向下引垂线,交于剖面图中高程相同的辅助线上。待各交点都画出后,再将这些点连成平滑的曲线。即形象地表示出沿这一剖面线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
沿倾斜剖面线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①与上述(1)相同;②确定水平基线。(必须与倾斜的剖面线长度一致,并转为水平状态);③与上述(3)相同;④在等高程的辅助线上量取(用尺子或圆规)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之间的距离,以标出各交点在剖面图上的位置。再将这些点连成圆滑的曲线。沿倾斜剖面线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①与上述(1)相同;②确定水平基线。(必须与倾斜的剖面线长度一致,并转为水平状态);③与上述(3)相同;④在等高程的辅助线上量取(用尺子或圆规)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之间的距离,以标出各交点在剖面图上的位置。再将这些点连成圆滑的曲线。
针对训练 4.(2009年全国卷Ⅰ)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完成(1)~(3)题。
(1)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80 m B.110 m C.170 m D.220 m (2)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 (3)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A.道路③ B.道路① C.道路①和② D.道路②和③
解析:第(1)题,首先应明确三条曲线的起点为甲地,终点为乙地。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的海拔分别约为260米和150米,因而正确选项为B项。第(2)题,道路①是3条道路中线路最长的,因而不可能是直线;道路③经过最高点(约375米);①②道路在300米以下路段的海拔、坡度和长度基本一致,极有可能重合。第(3)题,若要用大型运输车运送重型机械设备,应选择相对平坦的道路,道路①最适合。解析:第(1)题,首先应明确三条曲线的起点为甲地,终点为乙地。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的海拔分别约为260米和150米,因而正确选项为B项。第(2)题,道路①是3条道路中线路最长的,因而不可能是直线;道路③经过最高点(约375米);①②道路在300米以下路段的海拔、坡度和长度基本一致,极有可能重合。第(3)题,若要用大型运输车运送重型机械设备,应选择相对平坦的道路,道路①最适合。 答案:(1)B(2)D(3)B
(1)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A.KLOP线 B.KMOP线 C.KMNQ线 D.KRQ线 (2)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A.KRQFF线 B.KMNQPT线 C.KLOPT线 D.KST线 解析:等高线判读是等值线中最经常考的知识点。第(1)题,分水(脊)线从大的方面来说往往是山脉或高地,从微地貌来说又是山脊。第(2)题,按照“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的要求选择等高线分布比较稀疏的线路。 答案:(1)B(2)D
(2009年上海卷)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读图、析图、作图能力,具体而言即考查考生对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能力。第(1)题,需明确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如下图所示:
可判断山脊走向为东北-西南向。 第(2)题,等高线地形图中,依据等高线的分布、疏密程度,可判读地形特点。 答案:(1)A(2)B
1.(2009年江苏卷)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9年江苏卷)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